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该怎样提高自身的价值?一位城市调查专家特别提到了广州,他形象地说:广州要城市区域化,要搞大广州,要保证交通快速——一个人上午在北京路上班,中午就可到佛山甚至到东莞吃饭,而下午抵达深圳会客,晚上又安然在广州睡大觉了……
做时尚的朋友说:能那么快地享受色彩斑斓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如果城市真能这样区域化,那是最潮流的“一小时生活圈”生活方式,那当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好享受了,让忙碌的现代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拓宽自己的生活圈和资源。专家的话无非就是印正了“一小时生活圈”的可能性。
过几天,我在书城遇着了一位做书的朋友,问他近段出了些什么书,他说都是些信息量很大的图文书,或者也可叫客厅书或厨房书,意思是说书中赏心悦目的一个个看点,随便拿起来也看得进去。他感叹说:现在编书就是抓住一般人最想了解的兴趣点、知识点、焦点去编写,其实在一本书容纳最大量的东西,书的文字必然会越来越少,图片越来越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读者读到最多的信息,就算是一些关于人文历史的书,也最好能让非专业人士诸如八九岁小孩以及写字楼的白领都觉得它好。
听了这一番话,我回头再想想那个城市调查专家的城市区域化论,这一下醍醐灌顶:敢情连做书的都在向“一小时生活圈”的生活方式看齐。
也怪不得,现在的图书越出越有色彩,什么普及本、漫画本、绘图本等让人应接不暇,连王朔那本《看上去很美》的小说也改成图文本《看上去很美》了,爱深刻的人可以去读小说版的《看上去很美》,爱消遣的人呢花一小时也可看完图文本《看上去很美》,哈,不同的读者有了不同的消费点,但书还是我这个作者的书,而消费对象却早已拓宽了一大把。
做时尚的朋友说:能那么快地享受色彩斑斓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如果城市真能这样区域化,那是最潮流的“一小时生活圈”生活方式,那当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好享受了,让忙碌的现代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拓宽自己的生活圈和资源。专家的话无非就是印正了“一小时生活圈”的可能性。
过几天,我在书城遇着了一位做书的朋友,问他近段出了些什么书,他说都是些信息量很大的图文书,或者也可叫客厅书或厨房书,意思是说书中赏心悦目的一个个看点,随便拿起来也看得进去。他感叹说:现在编书就是抓住一般人最想了解的兴趣点、知识点、焦点去编写,其实在一本书容纳最大量的东西,书的文字必然会越来越少,图片越来越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读者读到最多的信息,就算是一些关于人文历史的书,也最好能让非专业人士诸如八九岁小孩以及写字楼的白领都觉得它好。
听了这一番话,我回头再想想那个城市调查专家的城市区域化论,这一下醍醐灌顶:敢情连做书的都在向“一小时生活圈”的生活方式看齐。
也怪不得,现在的图书越出越有色彩,什么普及本、漫画本、绘图本等让人应接不暇,连王朔那本《看上去很美》的小说也改成图文本《看上去很美》了,爱深刻的人可以去读小说版的《看上去很美》,爱消遣的人呢花一小时也可看完图文本《看上去很美》,哈,不同的读者有了不同的消费点,但书还是我这个作者的书,而消费对象却早已拓宽了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