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临床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的17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早产产妇87例和足月产产妇92例。结果 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在年龄、孕产次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多次流产史方面,早产组显著高于足月产组(P<0.05)。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对两组的影响的差异显著(P<0.05);多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对两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早产;危险因素
引言
早产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指妊娠在28~37周的分娩。早产儿的体重不足,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死亡率显著高于足月产儿。虽然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进步,早产儿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发生率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早产儿的有效预测、诊断与治疗成为了产科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的17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探究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形成如下报告。
1 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的179例产妇。其中,早产产妇87例,年龄27±6.32,孕周32±2.12;足月产产妇92例,年龄27±5.94,孕周38±0.73。
2 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早产妇组和足月产妇组的年龄、孕次和流产史等一般情况数据以及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等临床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运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产次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早产组的多次流产史(流产次数大于等于两次)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对两组的影响的差异显著(P<0.05);多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对两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在分娩方式上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在对围生儿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均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4 讨论
早产是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产妇年龄。产妇的年龄大于35岁或小于18岁就容易导致早产。本研究中,早产组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占18.23%;足月产组年龄在35岁以上产妇占11.52%,早产组和足月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存在着较大的抽样误差。其次,流产次数。流产次数较多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其能够损伤宫颈内口,破坏宫颈处组织的完整性,致使在妊娠中晚期宫颈关闭不全,羊膜囊膨出宫颈管,最终因为感染或张力过大,导致胎膜过早破裂从而引发早产。第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是围生儿、孕产妇发病以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妊娠的30周后,将会逐渐加重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昏迷、胎盘早剥等。因此,适时终止妊娠可以让孕妇病情好转,让胎儿脱离宫内的不利环境,避免死胎的发生。第四,宫内感染。早产合并宫内感染时,将显著增加母血IL-6、IL-8、羊水等細胞因子的浓度。产妇的血象、羊水污染程度较重、CRP升高、产后的胎盘感染迹象等是诊断宫内感染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中,早产组的宫内感染现象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宫内感染的孕妇更容易出现早产。第五,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指在妊娠20周之后,在娩出胎儿前,处于正常位置的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因为胎儿没有娩出,发生胎盘早剥后,将会继续扩大剥离面,加重出血,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后,就应当终止妊娠,将胎儿娩出以控制子宫出血。第六,胎膜早破。患有生殖道感染的孕妇容易出现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产妇多半有绒毛膜羊膜炎感染。胎膜早破的孕妇的宫缩频度与强度增强,宫颈软化,从而导致早产。
据相关资料显示早产的发生率大致是5%~15%,早产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早产组的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孕妇由于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出现早产,其中,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要进行准确的早产预测,就应当研究分析导致造成的危险因素,争取最大程度地降低早产发病率,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近年来,医学领域大力开展免疫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早产危险因素已经进入的分子水平研究阶段,更加科学的预测早产措施的研究也在进行中。综上所述,了解、掌握早产的危险因素是更加有效、更加准确、更加便捷地预测和诊断早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于莎莎,张伟秋,雷蔑,等.孕妇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变化预测胎膜早破早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 20(2):93-94.
[2]李小毛,张新玲,郑荣琴,等.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胎儿纤连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预测与诊断早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7):58-59
[3]金镇,王伟.早产的定义及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 219(2):65-66
【关键词】 早产;危险因素
引言
早产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指妊娠在28~37周的分娩。早产儿的体重不足,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死亡率显著高于足月产儿。虽然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进步,早产儿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发生率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早产儿的有效预测、诊断与治疗成为了产科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的17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探究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形成如下报告。
1 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0年9月的179例产妇。其中,早产产妇87例,年龄27±6.32,孕周32±2.12;足月产产妇92例,年龄27±5.94,孕周38±0.73。
2 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早产妇组和足月产妇组的年龄、孕次和流产史等一般情况数据以及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等临床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运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产次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早产组的多次流产史(流产次数大于等于两次)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对两组的影响的差异显著(P<0.05);多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对两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在分娩方式上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在对围生儿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均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4 讨论
早产是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产妇年龄。产妇的年龄大于35岁或小于18岁就容易导致早产。本研究中,早产组年龄在35岁以上的产妇占18.23%;足月产组年龄在35岁以上产妇占11.52%,早产组和足月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存在着较大的抽样误差。其次,流产次数。流产次数较多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其能够损伤宫颈内口,破坏宫颈处组织的完整性,致使在妊娠中晚期宫颈关闭不全,羊膜囊膨出宫颈管,最终因为感染或张力过大,导致胎膜过早破裂从而引发早产。第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是围生儿、孕产妇发病以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妊娠的30周后,将会逐渐加重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昏迷、胎盘早剥等。因此,适时终止妊娠可以让孕妇病情好转,让胎儿脱离宫内的不利环境,避免死胎的发生。第四,宫内感染。早产合并宫内感染时,将显著增加母血IL-6、IL-8、羊水等細胞因子的浓度。产妇的血象、羊水污染程度较重、CRP升高、产后的胎盘感染迹象等是诊断宫内感染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中,早产组的宫内感染现象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宫内感染的孕妇更容易出现早产。第五,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指在妊娠20周之后,在娩出胎儿前,处于正常位置的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因为胎儿没有娩出,发生胎盘早剥后,将会继续扩大剥离面,加重出血,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后,就应当终止妊娠,将胎儿娩出以控制子宫出血。第六,胎膜早破。患有生殖道感染的孕妇容易出现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产妇多半有绒毛膜羊膜炎感染。胎膜早破的孕妇的宫缩频度与强度增强,宫颈软化,从而导致早产。
据相关资料显示早产的发生率大致是5%~15%,早产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早产组的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孕妇由于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出现早产,其中,高龄、多次流产、妊娠期高血压、宫内感染、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要进行准确的早产预测,就应当研究分析导致造成的危险因素,争取最大程度地降低早产发病率,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近年来,医学领域大力开展免疫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研究早产危险因素已经进入的分子水平研究阶段,更加科学的预测早产措施的研究也在进行中。综上所述,了解、掌握早产的危险因素是更加有效、更加准确、更加便捷地预测和诊断早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于莎莎,张伟秋,雷蔑,等.孕妇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变化预测胎膜早破早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 20(2):93-94.
[2]李小毛,张新玲,郑荣琴,等.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胎儿纤连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预测与诊断早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7):58-59
[3]金镇,王伟.早产的定义及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 219(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