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组合形式复杂,不同的储集体组合形式对注水开发的影响差别很大。复杂的储集体组合可以看作是基本储集体组合的重复,基本的储集体组合主要有洞-洞、缝孔-洞、缝孔-缝孔三种。在对单井钻遇储集体、井间储集体识别以及前人对井间连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储集体组合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油藏储集 裂缝 注水 开发
中图分类号:TE37.2 文献标识码:A
储集体总体可分为三种:岩溶洞穴、溶蚀孔缝及断裂,为简化分析,将断裂划归为缝,这样就主要存在两种储集体:溶洞和缝孔。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的复杂组合形式可以看作是简单的溶洞和缝孔的组合形式的重复。根据溶洞和缝孔的组合关系,可以将井间简单的储集体组合形式分为三类:洞-洞、缝孔-洞、缝孔-缝孔。下面针对每种简单的储集体组合形式分析其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1.洞-洞组合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洞-洞储集体组合指连通的井钻遇的为同一套溶洞储集体。对于此类储集体组合形式,由于连通井组钻遇的均为溶洞,因此采油井之间连通性好,采油特征类似,开采初期采油井不含水,无水采油期长,无水采油量高。但随着溶洞内原油的采出,溶洞内油层能量不断下降,产液量下降,此时需进行注水开发,增加储集体能量,进而提高采油量。此类储集体组合注水后注水效果主要受控于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相对高度。按照采油井采油层位和注水井注水层位的高低分为低注高采和高注低采两种不同的注采模式,但两种注水方式注采效果差别很大。
1.1低注高采注采效果评价
注水井注水层位相对于采油井采油层位注水层位更低,在重力分异作用下,注入水很快下降到溶洞底部,补充溶洞储集体能量,并且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随着注水开发的进行,油水界面稳定上升,在油水界面上升至采油井射孔层位前,采油井基本不产水。该种注采模武能有效地补充油层能量,开采溶洞内部原油,注采效果好。此类储集体组合方式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采油井射孔层段至溶洞顶部,此类剩余油称为阁楼油,可通过注气方式在溶洞顶部产生次生气体驱替溶
洞顶部的剩余油,进而提高采收率。
1.2高注低采注采效果评价
注水井注水层位相对于采油井采油层位注水层位更高。在该注采模式下,由于采油井生产的缘故,在采油井底部形成一个能量亏空区,压力较低,注入水虽然也能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油井的产油量,但由于注水层位高于生产层位,注入水很容易沿着压力降低优势通道快速突进至采油井底部,造成采油井水淹,注水失效,另外该注采模式不能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因此在该种注采模式下溶洞体中将会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普遍分布于压力降低通道附近及溶洞其他部位。对于洞-洞储集体组合形式,低部位注水,高部位采油,注水效果较好,建议应尽量避免低部位采油,高部位注水。
2.缝孔-洞储集体组合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在注水开发中缝洞组合形式又可分为缝孔注洞采和洞注缝孔采两种不同的注采模式,不同的注采方式对于注水效果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缝孔注洞采方式,注入水沿裂缝迸入溶洞,通过裂缝进入溶洞的注入水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洞底,增加溶洞储集体能量,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并随着注入水的增加,油水界面升高,其作用效果相当于注水替油,并且可以连续开采,不需要注水替油过程中的焖井阶段。缝注洞采系统对注水层位和开采层位的相对高低无特别要求,在高注低采和低注高采两种情况下,注水效果均理想。当油水界面达到采油井射孔位置时出现水淹,射孔位置至洞顶的油开采不出,形成剩余油。
对于洞注缝采方式,注入水首先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溶洞中出现重力分异,然后注入水沿着大的开启裂缝突进至采油井并驱替裂缝中的原油,当水体突破至采油井后,该类裂缝成高速水流通道,而周围的小裂缝和渗透率差的裂缝就会成为几乎无效沟通通道,并导致采油井很快出现水淹,基本无采油能力,注水效果差。在高速水流通道及油井附进的低渗区形成剩余油。通过对缝洞组合形式中两种注采方式对注水效果的分析,认为在缝洞组合中,应尽量采用缝注洞采的注水方式,有效地提高注采效果,而尽量避免洞注缝采的注采开发方式,防止出现水淹,产生大量剩余油。
