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器物的背后,是人的方法和技能,在方法和技能的背后是人对自然的了解,在人对自然了解的背后,是人类了解现在、过去与未来的万丈雄心。”王小波在他的《智慧与国学》中,是这样谈论人与器物之间的关系的。
作为收藏和展示人类生活中出现过或依然存在的重要器物的场馆,肩负着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教育责任。在我国2015年开始施行的《博物馆条例》框架下,无论是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室内封闭型场馆,还是植物园、动物园、湿地博物馆等室外半封闭型场馆,都在强调和重新定义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近年来,我省的公共场馆从狭小的“馆舍天地”走出来,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当中尝试各种“博物馆式”的教育突破。甚至也有不少学校主动筹建场馆,使其成为打破“围墙”的科普胜地。我们能看到的是,藏品不再冷冰冰地陈列在柜子里,而是成为鲜活的、具有教育价值、与学科领域对接的教学资源。场馆教育更是在过程课程化、活动成果化和技术智慧化的道路上跬步前行,逐渐从简单的参观进步到提升学习者能力与素养的场馆学习。
“让一枚生鸡蛋从10米的高处落下,怎样才能使它不会碎?”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这项“挑战鸡蛋撞地球”任务,采用了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主动探索设计鸡蛋“防护服”,有的尝试用吸管搭建稳定的“房子”,有的用垃圾袋和棉线为鸡蛋制作降落伞,而教师只负责提出问题和监督项目的方向、进度和结果,打破了传统基于教师为发动机的“直线性三部曲”(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遇到问题利用知识)的科普方式。
不仅如此,为了放大场馆的博物课程能力,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馆校之间以课程“拆墙”,深度“联姻”。
“走进岩石世界——自然梦想课堂”是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与杭州余杭金城外国语小学共同合作,配合矿物岩石科学校本课程研发的一门品牌课程,其特征是通过实物探索、游戏等形式开展沉浸式的博物馆体验学习活动。据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科普服务部主任兰国英介绍,博物馆立足于培养青少年的生态观,结合丰富的展品,主动配合学校研发了近10门课程,如“大美蝴蝶”、“探寻身边的苔藓植物”等。
如果说承载公共文化资源的博物馆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那么大手笔地把博物馆建到学校里,则是学校为实现具体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规划,构建学校资源放大与文明社会发育的共享桥梁的高成本选择。
温州翔宇中学打造了一座学校博物馆群落,群落里既包括人文类的书法、灯谜展场,又包括自然类的昆虫、贝壳馆,还有古色古香的欧江书院以及灵舒创意馆,使该校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场馆式学校”。在校长卢志文看来,建馆是为了还给学生接触真实世界的机会,让他们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翔宇昆虫馆和贝壳馆馆长吴坚说:“不同于一般博物馆,学校博物馆更加明确地以学生、学习、课程为中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个课程群,它们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为本旨。” 以翔宇昆虫馆为例,馆内收藏了来自全球各地的1500多种昆虫标本。而据此打造的“昆虫视界”课程群并非局限于生物课堂,立体、多元、丰富的跨学科课程让臻美的标本穷尽所能:生物教师能和学生一起制作昆虫标本;语文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观察蝴蝶破茧成蝶的过程,开展作文教学;数学教师能引领学生探索几何之美;美术教师则让学生去据此描绘色彩与形状之美……
在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占地13000平方米的独立科技馆、国际建筑大师设计的美术馆等博物馆群呈现出一幅技术、工程、艺术等领域多元融合的教育图景。史前生物馆里,声、光、电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结合场景式展示与拟人化组合,展现了亿万年前的原始物种与生存环境的形态;科技进步馆中,数个沙盘展台与仿真模型还原了从古至今的交通系统及人们对未知太空的探索规划;虚拟漫游馆内,三维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般地观赏到华茂美术馆与宁波天一阁实体馆,体会“书藏天一阁,画入华茂堂”的意境,把握作品整体与局部,凝视“黄金分割”的奥妙……对学校来说,科学与艺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博物馆群背后的科学教育,既有必修学科课程的补充与延伸,又有认识类、体验类、综合类的校本主题课程,注入了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元素。
在去年的“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建议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出学校与博物馆要注重衔接彼此的教育计划,博物馆要挖掘、梳理、盘活馆藏资源,主动与学校制定并实施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教育计划与课程。馆校“相恋”正当时,然而如何“拆墙”并构建起常态化的馆校“联姻”机制,仍然考验着博物馆、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三方的智慧。
“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是由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在中国发起的纯公益性社会教育活动,也是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和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开展的年度“重头戏”。活动要求参赛学生以展览和表演的形式呈现对年度主题的理解,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其研究、分析和交往能力。在今年环球自然日到来之前,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科普服务部主任兰国英走进永康,从选题方向、研究方法、展览内容、展品制作、作品展示五个维度进行深度解析,帮助参赛师生将永康的地域特征和自然资源更好地融入到今年以“过去、现在、未来——把握创新的来龙去脉”为主题的活动中去。
