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要求写三四百字的文章,许多小学生只能写出一百多字甚至几十个字;文章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毫无生气。不少学生“谈文色变”,写作文时常常胡编乱造,敷衍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其根源在于学生肚里无货,心中无素材。
缺少写作素材是当前写作训练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为教育教学开发更多的资源。因此,笔者在习作教学中,积极开发写作资源,为学生的写作找“源”,教会他们使用写作技巧和写作资源,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笔者在此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广阅读,勤积累
1.课内积累。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范文。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资源,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好词佳句,体会其用法之妙,并熟读成诵。对结构精巧的段落篇章,除了分析其写法的精彩之处,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诵抄写,使他们深刻记忆,然后模仿练习,厚积薄发。如在教完《我喜欢》后,我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积累本课的优美词句,二是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的一些妙笔就此出现:“我喜欢五颜六色的蜡笔,我喜欢用它们画出火红的太阳、闪闪发光的星星,以及美丽的彩虹……我认为它们拥有自己独特亮丽的风景。”这正是得益于平时的积累。
2.课外积累。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只从课本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古今寓言、历史故事、诗歌散文、科普读物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阅读方法上,短小精美的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要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采用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要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不仅增加了语言的储存量,而且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学生有了语感,激发了灵感,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二、读写结合,挖掘资源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文本中隐含着许多写作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相关的内容寻找写作材料,指导学生做缩写、扩写、续写课文等练习。如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中《林中乐队》的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沙雉更是异想天开,它竟用尾巴唱起歌来。它一个腾身冲入云霄,然后张开尾巴,头朝下直冲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中发现句子的语言组合规律,体会把意思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然后进行仿写。如:蚱蜢也想 ,用爪子抓住翅膀, 。
再如学完《和时间赛跑》一文后,很多学生对林清玄对时间的珍视敬佩不已,我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我笔写我心”,以《不让光阴匆匆过》为题写读后感。学生写出了不少个性鲜明、情感真挚的作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配有插图,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插图让学生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挖掘教材的相关内容,拓展空间,设计想象练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习作素材,掌握了语言表达的规律,使习作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亲近生活,丰富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生活素材摄取得多,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这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观”,有大视野,把教学的时空扩展到课外,善于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校园无闲事,家庭有新闻,社会有热点,值得学生思考或者议论的话题很多。在家里,在生活中,在社会上,生活的经历和时代的变迁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素材,教师要想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就要让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如观察家乡的小河,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水面的蜻蜓、水下的鱼虾等生物,然后延伸到岸边的花草树木、蜜蜂、蝴蝶等。有了目标,仔细观察就成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就能写出一篇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学生一旦养成了细致观察的习惯,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习作的资源就会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四、开放命题的闸门,激发情感
作文训练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内容就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搭建起内容通向心灵的桥梁。这座桥就是学生的表达愿望。换言之,就是要让训练内容成为学生表达的真正需要。训练内容越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越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九册“面对错误”这一单元的习作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采访自己熟悉的人,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错误,又是怎么改正错误的,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采访的体会。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对话,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没有不犯错的人,打消了顾虑,从而激发表达的欲望,自由倾吐,敢说真话。
作文教学要培养和开拓学生的思路,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以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为习作找“源”,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多方面地找“源”,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有话可说,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好文章来。
缺少写作素材是当前写作训练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为教育教学开发更多的资源。因此,笔者在习作教学中,积极开发写作资源,为学生的写作找“源”,教会他们使用写作技巧和写作资源,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笔者在此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广阅读,勤积累
1.课内积累。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范文。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资源,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好词佳句,体会其用法之妙,并熟读成诵。对结构精巧的段落篇章,除了分析其写法的精彩之处,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诵抄写,使他们深刻记忆,然后模仿练习,厚积薄发。如在教完《我喜欢》后,我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积累本课的优美词句,二是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的一些妙笔就此出现:“我喜欢五颜六色的蜡笔,我喜欢用它们画出火红的太阳、闪闪发光的星星,以及美丽的彩虹……我认为它们拥有自己独特亮丽的风景。”这正是得益于平时的积累。
2.课外积累。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只从课本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古今寓言、历史故事、诗歌散文、科普读物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阅读方法上,短小精美的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要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采用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要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不仅增加了语言的储存量,而且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学生有了语感,激发了灵感,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二、读写结合,挖掘资源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文本中隐含着许多写作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相关的内容寻找写作材料,指导学生做缩写、扩写、续写课文等练习。如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中《林中乐队》的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沙雉更是异想天开,它竟用尾巴唱起歌来。它一个腾身冲入云霄,然后张开尾巴,头朝下直冲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中发现句子的语言组合规律,体会把意思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然后进行仿写。如:蚱蜢也想 ,用爪子抓住翅膀, 。
再如学完《和时间赛跑》一文后,很多学生对林清玄对时间的珍视敬佩不已,我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我笔写我心”,以《不让光阴匆匆过》为题写读后感。学生写出了不少个性鲜明、情感真挚的作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配有插图,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插图让学生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挖掘教材的相关内容,拓展空间,设计想象练笔,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习作素材,掌握了语言表达的规律,使习作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亲近生活,丰富习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生活素材摄取得多,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这要求教师树立“大语文观”,有大视野,把教学的时空扩展到课外,善于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校园无闲事,家庭有新闻,社会有热点,值得学生思考或者议论的话题很多。在家里,在生活中,在社会上,生活的经历和时代的变迁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素材,教师要想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就要让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如观察家乡的小河,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水面的蜻蜓、水下的鱼虾等生物,然后延伸到岸边的花草树木、蜜蜂、蝴蝶等。有了目标,仔细观察就成了学生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就能写出一篇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学生一旦养成了细致观察的习惯,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习作的资源就会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四、开放命题的闸门,激发情感
作文训练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内容就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搭建起内容通向心灵的桥梁。这座桥就是学生的表达愿望。换言之,就是要让训练内容成为学生表达的真正需要。训练内容越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越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九册“面对错误”这一单元的习作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采访自己熟悉的人,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错误,又是怎么改正错误的,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采访的体会。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无束的对话,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没有不犯错的人,打消了顾虑,从而激发表达的欲望,自由倾吐,敢说真话。
作文教学要培养和开拓学生的思路,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以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为习作找“源”,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多方面地找“源”,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有话可说,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