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位置偏僻,既不沿边又不靠海,“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基本自然状况。曾几何时,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在全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经济排名倒数第一。如何改变这一现实,多年来勤劳朴实的岫岩人,一直在苦苦探索与追求。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岫岩精神,明确提出“创建生态农业大县,发展岫岩特色经济;念好山字经、打好资源牌、唱好开放戏”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做好“山、地、水”三篇大文章,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位居全省县(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1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均列第一。2007年1-4月,实现生产总值21.2亿元,完成税收9444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7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9.5%、15.6%、10.2%。
一、做好“山”的文章,打造强县脊梁
俗话说,靠山吃山。这几年,岫岩县紧紧围绕“山”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山上开发资源、山下兴办产业、山外寻找市场”的特色发展之路。
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岫岩做好“山”文章的明显特点。一是加大地质勘查工作力度,紧紧围绕资源优势上项目,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全县规划建设了偏岭、兴隆、鞍轮三大工业园区,总面积达1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8家。二是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走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之路,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以万成镁业集团、新华铁矿、青花集团镁深加工等为代表的一批矿产品资源深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税收超1000万元的有5个,超500万元的有13个,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三是依靠资源而又不为资源所限,扶持发展了东风化工有限公司、永安包装公司、万兴隆岩田木业等一批非地方资源性企业。截至2006年,全县已形成围绕矿产品加工、化工、机械制造、轻纺、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今年,继续强化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税源型项目,发展就业型项目,打造品牌型项目,力促产业优化升级。目前,规划论证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达150个,投资超亿元项目30个。今年1-4月,工业开工项目34个,完成项目投资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9亿元,同比增长19.1%,全年预计可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利润5300万元、税金7600万元。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做优生态经济。以创建生态农业大县为目标,加快林权制度改革,采取封、管、造、育等措施,不断发展壮大森林资源和林果产业。实行立体开发,推广林药、林果和果药、果菜间作模式。2006年,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5万亩,造林总株数3615万株;国家公益林管护面积达118.6万亩;栽植果树20万株,全县果树栽植面积发展到19.4万亩、790万株;林冠下种参3000亩、细辛1000亩;沟塘养林蛙2亿多只。培育和建设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水源涵养林(公益林)基地、干果经济林基地、薪炭林基地、育苗基地等五大林业基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3%,森林蓄积量达420万立方米,形成了山上有林有果、林下有药有菜、沟塘里有蛙有鱼的生态经济新格局。黄花甸三道村通过营造落叶松、榛子、板栗、养蛙,搞林业立体综合开发,做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都富裕,2006年实现产值319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繁荣活跃第三产业。积极支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完善重点项目代理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纳税1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截至2006年,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户,从业人员10.5万人,实现总产值52.9亿元,其份额占全县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不断拓宽发展领域,调优调活三产比重,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建镇村两级便民连锁店62家,全年可实现160家,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实现30亿元。充分发挥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出“玉都国石之旅、满族风情之旅、山水生态之旅”三条旅游热线,大力提升发展旅游业。特别是精心打造“中国玉都”这一品牌,广泛引客入岫。今年1-4月,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3.4%,全年预计可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
二、做好“地”的文章,打牢富县基石