3.缝孔-缝孔储集体组合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缝孔-缝孔储集体组合中注入水的流动主要靠压力驱替缝孔中的原油,而受重力影响较小,因此对于缝孔的大小以及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相对高度要求不高.属于此类储集体组合的采油井开井生产产油量普遍较低,并且产量下降快。如果裂缝与下部水体未沟通,则随着开采的进行,储层能量降低,能量不足造成井筒附近缝孔中形成大量剩余油。如果裂缝沟通下部水体,下部水体通过裂缝突进至井底,虽然补充了缝孔储集体内的能量,但由于底部水体沿着优势通道快速进入缝孔储集体,油井很快出现水淹,井筒附近同样存在大量剩余油。此时需进行注水开发,一方面可补充储集体能量,另一方面可抑制底水突进。在该储集体组合中,对临井进行注水,注水速度不宜过快,因为注水速度决定了注水效果的好坏。当注水速度太快注入水会沿着优势裂缝快速突进至采油井导致油井水淹,驱替效果差。进行缓慢注水,注入水可以均衡有效地在优势裂缝和疏导能力较差的裂缝内驱替原油,能够更好地开采井间裂缝内剩余油。對于此类储集体组合,目的是为了使注入水通过裂缝对裂缝周围的缝孔内原油进行冲刷并补充储层能量,或抑制底水沿裂缝突进至井底,有效驱替井间缝孔中原油,建议注水井缓慢注水,从而提高采油井产油量。
4.结论
(1)油藏储集体主要为溶洞、溶蚀孔缝和断裂,单井钻遇储集体可通过钻录井、常规测井、成像测井等资料较易识别,而井间储集体主要通过地震及地震属性体识别,识别难度大。
(2)实际油藏储集体组合形式复杂,但储集体总体为洞和缝孔,复杂的实际油藏储集体组合形式可看作基本的储集体组合形式的重复,基本的储集体组合主要分为三类,即缝洞-洞、孔-洞、缝孔-缝孔。
(3)储集体组合形式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一般缝注洞采效果优于洞注缝采,低注高采效果优于高注低采,缝孔-缝孔井组注水建议温和注水,注水速度不宜过快。实际的储集体组合形式复杂,注采效果评价较难,需根据起主导作用的储集体组合判断,但整体注水收效规律为:孔渗性差的储层注水,孔渗性好的储层采油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马宁;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及有效缝长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9期
[2]张慧芳;头台油田扶余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控水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9期
[3]张威;梅冬;李敏;张恒发;杨积斌;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调整技术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6期
[4]徐则民;黄润秋;唐正光;费维水;岩体化学风化的非连续性及其科学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7期
[5]蒋凌志,顾家裕,郭彬程;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J];沉积学报;2004年01期
[6]于兴河;李胜利;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J];沉积学报;2009年05期
[7]宋付权,刘慈群;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年01期
[8]于兴河;油气储层表征与随机建模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地学前缘;2008年01期
[关键词] 油藏储集 裂缝 注水 开发
中图分类号:TE37.2 文献标识码:A
储集体总体可分为三种:岩溶洞穴、溶蚀孔缝及断裂,为简化分析,将断裂划归为缝,这样就主要存在两种储集体:溶洞和缝孔。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的复杂组合形式可以看作是简单的溶洞和缝孔的组合形式的重复。根据溶洞和缝孔的组合关系,可以将井间简单的储集体组合形式分为三类:洞-洞、缝孔-洞、缝孔-缝孔。下面针对每种简单的储集体组合形式分析其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1.洞-洞组合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洞-洞储集体组合指连通的井钻遇的为同一套溶洞储集体。对于此类储集体组合形式,由于连通井组钻遇的均为溶洞,因此采油井之间连通性好,采油特征类似,开采初期采油井不含水,无水采油期长,无水采油量高。但随着溶洞内原油的采出,溶洞内油层能量不断下降,产液量下降,此时需进行注水开发,增加储集体能量,进而提高采油量。此类储集体组合注水后注水效果主要受控于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相对高度。按照采油井采油层位和注水井注水层位的高低分为低注高采和高注低采两种不同的注采模式,但两种注水方式注采效果差别很大。
1.1低注高采注采效果评价
注水井注水层位相对于采油井采油层位注水层位更低,在重力分异作用下,注入水很快下降到溶洞底部,补充溶洞储集体能量,并且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随着注水开发的进行,油水界面稳定上升,在油水界面上升至采油井射孔层位前,采油井基本不产水。该种注采模武能有效地补充油层能量,开采溶洞内部原油,注采效果好。此类储集体组合方式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采油井射孔层段至溶洞顶部,此类剩余油称为阁楼油,可通过注气方式在溶洞顶部产生次生气体驱替溶
洞顶部的剩余油,进而提高采收率。
1.2高注低采注采效果评价
注水井注水层位相对于采油井采油层位注水层位更高。在该注采模式下,由于采油井生产的缘故,在采油井底部形成一个能量亏空区,压力较低,注入水虽然也能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油井的产油量,但由于注水层位高于生产层位,注入水很容易沿着压力降低优势通道快速突进至采油井底部,造成采油井水淹,注水失效,另外该注采模式不能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因此在该种注采模式下溶洞体中将会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普遍分布于压力降低通道附近及溶洞其他部位。对于洞-洞储集体组合形式,低部位注水,高部位采油,注水效果较好,建议应尽量避免低部位采油,高部位注水。
