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基层医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0年5月期间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儿科门诊、新生儿科就诊的贫血、黄疸查因或体检人员30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中国大陆南方人群最为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14个突变位点(95M、392M、487M、493M、592M、871M、1004M、1024M、1311M、1360M、1376M、1381M、1387M、1388M)。结果G6PD基因突变类型包括:1388G→A、1376G→T、1024C→T、1004C→T、871G→A和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控制性降压中应用尼卡地平与乌拉地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8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尼卡地平组(n=40)和乌
在热重分析仪上,分别在空气和合成气气氛下,对生物质三种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重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两种不同气氛下生物质及其三种组分的热化学转化温度区间
采用混胶法和机械混合等方法制备了Pd质量分数为1%的Pd/γ-Al2O3-TiO2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活性、影响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说明,由混胶法制备的Pd/γ-Al2O3-TiO2催化剂对乙醇和乙醛
啤酒酿造过程中经常出现一种现象,即清酒双乙酰值较低而成品啤酒中双乙酰成倍增长.本文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几点控制双乙酰反弹的措施.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中sFas、sFasL、NSE的变化规律及与神经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sFas、sFasL、NSE在亚低温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6例重型颅脑损伤
利用综合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煤粉催化燃烧特性的新方法,即参比DTA法。利用参比DTA法测出加入K2CO3、Fe2O3、CaCO,和CeO2后无烟煤的燃点分别为319℃、410℃、400℃和405℃,同时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