人多地少,土质贫瘠是岫岩的劣势。如何破解劣势,打牢富县基石,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让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应,产出最大的效益”的决策思路,加快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发展特色农业,用活土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变单一色农业为多元化农业。按照“部门引导、群众参与、长短结合”的原则,重点发展畜牧业、柞蚕、食用菌、干鲜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和建设桑蚕、蔬菜、苗木、草场、薯类、露地瓜果和中药材七大特色商品基地,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榛子园和小林场、小饲养场等“十小园场”,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之路。2006年,全县各类畜牧业饲养小区发展到103个,畜禽总量达2138.5万头(只)、产值7.3亿元;柞蚕放养16000把、产量达8000吨、产值8000多万元;食用菌产量达4万吨、产值2亿元;七大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28万亩;十小园场总量达2万多个。石庙子镇发展小榛子园200多个,年收榛子1.5万多公斤,村民仅此一项就实现增收200万元。围绕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培植了晋丰达牧业有限公司、万鑫茧丝业集团、永安食品加工等一大批科技水平高、带动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走“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之路,使全县农事龙头企业发展到120多家,发展订单农业10万亩,特色农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
依托科技推广,提高地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土地的效能,让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据调查,目前全县建立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40多个,其示范推广作用十分明显。如,在“灰姑娘山野菜繁育示范园”、“新鑫无公害蔬菜示范园”、“俊生生态示范园”等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全县山野菜反季栽培面积发展到1000多亩。同时,引进了“川岛红”西红柿、“春黄55”韩国白菜、“正邦285”美国西芹等国内外蔬菜新品种26个;推广“应用植物声频控制技术促进蔬菜生长”、“刺龙牙茎段繁育及侧芽反季栽培”、“山野菜软化栽培”、“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温室土壤改良技术”等新技术40多项。全县平衡配方施肥面积达30万亩、设施保护地蔬菜面积已发展到3万亩,种植户达4万多户,户均增收可达6000余元。新品种覆盖率达95%,特别是温室西红柿已打入俄罗斯市场,促进了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实施开发整理,经营土地。把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做到八个落实,即:落实组织领导、方法步骤、宣传发动、内外业、面积和地块、保护责任、保护标志、自查整改措施。在加强土地保护的同时,积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仅2006年,就争取资金899万元,开发造地1.3万亩。严格非农建设用地“六个不报批”制度,充分利用“四荒”及其他闲置土地招商引资上项目。对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2006年共出让土地使用权29项,面积42.7公顷,拍卖土地净收益170万元,完成土地出让金3394万元,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110万元。
三、做好“水”的文章,扩张壮县血脉
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岫岩水资源总蓄积量为24亿立方米,水资源相对丰富。为使这丰富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县委、县政府提出做好“水”的文章,带动旅游、服务、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加快发展,以此撬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阀门,扩张壮县血脉。
强化治水,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证。以水库除险加固、城镇防洪、灌区改造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大洋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建成并成功进行了蓄水,使岫岩城镇的防洪标准由原来的20年提高到50年,四道橡胶坝让岫岩城U形环水,滨河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同时,不断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2006年,投资200多万元,完成小流域治理47处,新增治理面积6.5万亩,新修拦砂坝7座,石谷坊3160座;投资500多万元,完成治河工程19处,新修堤防147.2公里,加固堤防87.8公里,疏通河道204公里;投资100多万元,对老灌区进行改造,累计完成库塘井窖蓄水工程13处,改善灌溉面积4500亩,基本解决了灌区农田灌溉缺水问题,确保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用水,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近年来,岫岩县依托罗圈背水库、前营水库、黑山水库等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稻田养蟹。2006年,全县渔业总产量达850万吨,渔业总产值实现3015万元;依托大洋河发展水上旅游项目,使大洋河漂流成为辽宁省最大的漂流区;依托哨子河水系发展小水电项目,使全县水利发电站达到5个,年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时;开发出具有很高疗养价值的仙人嘴温泉和沟汤温泉2处。“十一五”期间,全县将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100处,解决8万人饮水问题,完成农村饮用水井建设300眼,受益人口可达1.5万人。
严格管水,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后劲。视水资源为珍贵的自然资源,切实加强管理。成立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建立水资源论证制度,对全县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合理配制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由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统一征收水资源费,去年累计完成征收水费60余万元;完善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度,2006年共下发取水许可证172本,批准用水量9594.8万立方米;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计划到2010年全县共封井65眼,削减水量50.3万立方米;加强水法宣传,“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全县水法宣传活动共投入人力1000多人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出动宣传车50余台次,发放宣传单2000多份,极大地强化了全民节约用水、有偿用水等意识。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等环节的统一协调。不难看出,“十一五”期间,岫岩县将走出一条为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的现代水利之路。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办公厅)
