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长期的摸索,北京化工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形成了“三一模式”。“三一模式”是“三条实现路径、一个中心目标”的简称。三条实现路径包括课程学习、科研体验、产业实践。三条路径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三一模式”的持续实践使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形成了大化工人才培养的品牌
产学研合作教育“三一模式”的雏形,产生于学校学科优势明显的大化工领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培育出了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教材,更造就了一个个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一支支深受学生爱戴的名师队伍。
1.更新了教学内容
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从未来人才知识结构的顶层设计入手,针对现代工业生产和企业技术升级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对培养计划做动态调整。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示例引入课堂,采用“案例教学”和“基于问题的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如“化工前沿进展”课程主要内容是当前化工科研的前沿成果和企业最新工艺案例。
在充分调研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和分析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学校在化工类专业先后开设了“化工过程分析”“化工前沿进展”“材料导论”等精品课程。其中,“化工过程分析”已经成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材料导论”也已建设成国家双语示范课。在大化工类专业理科实验班的培养方案中汇聚大化工及相关学科中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数理化基础宽厚、大化工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等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8门北京市精品课程为主体。
2.构建了特色培养计划
从未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入手,针对化工产业升级的需求,学校对培养计划做了动态调整,形成了大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见下表)
该计划全面反映了国家对大化工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较好遵循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恰当体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三一模式”对本科教学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为学校各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核心框架。
3.丰富了专业内涵
为保证学科专业的教育质量,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办学效益,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和专业更新机制。学校在招生计划的制定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中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审核过程充分听取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实行学科专业的“末位淘汰制”, 依托优势学科,整合、拓展、改造传统的学科专业。
同时,学校依托满足社会重大需求的科研项目积极创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例如,基于高金吉院士的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当前化工企业对故障诊断和安全生产保障工程师的需求,设置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与其他兄弟院校的安全工程专业不同,它具有化工设备故障诊断的特色。
截至2009年,学校先后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大化工类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10个大化工类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以特色专业为主的大化工专业结构。
4.培育了教学团队
产学研相互促进,培育和造就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大化工领域内,学校拥有张常群等4位广受学生欢迎的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化学工程教学团队、高分子科学课程教学团队等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打造了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一体化基地
通过“三一模式”,学校逐渐建立了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自主研制实验教学设备为特色,以各级各类专业实验室为平台,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数10个校级研究基地(包括跨学科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究所、实验室等)面向本科教学开放。
以生命学院为例。2002年,该学院依托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物炼制中心等科研教学资源,在学校、学院和企业的联合资助下,建立了创新实践基地,设置了创新活动基金。同时,原有的教学实验室及科研室均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早在2001年,学校就起步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校、院、系三层次教学实验(实习)中心(室),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特色实验室及创新与实习基地4个模块。2004年,整合化学化工实践教学体系,组建了校级化学化工教学实验中心,以学校化学化工学科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为依托,构建了相应的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框架。此后,化学化工教学实验中心逐年有计划地更新了实验项目内容,使研究型综合实验中的项目绝大部分来自教师的科研和工厂实际生产。
通过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学科建设涉及的人力资源、基地资源都整合到教学活动中。以轻工生物技术教学实验中心为例,该中心设置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在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在发酵工程与酶工程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近年来,该中心获国家级教学奖励4项,北京市教学奖励13项,校级教学奖励15项。
截至目前,“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教学实验中心”等5个实验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级教学实验中心;“大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被列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立项单位。
提高了本科生参与科研体验和产业实践的比例
将毕业环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融为一体,能使学生受到实际工程与科研的训练。近3年来,有生命学院本科生参与的国家级攻关、自然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10余项,研究开发项目达20多项,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有3篇被SCI收录,全国性会议论文10余篇。有30多名生命学院的本科学生参加了新疆独山子建立年产10吨的透明质酸发酵生产线、上海绿铭公司(生产能力1万吨/年)生物柴油工业生产线,1-3丙二醇、棕榈酸异辛酯等中试基地和示范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化工原理实验室实施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装置研发计划,所研发的近20种集计算机过程模拟、在线采集与控制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装置及软件,直接用于本科生教学。近200套设备被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60多个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所采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中水处理技术的研发、3,000吨/年低成本纳米CaCO3科技成果的转化、数十吨异丙苯合成分子筛催化剂的研发与工业化应用等研究活动中,本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学校毕业生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6%左右。在全国和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学校学生有12个队获全国一等奖,25个队获全国二等奖,122个队获北京市一、二等奖。学生代表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多次名列第一,2002年曾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
由于学生充分参与学校与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毕业生成为学校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通过产学途径的训练,部分学生初步具备了工程师和企业家的素养,毕业之初即开始自主创业,如参加了中水处理技术研发的本科学生毕业之后成功创业,其开办的科技型企业目前拥有员工数十人。这种成功案例虽然尚不普遍,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充分证明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也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成功创业。
实践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
为实现“三一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从2000年开始主持或参与“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等12个国家级教改课题的研究,并及时将教改最新成果固化为管理制度。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三一模式”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高等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可。2004年,“构建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04年底教育部直属院校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学校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2009年,“产学研相互促进建设大化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自2001年以来,先后有东华大学等百余所兄弟院校来校交流访问,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的措施和内容作为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借鉴和有益的启示。合作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多次在教育部主办的高校教学论坛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以李延保教授为组长的教学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在高水平教学管理类刊物上发表与本成果相关论文20余篇;由学校主编的《推进教育创新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于200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经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推荐,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经验已在北京地区高校推广。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形成了大化工人才培养的品牌
