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和突出的实践性。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 课堂讨论 媒体教学
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普遍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在大学新生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必修课程。这一课程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进行了合并,与其他三门必修课一起,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作为一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强的理论性的课程,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理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理论教育的方法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在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空洞的说教不仅教学效果差,而且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现代教育需要受教育者内心自觉的接受,这就要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教育者应当从实际出发,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使受教育者自觉进行知识的消化积累,并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既应当运用理论来加以分析,又可以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把实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的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四个方面,这些内容都是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如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能面对社会现实而展开,不能学会正确辨析种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该课程的教学在社会现实面前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在刚开始上课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中只有法律基础还有些用处,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则完全是老生常谈,根本没有学的必要,暴露出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的想法。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看法,正是由于教学与实际相脱离、长期空洞的说教造成的。要使课程教学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加强社会实践自然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一)课堂讨论模式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在讲完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之后,选择数个较为典型的事例,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在课堂上交由学生进行讨论。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不但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教师也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纠正其不正确的思想。传统的法学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行案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就讨论的话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课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自由讨论、辩论,双方都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各种观点、理由及其论据得到充分表述,大家对相应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在讨论前,一般我都事先布置好课堂讨论的内容,让学生收集资料,然后让全班同学讨论。讨论时,我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主张,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甚至鼓励学生开展辩论,以便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点评学生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
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比教师在课堂上三番五次地强调论述效果好很多。每个学生都是实践者,都会主动学习将要讲述、讨论的理论知识,这就使学生能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勤奋好学,而且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强烈,我们的教学迫切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讨论等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媒体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优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影视作品,深受学生喜爱。该课总共只有48课时,影视资料如果全在课堂上播放,会占用太多的时间,从而影响理论课的教学,因此,我一般放在周末给学生播放。针对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例如针对理想信念部分的内容,我给学生看了《西南联大启示录》,学生看了以后非常感动,深受启发,坚定了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话题,同样的,我准备了《东南大学百年校庆》的纪录片以及故事片《东京审判》,前者让学生了解了我校的历史及现状,让学生有了“以母校为荣”的情感,并由爱校推及到爱国;后者让学生了解了那段历史,从而更坚定了他们发奋努力,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决心。在“人生观、人生态度”的教学中,给学生看了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的一句话“心存希望就永远有希望”后来在学生中广泛流传。法制教育部分,我给学生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该栏目有专家点评,对教学很有帮助。我选择了其中一些典型案例,使学生增长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当然,学生看完这些影视资料后,我会及时组织他们进行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讨论,或者写观后感,从学生讨论及写的观后感来看,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当今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普遍增强。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意识。合作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过后天的训练才能培养起来,许多人在这方面的能力往往不够,尤其是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更为欠缺。现行教育机制往往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因为学生最终要独立完成考卷。独立性过强的学生往往难以与人相处,而且容易与其他同学关系不融洽,也使自己感到痛苦。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有独立人格,也要有合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中应付自如。在教学中,我始终强调竞争与合作的辩证统一关系。给学生布置讨论的题目,往往要求几个学生一起完成,学生准备讲稿、查阅搜集、整理资料,都是在相互合作中进行的。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分组进行勤工俭学活动。经过训练,我和同学们都发现合作得好的小组往往收益较多,而缺少合作的小组则达不到好的效果,从而用事实让学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锻炼了自己,体会到挣钱的不易和父母的艰辛。此外,南京是一个有着太多历史的城市,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看了《东京审判》后,不需组织,学生们都自发地参观了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不能不说是实践教学效果的体现吧。
二、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精选事例
无论是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事例,还是让学生讨论案例、观看影视资料,都应该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因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引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而在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般原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案例选得好,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当然,选择的事例应具有典型性。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以达到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基本理论的目的。同时,选择的事例应具有多样性。尤其是法制教育部分的案例,既可以选择正面守法,也可以选择违法犯罪悔恨终身的典型;既可以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也可以选择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
(二)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针对这一特点,教学管理部门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实践性教学环节。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然而目前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仍囿于“灌输”式的讲授,对实践性教学环节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总课时的1/3用于实践课(实际上还远不止,因为大量的实践课是在课外进行的),并且采用多种方法,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生普遍具有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的特点,狭小的生活圈子造成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分离,使他们既缺乏对社会的直接了解,又很少有机会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从而造成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浅显和片面,而社会实践弥补了这些缺陷,使他们不仅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而且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得到了升华,并且培养了法制观念、诚信品质以及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形成了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法律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了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
总之,实践教学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的作用,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综合素质,同时又要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文虎.加强课堂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J].高教研究,2006,(4).
[2]董敏秋.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理论界,2006,(3):142-143.
[3]涂淑珍,何永胜.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2):10-12.