责任编辑 杜福洲
一、做好“山”的文章,打造强县脊梁
俗话说,靠山吃山。这几年,岫岩县紧紧围绕“山”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山上开发资源、山下兴办产业、山外寻找市场”的特色发展之路。
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岫岩做好“山”文章的明显特点。一是加大地质勘查工作力度,紧紧围绕资源优势上项目,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全县规划建设了偏岭、兴隆、鞍轮三大工业园区,总面积达1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8家。二是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走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之路,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以万成镁业集团、新华铁矿、青花集团镁深加工等为代表的一批矿产品资源深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税收超1000万元的有5个,超500万元的有13个,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三是依靠资源而又不为资源所限,扶持发展了东风化工有限公司、永安包装公司、万兴隆岩田木业等一批非地方资源性企业。截至2006年,全县已形成围绕矿产品加工、化工、机械制造、轻纺、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今年,继续强化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税源型项目,发展就业型项目,打造品牌型项目,力促产业优化升级。目前,规划论证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达150个,投资超亿元项目30个。今年1-4月,工业开工项目34个,完成项目投资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9亿元,同比增长19.1%,全年预计可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利润5300万元、税金7600万元。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做优生态经济。以创建生态农业大县为目标,加快林权制度改革,采取封、管、造、育等措施,不断发展壮大森林资源和林果产业。实行立体开发,推广林药、林果和果药、果菜间作模式。2006年,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5万亩,造林总株数3615万株;国家公益林管护面积达118.6万亩;栽植果树20万株,全县果树栽植面积发展到19.4万亩、790万株;林冠下种参3000亩、细辛1000亩;沟塘养林蛙2亿多只。培育和建设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水源涵养林(公益林)基地、干果经济林基地、薪炭林基地、育苗基地等五大林业基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3%,森林蓄积量达420万立方米,形成了山上有林有果、林下有药有菜、沟塘里有蛙有鱼的生态经济新格局。黄花甸三道村通过营造落叶松、榛子、板栗、养蛙,搞林业立体综合开发,做到家家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都富裕,2006年实现产值319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加快繁荣活跃第三产业。积极支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完善重点项目代理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纳税1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截至2006年,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户,从业人员10.5万人,实现总产值52.9亿元,其份额占全县经济总量的80%以上。不断拓宽发展领域,调优调活三产比重,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建镇村两级便民连锁店62家,全年可实现160家,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实现30亿元。充分发挥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出“玉都国石之旅、满族风情之旅、山水生态之旅”三条旅游热线,大力提升发展旅游业。特别是精心打造“中国玉都”这一品牌,广泛引客入岫。今年1-4月,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3.4%,全年预计可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
二、做好“地”的文章,打牢富县基石
人多地少,土质贫瘠是岫岩的劣势。如何破解劣势,打牢富县基石,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让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应,产出最大的效益”的决策思路,加快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发展特色农业,用活土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变单一色农业为多元化农业。按照“部门引导、群众参与、长短结合”的原则,重点发展畜牧业、柞蚕、食用菌、干鲜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和建设桑蚕、蔬菜、苗木、草场、薯类、露地瓜果和中药材七大特色商品基地,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榛子园和小林场、小饲养场等“十小园场”,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之路。2006年,全县各类畜牧业饲养小区发展到103个,畜禽总量达2138.5万头(只)、产值7.3亿元;柞蚕放养16000把、产量达8000吨、产值8000多万元;食用菌产量达4万吨、产值2亿元;七大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28万亩;十小园场总量达2万多个。石庙子镇发展小榛子园200多个,年收榛子1.5万多公斤,村民仅此一项就实现增收200万元。围绕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培植了晋丰达牧业有限公司、万鑫茧丝业集团、永安食品加工等一大批科技水平高、带动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走“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之路,使全县农事龙头企业发展到120多家,发展订单农业10万亩,特色农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
