商品招贴画的迹象论浅析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落笔成迹,因迹生象,钟孺乾以“迹象”为视角探讨艺术创作,为绘画实践拓展了领域。在一般的书画艺术研究过程中,“迹”“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随着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两个概念也逐渐出现在了现代的招贴设计工作中,迹象在这一活动中也呈现着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本文从绘画迹象论角度,结合招贴设计的法则,谈“迹”“象”在伏特加系列广告中的体现。
  【关键词】绘画迹象论;商品招贴画;招贴设计;“绝对伏特加”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一、绝对伏尔加广告的创意特点及招贴的概念
  (一)绝对伏特加广告的特点
  对绝对伏特加这一品牌进行广告设计时,招贴画的主体内容就是该品牌伏特加酒瓶的大特写,在下面补充一些说明性文字,首先是品牌的名称,即“ABSOLUT”,在品牌名称后面加上一些形容词,诸如“完美”和“纯净”之类,这种广告设计模式逐渐形成了一种“标准”的格式,从第一则“绝对完美”开始,概莫能外,依照这一格式,一共发行了超过1000份的平面广告。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一千多份广告中,虽然有着统一的格式,但是在具体的内容上还是呈现出较为丰富的变化,比如平面广告的主体酒瓶特写,虽然酒瓶变化不大,但是酒瓶所置入的背景却总是频繁更换,与之相对应的是“ABSOLUT”之后的词语,总是紧跟时代和社会热点,并且涉及的主题多达12个,呈现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广告的设计总是立足于启发观众的想象力,从而增加了广告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比如该广告体系中最广为人知的“绝对城市”系列,该系列的广告就充分体现了广告设计在地化的原则,不同的市场受体会接受不一样的广告设计,根据不同的城市象征进行风格迥异的设计,比如,在瑞士的广告,名为“绝对的日内瓦”,其主体图是由酒瓶状的零件构成的手表;“绝对的布鲁塞尔”则是用酒瓶状的喷泉取代撒尿的小孩;“绝对的北京”则是将伏特加酒瓶变成了京剧脸谱上的一个装饰。这些广告设计都十分巧妙,非常精巧地将产品的核心内容与当地特有的风物紧密结合,激发出当地消费者的文化共鸣,正是这种吸引力保证了该产品不竭的竞争力。
  (二)招贴的概念
  上文探讨了很多关于招贴的设计问题,那么究竟何为招贴?所谓的招贴(画)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艺术,其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巨幅的街边画作来向观众传递一定的信息。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东西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一点也大大影响了招贴设计的理念和形式,再加上科技以及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招贴在形式和内容上趋于只有和多元化,不断地打破以往既有的设计定式,创意成为了设计的核心价值。
  二、迹象的概念
  “迹象”本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意为通过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一些意义模糊的内容来进行事实推断。这一概念散见于各种古典艺术理论著作中,比如清朝周亮工的《庚子重九杂感》诗:“迹象本难明,隐约寸心许。“郭沫若在他的《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中则提到:宇宙万物认为只是一些迹相,而演造这些迹相的有一个超越感官,不为时间和空间所范围的本体。”
  钟孺乾使用了“迹象”这一中国古典艺术概念,但是却对其意义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在他的《绘画迹象论》这本书中他系统的提出了自己的迹象绘画理论,提出了“迹 象 x=画”这一公式。
  “迹”主要指的是一种工具性的痕迹,是艺术创作者工作留下的痕迹。
  “象”则主要指艺术品的构成形式,以绘画为例,对绘画来说,“迹”就是绘画的一些基本单位,比如色彩、笔触等等,而“象”往往指的是绘画的构图,是整个绘画作品的形象构成等。
  在绘画迹象论中,“迹象”是绘画的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那么对招贴画来说也同样如此。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将招贴也视为一种新型的绘画作品,那么招贴也是由上述的两个元素所构成,那么第三个元素“X”是什么呢?那就是作品之外的一些要素,诸如情感和文化观念等等,三个元素相互结合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
  在该理论中,“迹”“象”是相依相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单独存在的可能性。
  三、绝对伏特加广告中的迹象分析
  “绝对城市”系列中,绝对伏特加将其所在的市场的文化元素有效地注入到招贴画的艺术创作当中,对于伏特加的广告招贴来说,酒瓶是其主体,具体到不同的国家,广告设计师则将其置入到不同的文化场景中并取得成功。
  图1即上文所提到的“绝对北京”,京剧脸谱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事物之一,图中胡子的粗糙质地和脸谱笔刷形成对比,为伏特加酒瓶起到了烘托作用。在这里,“迹”就体现在了细微的颜色变化当众,设计师选择将酒瓶绘制成红色,红色在脸谱中象征忠义,在以酒瓶为招贴主体内容的设计当中,红色的酒瓶好像就在激发着观众将绝对伏特加视为人们的忠义之酒,图1中中国京剧脸谱及其中的伏特加酒瓶就是它的“象”。将酒瓶置于脸谱之中,不仅仅是一种优美和富有创意的设计形式,而且通过这种设计,中国的消费者可以从这种招贴中感受到更多的文化上的亲近感,这就是设计师想要表达的“X”。
  在图2中戴安娜王妃是英国历史上最受民众喜爱和瞩目的王室人物之一,由于其本人经历的传奇性,她也成为了一个极富童话色彩的人物,令普通人神往,在这幅画作中,最突出的就是王妃头上的王冠,设计时充分的抓住这一视觉的焦点,将伏特加酒瓶置入其中,使观众很快就能辨识出其中的伏特加酒瓶。运用很多钻石组成的皇冠在头发的衬托下格外耀眼,两种不同的材质形成了不同的迹,给我们到了强烈的视觉效果。黑白渐变的背景色使画面更加丰富有韵味。尽管这两幅作品在场景设计上偏于微观化,没有那种很宏大的场面,但是正是这两个小小的文化场景能够非常充分地抓住当地消费者的心灵。设计师也希望借此表达出绝对伏特加是一个超越地域限制的产品,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X”。
  抽象主义大师毕加索曾说过:“从艺术的观点来看,没有具体的形式或抽象的形式,只有令人信服的程度或大或小的谎言的形式。”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品的精华就在于表现,在于如何抓住观众的心灵。以“绝对城市”系列来说,其实从创意上来说并不复杂,而且并无惊世骇俗之处,但是设计师通过对各个元素进行独具匠心地调配,使其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形式,用不同的迹来表现相同的象,从而表达相同又不同的X。
  四、结语
  作为一种工业时代的信息产品,商品招贴画既是艺术品又是工业品,从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来说,招贴画必须要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设计师通过对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提炼,最终将它们融入到商品招贴画的设计当中,从绝对伏特加的商品招贴画来看,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都有可能成为抓住观众注意力的重要元素,从而能够深深地抓住消费者的心灵,从而使他们对产品产生比较好地认同感。
