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课堂教学情绪的调整与把握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语文教师,旨在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其课堂教学更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它可以让语文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语文教师 教学情绪 调节 策略
教师的教学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发展,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应适时地被利用于课堂之中。语文课堂这个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要把握好情绪的尺度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成长、认知提升、德行健康发展的有利空间,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一、情绪控制的可行性
情绪作为一个内因存在,可不可以有效控制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红岩》中出现的人物华子良,被逮捕到集中营后,为了蒙蔽敌人,装疯卖傻近十年,最终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见情绪控制是可以实现的。语文教师课堂中情绪的有效调控,首先来自于内心的状态,必须要有对学生们有满腔的热爱,对教育事业有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这将成为教师拥有和调控积极情绪的原动力,有了这些,语文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激情四射,冲破枯燥障碍,用爱来克服千难万险,获得最终胜利,可见思想信念的重要性。
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策略
(一)课前增力情绪的心理调整策略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应将教学情绪与课堂情境、教学内容、教学行为等有效地融合,让学生自内而外地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备课或侯课的时候就应进行增力情绪的调节了,努力做到教学情绪与课堂教学和谐统一,情感上师生要达到共鸣,有效而快速地调控消极情绪,为一节精彩有效的课堂做准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情感的渗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深入作者内心,了解当时背景,“喜怒哀欲爱恶惧”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中用得上的增力情绪。这些情绪在课前就应该有所准备和调动,比如积极情绪的调动,但积极情绪并不只是包括高兴、兴奋之类的,只要调动合理,适合课文需要,那都是积极情绪。
吕志范是吉林省的特级教师,他曾经说过:“每讲一篇文艺作品, 特别是感情浓、意境深远的作品, 应反复咀嚼, 细细品味, 自己先钻到课文中去体验、感受, 做到先进入角色。”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蕴含的深意,这种深意需要用一种满载的情绪去表达抒发,才能入木三分。如在教授《最后一次演讲》时,应调动的积极情绪应该是愤怒和慷慨激昂,《荷塘月色》应调动的是温婉抒情,《一月的哀思》需要的是肃穆、哀悼的情绪, 《药》包含凝重、悲思, 《刑场上的婚礼》不是普通婚礼一样的兴奋,需要的是严肃而庄重、美好而伟大的情绪,《拿来主义》应准备思索、述理, 《美洲彩蝶王》应调动探索、求知、热烈的情绪, 《分马》需要睿智、幽默和快乐的情绪在内,《春》应是清新新奇、生机勃勃……。这些情绪是按课文内容来定的,应在课前准备、调动好。
陈钟粱是上海的一名优秀教师,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架起感情的桥梁, 学生就不可能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其中指出的就是教师情绪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只有语文教师的情绪与情感指向与课文内容达成一致,才能实现学生情感与课文内容的共鸣。
课前教师就要把握住课文所追求的气氛和情感基调,对自己的情绪做一严格要求和调控,这样才能产生一种良好的心境和进激状态来成就精彩课堂。
(二)语文教师的课堂消极情绪与调控策略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消极情绪对课堂效率与有效性的发挥起着抑制作用,必须要做到合理调节。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消极情绪, 主要反映在语言运用不严谨、没有经过艺术处理、不生动、表情颓废或沮丧、有气无力,有时还会莫名发脾气、授课内容没有逻辑性、重点不突出、对学生冷言冷语等,对课堂应付差事、敷衍潦草,这种情绪下的教学势必造成学生的消极怠工、压抑紧张甚至情绪对抗、教学目标的难以达成等不负责任的严重后果。语文如何抵制和合理利用消极情绪呢?
