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营改增”是指将缴纳的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自2009年全国实行增值税转型后,我国税制改革的又一次浪潮。根据国家相关税务体制,“营改增”的改革任务于“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在这一改革形势下,各行业在“营改增”过程中都面临着一次全面改革,企业赋税、产业和消费升级也在不断跟进变化。本文从营改增政策出发,解析这一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及促进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办法,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 企業 影响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069-02
1 营改增政策的解读
通俗来讲,营改增就是改变对产品征收增值税、对服务征收营业税的方式,将产品和服务一并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再对“服务”征收营业税,并且降低增值税税率。
2016年3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我国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至此,营业税宣告退出历史舞台。从这一政策的改革实施来看,营改增的目的和特点就是减少重复纳税。这一政策的施行,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加完善的企业征税纳税制度,变成良性循环,大大降低企业的税负。结合企业目前面临的较大经济压力,全面实施营改增,可以促进企业不断盈利,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2 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差别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营改增前的税制对企业的税务负担较重。比如以建筑行业为例分析,企业在采购建筑材料的环节已经缴纳了增值税,但是在销售环节却是缴纳的营业税,而不是增值税。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实现增值税的进销抵扣。这在一定程度将影响税负,造成重复征税,从而加重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实现营改增后,首先在税率方面由原来的3%的营业税率变为增值税率11%,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增值税的计税过程是:增值税额=商品的不含税销售价款×11%-购进材料款×17%,营业税的计算过程是=商品销售价款×6%。
下面我们通过举例论证企业税赋是如何减负的。
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一项住宅工程,全部工程于该年10月份竣工并通过验收,取得工程总价款7000万元。已知:建筑业营业税率为3%。计算过程如下(只考虑增值税和营业税):某公司承建住宅工程应缴纳的营业税为:(7000+20)×3%=210.6万元 但是“营改增”以后,该建筑公司不再缴纳营业税,只需要缴纳增值税了,假设可以取得进项税额为X,建筑企业能取得才购进工程物资增值税专用发票且都是17%的税率(其他税率暂不考虑),则:增值税=7020/1.17×17%-X=1020-X。如果营改增前后税负不变,则有:1020-X =210.6,得出:X=809.4万元。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该税负的边际值需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占工程总价(含税)的比例=809.4/7020=11.53%。由此可见,在建筑行业只有进项税额取得所占项目总价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1.53%,才能减轻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税务负担能力。当然这个比例值是在进项税的抵扣率17%基础上得出的一个结论。
因此,在企业的税负计算上,它的进项税额能否取得,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改增后的税负变化。由此可见,企业在计算这个税负时,所采用的方法,简单计算法和进销抵扣法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负。而这个进项税额的抵扣是直接决定“营改增”之后的税负差别。
3 营改增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3.1 有效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产业化分工和结构调整,提升整体竞争力
鉴于我国目前企业生存和发展境况,众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的小型供应商这类企业运营方式混乱、专业分包现象严重,当“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结合利好政策,可以加大管理力度,以票控税,税负统一管理,使整个经营链上的企业无论大小,均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抵扣链条。从企业的自身管理角度出发,可以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规范市场秩序,最终实现企业的专业分工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2 有效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合理降低税负,减轻企业的压力
营改增前,经济生活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一种制约企业发展的现象,即企业所需要采购的原料等物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但却还作为类似工程的总价计征营业税的依据,重复缴纳营业税;在企业进行转包或者分包工程,假如拿不到纳税的完税证明,就会给企业造成重复征税问题。当“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明确了增值税的抵扣项目,比如建筑行业的建筑材料等通过进项税额对项目成本进行抵扣,分包业务可以开具发票,多种重复征税的现象得到了行之有效的改变,进一步实现了税负公平的目标。
3.3 实现了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了产业内部架构
营改增实施后,企业最大的变化就是避免了营业税的重复征税,不能进行抵扣和退税的尴尬现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实现了增值税的实施目的,并能有效施行道道征税但层层抵扣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营改增还起到了改变企业生态环境的作用,改变了市场经济生活中的价格体系,形成了有理可依的抵扣程序,使企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使企业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这一有效政策进行经济环境分析,掌握纳税新规,并在纳税过程中完善企业内部的产业架构。
4 营改增后企业纳税应对办法分析
