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图书出版角度浅谈天府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拟从图书出版角度分析天府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认为,天府文化是四川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文化的精神源头,在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大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对天府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针对天府文化涉及的主要几个方面,如古蜀文明、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非遗文化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从图书出版的角度传承与弘扬天府文化,如深入挖掘天府文化内涵,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调研并将成果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同时策划出版适合不同读者群体的图书形式,吸引更多人主动了解天府文化,使天府文化深入人心,助力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关键词:天府文化;图书出版;世界文化名城
  据学者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天府》,指的是周代官名。后来,在《战国策》《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典籍之中,“天府”一词主要指地势险固、物产丰饶之地,之后“天府之国”更是直接成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平原的代称,沿用至今。
  天府之国繁华富庶,因此,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天府文化也绚丽多姿。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作为天府文化的源头,其瑰玮神秘,令人叹为观止;以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的作品为代表的诗词文化,形成了天府文化的诗性土壤;以川剧、川菜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积淀了天府文化的厚重底蕴;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熊猫文化,昭示着天府文化的和谐包容;以茶馆为代表的休闲文化,展现了天府文化的闲散安逸……近年来,成都市致力于发掘、保护和弘扬、传承天府文化,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方案,力图从多个维度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精神,如《成都市弘扬天府文化建设三国文化发展高地的行动方案》《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定》,等等。
  一、原因分析
  为何要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除了城市文化建设的需要,归根结底,还有以下原因:
  (一)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有利于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令人向往之地,从西汉扬雄的《蜀都赋》到西晋左思的《蜀都赋》,都将成都描绘成人间天堂般的地方,尤其一句“既崇且丽,实号成都”,更是对成都之美下了结论,时人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
  现如今,网络迅速发展,文化传播速度随之加快,人们在千里之外即可看到成都的城市宣传片,如能借此机会全力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则必将吸引更多人了解成都、热爱成都。
  (二)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对于广大成都本地市民和“蓉漂”来说,他们对这座城市更深层次的依赖和心灵上的归属感,就来自于这座城市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对本地市民而言,天府文化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的根脉;对“蓉漂”们来说,天府文化是吸引他们远道而来并在此扎根奋斗的原动力,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因此,只有大力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才能坚定文化自信,为成都人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有利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近年来,成都致力于打造“三城三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想实现这一目標,就需要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讲好成都故事,凝聚发展共识,发挥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营造“书香成都”的良好氛围,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凝心聚力。
  二、措施建议
  要想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多方面协作,从图书出版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做到:
  (一)讲好古蜀故事,重现辉煌文明
  出版社可与四川省博物院、成都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开展合作,组织一批专家学者,按照已经梳理好的古蜀文明的脉络,深入浅出地讲述古蜀故事,让埋藏于地下的文明以另外的方式重见天日,展示在世人面前。可以通过科普读物、画册、绘本、立体书、机关书等多种形式,向不同的读者群体展示古蜀文明,吸引他们广泛了解、深入探索古蜀文明,并主动成为古蜀文明的传播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联合新媒体单位,制作配套的小视频等,并以二维码的形式附在书中,使读者在阅读文字、图片的时候,能够看到更直观的影像,从而加深记忆,并提升阅读体验。
  (二)深入挖掘三国文化内涵,编撰出版一批高质量的三国文化图书
  就笔者所知,成都时代出版社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与武侯祠博物馆合作,出版关于三国文化的图书,并且已将版权输出到台湾地区和韩国,实现了三国文化“走出去”。但是这还远远不够,首先是内容较为浅显,除了著名三国文化学者方北辰先生的《一个成都学者的精彩三国》之外,其余大多是一些简单的三国文化介绍,缺乏深度,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这些简单的知识变得非常容易,因此人们更需要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有鉴于此,出版社应当与武侯祠博物馆开展深度合作,组织一批三国文化的专家学者,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争取出来一批新成果,或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较大的突破。出版社将这些研究成果编辑出版,将会大大提升成都三国文化的分量,对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深入挖掘诗歌文化,策划出版一批展现天府诗性文化的著作
  2018年,《成都商报》在网络上发起了“评选成都最美诗词一百首”活动,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投票,经过各方论证和层层遴选,最后以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二)》等为代表的100首诗词脱颖而出,在媒体上公布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认可。随后,成都时代出版社约请专家对这100首诗词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精解评析,并将研究成果汇编成《成都最美古诗词一百首详注精评》,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由此可见,天府诗歌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里面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值得大书特书。由于诗歌本身极具美感,再加上精心装帧之后,不仅可以作为知识阅读,更可以作为城市交往时展示天府文化的书香之礼。
  (四)深入挖掘天府文化名人故事,出版相关的人物传记
  2017年7月,四川省公布了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包括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等10人,涵盖政治、文化、科学等领域。2020年6月,四川省公布了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包括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等,他们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经历岁月的变迁,他们的故事有的散落在各地,有的仍在当地流传,如果能够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些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出版一批有价值的相关人物传记,对梳理天府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讲好大熊猫故事,让大熊猫成为友谊大使
  大熊猫是天府文化的重要名片,大熊猫一直以憨态可掬的形象示人,在全世界都受到了广泛欢迎。关于大熊猫的图书不可谓不多,但目前未见哪一本的影响力能够超越2008年上映的《功夫熊猫》,这一部由美国人执导、拍摄、配音、制作的动画片,将大熊猫的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一上映便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这也说明,大熊猫题材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值得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有可能产生一部现象级全球畅销书。
  (六)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让天府文化之花常开不败
  四川是一个非遗文化大省,成都更是非遗文化集中地,包含传统戏曲(如:川剧围鼓、被单戏、川剧、成都皮影戏、成都木偶戏)、传统音乐(如:西岭山歌、蜀派古琴、成都道教音乐、青城洞经古乐)、传统舞蹈龙舞(如:黄龙溪火龙灯舞、四川客家龙舞、大邑狮灯)、民间文学(如:薅秧歌、鱼凫传说、新津灯谜)、民俗(如: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游喜神方、客家水龙节、川西春台会)等方方面面。这些非遗技艺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传承故事等,也都值得深入挖掘。这一方面是对天府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另一方面也是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三、小结
  天府文化发展至今,已不是簡单的历史文化,它被赋予了时代的内涵,成为新时代、新成都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的天府文化,被提炼为“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十六字,不仅创造性地延续了天府文化悠久厚重的历史脉络,而且创新性地描绘了成都文化发展的美好愿景。在此基础上,从图书出版的角度,我们还需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大力传承巴蜀文明、天府文化,多出好书,解读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从而实现建设蜀风雅韵的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包容的现代文明之城、享誉全球的文化创意之城,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
  [2]方北辰.一个成都学者的精彩三国[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5.