浙江省科技馆每年举办全省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省少儿科技创意搭建大赛等活动,覆盖全省几十万学生。“我们结合《浙江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将STEAM教育的全部元素考虑在内,以赛促学,推动青少年对于自然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创新以及坚持真理、冷静求实、坚韧不拔的理性精神。”浙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赵国治说。
科普竞赛、野外体验、艺术活动……除了各场馆“单枪匹马”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外,公益性场馆之间携手拓展社会教育职能也成为常态。
拿上一份“第二课堂”场馆的手绘地图走出课堂,就能“按图索骥”地接受各类主题式教育,在这一点上杭州的青少年无疑是幸福的。春天“栽种”派对当天,来自杭州市近300名中小学师生齐聚杭州植物园分类植物区广场,领取种子、菌菇棒等物資包,共同发出低碳号召。将“低碳”与“绿色”挂钩,这样全方位的“第二课堂”是杭州市中小学“低碳改变环境”系列的第四季科学主题活动,由杭州低碳科技馆、杭州植物园共同承办。
“从单纯获取文物信息升级为了解背后的故事及时代;从对藏品的猎奇到渴望参与互动体验,需要情感交流及菜单化、个性化的服务;从简单的‘看’向‘做’延伸,希望有自我表达的机会,为博物馆的历史、科学和文化做贡献。”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说,以前参观者的关注点是在看生物化石上,如今体验展览已逐渐成为首选。
体验大型“地幔对流”带来的惊心动魄的地心之旅;用水中探测器观看浅海三叶虫在海藻间爬行;亲临恐龙等庞然大物行走时地动山摇的模拟情境;动手创作模仿鸟叫的鸟声音乐……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法的适度运用,用“欢迎操作”代替“请勿动手”,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与生命的跃动,极大地提升了青少年的体验效果,以及对生态观的深刻感悟。
“不能简单地将‘智慧’理解为秀技术,而应该增加一点‘人’的砝码,承担推动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责任。”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严馆长的这句话,用来描述杭州低碳科技馆或许更为贴切。作为全球第一家以低碳为主题的大型科技馆,杭州低碳科技馆拥有以现代科技艺术为表现手法的沉浸式体验区,其中体验温室效应是馆里人气最高的项目。该馆以“竹筏”为载体来演绎全球变暖带来的困境与灾难,可谓别出心裁。
用国内首位“卡林加科普奖”得主李象益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科学中心”。博物馆摆脱和改变了传统陈列藏品传授式的教育,通过科学地再创造,让公众主动参与、互动和体验,在娱乐中学科学,把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反映科学原理,展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广大公众由此从被动受教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作为收藏和展示人类生活中出现过或依然存在的重要器物的场馆,肩负着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教育责任。在我国2015年开始施行的《博物馆条例》框架下,无论是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室内封闭型场馆,还是植物园、动物园、湿地博物馆等室外半封闭型场馆,都在强调和重新定义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近年来,我省的公共场馆从狭小的“馆舍天地”走出来,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当中尝试各种“博物馆式”的教育突破。甚至也有不少学校主动筹建场馆,使其成为打破“围墙”的科普胜地。我们能看到的是,藏品不再冷冰冰地陈列在柜子里,而是成为鲜活的、具有教育价值、与学科领域对接的教学资源。场馆教育更是在过程课程化、活动成果化和技术智慧化的道路上跬步前行,逐渐从简单的参观进步到提升学习者能力与素养的场馆学习。
项目课程推进
以科学素养为宗旨
“让一枚生鸡蛋从10米的高处落下,怎样才能使它不会碎?”中国湿地博物馆的这项“挑战鸡蛋撞地球”任务,采用了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主动探索设计鸡蛋“防护服”,有的尝试用吸管搭建稳定的“房子”,有的用垃圾袋和棉线为鸡蛋制作降落伞,而教师只负责提出问题和监督项目的方向、进度和结果,打破了传统基于教师为发动机的“直线性三部曲”(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遇到问题利用知识)的科普方式。
不仅如此,为了放大场馆的博物课程能力,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馆校之间以课程“拆墙”,深度“联姻”。
“走进岩石世界——自然梦想课堂”是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与杭州余杭金城外国语小学共同合作,配合矿物岩石科学校本课程研发的一门品牌课程,其特征是通过实物探索、游戏等形式开展沉浸式的博物馆体验学习活动。据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科普服务部主任兰国英介绍,博物馆立足于培养青少年的生态观,结合丰富的展品,主动配合学校研发了近10门课程,如“大美蝴蝶”、“探寻身边的苔藓植物”等。
如果说承载公共文化资源的博物馆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那么大手笔地把博物馆建到学校里,则是学校为实现具体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规划,构建学校资源放大与文明社会发育的共享桥梁的高成本选择。