产学研合作教育“三一模式”的雏形,产生于学校学科优势明显的大化工领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培育出了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教材,更造就了一个个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一支支深受学生爱戴的名师队伍。
1.更新了教学内容
学校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从未来人才知识结构的顶层设计入手,针对现代工业生产和企业技术升级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对培养计划做动态调整。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示例引入课堂,采用“案例教学”和“基于问题的教学”等教学方法的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如“化工前沿进展”课程主要内容是当前化工科研的前沿成果和企业最新工艺案例。
在充分调研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和分析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学校在化工类专业先后开设了“化工过程分析”“化工前沿进展”“材料导论”等精品课程。其中,“化工过程分析”已经成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材料导论”也已建设成国家双语示范课。在大化工类专业理科实验班的培养方案中汇聚大化工及相关学科中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数理化基础宽厚、大化工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等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8门北京市精品课程为主体。
2.构建了特色培养计划
从未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入手,针对化工产业升级的需求,学校对培养计划做了动态调整,形成了大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见下表)
该计划全面反映了国家对大化工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较好遵循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恰当体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三一模式”对本科教学的支撑作用。同时,也为学校各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核心框架。
3.丰富了专业内涵
为保证学科专业的教育质量,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办学效益,学校引入竞争机制和专业更新机制。学校在招生计划的制定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中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审核过程充分听取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实行学科专业的“末位淘汰制”, 依托优势学科,整合、拓展、改造传统的学科专业。
同时,学校依托满足社会重大需求的科研项目积极创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例如,基于高金吉院士的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当前化工企业对故障诊断和安全生产保障工程师的需求,设置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与其他兄弟院校的安全工程专业不同,它具有化工设备故障诊断的特色。
截至2009年,学校先后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大化工类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10个大化工类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初步形成了以特色专业为主的大化工专业结构。
4.培育了教学团队
产学研相互促进,培育和造就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大化工领域内,学校拥有张常群等4位广受学生欢迎的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化学工程教学团队、高分子科学课程教学团队等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打造了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一体化基地
通过“三一模式”,学校逐渐建立了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自主研制实验教学设备为特色,以各级各类专业实验室为平台,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数10个校级研究基地(包括跨学科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究所、实验室等)面向本科教学开放。
以生命学院为例。2002年,该学院依托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生物炼制中心等科研教学资源,在学校、学院和企业的联合资助下,建立了创新实践基地,设置了创新活动基金。同时,原有的教学实验室及科研室均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早在2001年,学校就起步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校、院、系三层次教学实验(实习)中心(室),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特色实验室及创新与实习基地4个模块。2004年,整合化学化工实践教学体系,组建了校级化学化工教学实验中心,以学校化学化工学科的科技和人才优势,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为依托,构建了相应的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框架。此后,化学化工教学实验中心逐年有计划地更新了实验项目内容,使研究型综合实验中的项目绝大部分来自教师的科研和工厂实际生产。
通过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学科建设涉及的人力资源、基地资源都整合到教学活动中。以轻工生物技术教学实验中心为例,该中心设置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在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在发酵工程与酶工程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近年来,该中心获国家级教学奖励4项,北京市教学奖励13项,校级教学奖励15项。
截至目前,“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工教学实验中心”等5个实验中心被评为北京市级教学实验中心;“大化工类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被列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立项单位。
提高了本科生参与科研体验和产业实践的比例
将毕业环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融为一体,能使学生受到实际工程与科研的训练。近3年来,有生命学院本科生参与的国家级攻关、自然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10余项,研究开发项目达20多项,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有3篇被SCI收录,全国性会议论文10余篇。有30多名生命学院的本科学生参加了新疆独山子建立年产10吨的透明质酸发酵生产线、上海绿铭公司(生产能力1万吨/年)生物柴油工业生产线,1-3丙二醇、棕榈酸异辛酯等中试基地和示范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化工原理实验室实施的“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装置研发计划,所研发的近20种集计算机过程模拟、在线采集与控制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装置及软件,直接用于本科生教学。近200套设备被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60多个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所采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中水处理技术的研发、3,000吨/年低成本纳米CaCO3科技成果的转化、数十吨异丙苯合成分子筛催化剂的研发与工业化应用等研究活动中,本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学校毕业生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6%左右。在全国和北京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学校学生有12个队获全国一等奖,25个队获全国二等奖,122个队获北京市一、二等奖。学生代表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多次名列第一,2002年曾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
由于学生充分参与学校与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毕业生成为学校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通过产学途径的训练,部分学生初步具备了工程师和企业家的素养,毕业之初即开始自主创业,如参加了中水处理技术研发的本科学生毕业之后成功创业,其开办的科技型企业目前拥有员工数十人。这种成功案例虽然尚不普遍,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充分证明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也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成功创业。
实践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
为实现“三一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从2000年开始主持或参与“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等12个国家级教改课题的研究,并及时将教改最新成果固化为管理制度。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三一模式”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高等教育界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可。2004年,“构建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04年底教育部直属院校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学校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2009年,“产学研相互促进建设大化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自2001年以来,先后有东华大学等百余所兄弟院校来校交流访问,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的措施和内容作为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借鉴和有益的启示。合作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多次在教育部主办的高校教学论坛上作大会特邀报告;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以李延保教授为组长的教学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在高水平教学管理类刊物上发表与本成果相关论文20余篇;由学校主编的《推进教育创新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于200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经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推荐,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经验已在北京地区高校推广。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