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缅甸保卫战失利的原因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缅甸保卫战的失利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中国远征军自身在作战方面存在问题。具体指挥作战的史迪威,不顾敌我实力的对比,一味采取进攻态势,在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应负主要责任。
  [关键词]缅甸保卫战 蒋介石 史迪威 中国远征军
  
  缅甸保卫战的失利,有着多重因素的作用。过去学者多将原因归咎于蒋介石干预指挥。近年来的一些论著侧重于论述英缅军作战不力并擅自撤退,导致中国远征军孤军作战而失利。笔者认为,缅甸保卫战的失利固然有盟军配合等方面的原因,但中国远征军自身作战方面存在的问题,才是最为关键的失利因素。本文试从中国远征军在战略战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略做探讨,以考察缅甸保卫战失利的关键所在。
  
  史迪威与蒋介石在作战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区成立。为在美、中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美国政府委派史迪威来华,并赋予他“改善美国对中国政府援助的效果以便进行战争,帮助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的使命。史迪威来到中国后,迅速构思了一个大规模的作战计划。该计划称:“维持对印度的全部交通,攻击仰光的日军。……仰光确保安全之后,集中兵力于昆明、贵阳一带,向河内发动攻势,或清除汉口地区[敌人]。”“清除汉口地区,把日本置于我们打击范围之内。日军将退到南京和苏州,而我们从开封向北挺进将迫使敌人从山西南部和郑州地区撤退。到这时,空军将可支援一切地上军事行动。”这个计划的着眼点已经超出了缅甸保卫战的范畴,因为史迪威认为日本或许力量并不强,而大胆或许可以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史迪威盲目而又乐观,不顾日本人正采取咄咄逼人的进攻,中国战场正面临着唯一的国际补给线被切断的危险,早早地开始设想起挥师反攻的那一幕。
  史迪威的作战构想既不切合实际,也与蒋介石的思路格格不入。1942年3月10日,蒋介石约见史迪威,向其着重阐述了我军入缅作战的重要性,指出:“我军此次入缅作战能胜不能败,盖第五、第六两军为我国军队之精锐,苟遭败挫,不但在缅甸无反攻之盟,即在中国全线欲再发动反攻,滇省与长江流域后备不坚,亦将势不可能。故此次出师之成就,绝不应视为二三个军战争之效果,其胜败之机不独足以决定全部军心之振颓,且足以影响全国人民之心理。”缅甸之得失关系到中国的国际补给线,蒋介石这才下决心将最为精锐的两个军派到缅甸。由于仰光早早地失陷,使我军入缅的任务难以完成,所以蒋介石叮嘱史迪威要谨慎用兵,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免影响全局。史迪威当时虽然口口声声表示接受忠告,但实际上他对中国战场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并不清楚,也不清楚第五、第六两军人缅,已使正面的机动兵力捉襟见肘,他甚至觉得蒋介石有点小家子气。所以,他很快就把蒋介石的话当作了耳旁风。
  
  草率的进攻部署
  
  入缅之初,史迪威对于前线将领如杜聿明等人的印象不错,各种部署也都比较顺利。但是,史迪威对各种困难的估计明显不足。当时缅甸的局面相当糟糕,交通混乱、缺医少药、疟疾横行,而且由于缅甸人痛恨英国人的统治,以至于连入缅的中国远征军也得不到当地人的同情和支援,作战形势反而对日军更为有利。最为致命的是,史迪威严重低估了日军的作战能力。所以,史迪威首先不是考虑如何进行防守,而是盘算着全力进攻。这样的战术思路自然受到了前线将领的反对,史迪威于是飞回重庆去找蒋介石。史迪威在日记中说:“3月18日……商震来了,我们于11点去见蒋介石,一直等到1点。我们争论了一场,对他所提出的每一点,我都将他驳倒。就这样坚持下去,他将考虑关于指挥的建议。精疲力竭。”“3月19日……11点半再次会见蒋介石。但他作了一点小让步……我告诉他战斗开始时,我要有采取自由行动的自由。他同意了。”在史迪威固执的态度面前,蒋介石作了一些让步。但他没有料到自己的让步是铸成大错的第一步。蒋介石给予史迪威的,是在先行防守的作战思想指导下的行动自由;而史迪威所要求的,则是在他那冒险进攻的作战思想下的行动自由。而且,史迪威压根就瞧不起蒋介石小心谨慎的战略思路。
  史迪威再次赶回缅甸后,便急匆匆地布置起进攻作战。3月28日,史迪威让林蔚下达命令:第二十二师向东吁进攻,第九十六师从速进军支援,第五十五师守住彬文那。当时,缅甸的局势已对我入缅远征军十分不利。伊洛瓦底江畔的马圭机场遭到日机的突袭,驻缅的英、美空军遭到沉重打击,残余的飞机被迫撤到了中国境内。这就意味着入缅远征军今后在作战中将再也得不到空军的支援。同时,英缅军又缺乏作战能力,所以连英国人都不认为能守住缅甸,开始逐步从缅甸撤退,转而准备全力保卫印度。在这种情况下,史迪威仍幻想着进攻,说明他根本就欠缺审时度势的能力。
  远征军入缅作战,由于远离本土,所以交通、医药、粮秣等都必须依靠英缅军提供。但是英国人在后勤供应方面极为不力,交通运输又相当混乱,造成远征军行动的困难。史迪威非但不与英方就此进行交涉,反而将这笔账记在了中国人的头上,并对远征军产生猜忌。在各种压力下,再加上远征军将领对不切合实际的进攻计划持怀疑的态度,史迪威的情绪开始狂躁起来。他本来对远征军将领的印象还不错,但这时却忍不住要骂人了。他在日记中写道:“3月30日,廖和杜(指廖耀湘和杜聿明——著者注)又躲开了。胆小的杂种。”他认为这是蒋介石的责任。他在日记中写道:“出于愚蠢、害怕和防御态度,我们失去了在东吁痛击日本人的大好机会。根本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干涉。……他如果不在我的背后和杜及林蔚打交道,他们或可服从我的命令。他不肯缩手不干预,远在前线1600英里之外,他根据零星的情报和不正确的战略概念,不断地下手令做这样做那样……”史迪威是个固执的人,他认定了进攻,便将蒋介石的防守视作草芥,丝毫不顾战场形势的变化。
  