1.消极情绪的合理利用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承担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还承担着品行引路人的角色,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并不是一味地排斥消极情绪,如果能将其合理利用也能起到一定的育人效果。有经验的教师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常课堂上有时加入一些假装生气或愤慨的情绪,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警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以后谨言慎行。由于这种情绪是教师扮演出来的,所以可控性强,适可而止,作为一种有效策略来帮助管理课堂。
2.消极情绪的预防策略
一旦教师意识到消极情绪对课堂的影响力,就会很自然地去避免,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因为某些事情造成了情绪低落,甚至懊恼难耐,这时就要不断提醒自己将烦恼暂时先抛于脑后,在进入教室的那一刹那开始,就应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教室的门就是一个屏蔽千万消极情绪的屏障,每一个教师一旦踏入就会不自觉的放下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无限人民教育事业当中去。
3.课堂消极情绪的调控策略
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情绪消极,这时教师应立即停一两秒钟,在大脑中快速搜索解决方案,可以进行“冷处理”,摈弃消极的想法,只把全身心投入到既定的目标之上,让不愉快的情绪无始而终;或给学生安排一两分钟读写或讨论的任务,自己暂时远离他们,深呼吸,调整自己表情,稳定心绪后再继续课程教授;或让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改变一下客观评价,这样也可以防止消极情绪的一直持续,或让自己思维转移到其他方面,或暂时搁置而进行下一个环节,尽量不要出现教师教学上的尴尬场面,以免不良情绪的无限蔓延,导致课堂效率的滞后;反思性教学,同样也是避免消极情绪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4. 课堂积极情绪的调节与加强策略
吕志范对语文教师有过这样的感慨:“语文教师有责任通过创造特定的气氛振作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理智而又动情地学好语文。”可见,语文课堂中积极情绪的把握的重要性。 教师的情绪会直接感染到课堂气氛,其中增力情绪强度的有效增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等诸方面都很有好处,河北省的胡中柱曾这样说过:“设计一种教师‘身入课文’,把学生‘领进文章’的‘越轨’教法。”他将这种理念很好地得以实施,比如他在教授《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课文时,首先对课文的大致背景做一介绍,然后简要描绘了追悼会情境后,就把自己变成了闻一多,只见他满脸愤慨,怒气如火,快步走向讲台,登上去就疾步转身,慷慨激昂地再现了闻一多先生当时的激怒。这种情感立刻传到了学生们身上,他们被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如临其境,充分激发出了其对国民党的愤怒之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种情绪的调控和渲染,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河南特级教师张建华也曾说过:“真实的或模拟的情景,能唤起学习动机,引起浓厚兴趣。进入情景, 课堂内才会出现高效率的活动。”
5. 课堂积极情绪调节与保持的策略
课前和课中的情绪调控固然重要,但能不能保持一节课的积极情绪就有难度了。相信每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多多少少碰到过一些教学意外,而此时正是考验教师教学机智的时候,如遇到类似情况,首先不能慌的就是教师,要冷静地快速思索、果断应对、有利地将自己逐步占于上风,控制场面,用言语提醒并努力峰回路转,增力情绪始终不能松懈,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和谐回归,课堂效果才能保持。
(1)语文教师的心理暗示
首先,语文课需要更多的感情渗入,所以语文教师就要在课上不能有任何杂念,不能一心二用 这就需要教师在被非课堂因素困扰时能积极应对,做到要在思想上的有效调节,也可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有意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强自信,克服冲动、浮躁等不良心理,从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
(2)驾驭课堂,因势利导
语文教师应对课堂能放能收、驾驭有度,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积极情绪不受破坏,从而得以良好保持。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当教师提出“美女蛇”的概念时,一位男同学举手积极提问:“请问老师,那有没有美男蛇?”课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喧闹不堪。教师只是微微一笑,不急不躁地进行“导”,她这样解释: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在“美女”与“蛇”的两个概念上进行对比,“美女”有动人的容貌,“蛇”有害人的危险本性,而“美女蛇”指的是空有美貌但蛇蝎心肠的坏人,课文中代喻的是“现代评论派”陈西澄等人。说他们是美男蛇也不错,因为两者的内涵是一样的。这样因势利导既保持了教师的良好情绪,迎合了学生的求知情绪,又合理保护了课堂氛围不受破坏,一举多得。而且之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高了,教学目标很容易地就达到了。教师应善于把握和调控情绪,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语文课堂中的师生沟通
语文思想的把握比较灵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能就有不同的答案,若在课上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不满,又没有及时有效沟通的话,很容易造成课堂情绪失控,师生的不良情绪对课堂造成直接的破坏。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情感,及时有效沟通,才能消除消极情绪隐患,保证积极情绪的良好保持。
三、结束语
只有有效地把握语文课堂的艺术性、知识性、思想性的精髓,利用积极情绪调和,才能呈现给学生丰盛的精神食粮,呈现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语文教师是灵动的,不是机械的;是亲密的,不是僵冷的;是积极的,不是颓废的,同样希望语文课堂是生机勃勃的,这都需要教师利用良好的情绪来应对。
参考文献
[1]吴向丽.论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的冲突与调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8):1-5.
[2]孙俊才,卢家楣.国外教师情绪研究的视角转换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7):19-22.
[3]张广君,王玉风,任辉.论课堂有效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8(2):1-4.
[4]Rosemary E Sutton. Teachers. emotions and classroom effectiveness: implications from recent research [J].The Clearing House, 2005(5\6):229-234.
