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取得了飞速发展,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设定了更高的标准。建筑物的安全性更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规模增大,导致出现了各种问题,如何保障岩土工程深基坑的施工安全,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就需要对有关问题采取应对方案,依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建造,提升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261-01
1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概述
深基坑支护主要是指规模较大的建筑物中支护结构或者深度在5m以上的地下工程,是为保障地下结构施工、基坑及其周围环境安全所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就支护形式而言,通常可分为钢板柱、排桩、搅拌桩、土钉墙、地下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等多种支护工艺,且各有特点,适用条件有所不同。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和工艺,而且还能够为建筑基础承载力和强度提供有力支持,有利于有效改善整体基础施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而保障基础工程整体质量。深基坑支护是一个包括基坑开挖、支护、防水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成败与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息息相关,而且会对周围的构筑物和生态环境有所影响,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时,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支护工艺,同时加强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以此最大限度发挥其技术优势。
2 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现状分析
2.1 边坡支护和开挖的土层达不到具体的要求
一个工程的建设,各个部门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但是现在的工程建设比较常见的是在土方工程施工许久之后,支护工程才缓缓起步。这就导致了后期不得不采用搭设架子或者二次回填的方式来保证支护施工。将土方工程和支护施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支护施工复杂、工序繁多、管理困难。而土方工程技术含量低、工作进度快、工序相比较支付施工而言比较简单。这就导致后期两个施工单位抢先施工,根本达不到配合,同常会出现土方施工不给支付施工留操作面,这就导致了支护工程的安全隐患。
2.2 支护工作达不到具体的要求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开始时,因在管理层面、技术交底、挖机械操作水平低下、开挖的高度不标准等问题的影响下,使得最后交付时边坡顺直度、平整度根本没达到相关的标准规定。在后期的人工整修时不能进行深度挖掘,所以只能简单的做平整度的修正,相关工作人员在没有验收时就已经开始初喷,最后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安全隐患。
2.3 深基坑支护土钉、锚杆受力不合格、成孔注浆不到位
因前期工作的失误,例如钻孔没有进行详细的勘察区域的土质情况,便会造成残渣堆积、残渣无法排尽,在后期成孔注浆时会造成钻孔的坍陷、堵塞、最后无法施工,拖延了工程进度。并且工作人员在注浆时常常没有按照相关的比例配料、注浆压力不达标、充盈度低下最后使得锚杆或土钉的抗拔力达不到相关的标准。
3 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锚杆支护
所谓的锚杆支护技术,就是采用主动形式对基坑施工中的岩土进行加固。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应用锚杆进行加固,施工时将锚杆的一端打入到岩土之中,而另一端则与支护装置相连接,同时还有预应力的施加,极大的提高了支护工程的效果。这一支护技术有着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并且在具体的施工中很少受到基坑深度的影响,因此现阶段这一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该支护技术不能应用于有机质较多的土质施工中。
3.2 土钉墙支护
土钉支护技术是通过土钉与土体之间的紧密结合,进而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现阶段这一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一定要求孔作业人员在孔口处做好深度的标识工作。这样一来,可以结合钻孔机械的长度来进行孔洞的深度。(2)就是在进行土钉拉力实验时,一定要有第三方的监督人员在场,保证相关试验工作的规范性。(3)一定要控制好施工过程的水灰比。在进行相关施工工作时,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进行作业活动。必要时,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来达到相关指标。
3.3 地下连续墙支护
如果基坑深度如大于 10m,并且周边构筑物和相邻的建筑物对于沉降和偏移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地下连续墙作用基坑的支护结构形式。但是,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形式,在坚硬的地基土体结构中,其开挖难度大,尤其是在遇到地下岩层结构时,还需要准备专门的成槽机械设备,造价较高,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液难以处理,地下室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需要使用废浆处理工序才能控制。由此,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形式难以被推广。
3.4 深层搅拌桩支护