结合上述计算税费方法,显而易见,营改增之后企业有效纳税的应对办法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供应商把控。对企业内部采购人员和供货的供应商都应明确责任,要求对方必须确认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对方提供开票信息;如果供应商不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对方去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也要对供应商进行梳理和分类,如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其本身不具备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那么可以要求其找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关键词:营改增 企業 影响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069-02
1 营改增政策的解读
通俗来讲,营改增就是改变对产品征收增值税、对服务征收营业税的方式,将产品和服务一并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再对“服务”征收营业税,并且降低增值税税率。
2016年3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我国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至此,营业税宣告退出历史舞台。从这一政策的改革实施来看,营改增的目的和特点就是减少重复纳税。这一政策的施行,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加完善的企业征税纳税制度,变成良性循环,大大降低企业的税负。结合企业目前面临的较大经济压力,全面实施营改增,可以促进企业不断盈利,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2 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差别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营改增前的税制对企业的税务负担较重。比如以建筑行业为例分析,企业在采购建筑材料的环节已经缴纳了增值税,但是在销售环节却是缴纳的营业税,而不是增值税。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实现增值税的进销抵扣。这在一定程度将影响税负,造成重复征税,从而加重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实现营改增后,首先在税率方面由原来的3%的营业税率变为增值税率11%,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增值税的计税过程是:增值税额=商品的不含税销售价款×11%-购进材料款×17%,营业税的计算过程是=商品销售价款×6%。
下面我们通过举例论证企业税赋是如何减负的。
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一项住宅工程,全部工程于该年10月份竣工并通过验收,取得工程总价款7000万元。已知:建筑业营业税率为3%。计算过程如下(只考虑增值税和营业税):某公司承建住宅工程应缴纳的营业税为:(7000+20)×3%=210.6万元 但是“营改增”以后,该建筑公司不再缴纳营业税,只需要缴纳增值税了,假设可以取得进项税额为X,建筑企业能取得才购进工程物资增值税专用发票且都是17%的税率(其他税率暂不考虑),则:增值税=7020/1.17×17%-X=1020-X。如果营改增前后税负不变,则有:1020-X =210.6,得出:X=809.4万元。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该税负的边际值需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占工程总价(含税)的比例=809.4/7020=11.53%。由此可见,在建筑行业只有进项税额取得所占项目总价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1.53%,才能减轻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税务负担能力。当然这个比例值是在进项税的抵扣率17%基础上得出的一个结论。
因此,在企业的税负计算上,它的进项税额能否取得,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改增后的税负变化。由此可见,企业在计算这个税负时,所采用的方法,简单计算法和进销抵扣法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税负。而这个进项税额的抵扣是直接决定“营改增”之后的税负差别。
3 营改增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3.1 有效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产业化分工和结构调整,提升整体竞争力
鉴于我国目前企业生存和发展境况,众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的小型供应商这类企业运营方式混乱、专业分包现象严重,当“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结合利好政策,可以加大管理力度,以票控税,税负统一管理,使整个经营链上的企业无论大小,均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抵扣链条。从企业的自身管理角度出发,可以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规范市场秩序,最终实现企业的专业分工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2 有效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合理降低税负,减轻企业的压力
营改增前,经济生活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一种制约企业发展的现象,即企业所需要采购的原料等物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但却还作为类似工程的总价计征营业税的依据,重复缴纳营业税;在企业进行转包或者分包工程,假如拿不到纳税的完税证明,就会给企业造成重复征税问题。当“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明确了增值税的抵扣项目,比如建筑行业的建筑材料等通过进项税额对项目成本进行抵扣,分包业务可以开具发票,多种重复征税的现象得到了行之有效的改变,进一步实现了税负公平的目标。
3.3 实现了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了产业内部架构
营改增实施后,企业最大的变化就是避免了营业税的重复征税,不能进行抵扣和退税的尴尬现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实现了增值税的实施目的,并能有效施行道道征税但层层抵扣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营改增还起到了改变企业生态环境的作用,改变了市场经济生活中的价格体系,形成了有理可依的抵扣程序,使企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使企业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这一有效政策进行经济环境分析,掌握纳税新规,并在纳税过程中完善企业内部的产业架构。
4 营改增后企业纳税应对办法分析
结合上述计算税费方法,显而易见,营改增之后企业有效纳税的应对办法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供应商把控。对企业内部采购人员和供货的供应商都应明确责任,要求对方必须确认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对方提供开票信息;如果供应商不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对方去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也要对供应商进行梳理和分类,如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其本身不具备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那么可以要求其找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