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情概要】
现代文阅读从2007年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题型——探究题。尔后,这种题型的题目遍地开花,卷卷皆考,年年必试。今年高考,全国各地的18套语文试卷,统统都出现了探究题的身影。在现代文阅读简答题中,最后一道题往往就是个探究题,它的分值一般都会多于其他题,达到5~10分不等,这是其明显特征之一。探究题的提问方式,也不同于一般题,它往往会用“请探究文中的……”、“你获得了……启发或启示”、“请发表你的看法”、“请谈谈你的见解(或感受或观点)”等等,这是其明显特征之二。目前,探究题一般出现在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简答题当中。
【考纲点击】
什么是探究题呢?所谓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具有主观性——问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探索、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二是问题具有开放性——以文本的某一句话或某一点为触发点,要求考生以此为起点,联系文本作适当的拓展,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探究题是一种最难的题目,其难度为最高级别的F级。无论是全国的考纲,还是各省市区的考纲,都对探究题作了类似于如下的要求:
(1)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能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能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如果我们把试卷中已经出现过的探究题型进行分类的话,大概有这样五种类型:①人生启示型的探究题;②揣测意图型的探究题;③人文探索型的探究题;④启迪智慧型的探究题;⑤综括文意型的探究题。
探究题属于主观题,观点往往是开放的,你可以持肯定的观点,也可以持否定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即可。作答探究题时,往往就像写一篇小论文,论点、论据、结论全有,犹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解题方法】
总的说来,解答探究题的方法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要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等。至于在实际的答题中,以下操作方法或许可以提供参考:
一是立足文本,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尽管探究题是一种开放题,但再开放也要联系文本,不能抛开文本,要以文本为依据,否则,就会天马行空,离题万里,甚至不知其所云。当然,立足文本,也不能照抄文本,而是要在文本固有的意蕴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把文本所关涉的方面,进行一番独特的体验和有创意的解读。譬如:
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8分)(2014年安徽卷第14题)
此题的提问就有“在本文中”、“请结合文本”等字样,明显是要求我们探究时,必须立足文本,不能脱离文本。通读原文9段文字,大概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谈我们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与自然和谐的角度、体现生存哲学的角度、崇尚挑战精神的角度和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角度。即:(1)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2)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3)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4)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当然,以上的四个角度,只要答出任意两点(两个角度),且有结合文本的分析即可得满分。比如,探究第一个角度: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我们就可以结合原文的第1段文字进行探究。探究时,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这样悟到的文字:独木舟犹如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行进在清澈见底的湖水中,水声、鸟声、风声和独木舟已然融为了一体,此时荡舟,与大地和谐,与天空比肩,和惬意相随,和快乐相伴。人与自然如此和谐,如此美丽。如果从第二个角度、第三个角度、第四个角度,可以以此类推去进行探究。总之,立足文本,是探究的基础;想象、联想,则是探究的翅膀。
二是找准角度,发掘深意。文本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蕴。深层意蕴犹如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题就是要探究其深层意蕴,探究其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的。一般而言,探究的角度和层次包括:作者的写作动机、时代与社会背景、文本的体裁特点、文本的表达目的、文本的表达方式、文本提示的背景资料、文本主旨的隐含意义等等。譬如: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2014年课标卷Ⅰ第11题第4问)
上面我们所举的安徽卷的探究题,题目本身就说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解答时也提及了四个角度。可见找准角度的重要性。此题提问虽然没有明言探究角度,但探究时,是一定要找准角度的,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这是探究小说结构安排。小说以渡夫任情高歌做结尾,要从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角度去进行分析。以歌声作结,在结构上引发了读者的无限想象;使得小说人物——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分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在小说主题上来看,表达了渡夫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回答的角度有四个: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