深层搅拌桩支护形式是利用石灰、水泥等混合材料作为固化剂,在深层搅拌机械的作用下,将固化剂和软土进行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能够产生的综合的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逐渐硬结成具有整体性、一定强度、水稳定性的水泥土搅拌桩,将水泥搅拌桩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水泥搅拌桩适宜于各种饱和黏性土,包括黏土、粉质黏土、淤泥、淤泥质土等,加固深度大。但是由于其抗拉强度远不如抗压强度,所以其通常适用于基坑深度在5到7m内的基坑。深层搅拌桩支护结构,其具有防水性能好的优点,可以不设支撑,可以在开敝的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经济效益高,但在冬季施工时,需要注意低温可能对处理效果造成的影响。
4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措施
4.1 提高变形观测的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工作的观测技术对了工程质量的检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已经发展了多种观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周边建筑观测法,地下管线形观测发和边坡观测发。我们可以根据对了周边事物的压力和变形的观测,实时的测控深坑的压力和变形水平,并根据相应的偏差度,有效地更正理论的深坑情况,改善土壤开挖的难度和技术要求。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所获得数据,施工的观测人员要严格的观使用规定的软件和硬件对环境进行测量,出现了问题及时的找到原因和解决方案,在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施工的进度的安全性。
4.2 改进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和管理
施工技术和管理是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需要提高深基坑技术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从根本上对深基坑技术进行升级。从岩土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事故的例子中分析可以发现,大量的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人员的不当和技术操作不合理造成的,有效地处理好深基坑挖掘的技术总方案可以减小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施工的进度和效率。而施工管理也是亟待解決的问题之一,施工单位可以设置信息化和动态化的施工现场管理系统,有效地实时管理施工的进度和决策安排,监督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防止深基坑中的事故问题的发生。因此,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改进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岩土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结束语:
随着岩土工程对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计与施工单位对深基坑支护工作引起重视,并做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才是最关键的。
参考文献
[1] 胡学林.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9).
[2] 朱德勤.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3] 曲世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3,(10):344-344.
[关键词]岩土工程;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261-01
1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概述
深基坑支护主要是指规模较大的建筑物中支护结构或者深度在5m以上的地下工程,是为保障地下结构施工、基坑及其周围环境安全所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就支护形式而言,通常可分为钢板柱、排桩、搅拌桩、土钉墙、地下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等多种支护工艺,且各有特点,适用条件有所不同。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和工艺,而且还能够为建筑基础承载力和强度提供有力支持,有利于有效改善整体基础施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而保障基础工程整体质量。深基坑支护是一个包括基坑开挖、支护、防水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成败与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息息相关,而且会对周围的构筑物和生态环境有所影响,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时,注意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支护工艺,同时加强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以此最大限度发挥其技术优势。
2 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现状分析
2.1 边坡支护和开挖的土层达不到具体的要求
一个工程的建设,各个部门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但是现在的工程建设比较常见的是在土方工程施工许久之后,支护工程才缓缓起步。这就导致了后期不得不采用搭设架子或者二次回填的方式来保证支护施工。将土方工程和支护施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支护施工复杂、工序繁多、管理困难。而土方工程技术含量低、工作进度快、工序相比较支付施工而言比较简单。这就导致后期两个施工单位抢先施工,根本达不到配合,同常会出现土方施工不给支付施工留操作面,这就导致了支护工程的安全隐患。
2.2 支护工作达不到具体的要求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开始时,因在管理层面、技术交底、挖机械操作水平低下、开挖的高度不标准等问题的影响下,使得最后交付时边坡顺直度、平整度根本没达到相关的标准规定。在后期的人工整修时不能进行深度挖掘,所以只能简单的做平整度的修正,相关工作人员在没有验收时就已经开始初喷,最后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安全隐患。
2.3 深基坑支护土钉、锚杆受力不合格、成孔注浆不到位
