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社会地位与功能简论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lac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宗教在不同社会地位与功能的不同特点作了简要分析,指出宗教之地位随人类社会发展呈下降趋势,其功能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且二者之演变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清末道教学者黄裳的内丹学理论颇具特色,在内丹学史上自成一家。本文认为,黄裳内丹学的理论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内丹学的“药物”问题上,提出“盗天地之元气以为丹本”的主张;(2)对作为整个内丹学的逻辑起点的“玄关一窍”从身体结构和身心状态两方面作了明白的阐述。(3)把“阳生”之道区分为“外动之阳生”与“内动之阳生”,而“内动之阳生”又分为“性阳生”和“命阳生”。(4)主张性命双修,而又侧重心性,提出“静处炼命,动处炼性”的修炼原则。
“神魔小说”作家在布局安排小说情节时,大都采用了天—地—天结构形式,即小说情节以“天界”神仙活动或神仙“创生”神话为起首,以主人公“尘世”活动为主体,以主人公功成圆满,回归“天界”为结局。这种结构方式被众多作家普遍采用并非偶然。通过天—地—天结构,小说作者可以借用神仙的“预知性”来统筹安排材料,使小说情节时空跨度极大却始终有理有序。同时,天—地—天结构也使作者得以利用活跃其间的神仙群来推动故事发展,并丰富小说情节。而天—地—天结构的使用,又是与道教神仙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诸种特性密不可分
本文从“孙(悟空)式心态”、“取经使命”、“取经效果”、“结语”(即思想启示)几个方面,讨论了《西游记》所反映的崇佛思想,结合唐代贞观时代史实,将小说与历史对照起来,提出“全盘西化”(包括西方宗教)在中国的进步中“行不通”的观点
本文揭示了金元时期全真道士的宫观生活及其变化,详述了初创时全真道士的打坐、养气、禁欲苦修、打尘劳、行医、云游、修建宫观等活动,也叙述了宫观生活的变化,如从不尚斋醮符,到为国祈福、为皇帝祝寿成为全真丛林的要务,以及背离初创时苦行自律之风等
疑伪经和古逸经,是佛教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正向人们展示了一批久已匿面的逸经和疑伪经写本。本文通过对3个敦煌卷子的探赜推究,考证出了它们的产生背景和流传情况,从而也开始了作者这方面的系统研究
本文依据多种道教文献所引《仙经》佚文,考证《仙经》是一部亡佚已久的重要道教典籍,成书于三国,作者为左慈,实为魏晋以前道教经籍的综录
本文在资料极为难寻的情况下,对峨眉山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峨眉山佛教和道教之间的论战持续了1500年左右,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在晋代,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代。论战的中心集中在峨眉山是道教仙山,还是佛教胜地,也就是说,道教、佛教谁先落脚峨眉,论战的结局是由佛道教并存到道融于佛
本文把当今“宗教热”现象大致分为禅学热、周易热、气功热和求神拜佛现象大量增加等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宗教热”的复杂成分,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漫话香港宗教余孝恒香港———祖国南海边一颗璀灿的明珠,一座魅力万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会,东西方的文化、思想在这里交汇、碰撞、融合,都市的喧华与郊野的恬静,现代摩天巨厦的梦幻与大自然的青山碧海、奇异状的洋教堂与香烟缭绕的传统庙宇交辉并存,给人以无穷遐想和...
在《祖堂集》等禅籍中,记载有赵州从谂禅师与小师文远进行论义游戏比赛的公案。由于从谂禅师在论义中故意互窜混淆了关键词“胜”的语义理解层次,所以小师文远无论怎样都处于败方。本文试以悖论的逻辑原理来解析这则饶富禅趣的公案,并指出这则公案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禅宗思维方式中的超乎常规逻辑的超逻辑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