三是联系生活,结合自身,发表己见。尽管探究题要立足文本,依本探究,但又不能胶柱鼓瑟,囿于文本,而要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特别是要结合自身感受、见解去发表自己的新见。譬如: 《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7分)(2014年天津卷第21题)
回答此题就要联系我们自身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空巢老人”的现象,我们或亲眼所见过,或亲耳所闻过,总之,是关注过、思考过。如,就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的一样,要“常回家看看”。做儿女的,不能认为,给了老人钱,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精神赡养有时比物质赡养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是给钱给物代替不了的。许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并不是子女给予物质就能解决的,他们需要子女的精神抚慰,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然而,他们仍然无法依靠法律来帮助自己实现意愿,因为“常回家看看”虽然入法,却没有规定谁来监督执行“常回家看看”,也没有赋予有关组织强制的权力,更没有规定不“常回家看看”的结果。对于“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总体上要靠子女自觉来执行,而且,这种道德上的义务、亲情上的事情,法律也不宜干涉过深。但是,为了让这一条文更能发挥作用,不妨增加一些强制规定。比如,子女长期不“常回家看看”,而老人提出要求的,街道、居委会、村委会有义务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如造成空巢老人死亡的,法律应当对子女进行相应的惩戒,等等。当然,还可以从空巢老人也应转变观念,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尽孝要趁早,子女应主动为老人提供更多关爱等等角度去谈。这都是联系了我们自身的生活,没有囿于文本,在谈问题、谈看法。
【模拟演练】
南苏丹独立之后的危险
正如许多南苏丹人所言,之所以南北苏丹会走到分家这一步,关键在两点:首先,苏丹南北方渊源不同,历史上分多聚少;其次,苏丹独立迄今,绝大多数时间里南北方处于战争状态。
所谓南苏丹,是指苏丹南部10个省组成的地区,这片地区自古就是黑人居住的地区,绝大多数人信奉古老的拜物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北苏丹则“阿拉伯”痕迹浓重,当地人多信奉伊斯兰教。
从古埃及时代起,苏丹南北就常常发生冲突与战争,直到公元13世纪才第一次统一,1821年才纳入同一个国家的版图,且这两次统一,都是由入侵的埃及军队所强加。
1899年1月,苏丹全境沦为英国、埃及共管的领地。在此期间,南北苏丹长期分治。二战后随着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苏丹也开始兴起独立运动。1955年8月,苏丹正式宣告独立前。南方的黑人则认为,当初苏丹的统一就是外国强加的,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南方有权成为和北方平起平坐的独立国家。同年,苏丹爆发了第一次内战,一打就是17年,大量无辜百姓丧生。1972年,时任总统的尼迈里与南方成功签署了旨在结束内战的《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然而,南北双方的根本矛盾没有消除。1983年,第二次内战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20多年,200万人丧生,400万人流离失所,苏丹沦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惨痛的代价令北南双方主要领导人巴希尔和加朗都产生了和平解决争端的意愿。2005年1月9日,经过反复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和平协定。根据协议,南方享有自治权,并设定6年为过渡期。期满后,南方将就地位问题举行全民公投,就是落实这次协议的结果。
国际社会曾对公投能否按时举行忧心忡忡,如今公投总算平稳,“好合好散”的气氛成为苏丹全境的主流共识,一些人因此产生了乐观情绪。然而大多数观察家并不敢如此乐观。诚如肯尼亚《星期日民族报》的文章所称,公投仅仅是问题的开始,而非结束。
巴希尔政权之所以允许公投和南苏丹独立,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形势所逼。许多舆论都指出,他是迫于国际压力,以及“只要尊重公投结果,就考虑取消国际制裁和逮捕令,追加国际援助”的“胡萝卜加大棒”才勉强接受的。
南苏丹独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人对石油收益分配的不满,认为南方出口石油,北方却获得利益,而公投的前提就是双方重新商讨石油收益分配比例,这项工作既艰难又充满风险。目前南方的石油都通过管道,经北方的苏丹港出口,炼油设施也大多在北方,这些也是北方追求更多石油收益分配比例的底气。然而比北方更穷、更需要石油收入的南方,显然对此并不满意。据世行苏丹局代局长巴农披露,2009年南苏丹石油收入已达70亿美元,而同期巴希尔政权所宣布的2009年度苏丹石油收益却显示,全苏丹为25亿美元,其中北苏丹获得14亿,分配给南苏丹11亿,另支付历年积欠3.5亿。可见在石油问题上,早在公投之前就已出现“两本账”的隐患,一旦南方独立,南北方争议将更加突出。不但如此,南苏丹当局正积极筹划在国际援助下修建从南方通往肯尼亚蒙巴萨港的输油管线,一旦修通启用,很可能谋求在石油问题上的南北“脱钩”,届时新的矛盾又将酝酿。
此外,尼罗河水源分配等问题,历来是南北苏丹的“老大难热点”,却很少引起国际关注,如今公决结束,国际监督减弱,水源问题同样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和富庶的北苏丹相比,南苏丹十分贫穷落后,基础设施匮乏,相当于法国面积的领土上居然只有38公里铺设路面的公路,只有2%的南苏丹人有小学文化程度,文盲率高达85%。许多非洲媒体都担心,即将诞生的将是非洲这个最贫穷大洲的最贫穷国家。一些观察家指出,南北苏丹政府都存在专制、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南北统一时期,他们可以将贫穷的根源归咎于北方,一旦独立,他们将无可推诿,届时南苏丹这个既没有主体民族、也没有主体宗教的年轻实体,或许会面临内部冲突的危险。
(选自《南风窗》2011年第7期)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南苏丹的独立,到底是和平的曙光,还是问题的开始呢?