依托科技推广,提高地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土地的效能,让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据调查,目前全县建立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40多个,其示范推广作用十分明显。如,在“灰姑娘山野菜繁育示范园”、“新鑫无公害蔬菜示范园”、“俊生生态示范园”等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全县山野菜反季栽培面积发展到1000多亩。同时,引进了“川岛红”西红柿、“春黄55”韩国白菜、“正邦285”美国西芹等国内外蔬菜新品种26个;推广“应用植物声频控制技术促进蔬菜生长”、“刺龙牙茎段繁育及侧芽反季栽培”、“山野菜软化栽培”、“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平衡配方施肥技术”、“温室土壤改良技术”等新技术40多项。全县平衡配方施肥面积达30万亩、设施保护地蔬菜面积已发展到3万亩,种植户达4万多户,户均增收可达6000余元。新品种覆盖率达95%,特别是温室西红柿已打入俄罗斯市场,促进了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实施开发整理,经营土地。把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做到八个落实,即:落实组织领导、方法步骤、宣传发动、内外业、面积和地块、保护责任、保护标志、自查整改措施。在加强土地保护的同时,积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仅2006年,就争取资金899万元,开发造地1.3万亩。严格非农建设用地“六个不报批”制度,充分利用“四荒”及其他闲置土地招商引资上项目。对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2006年共出让土地使用权29项,面积42.7公顷,拍卖土地净收益170万元,完成土地出让金3394万元,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110万元。
三、做好“水”的文章,扩张壮县血脉
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岫岩水资源总蓄积量为24亿立方米,水资源相对丰富。为使这丰富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县委、县政府提出做好“水”的文章,带动旅游、服务、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加快发展,以此撬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阀门,扩张壮县血脉。
强化治水,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证。以水库除险加固、城镇防洪、灌区改造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大洋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建成并成功进行了蓄水,使岫岩城镇的防洪标准由原来的20年提高到50年,四道橡胶坝让岫岩城U形环水,滨河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同时,不断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2006年,投资200多万元,完成小流域治理47处,新增治理面积6.5万亩,新修拦砂坝7座,石谷坊3160座;投资500多万元,完成治河工程19处,新修堤防147.2公里,加固堤防87.8公里,疏通河道204公里;投资100多万元,对老灌区进行改造,累计完成库塘井窖蓄水工程13处,改善灌溉面积4500亩,基本解决了灌区农田灌溉缺水问题,确保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用水,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近年来,岫岩县依托罗圈背水库、前营水库、黑山水库等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稻田养蟹。2006年,全县渔业总产量达850万吨,渔业总产值实现3015万元;依托大洋河发展水上旅游项目,使大洋河漂流成为辽宁省最大的漂流区;依托哨子河水系发展小水电项目,使全县水利发电站达到5个,年发电量达1000万千瓦时;开发出具有很高疗养价值的仙人嘴温泉和沟汤温泉2处。“十一五”期间,全县将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100处,解决8万人饮水问题,完成农村饮用水井建设300眼,受益人口可达1.5万人。
严格管水,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后劲。视水资源为珍贵的自然资源,切实加强管理。成立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建立水资源论证制度,对全县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合理配制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由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统一征收水资源费,去年累计完成征收水费60余万元;完善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制度,2006年共下发取水许可证172本,批准用水量9594.8万立方米;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计划到2010年全县共封井65眼,削减水量50.3万立方米;加强水法宣传,“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全县水法宣传活动共投入人力1000多人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出动宣传车50余台次,发放宣传单2000多份,极大地强化了全民节约用水、有偿用水等意识。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等环节的统一协调。不难看出,“十一五”期间,岫岩县将走出一条为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的现代水利之路。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办公厅)
责任编辑 杜福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