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引入和朗读,了解余光中和《乡愁》的情感内涵。
2.通过节奏和比较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用词考究。
3.初步了解想象、夸张的表达手法,并尝试运用意象写几句诗。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入境:未成曲调先有情
①课前欣赏:播放音乐《乡愁四韵》,聆听入境。
师:(出示余光中照片)这是一位自称“蒲公英”的老人,全世界认识他、熟悉他作品的人称他为“华人文化的代表和使者”,他就是——余光中。刚才动情的《乡愁四韵》正是根据他的诗作谱曲的。在2017年最寒冷的时节,余光中老先生在台湾去世,享年90岁。(出示大众在微信、网页关注余光中逝世的界面)当时,微信朋友圈和网页刷爆了这个消息,两岸四地乃至全世界的华文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大家无比悲痛地缅怀余光中,悼念这位伟大的——乡愁诗人。
师:你们对余光中了解多少呢?
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作者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师:他的诗歌中有许多美好的情怀,有一种情怀叫“乡愁”。(板书课题:乡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欣赏他最为著名的诗歌来体验这种情怀。
思考:诗歌,“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是极富意绪美感的文学形式,激情入境,方能链接读者与作者,达至批文入情。然而小学生对余光中其人其诗并不熟悉,因此课前充分地了解作者是学习本诗的基础。《乡愁四韵》作为余老重要诗作并以此衍生的乐曲本身就赋予特别的涵义,学生在幽婉苍凉的E小调旋律中走近余老,触碰乡韵乡愁。
2.朗读:大珠小珠落玉盘
师:请同学们欣赏我国著名电视艺术工作者陈铎的配乐诗朗诵《乡愁》。(播放音频)请你仔细看、认真听,还可以小声跟着读。
师:听完朗诵,你有怎样的感觉?(忧伤、难过、哀愁……)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一读。(配乐)
指名朗读。
师:几遍下来,你明白了吗,作者把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哪些具体的事物上?(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分层级朗读每节的第二句:
邮票 小小的邮票 一枚小小的邮票
船票 窄窄的船票 一张窄窄的船票
坟墓 矮矮的坟墓 一方矮矮的坟墓
海峡 浅浅的海峡 一湾浅浅的海峡
思考:《乡愁》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写成的乐曲,每一个诗节都像结构相似而又独立的“乐段”,以时间为轴连成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音乐旋律。这种节奏美感宜乎读而拙于析,学生在名家范读、自由朗读、分层级朗读中感受诗歌重章叠句回环盘旋的结构、韵律艺术。“诵之思之,其声愈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物象在朗读中跃然心间,形成独特生命体验。
三、品悟:千江有水千江月
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件现实的事物,如何传递出作者浓郁的感情?让我们走进诗歌。
1.邮票——方寸间美丽的期待
朗读第一小节: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师:方寸大小的“邮票”,你会想到什么?
生:信,通信……
学生出示母亲资料及余光中中学寄宿情况资料。
师:信是我与母亲最多的交流方式,母亲与我在信中会谈些什么?
学生补白。
师:千言万语道不尽母子间深深的思念和关爱,一切情思寄托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带着你的体会朗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学生感情朗读。
师小结:一枚邮票可以让我们在脑中浮现余光中和母亲书信往来的动人情景,这种由具体事物展开丰富想象的学习方法,我们称之为:想象。有了想象,我们很容易走进一个场景,捕捉诗歌描写的情感,也更容易走進作者的内心。
师: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二三小节,展开想象,朗读出韵味。
思考:诗言志,歌咏情,诗歌是情志抒发的艺术,可是这种感情心志的抒发最忌空洞无物、抽象说教,思与境偕,“情性所至,妙不自寻。”故,精读诗歌第一节,以“邮票”起航,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还原人事情境,感悟书信中的真情,品尝“邮票”寄予的乡愁。
2.得法——言语间韵象的尽意
提供学习锦囊:
第二节:先读一读——结合你搜集到余光中伉俪范我存的资料,想想旅途中他会对新娘说什么?——再次朗读。
第三节:先读一读——出示余光中怀念的诗歌《天国地府》。想象:母亲临终前会对远方的孩儿说什么?当作者终于回到朝思暮想的母亲身边,但关爱不再,唠叨不再,只剩下一方矮矮的坟墓,作者会对母亲说什么?——再次朗读。
学生反馈,重点用朗读展示学习成果。
共学最后一节。
师:前三节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三个事物表达出对母亲、妻子和故土浓郁的思念,那我们看最后一节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突破?
齐读最后一节,质疑: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为何在作者笔下却是“浅浅的”?
学生根据收集的补充资料汇报交流。
师:心相近,则路不远。心与大陆紧相连,一湾海峡又怎能阻断?可是,由于政治等各种原因,近在心里的大陆却始终难以踏足,生我养我的故乡,竟成了只有梦里才能回去的地方!