答:
2.你认为南北苏丹应不应该分开呢?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
1.示例一:是和平的曙光——可以结束长期的战乱状况,可以平等谈判解决争议的问题,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家的建设上面等。示例二:是问题的开始——南苏丹虽然独立了,但与北苏丹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石油收益分配问题,二是尼罗河水资源问题;此外,南苏丹还有十分贫穷落后的问题、文盲太多的问题、腐败的问题等,都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2.示例一:不应该分开——南北苏丹再怎么争斗,毕竟是一家人,合在一起,国家大,力量强,可以统一建设、统一各种资源和人力物力等,虽然开始有阻力,但总能解决的。示例二:还是分开好——俗话说,树大了要分杈,人大了要分家,更何况南北苏丹,问题多多,有些问题还一时难以解决。在这种状况下,还是分开好,分开了,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慢慢地总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
现代文阅读从2007年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题型——探究题。尔后,这种题型的题目遍地开花,卷卷皆考,年年必试。今年高考,全国各地的18套语文试卷,统统都出现了探究题的身影。在现代文阅读简答题中,最后一道题往往就是个探究题,它的分值一般都会多于其他题,达到5~10分不等,这是其明显特征之一。探究题的提问方式,也不同于一般题,它往往会用“请探究文中的……”、“你获得了……启发或启示”、“请发表你的看法”、“请谈谈你的见解(或感受或观点)”等等,这是其明显特征之二。目前,探究题一般出现在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简答题当中。
【考纲点击】
什么是探究题呢?所谓探究题,简单地说就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的题目。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具有主观性——问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探索、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二是问题具有开放性——以文本的某一句话或某一点为触发点,要求考生以此为起点,联系文本作适当的拓展,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探究题是一种最难的题目,其难度为最高级别的F级。无论是全国的考纲,还是各省市区的考纲,都对探究题作了类似于如下的要求:
(1)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能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能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如果我们把试卷中已经出现过的探究题型进行分类的话,大概有这样五种类型:①人生启示型的探究题;②揣测意图型的探究题;③人文探索型的探究题;④启迪智慧型的探究题;⑤综括文意型的探究题。
探究题属于主观题,观点往往是开放的,你可以持肯定的观点,也可以持否定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即可。作答探究题时,往往就像写一篇小论文,论点、论据、结论全有,犹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解题方法】
总的说来,解答探究题的方法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要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要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等。至于在实际的答题中,以下操作方法或许可以提供参考:
一是立足文本,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尽管探究题是一种开放题,但再开放也要联系文本,不能抛开文本,要以文本为依据,否则,就会天马行空,离题万里,甚至不知其所云。当然,立足文本,也不能照抄文本,而是要在文本固有的意蕴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把文本所关涉的方面,进行一番独特的体验和有创意的解读。譬如:
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8分)(2014年安徽卷第14题)
