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控制、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经济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强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建立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会计基础工作是指单位或部门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考核经济责任的一系列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结合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要干好会计工作,要求每一个财会人员都必须清楚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同时了解整个会计基础工作体系,这样才有可能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各尽所能。
二、 目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比如,有的记帐人员帐簿设置不全,会计科目应用混乱;不按正确方法更正错误,涂改、刮擦现象存在;有的计帐凭证和报表项目填写不全,有关责任人有漏盖章现象;对会计人员任用管理不合法,不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
第二、规章制度不健全。个别单位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存在会计、出纳由一人担任,有白条抵库和坐支现象,特别是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后,有的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的局面混乱。有的虽然制度比较健全,但执行力度不大。
第三、会计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发挥不充分。有的单位还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财务预测和分析资料,有的年度财务报表无财务情况说明书,个别单位还存在着专款不能专用,拆东墙补西墙,故意调理帐目的现象。
第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财会人员对资金列支渠道不明确,会计科目处理有偏差,甚至不能正确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界限;不能正确划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界限;不熟悉税法,不能正确区分应税和不应税的界限;不能区分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致使开支混乱,帐实不清,数据失真。
第五、一些领导者的法制观念淡薄。他们认为自己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有权决定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人员无权过问,加之会计人员隶属于单位领导,也使得会计人员不敢过问,害怕打击报复,对单位存在的不正之风或违法违纪行为,默然置之。
第六、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有些单位粉饰会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外帐、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其目的为政绩考核,为偷逃税收,为融资筹资,为一已私欲,使广大信息使用者受到严重的损失。
三、标本兼治,细化管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要求进行检查、整改,健全内部各项会计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会计工作秩序,使记帐、算帐、报帐等工作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从工作实践看,要真正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应当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领导重视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前提
以往,一些国有企业领导认为,账是会计做的,报表是会计编的,所以他不懂会计,对财务工作出现的问题该不负责任;有的认为,会计工作只是算账、报表,所以算不出效益,也创造不了利润等。总之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被重视、地位较低。对此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一是提高单位主管领导对会计理论的学习和对会计工作的重视。领导重视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同样,领导重视也是搞好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前提,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决定着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目前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明确了单位主管领导与会计人员一样,都是执行《会计法》的责任主体。但是需要指出,财政部每年要组织会计继续教育,只针对的是会计人员,没有包括单位领导。这样就会导致单位领导在主观意识和时间观念上减弱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所以,为提高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视和支持,应当建立一种单位领导会计继续教育制度。
二是提升总会计师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总会计师对重大事项的参与权、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权、财会人员配备的人事权和大额资金支出的联签权;扩大了总会计师的工作职权和职能作用,提升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管理地位。对总会计师履行职责将起到支撑作用,也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总会计师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充分发挥和提升个人价值,在企业管理中体现财务总监的作用,才能加快会计基础工作的推进。
二、健全的会计制度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基础
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运行的前提。完善会计制度,既可以保证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及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还可以使每一位会计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配套法规是通过法律形式解决会计基础工作中具体问题的工具。所以,国有企业要依据各项法规,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并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会计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收支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等配套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效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遏制财务管理混乱现象,促使会计基础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三、审计监督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力保障
一是转变内部审计模式。一些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好比是“用左手打右手”。当前我国为提高和突出审计效果,国家审计署开始派进公安人员,进一步增强审计威力。同样,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角色定位,一是从行政隶属关系应当脱离本级企业,直接作为上级单位的派出机构。其次,审计部门要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审计人员必须高于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原任及现任领导的职务。三是实行全过程审计。所以,推行定期审计,并突出和强化事前、事中审计,达到提前发现和预防单位领导人在任职期间指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情况。
二是发挥社会审计作用。注册会计师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反映企业真实正确的经济事项,揭示企业被审事项的“庐山真面目”,让社会公众认为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报表是绝对不存在错弊的。加大中介审计力度,确保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坚强后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着加入WTO、知识经济、会计体制改革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等各种挑战,唯有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健康运行,必须要有一支忠诚企业、思想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会计队伍作后盾。为此,会计人员要苦练内功,以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态度,细致扎实地工作。
