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 名】《长衫旗袍里的
“民国范儿”》
【作 者】王 凯
【出 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 期】2012年1月版
对“民国范儿”的理解见仁见智,或曰风情,或曰风尚,或曰趣味。但不管如何,都有一个不变的内核,那就是独立和自由,也就是陈寅恪所云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恰恰就是“民国范儿”的魅力之所在。
近几年来,知识界谈论民国成为一种风尚。因为民国与当今牵连最广,所以不少人期望通过阅读民国而以史为鉴,从民国时原始的报刊、文集,到今人挖掘内幕的学术作品,都不乏使人受益的佳作。除此之外,更多的读者则是出于对民国人物的好奇,而想在书中找到一个与今不同的旧中国,看一看陈丹青先生所谓的“民国范儿”究竟若何。王凯这本《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就将那些早已成为往事的名人轶闻呈现给了读者。
本书所收的几十篇文章被划分为五部分,“高处不胜寒”谈民国政界风云;“雨打风吹去”记士林典故;“论政犹书生”是文人们的激扬文字;“名士自风流”叙说骚人墨客的浪漫传奇;最后的“旧事谁与语”则发掘了那些隐秘的民国故事。书中所涉内容大都是作者在阅读之余积累下的历史“碎片”,虽然鲜为人知,但却各具魅力,如果将它们拼接在一起,也就成了“民国范儿”的最好诠释。
王凯的《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通过对大量的史实整理和分析,帮我们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一幕幕戏剧:舞台上的演员我们或者熟悉,或者不熟悉,但是这些名字的确曾经改变了那个时代、以至于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管是从政、从商、从文、从武......这些人物在作者的笔下通过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动荡年代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有血有肉,不管最终是成是败,但在那个年代,他们是那样的真实的活过,并且真实的成为他们自己。
王凯在书的序言中说,对“民国范儿”的理解见仁见智,或曰风情,或曰风尚,或曰趣味。但不管如何,都有一个不变的内核,那就是独立和自由,也就是陈寅恪所云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恰恰就是“民国范儿”的魅力之所在。
我们知道,无论是北洋军阀当政,还是国民党“训政”,民国政治始终都未能真正走上正轨,以至于在今人的脑海中,民国简直一无是处。正如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个看来像只是恶的事实,一个看来完全是颓废的时代,只能是一个‘非历史的’事实,这就是说,它还没有用历史的精神去处理,没有经过思想贯注。”
事实上,恰是因为民国政治上的混乱,才使社会留存了自由空间,让军阀有军阀的气度,政客有政客的操守,知识分子尚能特立独行,将自己的个性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如果没有了个性,当然也就谈不上“范儿”,“范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却总能让人津津乐道的,只是流于凡俗的言行注定要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那些穿着长衫旗袍, 而为西方文化洗礼的民国人物们,身处中国跌宕起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既留存有古代士人的嶙峋傲骨,又不乏现代知识人的先进理念。
政客中向来被视为懦弱的黎元洪,敢于在袁世凯称帝时大声说“不”;名将余程万率孤军困守常德16昼夜,几乎以身殉国。政坛之外,书中更多涉及的是文人身影,既揭开了鲁迅与沈从文因一个误会而老死不相往来的秘闻,也谈及胡适在朋友婚礼上“耍酒疯”的窘态。文人也不只有风花雪月,清末章太炎、邹容在“苏报案”中九死一生,上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们为“民主与独裁”而激烈论争,而学者张奚若因不满国民党独裁,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一封八个字的电报:“无政可参,路费退回”尽显文人风骨。
每看民国人物的故事,总会让我想起《世说新语》,当初刘义庆给时人列出的十三个门类:方正、雅量、识鉴、赏誉、规箴、豪爽……无不能在民国年间找到对应的故事。《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就以舒缓的笔调,回溯了那犹若魏晋风流的民国往事。
“民国范儿”》
【作 者】王 凯
【出 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 期】2012年1月版
对“民国范儿”的理解见仁见智,或曰风情,或曰风尚,或曰趣味。但不管如何,都有一个不变的内核,那就是独立和自由,也就是陈寅恪所云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恰恰就是“民国范儿”的魅力之所在。
近几年来,知识界谈论民国成为一种风尚。因为民国与当今牵连最广,所以不少人期望通过阅读民国而以史为鉴,从民国时原始的报刊、文集,到今人挖掘内幕的学术作品,都不乏使人受益的佳作。除此之外,更多的读者则是出于对民国人物的好奇,而想在书中找到一个与今不同的旧中国,看一看陈丹青先生所谓的“民国范儿”究竟若何。王凯这本《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就将那些早已成为往事的名人轶闻呈现给了读者。
本书所收的几十篇文章被划分为五部分,“高处不胜寒”谈民国政界风云;“雨打风吹去”记士林典故;“论政犹书生”是文人们的激扬文字;“名士自风流”叙说骚人墨客的浪漫传奇;最后的“旧事谁与语”则发掘了那些隐秘的民国故事。书中所涉内容大都是作者在阅读之余积累下的历史“碎片”,虽然鲜为人知,但却各具魅力,如果将它们拼接在一起,也就成了“民国范儿”的最好诠释。
王凯的《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通过对大量的史实整理和分析,帮我们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一幕幕戏剧:舞台上的演员我们或者熟悉,或者不熟悉,但是这些名字的确曾经改变了那个时代、以至于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管是从政、从商、从文、从武......这些人物在作者的笔下通过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动荡年代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有血有肉,不管最终是成是败,但在那个年代,他们是那样的真实的活过,并且真实的成为他们自己。
王凯在书的序言中说,对“民国范儿”的理解见仁见智,或曰风情,或曰风尚,或曰趣味。但不管如何,都有一个不变的内核,那就是独立和自由,也就是陈寅恪所云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恰恰就是“民国范儿”的魅力之所在。
我们知道,无论是北洋军阀当政,还是国民党“训政”,民国政治始终都未能真正走上正轨,以至于在今人的脑海中,民国简直一无是处。正如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个看来像只是恶的事实,一个看来完全是颓废的时代,只能是一个‘非历史的’事实,这就是说,它还没有用历史的精神去处理,没有经过思想贯注。”
事实上,恰是因为民国政治上的混乱,才使社会留存了自由空间,让军阀有军阀的气度,政客有政客的操守,知识分子尚能特立独行,将自己的个性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如果没有了个性,当然也就谈不上“范儿”,“范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却总能让人津津乐道的,只是流于凡俗的言行注定要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那些穿着长衫旗袍, 而为西方文化洗礼的民国人物们,身处中国跌宕起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既留存有古代士人的嶙峋傲骨,又不乏现代知识人的先进理念。
政客中向来被视为懦弱的黎元洪,敢于在袁世凯称帝时大声说“不”;名将余程万率孤军困守常德16昼夜,几乎以身殉国。政坛之外,书中更多涉及的是文人身影,既揭开了鲁迅与沈从文因一个误会而老死不相往来的秘闻,也谈及胡适在朋友婚礼上“耍酒疯”的窘态。文人也不只有风花雪月,清末章太炎、邹容在“苏报案”中九死一生,上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们为“民主与独裁”而激烈论争,而学者张奚若因不满国民党独裁,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一封八个字的电报:“无政可参,路费退回”尽显文人风骨。
每看民国人物的故事,总会让我想起《世说新语》,当初刘义庆给时人列出的十三个门类:方正、雅量、识鉴、赏誉、规箴、豪爽……无不能在民国年间找到对应的故事。《长衫旗袍里的“民国范儿”》就以舒缓的笔调,回溯了那犹若魏晋风流的民国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