此题的提问就有“在本文中”、“请结合文本”等字样,明显是要求我们探究时,必须立足文本,不能脱离文本。通读原文9段文字,大概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谈我们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与自然和谐的角度、体现生存哲学的角度、崇尚挑战精神的角度和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角度。即:(1)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2)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3)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4)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当然,以上的四个角度,只要答出任意两点(两个角度),且有结合文本的分析即可得满分。比如,探究第一个角度: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我们就可以结合原文的第1段文字进行探究。探究时,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写出这样悟到的文字:独木舟犹如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行进在清澈见底的湖水中,水声、鸟声、风声和独木舟已然融为了一体,此时荡舟,与大地和谐,与天空比肩,和惬意相随,和快乐相伴。人与自然如此和谐,如此美丽。如果从第二个角度、第三个角度、第四个角度,可以以此类推去进行探究。总之,立足文本,是探究的基础;想象、联想,则是探究的翅膀。
二是找准角度,发掘深意。文本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蕴。深层意蕴犹如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究题就是要探究其深层意蕴,探究其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的。一般而言,探究的角度和层次包括:作者的写作动机、时代与社会背景、文本的体裁特点、文本的表达目的、文本的表达方式、文本提示的背景资料、文本主旨的隐含意义等等。譬如: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2014年课标卷Ⅰ第11题第4问)
上面我们所举的安徽卷的探究题,题目本身就说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解答时也提及了四个角度。可见找准角度的重要性。此题提问虽然没有明言探究角度,但探究时,是一定要找准角度的,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这是探究小说结构安排。小说以渡夫任情高歌做结尾,要从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等角度去进行分析。以歌声作结,在结构上引发了读者的无限想象;使得小说人物——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分体现了他洒脱的一面;在小说主题上来看,表达了渡夫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回答的角度有四个: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
三是联系生活,结合自身,发表己见。尽管探究题要立足文本,依本探究,但又不能胶柱鼓瑟,囿于文本,而要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特别是要结合自身感受、见解去发表自己的新见。譬如: 《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7分)(2014年天津卷第21题)
回答此题就要联系我们自身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空巢老人”的现象,我们或亲眼所见过,或亲耳所闻过,总之,是关注过、思考过。如,就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的一样,要“常回家看看”。做儿女的,不能认为,给了老人钱,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精神赡养有时比物质赡养更重要,“常回家看看”是给钱给物代替不了的。许多“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并不是子女给予物质就能解决的,他们需要子女的精神抚慰,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然而,他们仍然无法依靠法律来帮助自己实现意愿,因为“常回家看看”虽然入法,却没有规定谁来监督执行“常回家看看”,也没有赋予有关组织强制的权力,更没有规定不“常回家看看”的结果。对于“常回家看看”的法律条文,总体上要靠子女自觉来执行,而且,这种道德上的义务、亲情上的事情,法律也不宜干涉过深。但是,为了让这一条文更能发挥作用,不妨增加一些强制规定。比如,子女长期不“常回家看看”,而老人提出要求的,街道、居委会、村委会有义务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如造成空巢老人死亡的,法律应当对子女进行相应的惩戒,等等。当然,还可以从空巢老人也应转变观念,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尽孝要趁早,子女应主动为老人提供更多关爱等等角度去谈。这都是联系了我们自身的生活,没有囿于文本,在谈问题、谈看法。
【模拟演练】
南苏丹独立之后的危险
正如许多南苏丹人所言,之所以南北苏丹会走到分家这一步,关键在两点:首先,苏丹南北方渊源不同,历史上分多聚少;其次,苏丹独立迄今,绝大多数时间里南北方处于战争状态。