学生感情朗读这一节。
师小结:在这首诗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现实中的事物,包含了作者的浓郁情感,变得不再是事物本身,透过它,可以顺利抵达作者的内心,我们称之为“意象”“意象”是表达诗歌韵味、破解作者感情密码的钥匙,带着你们的体会朗读全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作为“情感对等物”来抒情言志,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表达效果。本诗依时递进选用了四个极具乡愁情结的意象符合用相同的方式呈现,多侧面、多角度地抒写了诗人对亲人、对祖国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在充分朗读、想象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韵味、情感,并且着力“意象”,感受诗歌表达形式,突破诗歌文体教学难点,为进一步学习各类诗歌打下基础。
3.关联——拓展中意象的深化
师:意象在古诗词和现代诗歌中广泛运用,在陈慧英笔下,外祖父的乡愁是高洁的梅花;在琦君笔下,乡愁是满园幽香的桂花雨,请看以下几首:
出示古诗词《静夜思》《送元二使安西》《秋思》和现代诗《乡愁》(席慕容)、《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学生朗读,交流体会到的意象和情感。
選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思考:在教学中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善莫大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入一组与文本相关的群诗进行阅读,本身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补充,有了充分的铺垫、积累和丰盈,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抒写:纵横正有凌云笔
1.出示学习单
乡愁是
离别是
童年是
欢乐是
师: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和人生感悟,细细回忆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也可以如诗如画地记录,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可堪回忆的往事呢?
2.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一节诗: ______是______
3.展示学生作品,指导评价修改。
4.师小结:你们同一个主题的四个小诗作可以组成一个单元组诗,称之为——四韵,如《童年四韵》《欢乐四韵》,把你们的“四韵”发布在朋友圈里,让别人点赞吧。
思考:当学生情感体验、学习方法、创作欲望集中胞张之时应该“趁热打铁”“俯拾即是,着手成春” ,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和和表达欲望及时创作诗歌,在情感宣泄和作品分享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五、拓展:一波才动万波随
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张名片,但这张名片大得把我的脸也遮住,让别人看不到我的真面目。 ”让我们既看到这张名片,又看到名片背后的景象 。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乡愁四韵》《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感受余光中诗歌情韵。
思考:教育本质在于激发,唤醒。由一首诗而起,以“乡愁”情怀内外融通,打通课堂与广阔课外阅读的链接,致力于形成大语文的整体构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通过资料引入和朗读,了解余光中和《乡愁》的情感内涵。
2.通过节奏和比较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用词考究。
3.初步了解想象、夸张的表达手法,并尝试运用意象写几句诗。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入境:未成曲调先有情
①课前欣赏:播放音乐《乡愁四韵》,聆听入境。
师:(出示余光中照片)这是一位自称“蒲公英”的老人,全世界认识他、熟悉他作品的人称他为“华人文化的代表和使者”,他就是——余光中。刚才动情的《乡愁四韵》正是根据他的诗作谱曲的。在2017年最寒冷的时节,余光中老先生在台湾去世,享年90岁。(出示大众在微信、网页关注余光中逝世的界面)当时,微信朋友圈和网页刷爆了这个消息,两岸四地乃至全世界的华文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大家无比悲痛地缅怀余光中,悼念这位伟大的——乡愁诗人。
师:你们对余光中了解多少呢?
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作者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师:他的诗歌中有许多美好的情怀,有一种情怀叫“乡愁”。(板书课题:乡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欣赏他最为著名的诗歌来体验这种情怀。
思考:诗歌,“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是极富意绪美感的文学形式,激情入境,方能链接读者与作者,达至批文入情。然而小学生对余光中其人其诗并不熟悉,因此课前充分地了解作者是学习本诗的基础。《乡愁四韵》作为余老重要诗作并以此衍生的乐曲本身就赋予特别的涵义,学生在幽婉苍凉的E小调旋律中走近余老,触碰乡韵乡愁。
2.朗读:大珠小珠落玉盘
师:请同学们欣赏我国著名电视艺术工作者陈铎的配乐诗朗诵《乡愁》。(播放音频)请你仔细看、认真听,还可以小声跟着读。
师:听完朗诵,你有怎样的感觉?(忧伤、难过、哀愁……)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一读。(配乐)
指名朗读。
师:几遍下来,你明白了吗,作者把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哪些具体的事物上?(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分层级朗读每节的第二句:
邮票 小小的邮票 一枚小小的邮票
船票 窄窄的船票 一张窄窄的船票
坟墓 矮矮的坟墓 一方矮矮的坟墓
海峡 浅浅的海峡 一湾浅浅的海峡
思考:《乡愁》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写成的乐曲,每一个诗节都像结构相似而又独立的“乐段”,以时间为轴连成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音乐旋律。这种节奏美感宜乎读而拙于析,学生在名家范读、自由朗读、分层级朗读中感受诗歌重章叠句回环盘旋的结构、韵律艺术。“诵之思之,其声愈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物象在朗读中跃然心间,形成独特生命体验。
三、品悟:千江有水千江月
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件现实的事物,如何传递出作者浓郁的感情?让我们走进诗歌。
1.邮票——方寸间美丽的期待
朗读第一小节: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师:方寸大小的“邮票”,你会想到什么?