因前期工作的失误,例如钻孔没有进行详细的勘察区域的土质情况,便会造成残渣堆积、残渣无法排尽,在后期成孔注浆时会造成钻孔的坍陷、堵塞、最后无法施工,拖延了工程进度。并且工作人员在注浆时常常没有按照相关的比例配料、注浆压力不达标、充盈度低下最后使得锚杆或土钉的抗拔力达不到相关的标准。
3 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锚杆支护
所谓的锚杆支护技术,就是采用主动形式对基坑施工中的岩土进行加固。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应用锚杆进行加固,施工时将锚杆的一端打入到岩土之中,而另一端则与支护装置相连接,同时还有预应力的施加,极大的提高了支护工程的效果。这一支护技术有着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并且在具体的施工中很少受到基坑深度的影响,因此现阶段这一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该支护技术不能应用于有机质较多的土质施工中。
3.2 土钉墙支护
土钉支护技术是通过土钉与土体之间的紧密结合,进而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现阶段这一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一定要求孔作业人员在孔口处做好深度的标识工作。这样一来,可以结合钻孔机械的长度来进行孔洞的深度。(2)就是在进行土钉拉力实验时,一定要有第三方的监督人员在场,保证相关试验工作的规范性。(3)一定要控制好施工过程的水灰比。在进行相关施工工作时,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进行作业活动。必要时,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来达到相关指标。
3.3 地下连续墙支护
如果基坑深度如大于 10m,并且周边构筑物和相邻的建筑物对于沉降和偏移要求较高时,可以采用地下连续墙作用基坑的支护结构形式。但是,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形式,在坚硬的地基土体结构中,其开挖难度大,尤其是在遇到地下岩层结构时,还需要准备专门的成槽机械设备,造价较高,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液难以处理,地下室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需要使用废浆处理工序才能控制。由此,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形式难以被推广。
3.4 深层搅拌桩支护
深层搅拌桩支护形式是利用石灰、水泥等混合材料作为固化剂,在深层搅拌机械的作用下,将固化剂和软土进行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能够产生的综合的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逐渐硬结成具有整体性、一定强度、水稳定性的水泥土搅拌桩,将水泥搅拌桩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水泥搅拌桩适宜于各种饱和黏性土,包括黏土、粉质黏土、淤泥、淤泥质土等,加固深度大。但是由于其抗拉强度远不如抗压强度,所以其通常适用于基坑深度在5到7m内的基坑。深层搅拌桩支护结构,其具有防水性能好的优点,可以不设支撑,可以在开敝的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经济效益高,但在冬季施工时,需要注意低温可能对处理效果造成的影响。
4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控制措施
4.1 提高变形观测的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工作的观测技术对了工程质量的检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已经发展了多种观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周边建筑观测法,地下管线形观测发和边坡观测发。我们可以根据对了周边事物的压力和变形的观测,实时的测控深坑的压力和变形水平,并根据相应的偏差度,有效地更正理论的深坑情况,改善土壤开挖的难度和技术要求。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所获得数据,施工的观测人员要严格的观使用规定的软件和硬件对环境进行测量,出现了问题及时的找到原因和解决方案,在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施工的进度的安全性。
4.2 改进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和管理
施工技术和管理是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需要提高深基坑技术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从根本上对深基坑技术进行升级。从岩土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事故的例子中分析可以发现,大量的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人员的不当和技术操作不合理造成的,有效地处理好深基坑挖掘的技术总方案可以减小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施工的进度和效率。而施工管理也是亟待解決的问题之一,施工单位可以设置信息化和动态化的施工现场管理系统,有效地实时管理施工的进度和决策安排,监督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防止深基坑中的事故问题的发生。因此,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改进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岩土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结束语:
随着岩土工程对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计与施工单位对深基坑支护工作引起重视,并做好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才是最关键的。
参考文献
[1] 胡学林.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9).
[2] 朱德勤.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3] 曲世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3,(10):3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