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运会中美男篮快攻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30604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中中国队和美国队快攻技术运用的资料收集与具体数据统计、分析与对比,从快攻的意识、快攻的一传、快攻的接应和快攻的推进与结束四方面分析影响快攻成功因素,并从加强思想作风,加快技术运用的训练、加强心理训练和战术意识的培养、篮球初级教学与训练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奥运会 男子篮球比赛 快攻战术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閱图书馆中关于篮球基础知识、篮球队训练与比赛及篮球快攻方面的文章,并登陆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从中收集相关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逻辑分析法
  对所获取的资料及数据进行逐层逻辑分析。
  1.3数理统计法
  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中国队与美国队的技术数据统计,运用Microsoft Excel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快攻得分对比分析
  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的第一名是传统强队美国队,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完成了赛前指定的目标:打入八强。但我们从比赛中也看到了中国队与美国队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快攻得分这一项中国队远远落后于美国队。以下是中国队与美国队快攻得分统计:美国队在八场比赛中场均得分106.3分,快攻场均得分17.25分;中国队在六场比赛中场均得分72.3分,场均快攻得分2.6分。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到美国队的场均得分比中国队多出34分,场均快攻得分比中国队多出近15分,几乎占了多出的场均得分的一半。通过观看录像分析,美国队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发动快攻,其原因是:①队员顽强拼搏严密防守,最终获得球权,获得发动快攻的时机。②队员之间配合默契,跑位意识强,成功推进和快速地转移。③快攻结束阶段队员的预判能力强,并能及时、果断地选择进攻点,顺利完成进攻。
  在中国队与美国队的比赛中,美国队得分101分,快攻得分24分;而中国队得分70分,快攻得分4分。美国队比中国队得分多31分,而仅快攻得分就比中国队多了20分。仅此一项数据就可以看出中国队与美国队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快攻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2.2快攻成功因素分析
  现代篮球对快攻更加要求推进的速度要快,完成整个快攻的时间要短,准确性要高。本文从快攻意识、快攻的一传、快攻的接应、快攻的推进与结束四方面来分析快攻成功的因素。
  
  2.2.1快攻的意识
  快攻意识是队员在比赛中对战术运用规律的认识,是发动快攻的前提和条件。经过多年反复实践证明,有了强烈的进攻意识,才能抓住一切时机,最大限度地发挥快攻的威力。反之,快攻意识薄弱,即使具备了快攻的技巧能力,也会丧失许多快攻时机。从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统计数字看,一般国际强队快攻得分占总分的20%左右。
  2.2.2快攻的一传
  一传是快攻发动阶段的第一环节,也是重要环节,是队员在后场获得球后,在第一时间将球传给移动到最有利的位置、最有威胁性的队友手中,做到人到球到,快速而富有节奏地发动快攻。通过表1可以分析得出中国队的快攻一传成功率低于美国队,并且一传的成功次数要大大地少于美国队,这就减少了中国队的快攻次数,直接影响到中国队的快攻得分。
  2.2.3快攻的接应
  成功的传球可以为攻击者创造良好的进攻机会,而接球不好则会造成传球的失误,直接影响到快攻战术的质量。当然传球和接应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任何一方处理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快攻的完成,甚至是处于被动的地位。
  在表1中,美国队接应的成功次数和成功率都明显高于中国队,美国队接应的成功次数是中国队的四倍,而失败次数只是中国队两倍,反映出美国队在发动快攻的前半阶段的意识和技术有充分的准备,这就为美国队的快攻得分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进而帮助美国队夺得胜利。
  2.2.4快攻的推进与结束
  快攻的推进是指快攻发动后,结束配合之前在中场一带的组织配合;快攻的结束是快攻推进到前场完成攻击阶段的配合。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中美两队队员的个人身体素质和技术有比较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中国队在推进和结束阶段的成功率明显低于美国队,由于结束阶段是完成快攻的关键,这就直接导致快攻得分上的巨大差距,因此美国队的得分远远高于对手。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中国队与美国队在快攻形成的次数和成功率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个人的意识和进攻能力上的差距。影响快攻成功的因素有快攻的意识、一传、接应和推进、结束四个阶段。一传是发动快攻的重要环节,结束阶段是快攻成功的关键。
  3.2建议
  3.2.1加强思想作风教育,加快技术运用的训练。在加强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训练基础上,注意加强队员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技术运用、比赛节奏掌握和场上应变能力。
  3.2.2加强心理训练和战术意识的培养。要不断地加强快攻心理训练和意识的培养,提高队员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摆脱、接应、分散、快下、跟进的意识,力求抓住每一次快攻的机会。
  3.2.3在篮球初级教学与训练中,尤其在青少年与基层队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篮球教学编写组.篮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王建国,李清玲.篮球快攻战术概念的重构与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
  [3]张然.论战术意识[J].体育科学,1984,4(2).