  [3]杨玉华.成都最美古诗词100首详注精评[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9.
  [4]吴梦琳,余如波.10位历史名人入选首批名单[N].四川日报,2017-7-12(1).
  [5]吴梦琳,吴晓铃.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出炉 他们开创多个“第一”[N].四川日报,2020-6-8(5).
  第一作者简介:张巧(1987—),女,四川成都人,文学学士/编辑,成都时代出版社,研究方向:图书编辑/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时代,在物质文化不断丰富的背景之下,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文化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中心点,对于群众文化的发扬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文化馆不僅要起到群众文化发扬的作用,还要重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从而建设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  关键词:文化馆;党政宣传;职能;群众文化  前言  文化馆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中心所在,对人民群众文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网络用语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被人们广泛使用,网络用语也因其简洁性,创造性,通俗性等特点深受大众喜爱。本文将基于交际翻译理论对网络用语的英译进行探究。  关键词:网络用语;交际翻译理论;翻译  一、网络用语定义  2001年,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对网络用语做出了最有影响的定义。他将网络用语定义为“一种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并能反映网络独特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关于贫困的观点,深入研究其反贫困理论的形成,形成与发展的逻辑,从初步探索到逐渐明晰,最后走向成熟,贫困理论的观点以及马克思贫困理论的中国化,中国精准扶贫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具体实践和发展创新。中国精准扶贫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以人为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提出了精准施策和建立长效机制的创新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精准扶贫  一、引言  2021年,
期刊
内容摘要: 蓝瑛山水画以浅绛、设色为主,没骨重彩青绿山水是蓝瑛艺术后期的常用的表现手法。其颜色华丽明艳,不落俗套,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蓝瑛所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其白云红树图的创作背景,并从其构图、设色进行分类论述,进而总结出其没骨山水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关键词:蓝瑛; 没骨山水 ;特点  一、蓝瑛简介及《白云红树图》的创作背景  蓝瑛,字田叔,自称东郭老农、东皋
期刊
摘要:《“愚民与娱民”的电波——抗战时期伪满地区的音乐广播研究》发表于《音乐研究》音乐研究2014年9月第5期,该期刊论文在音乐广播研究领域具有创新及新颖性突破的期刊论文。以多角度来阐释抗日战争时期伪满广播音乐,充分展示了实证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的魅力该论文期刊研究对其他地区及其他时间段的广播音乐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文章主要从”陈文“专题论述思路独特及撰写方法的独特来揭晓它是如何开辟研究抗日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即使科技已经发展到当前这般极为超前的状态,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扬仍然不能停止。古代文学教学是一种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帮助高校学生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学相关的知识,对古代文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提升学生古代文学修养的同时,也进一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关键词:古代文学;传统文化传承;古代文学教育;高校教育教学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期刊
摘要:肖像画不仅仅是人物形象的真实反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社会状态。透过人物表情可以直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处理好画面中人物的表情才能真正达到形神兼备。弗兰斯·哈尔斯的肖像画塑造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在他画面中人物的“笑”是一大亮点。哈尔斯以博大的胸怀,不仅描绘了荷兰上层社会贵族的笑,还对社会中的下层人民抱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出底层人民美丽动人的笑。通过对哈尔斯作品的分
期刊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也是一位大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从汉朝起,越来越多的学问研究者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解读、诠释孔子的思想,今人杨伯峻所撰《论语译注》便是其一,笔者以本篇读书笔记记录下阅读《论语》及《论语译注》时的简单心得体会,包括孔子的思想境界之高和杨伯峻先生的治学严谨之处。  关键词:论语,论语译注  《论语》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民族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少数民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汉化,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广西是有着多语言文化的地区,各个城市所讲的语言都有所不同,語言汉化的程度也所不同。因此,本文将以笔者所生活的桂西北地区的壮语为例,以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为依据,探究“妈叔”一词汉化的原因及过程,并综合各个学者的研究,谈论“汉化”在当今时代中的意义。  关键词:“妈叔”;壮语;汉化  一、
期刊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有教化作用的自然语言类学科,其对大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亚于学生从小学习的语文,况且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学生都会在大学阶段继续学习了解汉语言,这就显现出了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重要性。并且随着当今社会媒体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大学课堂当中,如何使用新媒体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话题也将被更多的教育界的人士讨论。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