关键词:实践教学 课堂讨论 媒体教学
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普遍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在大学新生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必修课程。这一课程将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进行了合并,与其他三门必修课一起,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作为一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强的理论性的课程,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理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理论教育的方法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在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空洞的说教不仅教学效果差,而且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现代教育需要受教育者内心自觉的接受,这就要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教育者应当从实际出发,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使受教育者自觉进行知识的消化积累,并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既应当运用理论来加以分析,又可以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把实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的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四个方面,这些内容都是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如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能面对社会现实而展开,不能学会正确辨析种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该课程的教学在社会现实面前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在刚开始上课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中只有法律基础还有些用处,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则完全是老生常谈,根本没有学的必要,暴露出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的想法。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看法,正是由于教学与实际相脱离、长期空洞的说教造成的。要使课程教学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加强社会实践自然成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一)课堂讨论模式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在讲完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之后,选择数个较为典型的事例,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在课堂上交由学生进行讨论。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不但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教师也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纠正其不正确的思想。传统的法学教学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行案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就讨论的话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课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自由讨论、辩论,双方都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样,各种观点、理由及其论据得到充分表述,大家对相应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在讨论前,一般我都事先布置好课堂讨论的内容,让学生收集资料,然后让全班同学讨论。讨论时,我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主张,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甚至鼓励学生开展辩论,以便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点评学生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
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比教师在课堂上三番五次地强调论述效果好很多。每个学生都是实践者,都会主动学习将要讲述、讨论的理论知识,这就使学生能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勤奋好学,而且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强烈,我们的教学迫切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讨论等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媒体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优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影视作品,深受学生喜爱。该课总共只有48课时,影视资料如果全在课堂上播放,会占用太多的时间,从而影响理论课的教学,因此,我一般放在周末给学生播放。针对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例如针对理想信念部分的内容,我给学生看了《西南联大启示录》,学生看了以后非常感动,深受启发,坚定了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话题,同样的,我准备了《东南大学百年校庆》的纪录片以及故事片《东京审判》,前者让学生了解了我校的历史及现状,让学生有了“以母校为荣”的情感,并由爱校推及到爱国;后者让学生了解了那段历史,从而更坚定了他们发奋努力,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决心。在“人生观、人生态度”的教学中,给学生看了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的一句话“心存希望就永远有希望”后来在学生中广泛流传。法制教育部分,我给学生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该栏目有专家点评,对教学很有帮助。我选择了其中一些典型案例,使学生增长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当然,学生看完这些影视资料后,我会及时组织他们进行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讨论,或者写观后感,从学生讨论及写的观后感来看,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当今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普遍增强。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意识。合作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过后天的训练才能培养起来,许多人在这方面的能力往往不够,尤其是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更为欠缺。现行教育机制往往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因为学生最终要独立完成考卷。独立性过强的学生往往难以与人相处,而且容易与其他同学关系不融洽,也使自己感到痛苦。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既要有独立人格,也要有合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中应付自如。在教学中,我始终强调竞争与合作的辩证统一关系。给学生布置讨论的题目,往往要求几个学生一起完成,学生准备讲稿、查阅搜集、整理资料,都是在相互合作中进行的。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分组进行勤工俭学活动。经过训练,我和同学们都发现合作得好的小组往往收益较多,而缺少合作的小组则达不到好的效果,从而用事实让学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锻炼了自己,体会到挣钱的不易和父母的艰辛。此外,南京是一个有着太多历史的城市,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看了《东京审判》后,不需组织,学生们都自发地参观了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不能不说是实践教学效果的体现吧。
二、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精选事例
无论是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事例,还是让学生讨论案例、观看影视资料,都应该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因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引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而在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般原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案例选得好,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当然,选择的事例应具有典型性。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以达到通过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基本理论的目的。同时,选择的事例应具有多样性。尤其是法制教育部分的案例,既可以选择正面守法,也可以选择违法犯罪悔恨终身的典型;既可以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也可以选择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案要案。
(二)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针对这一特点,教学管理部门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实践性教学环节。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然而目前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仍囿于“灌输”式的讲授,对实践性教学环节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总课时的1/3用于实践课(实际上还远不止,因为大量的实践课是在课外进行的),并且采用多种方法,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生普遍具有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的特点,狭小的生活圈子造成了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分离,使他们既缺乏对社会的直接了解,又很少有机会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从而造成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浅显和片面,而社会实践弥补了这些缺陷,使他们不仅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而且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得到了升华,并且培养了法制观念、诚信品质以及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形成了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法律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了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
总之,实践教学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的作用,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综合素质,同时又要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文虎.加强课堂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J].高教研究,2006,(4).
[2]董敏秋.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理论界,2006,(3):142-143.
[3]涂淑珍,何永胜.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