  [4]郑尚武.论篮球进攻战术系统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5]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 语言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方向。本文试从语言测试的信度与效度角度出发,结合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探讨语言测试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 语言测试信度效度    一、前言    语言测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用途:第一,用于语言教学;第二,用于语言研究和教学研究;第三,用来选拔人才(刘润清,1991)。信度和效度是大学英语学业成绩测试应具备的两个质量特征,“信度涉及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
[摘 要]道歉是违背国际法义务的国际法主体对受害方的损害予以精神上的补偿所采取的法律责任形式。《奥本海国际法》指出:“不法行为者方面的正式道歉通常是必要的。”然而,自诩“文明世界”的美国却对其屡屡损害他国及其人民的权利和利益的行为拒不作出道歉。同样,其国民彬彬有礼的日本至今仍迟迟不对其侵略亚洲的历史事实作出诚恳的正式书面道歉。从美国对其他主权国家及人民的侵害并拒绝为之道歉的案例和日本对其侵略史所采
一、展品学术价值和展览情况介绍  《中国古代音乐舞蹈陶俑复制作品巡展》是由西安美术学院作为项目主办单位,由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村与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文物复制专家王倩共同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共展出两位项目主持人带领的陶俑复制团队,历时数年制作的中国古代自战国至明代各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舞蹈陶俑复制品104件套、350余人偶。其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时代的精神
2016年5月31日上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雕塑院、广东美术馆承办的“铸造时代——广州雕塑院60周年作品回顾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出席开幕式的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第政,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春盛、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润华、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周国城、《雕塑》杂志执行主
郑可先生一生涉猎广泛,于绘画、雕塑以及陶瓷、玻璃、金属、家具、室内设计、染织等众多专业均造诣非凡,在致力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领域的教育教学和雕塑艺术创作的同时,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挚爱中国的艺术与教育事业。数十年来,他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现代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工艺美术领域的教育、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本刊遴选了“纪念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嘉宾
摘要: 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本文阐述了导语设计的作用,重点分析意境导入、情景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朗诵导入、比较导入这几种导语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作用方法    美国著名演说家洛克伍德·桑佩曾说过:“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做到轻松、巧妙与听者交流思想……关键是讲话的开始用字和表达。”语文教学的
内容摘要:釉料配制和运用,是现代陶艺教学重要的教育环节之一,但从中国各美术院校在这方面的课程设置、教师配备、资源储备方面来看,现状堪忧。如何真正建立直观、高效,并且具备实用性的教学系统以及师资力量的储备,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陶艺教育; 釉料课程; 教育改进; 教材; 师资  Abstract: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laze
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都普遍存在名词作定语的现象。从句法结构角度来讲,作定语的一般是形容词、代词、名词、动名词、分词、介词短语和定语从句等。但从语言的发展趋势来看,有些定语结构被名词所替代。所以名词作定语现象越来越受到外语学习者的重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难以把握名词作定语现象。下面本文就学生提出的令他们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作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一、名词作定语和其它形式的定语的
食虫起源之谜:贫瘠环境中为谋生计而逆袭   了解食虫植物,“氮”是绕不开的绝对主角。所有的食虫植物,之所以在植物界显得很“彪悍”,都是为了争取更多一些氮元素。   我们知道,植物吸收无机元素作为营养物,它们来自岩石矿物的风化以及有机物、动物的腐烂。氮是植物中继碳、氢、氧之后含量最丰富的元素。缺了它,绝大多数植物将无法完成生命周期,而其他元素也无法取而代之。   “氮元素在1772年被发现,它
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关怀学生的信念,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作文,在命题形式方面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由原来单一的命题作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如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并且在写作体裁、写作形式等要求方面都给予学生极大的选择空间,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不过,归根结底,无论作文的命题形式怎么变,“生活”、“真实”、“情感”三大元素永远是作文中的“不变项”,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