  缅甸保卫战的失利
  
  史迪威计划在彬文那对日军实施反攻作战,但是4月中旬英缅军自伊洛瓦底江一线撤退,使人缅远征军的右翼受到威胁,彬文那作战计划遂成泡影,远征军被迫撤退。而且英缅军自仁安恙一带溃败后,急于退入印度,所以对日军的进攻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未组织过,造成远征军孤军作战的局面。缅甸保卫战的失利已经不可避免。
  在撤退的过程中,史迪威中断与蒋介石的联络,独断地带领一部分远征军前往印度,只是在途中由英方代转一电作为通报。史迪威最为切齿的是蒋介石对其指挥的干预,所以此后便将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蒋介石身上。其实,蒋介石曾多次要求远征军将领服从史迪威的命令。例如3月20日,蒋介石即下手令指示:“对史参谋长之命令应绝对遵令。”蒋介石作为中国战区的总司令,自然要对战略问题负责,史迪威作为蒋介石的参谋长和缅甸前线的指挥官,当然只能享有战术的自由。蒋介石允许史迪威在他的战略思想下进行战术部署,但是史迪威却不愿意执行蒋介石的战略指导,甚至有为所欲为的举动,这自然要遭到前线将领的抵制。客观地分析,史迪威既对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不甚了解,又喜欢盲目行动,如果在溃败的过程中不是蒋介石及时地插手予以调度,远征军在缅甸的损失恐怕会更大。
  缅甸保卫战期间,蒋介石曾于4月上旬亲抵前线视察,看到了缅甸局势的混乱。4月17日,蒋介石致电罗斯福和丘吉尔时说:“余此次赴缅甸视察前线,深感该地对敌作战之弱点太多,有从速加以改善与充实之必要。最显著之点,即为后方组织之缺乏,与民众心理之恶劣。余平生作战,从未见战区情形有如此空虚,纷乱颓丧之危险而悲惨者。举其一端而言,余于本月7日抵曼德勒,该地于5日被日机轰炸后第三天,但大火仍在延烧,犹未灭熄……交通机关人员与工人亦相率逃遁,后方勤务与公务人员及人民,毫无战斗精神,一遇轰炸,只图逃避,以致满目荒凉……至军事方面,英缅军既不能取得人民合作,更无坚强之战斗意志,其内容实情难以电详。”这种情况已经预示了缅甸保卫战的前景。但是,十万远征军最终折损过半,这却是同史迪威有着直接关系的。如果史迪威能够妥为布置防线,采取适时进行反击的策略,那么日军的进攻再凶猛,远征军也有从容转进的余地,何至于如此大伤元气!更有甚者,史迪威为了实施他的训练计划,达到确实掌握中国军队的目的,擅自带领部队撤入印度,不仅目无军纪,而且也削弱了我军防守滇南的实力。
  缅甸保卫战期间,中国远征军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姑且不论日军攻势如何凌厉,其他如装备、补给、医疗、运输、空中掩护、盟军配合、民众支持等都存在问题,局面之困难可想而知。在仰光已告沦陷、英缅军溃退的情况下,要想扭转缅甸战局,就必须先行防守,等战局稳定后再寻反攻良机才是上策。而史迪威不顾敌我实力的对比,一味采取进攻态势,缅甸保卫战的失利也就成为了必然。因此,史迪威对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他文献
客:我知道《文选》一书很重要,曾经从网上买过一套唐人李善注的本子(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只读了很少一部分。许多原文和若干注释中的引文都不大读得懂,怎么办呢?  主:那就继续读下去吧。实在读不懂的地方,包括原文和注释,也可以跳过去。将来再读的时候也许就懂了。读这些重要的书,都不能很着急,也不必着急。  客:要读的书太多,哪能不急啊。大部分李善注不去解释原文的意思,只是搞了许多引文,而这
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全球化进程日益明显,东亚古典学研究也需要超越传统的国境限制,而从东亚全局的视野出发来加以观照。有鉴于此,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张伯伟教授提出了“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的学术理念,即在进行东亚古典学研究时,将研究的问题置于东亚汉文化圈的整体中加以把握,研究中国与东亚诸国之间的文化互动、文明交涉与知识环流,从而提炼出东亚知识生产与人文传播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职是之故,南京大学域外汉籍
歷史上见于载录的汉代关于景君的碑刻有三种:第一种是《谒者景君墓表》,这位谒者景君卒于汉安帝元初元年(114);第二种是《郯令景君阙铭》,这位郯令景君卒于元初四年(117);第三种是《北海相景君铭》,北海相景君卒于顺帝汉安二年(143)。其中前两种景君刻石原石已佚,宋代洪适《隶释》卷六保存了残缺的碑文。第三种《北海相景君铭》则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篆额题有“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2行12字。碑阳