总之,国有企业只有一方面加强会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会计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发挥审计“卫士”的经济警察作用,才能全面推动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会计基础工作是指单位或部门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考核经济责任的一系列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结合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要干好会计工作,要求每一个财会人员都必须清楚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同时了解整个会计基础工作体系,这样才有可能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各尽所能。
二、 目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比如,有的记帐人员帐簿设置不全,会计科目应用混乱;不按正确方法更正错误,涂改、刮擦现象存在;有的计帐凭证和报表项目填写不全,有关责任人有漏盖章现象;对会计人员任用管理不合法,不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
第二、规章制度不健全。个别单位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存在会计、出纳由一人担任,有白条抵库和坐支现象,特别是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后,有的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的局面混乱。有的虽然制度比较健全,但执行力度不大。
第三、会计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发挥不充分。有的单位还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财务预测和分析资料,有的年度财务报表无财务情况说明书,个别单位还存在着专款不能专用,拆东墙补西墙,故意调理帐目的现象。
第四、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财会人员对资金列支渠道不明确,会计科目处理有偏差,甚至不能正确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界限;不能正确划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界限;不熟悉税法,不能正确区分应税和不应税的界限;不能区分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致使开支混乱,帐实不清,数据失真。
第五、一些领导者的法制观念淡薄。他们认为自己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有权决定企业的财务收支,会计人员无权过问,加之会计人员隶属于单位领导,也使得会计人员不敢过问,害怕打击报复,对单位存在的不正之风或违法违纪行为,默然置之。
第六、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有些单位粉饰会计报表、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外帐、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其目的为政绩考核,为偷逃税收,为融资筹资,为一已私欲,使广大信息使用者受到严重的损失。
三、标本兼治,细化管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要求进行检查、整改,健全内部各项会计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会计工作秩序,使记帐、算帐、报帐等工作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从工作实践看,要真正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应当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领导重视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前提
以往,一些国有企业领导认为,账是会计做的,报表是会计编的,所以他不懂会计,对财务工作出现的问题该不负责任;有的认为,会计工作只是算账、报表,所以算不出效益,也创造不了利润等。总之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被重视、地位较低。对此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一是提高单位主管领导对会计理论的学习和对会计工作的重视。领导重视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同样,领导重视也是搞好会计基础工作的根本前提,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决定着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目前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明确了单位主管领导与会计人员一样,都是执行《会计法》的责任主体。但是需要指出,财政部每年要组织会计继续教育,只针对的是会计人员,没有包括单位领导。这样就会导致单位领导在主观意识和时间观念上减弱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所以,为提高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视和支持,应当建立一种单位领导会计继续教育制度。
二是提升总会计师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总会计师对重大事项的参与权、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权、财会人员配备的人事权和大额资金支出的联签权;扩大了总会计师的工作职权和职能作用,提升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管理地位。对总会计师履行职责将起到支撑作用,也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总会计师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充分发挥和提升个人价值,在企业管理中体现财务总监的作用,才能加快会计基础工作的推进。
二、健全的会计制度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基础
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运行的前提。完善会计制度,既可以保证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及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还可以使每一位会计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配套法规是通过法律形式解决会计基础工作中具体问题的工具。所以,国有企业要依据各项法规,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并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会计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收支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等配套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效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遏制财务管理混乱现象,促使会计基础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三、审计监督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力保障
一是转变内部审计模式。一些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好比是“用左手打右手”。当前我国为提高和突出审计效果,国家审计署开始派进公安人员,进一步增强审计威力。同样,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角色定位,一是从行政隶属关系应当脱离本级企业,直接作为上级单位的派出机构。其次,审计部门要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审计人员必须高于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原任及现任领导的职务。三是实行全过程审计。所以,推行定期审计,并突出和强化事前、事中审计,达到提前发现和预防单位领导人在任职期间指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情况。
二是发挥社会审计作用。注册会计师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反映企业真实正确的经济事项,揭示企业被审事项的“庐山真面目”,让社会公众认为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报表是绝对不存在错弊的。加大中介审计力度,确保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坚强后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着加入WTO、知识经济、会计体制改革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等各种挑战,唯有提高会计队伍的素质,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健康运行,必须要有一支忠诚企业、思想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会计队伍作后盾。为此,会计人员要苦练内功,以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态度,细致扎实地工作。
总之,国有企业只有一方面加强会计工作领导责任制和会计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发挥审计“卫士”的经济警察作用,才能全面推动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