关键词:语文教师 教学情绪 调节 策略
教师的教学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发展,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应适时地被利用于课堂之中。语文课堂这个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要把握好情绪的尺度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成长、认知提升、德行健康发展的有利空间,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一、情绪控制的可行性
情绪作为一个内因存在,可不可以有效控制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红岩》中出现的人物华子良,被逮捕到集中营后,为了蒙蔽敌人,装疯卖傻近十年,最终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见情绪控制是可以实现的。语文教师课堂中情绪的有效调控,首先来自于内心的状态,必须要有对学生们有满腔的热爱,对教育事业有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这将成为教师拥有和调控积极情绪的原动力,有了这些,语文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激情四射,冲破枯燥障碍,用爱来克服千难万险,获得最终胜利,可见思想信念的重要性。
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情绪调节策略
(一)课前增力情绪的心理调整策略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应将教学情绪与课堂情境、教学内容、教学行为等有效地融合,让学生自内而外地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备课或侯课的时候就应进行增力情绪的调节了,努力做到教学情绪与课堂教学和谐统一,情感上师生要达到共鸣,有效而快速地调控消极情绪,为一节精彩有效的课堂做准备。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情感的渗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思想,深入作者内心,了解当时背景,“喜怒哀欲爱恶惧”都可以成为语文课堂中用得上的增力情绪。这些情绪在课前就应该有所准备和调动,比如积极情绪的调动,但积极情绪并不只是包括高兴、兴奋之类的,只要调动合理,适合课文需要,那都是积极情绪。
吕志范是吉林省的特级教师,他曾经说过:“每讲一篇文艺作品, 特别是感情浓、意境深远的作品, 应反复咀嚼, 细细品味, 自己先钻到课文中去体验、感受, 做到先进入角色。”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蕴含的深意,这种深意需要用一种满载的情绪去表达抒发,才能入木三分。如在教授《最后一次演讲》时,应调动的积极情绪应该是愤怒和慷慨激昂,《荷塘月色》应调动的是温婉抒情,《一月的哀思》需要的是肃穆、哀悼的情绪, 《药》包含凝重、悲思, 《刑场上的婚礼》不是普通婚礼一样的兴奋,需要的是严肃而庄重、美好而伟大的情绪,《拿来主义》应准备思索、述理, 《美洲彩蝶王》应调动探索、求知、热烈的情绪, 《分马》需要睿智、幽默和快乐的情绪在内,《春》应是清新新奇、生机勃勃……。这些情绪是按课文内容来定的,应在课前准备、调动好。
陈钟粱是上海的一名优秀教师,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架起感情的桥梁, 学生就不可能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其中指出的就是教师情绪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只有语文教师的情绪与情感指向与课文内容达成一致,才能实现学生情感与课文内容的共鸣。
课前教师就要把握住课文所追求的气氛和情感基调,对自己的情绪做一严格要求和调控,这样才能产生一种良好的心境和进激状态来成就精彩课堂。
(二)语文教师的课堂消极情绪与调控策略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消极情绪对课堂效率与有效性的发挥起着抑制作用,必须要做到合理调节。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消极情绪, 主要反映在语言运用不严谨、没有经过艺术处理、不生动、表情颓废或沮丧、有气无力,有时还会莫名发脾气、授课内容没有逻辑性、重点不突出、对学生冷言冷语等,对课堂应付差事、敷衍潦草,这种情绪下的教学势必造成学生的消极怠工、压抑紧张甚至情绪对抗、教学目标的难以达成等不负责任的严重后果。语文如何抵制和合理利用消极情绪呢?
