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ANS为花青素植物花青素合成途径末端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从东方百合中克隆了 3个ANS同源基因,并通过碱基和氨基酸的差异分析了该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表型效应.为进一步研究百合ANS的特性,完善百合花色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东方百合\'西伯利亚\'品种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鉴定了 LsANS1、LsANS2、LsANS3,并分别构建其过表达载体;利用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及分子检测以获得阳性植株;利用电子解剖镜观察和RT-qPCR定量分析表达量差异,验证野生型与转基因植株后代
【机 构】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州,35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NS为花青素植物花青素合成途径末端的关键酶基因.本研究从东方百合中克隆了 3个ANS同源基因,并通过碱基和氨基酸的差异分析了该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表型效应.为进一步研究百合ANS的特性,完善百合花色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东方百合\'西伯利亚\'品种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鉴定了 LsANS1、LsANS2、LsANS3,并分别构建其过表达载体;利用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及分子检测以获得阳性植株;利用电子解剖镜观察和RT-qPCR定量分析表达量差异,验证野生型与转基因植株后代的表型差异水平.结果显示,LsANS1与LsANS3高度同源,转基因阳性植株主茎明显为红色,可能是吗啡合成 N-端的非血红素加氧酶(non-haem dioxygenase in morphine synthesis N-terminal,DIOX_N)亚家族结构域上的个别碱基的变异导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从而引起表型差异;LsANS2与其他两个同源基因存在氨基酸序列上的差异,且基因表达水平也远远低于其他两个同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呈粉红色.
其他文献
玉簪属(Hosta)植物是最受欢迎的园林植物之一,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的生态、观赏、经济和文化价值.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的生物技术为玉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研究分别从玉簪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评价中分子标记技术(RAPD,SSR)的开发和应用;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分析研究玉簪的系统发育;利用比较转录组学分析研究玉簪花色形成的机制;玉簪蛋白质组学研究;玉簪冷诱导基因(CBF1和DHN1)、抗氧化基因(SOD和CAT)、抗寒基因(HvGASA,HvFAD)及查尔酮合酶基因(HvCHS)和叶绿素生物合成相关
为鉴定与结香相关的关键酶基因和探明土沉香结香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无机盐与激素混合诱导处理后18个月的土沉香为试验材料,采用RNA-Seq技术分别对土沉香未变色白木部位(W样品)、深棕色变色沉香层(R样品)、沉香层与白木之间浅棕色过度部位(H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经过测序及相关分析共计获得功能注释的Unigene共125329条,占全部Unigene的57.38%.KEGG数据库比对有51592条Unigenes归属到6大类代谢途径中,沉香层形成过程中获得的各途径差异Unigene数量最多.通过KEGG数据
抽穗期是小麦生产中重点关注的农艺性状,与生殖器官发育密切相关,而GRF基因是植物器官建成的调控因子,为了明确小麦GRF基因调控抽穗期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小麦TaGRF1基因与水稻OsGRF1基因的亲缘关系,利用VIGS病毒沉默技术鉴定TaGRF1生物学功能,借助RT-qPCR对沉默株系中抽穗相关基因VRN1、VRN2、SOC1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GRF1与水稻OsGRF1基因同源性为53.1%~71.56%,TaGRF1沉默后小麦抽穗显著延迟,沉默株系中的TaGRF1基因与对
棉蚜是继棉铃虫之后棉花的又一主要害虫.为了验证转多凝集素基因的陆地棉对蚜虫的抗性,本研究选取了研究广泛且具有良好抗蚜虫效果的雪花莲凝集素和苋菜凝集素构建双抗虫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棉花R15中,共获得6株T0代转基因植株.分别通过PCR、RT-qPCR和Western blot证实了双凝集素基因在棉花中的遗传和表达.通过在转基因植株上接种棉蚜的生物测定,发现转凝集素基因的棉花对棉蚜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36%~55.5%,抗虫效果明显优于对照植株.本实验采用环境友好型、安全性较高
穗粒数作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直深受育种家的广泛关注.穗粒数形成受小穗分生组织分化率、小穗分化持续时间及穗型等多因素控制,是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水稻穗粒数基因克隆及机理研究等方面己取得了一些进展.本研究从穗分生组织发育、穗型等方面阐述了调控水稻穗粒数发育基因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水稻穗粒数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待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本研究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对39份连翘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标记开发,通过测序共获得112.28 Mb reads数据,各样本reads数据在1 324 860~5 911 565之间,样本平均测序质量值Q30为96.29%;平均GC含量为36.97%.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获得535 357个SLAF标签,样本的平均测序深度为16.20倍,其中多态性的SLAF标签共有262 297个,开发获得1
CMLs是一类钙离子传感器,能与Ca2+结合,对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CMLs对小报春(Primula forbesii)异型自交不亲和系统的影响,在小报春以长花柱做母本时的亲和授粉与不亲和授粉的转录组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差异表达基因PfCML41,并对其进行了CDS序列全长克隆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表明,PfCML41基因的CDS序列全长为555 bp,编码184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属于亲水性蛋白.PfCML41含有EF-hand结构,能与Ca2+结合.通过系统进
随着DNA条形研究的开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选用武夷学院茶树种质资源圃100个茶树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的叶绿体matK、rbcL等基因部分序列,探讨适于茶树品种间的分子条码.研究表明,扩增的100个茶树品种样本的rbcL基因部分序列完成一致,扩增的matK部分序列有一定的差异,遗传距离范围在0.000~0.032之间,序列可以被分成了1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和核苷酸多态性(Pi)分别为0.604和0.23×10-2,同时对序列进行了建树分析.结果显示matK序列可用于后续的茶
为了快速检测危害无花果的病毒种类,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3种无花果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包括无花果斑点相关病毒(fig fleck-associated virus,FFkaV)、无花果叶斑相关病毒(fig leaf mottle-associated virus,FLMaV)和无花果花叶病毒(fig mosaic virus,FMV).根据三种病毒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cDNA用量、dNTPs用量、EasyPfu DNA聚合酶用量、MgSO4用量、退火温度和引物组合进行优化,并利
脂肪酸延伸酶1基因FAE1和Δ12-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FAD2是植物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基因,在同一甘蓝型油菜品种CY2中对这两个关键酶基因进行单表达和双表达遗传调控获得五种不同类型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转基因株系.本研究分析比较了种植于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五类转基因株系及野生型对照的种子脂肪酸组成和含油量,结果表明,两基因单独和双重调控可显著改变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和芥酸等多种脂肪酸含量,其中两个内源目标基因同时沉默种子中的油酸含量从20.5%提高到了82.8%,拟南芥FAE1基因籽粒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