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古文我就会想到枯燥二字,在我的印象中,它简直就是“天书”!但上周的一堂课让我开始对古文充满兴趣,并且慢慢喜欢上了它。
上个星期五下午,我们到东南大学礼堂上一节古文公开课。上课铃一响,我们抱臂坐直。一位漂亮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微笑着说:“同学们,我姓朱,你们可以叫我老朱,下面让我们一起轻松愉快地上课,手不要抱那么紧。”
这堂课从一个小故事开始:一次,有个人出差坐火车,不知不觉睡着了,鼻涕慢慢流到嘴巴,于是口鼻之间开始了一场口水大战。怎么大战呢?朱老师边讲边演大战精彩过程,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这时,黑板上出现了“口鼻之争”的古文,如“口谓鼻曰:我精通古今是非,尔有何功居上我?”朱老师开始逐字逐句讲解,联想到刚才的故事情节,大家都觉得不难。“故事继续,口鼻争高下时,眼睛很快加入进来。你们说说眼睛有什么用处?”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老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概括起来,眼睛的用处就一个字‘看’。”这时,黑板上出现两个小短语“近鉴毫端,远观天际”。朱老师讲解了意思后,问:“这是一组对仗句,你们知道对仗句在古文中又叫什么吗?”我们都摇摇头。朱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骈”字,“此字读啥?”我迅速举手,老师点了我,我响亮地回答:“读pián。”老师边竖大拇指边说:“棒极了。两马并驾,两物并列,成双对偶为对仗,所以对仗句又叫‘骈句’。”
随后,朱老师又绘声绘色表演眉毛、耳朵如何不服的过程,并逐字逐句讲解古文。至此,五官之争告一段落。最后,朱老师说:“五官争到这里,主人终于发话了。到底主人发何话,请同学们开动小脑筋写一写。”不一会儿,大家就写好了,朱老师让三名同学表演了自己的作品,并一一作了点评。这时,下课铃响了,整堂课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指导老师 李 菲)
上个星期五下午,我们到东南大学礼堂上一节古文公开课。上课铃一响,我们抱臂坐直。一位漂亮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微笑着说:“同学们,我姓朱,你们可以叫我老朱,下面让我们一起轻松愉快地上课,手不要抱那么紧。”
这堂课从一个小故事开始:一次,有个人出差坐火车,不知不觉睡着了,鼻涕慢慢流到嘴巴,于是口鼻之间开始了一场口水大战。怎么大战呢?朱老师边讲边演大战精彩过程,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这时,黑板上出现了“口鼻之争”的古文,如“口谓鼻曰:我精通古今是非,尔有何功居上我?”朱老师开始逐字逐句讲解,联想到刚才的故事情节,大家都觉得不难。“故事继续,口鼻争高下时,眼睛很快加入进来。你们说说眼睛有什么用处?”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老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概括起来,眼睛的用处就一个字‘看’。”这时,黑板上出现两个小短语“近鉴毫端,远观天际”。朱老师讲解了意思后,问:“这是一组对仗句,你们知道对仗句在古文中又叫什么吗?”我们都摇摇头。朱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骈”字,“此字读啥?”我迅速举手,老师点了我,我响亮地回答:“读pián。”老师边竖大拇指边说:“棒极了。两马并驾,两物并列,成双对偶为对仗,所以对仗句又叫‘骈句’。”
随后,朱老师又绘声绘色表演眉毛、耳朵如何不服的过程,并逐字逐句讲解古文。至此,五官之争告一段落。最后,朱老师说:“五官争到这里,主人终于发话了。到底主人发何话,请同学们开动小脑筋写一写。”不一会儿,大家就写好了,朱老师让三名同学表演了自己的作品,并一一作了点评。这时,下课铃响了,整堂课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指导老师 李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