1.消极情绪的合理利用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承担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还承担着品行引路人的角色,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并不是一味地排斥消极情绪,如果能将其合理利用也能起到一定的育人效果。有经验的教师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常课堂上有时加入一些假装生气或愤慨的情绪,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警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以后谨言慎行。由于这种情绪是教师扮演出来的,所以可控性强,适可而止,作为一种有效策略来帮助管理课堂。
2.消极情绪的预防策略
一旦教师意识到消极情绪对课堂的影响力,就会很自然地去避免,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因为某些事情造成了情绪低落,甚至懊恼难耐,这时就要不断提醒自己将烦恼暂时先抛于脑后,在进入教室的那一刹那开始,就应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教室的门就是一个屏蔽千万消极情绪的屏障,每一个教师一旦踏入就会不自觉的放下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无限人民教育事业当中去。
3.课堂消极情绪的调控策略
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情绪消极,这时教师应立即停一两秒钟,在大脑中快速搜索解决方案,可以进行“冷处理”,摈弃消极的想法,只把全身心投入到既定的目标之上,让不愉快的情绪无始而终;或给学生安排一两分钟读写或讨论的任务,自己暂时远离他们,深呼吸,调整自己表情,稳定心绪后再继续课程教授;或让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改变一下客观评价,这样也可以防止消极情绪的一直持续,或让自己思维转移到其他方面,或暂时搁置而进行下一个环节,尽量不要出现教师教学上的尴尬场面,以免不良情绪的无限蔓延,导致课堂效率的滞后;反思性教学,同样也是避免消极情绪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4. 课堂积极情绪的调节与加强策略
吕志范对语文教师有过这样的感慨:“语文教师有责任通过创造特定的气氛振作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理智而又动情地学好语文。”可见,语文课堂中积极情绪的把握的重要性。 教师的情绪会直接感染到课堂气氛,其中增力情绪强度的有效增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等诸方面都很有好处,河北省的胡中柱曾这样说过:“设计一种教师‘身入课文’,把学生‘领进文章’的‘越轨’教法。”他将这种理念很好地得以实施,比如他在教授《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课文时,首先对课文的大致背景做一介绍,然后简要描绘了追悼会情境后,就把自己变成了闻一多,只见他满脸愤慨,怒气如火,快步走向讲台,登上去就疾步转身,慷慨激昂地再现了闻一多先生当时的激怒。这种情感立刻传到了学生们身上,他们被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如临其境,充分激发出了其对国民党的愤怒之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种情绪的调控和渲染,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河南特级教师张建华也曾说过:“真实的或模拟的情景,能唤起学习动机,引起浓厚兴趣。进入情景, 课堂内才会出现高效率的活动。”
5. 课堂积极情绪调节与保持的策略
课前和课中的情绪调控固然重要,但能不能保持一节课的积极情绪就有难度了。相信每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多多少少碰到过一些教学意外,而此时正是考验教师教学机智的时候,如遇到类似情况,首先不能慌的就是教师,要冷静地快速思索、果断应对、有利地将自己逐步占于上风,控制场面,用言语提醒并努力峰回路转,增力情绪始终不能松懈,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和谐回归,课堂效果才能保持。
(1)语文教师的心理暗示
首先,语文课需要更多的感情渗入,所以语文教师就要在课上不能有任何杂念,不能一心二用 这就需要教师在被非课堂因素困扰时能积极应对,做到要在思想上的有效调节,也可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有意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强自信,克服冲动、浮躁等不良心理,从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
(2)驾驭课堂,因势利导
语文教师应对课堂能放能收、驾驭有度,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积极情绪不受破坏,从而得以良好保持。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当教师提出“美女蛇”的概念时,一位男同学举手积极提问:“请问老师,那有没有美男蛇?”课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喧闹不堪。教师只是微微一笑,不急不躁地进行“导”,她这样解释: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在“美女”与“蛇”的两个概念上进行对比,“美女”有动人的容貌,“蛇”有害人的危险本性,而“美女蛇”指的是空有美貌但蛇蝎心肠的坏人,课文中代喻的是“现代评论派”陈西澄等人。说他们是美男蛇也不错,因为两者的内涵是一样的。这样因势利导既保持了教师的良好情绪,迎合了学生的求知情绪,又合理保护了课堂氛围不受破坏,一举多得。而且之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高了,教学目标很容易地就达到了。教师应善于把握和调控情绪,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语文课堂中的师生沟通
语文思想的把握比较灵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能就有不同的答案,若在课上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不满,又没有及时有效沟通的话,很容易造成课堂情绪失控,师生的不良情绪对课堂造成直接的破坏。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情感,及时有效沟通,才能消除消极情绪隐患,保证积极情绪的良好保持。
三、结束语
只有有效地把握语文课堂的艺术性、知识性、思想性的精髓,利用积极情绪调和,才能呈现给学生丰盛的精神食粮,呈现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语文教师是灵动的,不是机械的;是亲密的,不是僵冷的;是积极的,不是颓废的,同样希望语文课堂是生机勃勃的,这都需要教师利用良好的情绪来应对。
参考文献
[1]吴向丽.论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的冲突与调控[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8):1-5.
[2]孙俊才,卢家楣.国外教师情绪研究的视角转换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7):19-22.
[3]张广君,王玉风,任辉.论课堂有效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8(2):1-4.
[4]Rosemary E Sutton. Teachers. emotions and classroom effectiveness: implications from recent research [J].The Clearing House, 2005(5\6):22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