  生活和设计是相互依存的,后者生根发芽于前者,而前者因后者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就是说生活给设计提供了发展的土壤,而设计则让生活变得美丽多姿。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设计师能够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达成一种自然和谐的局面。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这些变化往往能够影响到设计理念的发展和变化,一个好的设计必然是能够紧跟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發展的设计,对一些有时代感和文化感的元素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使观众获得更多情感和心灵上的愉悦,更能够接受设计所传达的有益信息,从而使现代的设计工作不断地获得进步,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陈睿.绝对伏特加创意整合营销[J].国际公关,2007(1).
  [3]朱国勤.现代招贴艺术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4]张永年.现代招贴广告设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5]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漆祖希(1996-),女,汉族,江西省萍乡市人,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火爆热播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以时下流行的传播方式作为媒介,以古老厚重的传统文化作为核心,文化类综艺节目让传统文化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一阵风潮。它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故事化演绎来适应传播语境的变化,在与观众的交流中达到了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传播效果。同时,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背后,对于传统文化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有了一条新思路,即与时代相契合、与
俞海宁  俞海寧(1995— ),男,汉族,江苏泰州,江汉大学设计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辨别哪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能改变成为核心任务。本文选取凤岩村为案例地的原因在于作为瑶族传统村落,瑶族文化汉化严重。本文运用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恭城凤岩庙会历史变迁的回顾以及庙会仪式活动进行描述,得出基于文化变迁视野下祭祀仪式建构、政治认同、风俗习惯及价值取向认同的重构的方法。这表明凤岩社会文
【摘要】现代音乐的创作具有独特与个性的特征,在旋律、节奏等方面都追求较强的个人主义,这时,作曲家往往会倾向于寻求一种独特的织体。“单声复调”作为现代音乐中最新颖且典型的织体之一,常会给作曲家带来新奇的想法。不仅在国外,在中国,也有很多作曲家运用单声复调织体创作具有中国特色、风格及元素的现代音乐。文章通过对《天香引》中运用单声复调织体的部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当代音乐创作及研究有所助益。  【关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管乐团的组建与教育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方案,尤其是为尚没有组建乐团的高校提供了从组建乐团、乐团编制建议、管理制度、纪律条例、考试原则、乐谱的选择与排练技巧等方面的建议。某些条款是笔者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实验交响管乐团的排练工作总结而来,部分原则与条款可以根据不同院校、不同时期、不同乐团形式进行更改。乐团的组建看似比较简单,但是要管理好一个乐团非常困难
【摘要】本文从社会需求变化、图书馆自身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等三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必要性,分析了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几种形式,并以延边图书馆为例说明了图书馆进行跨界合作的具体实践,分析指明了公共图书馆进行跨界合作的探索路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跨界合作;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7-214-03  【本文著录
【摘要】清代著名作家纳兰性德以诗词闻名,历来学界专注对纳兰的诗词研究,而忽视了其赋作研究。纳兰性德现存五篇赋,其中两篇咏物赋尚未引起大量关注。从题材、创作手法与情感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纳兰性德咏物赋的艺术特色,以及进一步探究纳兰性德咏物赋的价值。  【关键词】纳兰性德;咏物赋;题材;想象;赋心  【中图分类号】 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
马 龙  马龍(1990-),男,汉族,河南开封人,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通讯作者:何冬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基层文物被发掘,呈现出分布范围广、数量多、保护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基层文物保护是我国文化历史遗产保护的第一线,为避免文物遭受人为或自然损坏损耗,应当加强保护工作,通过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制度、公众参与、规划引领等手段,构建形成系统化的文物保护工作格局,推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困境  【中图分类
【摘要】纪念建筑之所以承担着纪念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其外形,是与该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历史书写,维系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纪念建筑是联系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建筑样式的实体化存在。了解、领会、把握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地及其纪念建筑建立的初心,将初心发扬光大,以更好地实现这些纪念建筑的社会价值,以便更广泛地传播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革命精神。  【关键词】纪念;建筑;初心;传播  【中图分类号】TU-80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