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疾控中心的602名员工中,35周岁以下有264人,占43.8%;90后有168人,占27.9%。正是这群年轻人,在疫情防控的实战中迅速成长,担起了保卫公众生命健康的重任。
换班时互道“保重”
“那是我第一次穿上防护服,面对当时还有很多未知的新冠病毒,确实有些紧张。”生于1990年的齐辰如此回忆2020年1月自己面临的挑战。她日常的工作岗位是上海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所食品安全科,而在新冠疫情来袭时,她被派驻长宁区疾控中心执行流行病学调查(流调)任务。齐辰的父母已经从外地来上海陪她过春节。为了能安心工作,也不增加家人的风险,大年初三时,她就把二老劝回了老家。
当时,流调组白天黑夜两班倒,齐辰这组是年轻人,承担了夜班任务,同事换班的时候互相道聲“保重”,“真的有一种上战场的感觉”。齐辰好几次值班碰到半夜出任务的情况。信息一来,不管是凌晨几点,她立即提着拉杆箱出发;到了目的地,换上防护装备,开始流调,结束后再脱掉装备。每次流调一般不会低于两个小时,回到区疾控中心基本也睡不着了。何况,有时一晚上还要出动好几次。
“其实,就算待命的时候,夜里也睡不好,因为心里想着可能随时要起来。”齐辰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大约两个月。
从长宁疾控回到市疾控,齐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只上了一天班,“时差”还没来得及倒回来,她又接到了去浦东新区疾控中心支援的任务。
这次的流调对象变成了入境后在酒店集中隔离的人士,她很多时候是通过电话做流调,常常需要用英语沟通。遇上英语口音比较重的流调对象,她需要在电话问询结束后再反复仔细听录音,直到了解清楚每一个必需的细节。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齐辰自己动手总结了一张流调常用术语的中英文对照表,写满了三页纸。她把对照表共享给了流调组里的同事,大家都方便了许多。
从浦东归来,齐辰接手援鄂医疗队员返沪隔离点消毒管理任务。这项任务结束后的第二天,她又奔赴进口冷链食品调查处置工作的现场。
这项工作要求是“天天有采样,周周有重点,月月全覆盖”,齐辰又回到了几个月前在长宁疾控的作息状态:总是凌晨出动。盛夏,室外气温30多摄氏度;而冷库里只有零下18摄氏度,真正是“冰火两重天”。
每一次调查,齐辰至少要在冷库里待上半小时,呼出的气在睫毛上凝结成霜,她笑称自己成了“冰雪公主”。因为要穿防护服,身上的衣服没法穿太多,冰库里待久了冻得直哆嗦。冷库工作人员送来棉大衣给她裹上,上半身才感觉好一点,但腿脚冰冷只能继续忍着。橡胶防护手套远远不能抵御寒冷,即使手指快冻僵了,她还是坚持规范完成每次采样或记录。
疫情期间,上海市疾控中心几乎所有年轻人都像齐辰一样冲在抗疫第一线、轮番出击。1991年出生的俞晓所在的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急性传染病防治科,更是这次抗疫过程中的主力军。
急传科除了组织全市流调队伍第一时间完成所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流调工作,累计出动流调近2万人次,为应对新冠疫情,她的科室新增了30多项工作;一年多以来,紧绷的弦一直没松过,对“苦和累”早就习以为常。
2021年初,科室里与俞晓同龄的几名同事刚刚结束对上海两会的保障,从集中住宿宾馆回单位的出租车上,接到了黄浦疫情的消息,他们立即让司机掉头直接去了新任务现场。“他们真的很不容易……但面对抗疫任务,又没有丝毫犹豫。”谈到同事们的辛苦,俞晓不禁湿了眼眶。
年轻的疾控人在抗疫的锤炼中收获满满。“看到疾控人是如何切实地守护城市和市民,我感到这份职业太有意义了。”俞晓感慨。
“经过这次抗疫,我看到了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样子。”齐辰说:在抗疫斗争中,疾控人被看见、被认可;而其中的年轻人也证明了自己的责任心和家国情怀。
善沟通、能吃苦
抗疫期间,上海市疾控中心密切接触者追踪办因为“高效到没朋友”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网友交口称赞的“网红”。这个机构的主力人员中也有很多年轻人。
“我应该算是年轻人里的‘老人’了。”1986年出生的张放在应急管理处里确实是年资较长的一位。2020年年初二追踪办正式建立时,作为负责人的张放计划在中心征集24人参与,没想到当天报名人数超出计划10人,后来这个团队人数最多时达到50余人,作为全国首创的模式,边工作,边摸索,制定了十数项业务管理流程并不断更新迭代。
在一次追踪中,一名英语并不熟练且带有浓重口音的外籍人士和他绕起了弯子。张放不慌不忙,用英语和他聊了半小时,终于让他放下戒备。这名外籍人士不仅给出了居住地址,还提供了新的线索。
来到追踪办的很多是各部门的年轻骨干。追踪密接者,靠的是一个个电话、一次次自我介绍并与对方沟通。最高峰时期,追踪办一天要追踪1000多人、拨打2000多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