所谓南苏丹,是指苏丹南部10个省组成的地区,这片地区自古就是黑人居住的地区,绝大多数人信奉古老的拜物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北苏丹则“阿拉伯”痕迹浓重,当地人多信奉伊斯兰教。
从古埃及时代起,苏丹南北就常常发生冲突与战争,直到公元13世纪才第一次统一,1821年才纳入同一个国家的版图,且这两次统一,都是由入侵的埃及军队所强加。
1899年1月,苏丹全境沦为英国、埃及共管的领地。在此期间,南北苏丹长期分治。二战后随着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苏丹也开始兴起独立运动。1955年8月,苏丹正式宣告独立前。南方的黑人则认为,当初苏丹的统一就是外国强加的,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南方有权成为和北方平起平坐的独立国家。同年,苏丹爆发了第一次内战,一打就是17年,大量无辜百姓丧生。1972年,时任总统的尼迈里与南方成功签署了旨在结束内战的《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然而,南北双方的根本矛盾没有消除。1983年,第二次内战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20多年,200万人丧生,400万人流离失所,苏丹沦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惨痛的代价令北南双方主要领导人巴希尔和加朗都产生了和平解决争端的意愿。2005年1月9日,经过反复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和平协定。根据协议,南方享有自治权,并设定6年为过渡期。期满后,南方将就地位问题举行全民公投,就是落实这次协议的结果。
国际社会曾对公投能否按时举行忧心忡忡,如今公投总算平稳,“好合好散”的气氛成为苏丹全境的主流共识,一些人因此产生了乐观情绪。然而大多数观察家并不敢如此乐观。诚如肯尼亚《星期日民族报》的文章所称,公投仅仅是问题的开始,而非结束。
巴希尔政权之所以允许公投和南苏丹独立,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形势所逼。许多舆论都指出,他是迫于国际压力,以及“只要尊重公投结果,就考虑取消国际制裁和逮捕令,追加国际援助”的“胡萝卜加大棒”才勉强接受的。
南苏丹独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人对石油收益分配的不满,认为南方出口石油,北方却获得利益,而公投的前提就是双方重新商讨石油收益分配比例,这项工作既艰难又充满风险。目前南方的石油都通过管道,经北方的苏丹港出口,炼油设施也大多在北方,这些也是北方追求更多石油收益分配比例的底气。然而比北方更穷、更需要石油收入的南方,显然对此并不满意。据世行苏丹局代局长巴农披露,2009年南苏丹石油收入已达70亿美元,而同期巴希尔政权所宣布的2009年度苏丹石油收益却显示,全苏丹为25亿美元,其中北苏丹获得14亿,分配给南苏丹11亿,另支付历年积欠3.5亿。可见在石油问题上,早在公投之前就已出现“两本账”的隐患,一旦南方独立,南北方争议将更加突出。不但如此,南苏丹当局正积极筹划在国际援助下修建从南方通往肯尼亚蒙巴萨港的输油管线,一旦修通启用,很可能谋求在石油问题上的南北“脱钩”,届时新的矛盾又将酝酿。
此外,尼罗河水源分配等问题,历来是南北苏丹的“老大难热点”,却很少引起国际关注,如今公决结束,国际监督减弱,水源问题同样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和富庶的北苏丹相比,南苏丹十分贫穷落后,基础设施匮乏,相当于法国面积的领土上居然只有38公里铺设路面的公路,只有2%的南苏丹人有小学文化程度,文盲率高达85%。许多非洲媒体都担心,即将诞生的将是非洲这个最贫穷大洲的最贫穷国家。一些观察家指出,南北苏丹政府都存在专制、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南北统一时期,他们可以将贫穷的根源归咎于北方,一旦独立,他们将无可推诿,届时南苏丹这个既没有主体民族、也没有主体宗教的年轻实体,或许会面临内部冲突的危险。
(选自《南风窗》2011年第7期)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南苏丹的独立,到底是和平的曙光,还是问题的开始呢?
答:
2.你认为南北苏丹应不应该分开呢?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
1.示例一:是和平的曙光——可以结束长期的战乱状况,可以平等谈判解决争议的问题,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家的建设上面等。示例二:是问题的开始——南苏丹虽然独立了,但与北苏丹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石油收益分配问题,二是尼罗河水资源问题;此外,南苏丹还有十分贫穷落后的问题、文盲太多的问题、腐败的问题等,都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2.示例一:不应该分开——南北苏丹再怎么争斗,毕竟是一家人,合在一起,国家大,力量强,可以统一建设、统一各种资源和人力物力等,虽然开始有阻力,但总能解决的。示例二:还是分开好——俗话说,树大了要分杈,人大了要分家,更何况南北苏丹,问题多多,有些问题还一时难以解决。在这种状况下,还是分开好,分开了,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慢慢地总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