【第十五夜】  我醒来,以为自己是一只海胆。  我无法确认自己躺在何处,海底、海面还是大陆。一切都晃得厉害。几分钟前,一波波海浪还清晰地袭向我的眼皮,将它们变成一种蜂房形状的调色盘:时而灰蓝,时而深绿——如果孔雀石能被融化,可能就会是那种密不透风的绿——更多的时候是点点鱼鳞般的银色,亮得人睁不开眼。那些沉重的色块在各自居住的六边形内膨胀,逐渐向毗邻的六边形渗涌,压迫着我的眼皮,使我无法醒来,只能在
艾叶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镇咳平喘、止漏安胎、燥湿止痒等功效。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艾叶粉,不仅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发育,还能够提高畜禽的抗病能力。  河南省三门峡市某猪场,由于保育猪舍通风设施配置不合理,舍内通风效果不理想,保育猪养殖中后期经常出现呼吸道疾病,并伴有渐进性消瘦,导致保育猪饲养效果不佳,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本次
【摘要】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知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隐喻不仅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分析《人民日报》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报道发现,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  【关键词】隐喻 高等教育改革 新闻报道 意识形态    隐喻一直是哲学家、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对它的研究仅局限于修辞学、文学
马俊丰刚花了一个月时间整理书房,“我的书太多太杂,以前要花二十分钟找一本书,现在很快能找到。最外一層是艺术评论,后面是哲学,最上面一圈都是全集,傅雷、余英时、熊十力、钱钟书、陈寅恪……我有个哥们儿叫刘庆元,是个版画家,我收了他一幅作品《崔健在巴黎》。他为深圳旧天堂书店刻了很多藏书票。我也想找他为我刻一套,这会让我高兴起来。人和小动物不一样,需要这种仪式感。”  《档案:一部个人史》  “1992年
我喜欢班上一个叫薇薇的女孩。 向她表白,她瞪了我一眼,转身离去。  我的心碎成粉末,像饥饿的蚂蚁一样开始寻找一本失传已久的书,据说那里有让女孩子对你倾心的咒语。高价买到这本书的那天,去学校的路上,一辆装满沙土的大卡车从转角处急速驶来,一个蓝衣女孩被吓呆了,愣在了马路中间。失去意识那一瞬间,我看见魔法书从背包里飞了出来,挡在我的身体前面。睁开眼睛时,我躺在病床上,一个穿蓝衣服的天使冲我甜甜地笑。  
祢衡(173—198),汉末狂士,少以才名,常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先由孔融举荐给曹操,曹操忍受不了他的“狂妄”,后转与刘表,刘表也不堪其“辱”,再转与江夏太守黄祖,黄祖性情急躁,更不堪其侮慢,情急之下将其诛杀。《三国志·荀彧传》裴注引《平原祢衡传》载:“后衡骄蹇,答祖言俳优饶言,祖以为骂己也,大怒,顾伍伯捉头出。左右遂扶以去,拉而杀之。”由描述可知,祢衡个性狂傲、言辞甚激,竟因此丟了性命。然而,我
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毕业后旋即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而后获得东亚系博士学位,毕业以后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瓦尔帕莱索大学(Valparaiso University)任教。本文结合自身在加拿大和美国教授中国古代诗歌课的经历来讨论诗歌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在介绍北美学生如何学习中国古典诗歌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加拿大和美国开设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課程的高校情况。加拿大高校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