温州翔宇中学打造了一座学校博物馆群落,群落里既包括人文类的书法、灯谜展场,又包括自然类的昆虫、贝壳馆,还有古色古香的欧江书院以及灵舒创意馆,使该校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场馆式学校”。在校长卢志文看来,建馆是为了还给学生接触真实世界的机会,让他们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翔宇昆虫馆和贝壳馆馆长吴坚说:“不同于一般博物馆,学校博物馆更加明确地以学生、学习、课程为中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个课程群,它们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为本旨。” 以翔宇昆虫馆为例,馆内收藏了来自全球各地的1500多种昆虫标本。而据此打造的“昆虫视界”课程群并非局限于生物课堂,立体、多元、丰富的跨学科课程让臻美的标本穷尽所能:生物教师能和学生一起制作昆虫标本;语文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观察蝴蝶破茧成蝶的过程,开展作文教学;数学教师能引领学生探索几何之美;美术教师则让学生去据此描绘色彩与形状之美……
在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占地13000平方米的独立科技馆、国际建筑大师设计的美术馆等博物馆群呈现出一幅技术、工程、艺术等领域多元融合的教育图景。史前生物馆里,声、光、电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结合场景式展示与拟人化组合,展现了亿万年前的原始物种与生存环境的形态;科技进步馆中,数个沙盘展台与仿真模型还原了从古至今的交通系统及人们对未知太空的探索规划;虚拟漫游馆内,三维技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般地观赏到华茂美术馆与宁波天一阁实体馆,体会“书藏天一阁,画入华茂堂”的意境,把握作品整体与局部,凝视“黄金分割”的奥妙……对学校来说,科学与艺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博物馆群背后的科学教育,既有必修学科课程的补充与延伸,又有认识类、体验类、综合类的校本主题课程,注入了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元素。
在去年的“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建议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出学校与博物馆要注重衔接彼此的教育计划,博物馆要挖掘、梳理、盘活馆藏资源,主动与学校制定并实施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的教育计划与课程。馆校“相恋”正当时,然而如何“拆墙”并构建起常态化的馆校“联姻”机制,仍然考验着博物馆、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三方的智慧。
主题活动创新
以兴趣能力为导向
“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是由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在中国发起的纯公益性社会教育活动,也是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和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开展的年度“重头戏”。活动要求参赛学生以展览和表演的形式呈现对年度主题的理解,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其研究、分析和交往能力。在今年环球自然日到来之前,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科普服务部主任兰国英走进永康,从选题方向、研究方法、展览内容、展品制作、作品展示五个维度进行深度解析,帮助参赛师生将永康的地域特征和自然资源更好地融入到今年以“过去、现在、未来——把握创新的来龙去脉”为主题的活动中去。
浙江省科技馆每年举办全省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省少儿科技创意搭建大赛等活动,覆盖全省几十万学生。“我们结合《浙江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将STEAM教育的全部元素考虑在内,以赛促学,推动青少年对于自然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创新以及坚持真理、冷静求实、坚韧不拔的理性精神。”浙江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赵国治说。
科普竞赛、野外体验、艺术活动……除了各场馆“单枪匹马”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外,公益性场馆之间携手拓展社会教育职能也成为常态。
拿上一份“第二课堂”场馆的手绘地图走出课堂,就能“按图索骥”地接受各类主题式教育,在这一点上杭州的青少年无疑是幸福的。春天“栽种”派对当天,来自杭州市近300名中小学师生齐聚杭州植物园分类植物区广场,领取种子、菌菇棒等物資包,共同发出低碳号召。将“低碳”与“绿色”挂钩,这样全方位的“第二课堂”是杭州市中小学“低碳改变环境”系列的第四季科学主题活动,由杭州低碳科技馆、杭州植物园共同承办。
科技智慧搭台
加上“人”的砝码
“从单纯获取文物信息升级为了解背后的故事及时代;从对藏品的猎奇到渴望参与互动体验,需要情感交流及菜单化、个性化的服务;从简单的‘看’向‘做’延伸,希望有自我表达的机会,为博物馆的历史、科学和文化做贡献。”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说,以前参观者的关注点是在看生物化石上,如今体验展览已逐渐成为首选。
体验大型“地幔对流”带来的惊心动魄的地心之旅;用水中探测器观看浅海三叶虫在海藻间爬行;亲临恐龙等庞然大物行走时地动山摇的模拟情境;动手创作模仿鸟叫的鸟声音乐……浙江省自然博物馆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法的适度运用,用“欢迎操作”代替“请勿动手”,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与生命的跃动,极大地提升了青少年的体验效果,以及对生态观的深刻感悟。
“不能简单地将‘智慧’理解为秀技术,而应该增加一点‘人’的砝码,承担推动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责任。”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严馆长的这句话,用来描述杭州低碳科技馆或许更为贴切。作为全球第一家以低碳为主题的大型科技馆,杭州低碳科技馆拥有以现代科技艺术为表现手法的沉浸式体验区,其中体验温室效应是馆里人气最高的项目。该馆以“竹筏”为载体来演绎全球变暖带来的困境与灾难,可谓别出心裁。
用国内首位“卡林加科普奖”得主李象益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科学中心”。博物馆摆脱和改变了传统陈列藏品传授式的教育,通过科学地再创造,让公众主动参与、互动和体验,在娱乐中学科学,把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反映科学原理,展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广大公众由此从被动受教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