生:信,通信……
学生出示母亲资料及余光中中学寄宿情况资料。
师:信是我与母亲最多的交流方式,母亲与我在信中会谈些什么?
学生补白。
师:千言万语道不尽母子间深深的思念和关爱,一切情思寄托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带着你的体会朗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学生感情朗读。
师小结:一枚邮票可以让我们在脑中浮现余光中和母亲书信往来的动人情景,这种由具体事物展开丰富想象的学习方法,我们称之为:想象。有了想象,我们很容易走进一个场景,捕捉诗歌描写的情感,也更容易走進作者的内心。
师: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二三小节,展开想象,朗读出韵味。
思考:诗言志,歌咏情,诗歌是情志抒发的艺术,可是这种感情心志的抒发最忌空洞无物、抽象说教,思与境偕,“情性所至,妙不自寻。”故,精读诗歌第一节,以“邮票”起航,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还原人事情境,感悟书信中的真情,品尝“邮票”寄予的乡愁。
2.得法——言语间韵象的尽意
提供学习锦囊:
第二节:先读一读——结合你搜集到余光中伉俪范我存的资料,想想旅途中他会对新娘说什么?——再次朗读。
第三节:先读一读——出示余光中怀念的诗歌《天国地府》。想象:母亲临终前会对远方的孩儿说什么?当作者终于回到朝思暮想的母亲身边,但关爱不再,唠叨不再,只剩下一方矮矮的坟墓,作者会对母亲说什么?——再次朗读。
学生反馈,重点用朗读展示学习成果。
共学最后一节。
师:前三节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三个事物表达出对母亲、妻子和故土浓郁的思念,那我们看最后一节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突破?
齐读最后一节,质疑: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为何在作者笔下却是“浅浅的”?
学生根据收集的补充资料汇报交流。
师:心相近,则路不远。心与大陆紧相连,一湾海峡又怎能阻断?可是,由于政治等各种原因,近在心里的大陆却始终难以踏足,生我养我的故乡,竟成了只有梦里才能回去的地方!
学生感情朗读这一节。
师小结:在这首诗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现实中的事物,包含了作者的浓郁情感,变得不再是事物本身,透过它,可以顺利抵达作者的内心,我们称之为“意象”“意象”是表达诗歌韵味、破解作者感情密码的钥匙,带着你们的体会朗读全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作为“情感对等物”来抒情言志,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表达效果。本诗依时递进选用了四个极具乡愁情结的意象符合用相同的方式呈现,多侧面、多角度地抒写了诗人对亲人、对祖国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在充分朗读、想象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韵味、情感,并且着力“意象”,感受诗歌表达形式,突破诗歌文体教学难点,为进一步学习各类诗歌打下基础。
3.关联——拓展中意象的深化
师:意象在古诗词和现代诗歌中广泛运用,在陈慧英笔下,外祖父的乡愁是高洁的梅花;在琦君笔下,乡愁是满园幽香的桂花雨,请看以下几首:
出示古诗词《静夜思》《送元二使安西》《秋思》和现代诗《乡愁》(席慕容)、《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学生朗读,交流体会到的意象和情感。
選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思考:在教学中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善莫大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入一组与文本相关的群诗进行阅读,本身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补充,有了充分的铺垫、积累和丰盈,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抒写:纵横正有凌云笔
1.出示学习单
乡愁是
离别是
童年是
欢乐是
师: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和人生感悟,细细回忆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也可以如诗如画地记录,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可堪回忆的往事呢?
2.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一节诗: ______是______
3.展示学生作品,指导评价修改。
4.师小结:你们同一个主题的四个小诗作可以组成一个单元组诗,称之为——四韵,如《童年四韵》《欢乐四韵》,把你们的“四韵”发布在朋友圈里,让别人点赞吧。
思考:当学生情感体验、学习方法、创作欲望集中胞张之时应该“趁热打铁”“俯拾即是,着手成春” ,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和和表达欲望及时创作诗歌,在情感宣泄和作品分享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五、拓展:一波才动万波随
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张名片,但这张名片大得把我的脸也遮住,让别人看不到我的真面目。 ”让我们既看到这张名片,又看到名片背后的景象 。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乡愁四韵》《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感受余光中诗歌情韵。
思考:教育本质在于激发,唤醒。由一首诗而起,以“乡愁”情怀内外融通,打通课堂与广阔课外阅读的链接,致力于形成大语文的整体构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