2.缝孔-洞储集体组合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在注水开发中缝洞组合形式又可分为缝孔注洞采和洞注缝孔采两种不同的注采模式,不同的注采方式对于注水效果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缝孔注洞采方式,注入水沿裂缝迸入溶洞,通过裂缝进入溶洞的注入水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洞底,增加溶洞储集体能量,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并随着注入水的增加,油水界面升高,其作用效果相当于注水替油,并且可以连续开采,不需要注水替油过程中的焖井阶段。缝注洞采系统对注水层位和开采层位的相对高低无特别要求,在高注低采和低注高采两种情况下,注水效果均理想。当油水界面达到采油井射孔位置时出现水淹,射孔位置至洞顶的油开采不出,形成剩余油。
对于洞注缝采方式,注入水首先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溶洞中出现重力分异,然后注入水沿着大的开启裂缝突进至采油井并驱替裂缝中的原油,当水体突破至采油井后,该类裂缝成高速水流通道,而周围的小裂缝和渗透率差的裂缝就会成为几乎无效沟通通道,并导致采油井很快出现水淹,基本无采油能力,注水效果差。在高速水流通道及油井附进的低渗区形成剩余油。通过对缝洞组合形式中两种注采方式对注水效果的分析,认为在缝洞组合中,应尽量采用缝注洞采的注水方式,有效地提高注采效果,而尽量避免洞注缝采的注采开发方式,防止出现水淹,产生大量剩余油。
3.缝孔-缝孔储集体组合对注水效果的影响
缝孔-缝孔储集体组合中注入水的流动主要靠压力驱替缝孔中的原油,而受重力影响较小,因此对于缝孔的大小以及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相对高度要求不高.属于此类储集体组合的采油井开井生产产油量普遍较低,并且产量下降快。如果裂缝与下部水体未沟通,则随着开采的进行,储层能量降低,能量不足造成井筒附近缝孔中形成大量剩余油。如果裂缝沟通下部水体,下部水体通过裂缝突进至井底,虽然补充了缝孔储集体内的能量,但由于底部水体沿着优势通道快速进入缝孔储集体,油井很快出现水淹,井筒附近同样存在大量剩余油。此时需进行注水开发,一方面可补充储集体能量,另一方面可抑制底水突进。在该储集体组合中,对临井进行注水,注水速度不宜过快,因为注水速度决定了注水效果的好坏。当注水速度太快注入水会沿着优势裂缝快速突进至采油井导致油井水淹,驱替效果差。进行缓慢注水,注入水可以均衡有效地在优势裂缝和疏导能力较差的裂缝内驱替原油,能够更好地开采井间裂缝内剩余油。對于此类储集体组合,目的是为了使注入水通过裂缝对裂缝周围的缝孔内原油进行冲刷并补充储层能量,或抑制底水沿裂缝突进至井底,有效驱替井间缝孔中原油,建议注水井缓慢注水,从而提高采油井产油量。
4.结论
(1)油藏储集体主要为溶洞、溶蚀孔缝和断裂,单井钻遇储集体可通过钻录井、常规测井、成像测井等资料较易识别,而井间储集体主要通过地震及地震属性体识别,识别难度大。
(2)实际油藏储集体组合形式复杂,但储集体总体为洞和缝孔,复杂的实际油藏储集体组合形式可看作基本的储集体组合形式的重复,基本的储集体组合主要分为三类,即缝洞-洞、孔-洞、缝孔-缝孔。
(3)储集体组合形式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一般缝注洞采效果优于洞注缝采,低注高采效果优于高注低采,缝孔-缝孔井组注水建议温和注水,注水速度不宜过快。实际的储集体组合形式复杂,注采效果评价较难,需根据起主导作用的储集体组合判断,但整体注水收效规律为:孔渗性差的储层注水,孔渗性好的储层采油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马宁;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及有效缝长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9期
[2]张慧芳;头台油田扶余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控水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9期
[3]张威;梅冬;李敏;张恒发;杨积斌;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调整技术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6期
[4]徐则民;黄润秋;唐正光;费维水;岩体化学风化的非连续性及其科学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7期
[5]蒋凌志,顾家裕,郭彬程;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J];沉积学报;2004年01期
[6]于兴河;李胜利;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J];沉积学报;2009年05期
[7]宋付权,刘慈群;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年01期
[8]于兴河;油气储层表征与随机建模的发展历程及展望[J];地学前缘;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