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磁州窑白地黑绘花鱼藻纹盆装饰浅析(中)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al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民间收藏资料
  2020年1月峰峰磁州窑历史博物馆举办了“鱼纹化吉”展览。此次展览的展品均为个人收藏家所珍藏,共展出元代盆类标本160余件。经专家鉴定,全部为元代彭城窑产品,其中以鱼藻纹为主纹饰的盆为101件,均胎体厚重坚硬,胎色灰,平底,底部中心有凹槽。典型标本介绍如下:
  图1,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底径19、残高10厘米。盆斜腹,灰白胎,盆外壁施黑色釉,内施乳白釉,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用毛笔蘸斑花石颜料绘出图案,盆内壁饰竖条纹,盆底绘鱼纹和水藻,左首鱼,鱼鳞用网格纹,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形象逼真。
  图2,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底径22厘米。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绘鱼纹和水草,鱼鳞用网格纹,右首鱼,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形象生动。
  图3,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部残壁,底径22.5、残高5厘米。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内饰弯曲扭动鱼纹,鱼头弯曲朝下,左首鱼。水藻环绕鱼一周,鱼鳞用水波纹,形象生动。
  图4,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部残壁,底径22、残高7厘米,盆外壁施黑色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内饰鱼纹和水藻、荷叶纹,左首鱼,鱼鳞用网格纹,鱼身弯曲,鱼头朝上,鱼身藏于荷叶下。
  图5,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部残壁,底径25.5、残高10厘米,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饰鱼纹和水藻,左首鱼,鱼鳞用网格纹。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形象逼真。
  图6,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许残壁,底径24 、残高4厘米。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饰鱼纹和水波纹,右首鱼,鱼在水里游动,活灵活现。
  图7,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部残壁,底径22、残8厘米,盆外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饰竖条纹,盆底绘鱼纹和水草,左首鱼,鱼鳞用网格纹,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形象逼真。
  图8,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部残壁,底径24.5、残高15厘米。盆外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饰莲瓣纹,盆底饰鱼纹和莲叶、水藻纹,左首鱼,鱼鳞用网格纹,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鱼身藏于荷叶下,形象生动。
  图9,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部残壁,底径18.5、残高10厘米,盆外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饰竖条纹,盆底绘鱼纹和水草,左首鱼,鱼鳞用网格纹,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形象生动。
  图10,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部残壁,底径25、残高11厘米,盆外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饰竖条纹,盆底绘鱼纹和水草、荷叶纹,鱼鳞用网格纹,鱼顺水藻游动,右首鱼,鱼尾藏于荷叶下。
  图11,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大部分盆底,少部盆壁和口沿。底径20、盆高17厘米。盆外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侈口,折沿,口沿饰弦纹,弦纹间饰逗点纹,盆内部壁椭圆形开光,内饰花卉纹。盆底主纹样为鱼纹,配以水草花纹,左首鱼,逆流而上,鱼鳞用水波纹绘出。
  图12,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半盆底和残盆壁,底径24.5、残高5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饰竖条纹,盆底主纹饰绘双鱼,配以水藻,右首鱼双鱼鱼鳞均为网格状,逆流而上,齐头并进,水藻随水飘动,形象生动。
  图13,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大部分盆底,底径24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绘鱼,配以水藻,左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摆动,造型优美。
  图14,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残盆壁、口沿,底径19、残高8厘米。宽圆沿,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上半部分绘弦纹和曲线纹,下半部绘竖條纹。盆底主纹样为鱼纹,配以水藻和荷叶。左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摆动,鱼鳞用网格纹,鱼尾藏于荷叶下,生动有趣。
  图15,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底径14 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花卉和水草,鱼鳞呈网格状,右首鱼,鱼逆流而上,花卉、水藻随水摆动。
  图16,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残壁,底径25、残高6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饰竖条纹,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水藻,鱼鳞纹网格状,右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摆动,形象逼真。
  图17,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大部分盆底,底径25.5、残高3.5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水藻,鱼鳞呈网格状,鱼身肥大,水藻宽大茂盛,左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摆动,形象生动。
  图18,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大部分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5、残高7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水藻、荷叶,鱼鳞呈网格状,鱼逆流而上,水藻、荷叶随水摆动,左首鱼,鱼身藏于荷叶下,露头露尾,生动有趣。
  图19,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许盆壁、口沿。底径23、残高14 厘米。盆外部施褐色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口沿饰弦纹,盆内壁近口沿处饰弦纹,其余饰竖条纹,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水藻,左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流飘动, 形象逼真。
  图20,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部分盆壁、口沿。底径22、盆高11.5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花装饰技法,圆沿,盆内壁二分之一处饰弦纹,弦纹上下竖条纹,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水藻、荷叶,鱼弯曲呈弓形,鱼鳞呈网格状,鱼头和鱼尾均朝左,鱼身藏于荷叶下,露头露尾,画面逼真。   图21,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部分盆壁、口沿。底径23、盆高13厘米,盆外部施褐色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圆沿,盆内壁开光内饰花卉纹,盆底主纹样为鱼,鱼鳞呈网格状,配以水藻、荷叶,鱼身藏于荷叶下,左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荷叶随水摆动,画面生动。
  图22,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部分盆壁、口沿。底径22、盆高17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圆沿,盆内壁上部三分之一处饰弦纹,其余饰竖条纹,盆底主纹样为鱼,鱼鳞呈网格状,配以水藻,左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流动,画面生动。
  图23,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3、残高7厘米,盆外部施褐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荷叶、荷花、水藻,鱼鳞呈网格状,鱼身藏于荷叶下,左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荷叶、荷花随水流动,画面丰富。
  图24,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5、残高6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和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水藻,盆内壁花草和盆底水藻为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鱼为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鱼形状怪异,鱼头夸张变形,鱼身像龙,左首鱼,鱼鳞呈片状,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流动,画面生动。
  图25,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部分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5.5、残高10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饰竖条纹,盆底纹样饰鱼纹配以水藻,鱼鳞呈网格状,右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摆动,画面逼真。
  图26,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部分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1.5、残高5.5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荷叶、水藻,左首鱼,鱼肥大,魚鳞呈网格状,鱼身弯曲,头朝左向上抬起,鱼尾朝上翘起,鱼身藏于荷叶下,水藻被鱼弯起带动朝上飘起,画面有趣。
  图27,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部分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0.5、残高5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水藻,左首鱼,鱼鳞呈网格状,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流动,画面逼真。
  图28,元代鱼藻纹盆,安际衡藏,完整,盆沿处有粘接,盆底径26、口径47、高16 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圆唇,盆内壁饰三个心形开光,开光内饰水藻,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水藻,左首鱼,鱼鳞呈网格状。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飘动。鱼尾处水藻被鱼游动带起朝上,与盆壁开光内纹饰对应相同,画面精彩。
  图29,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大部分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4、残高4厘米,盆外部施褐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鱼,配以荷花、荷叶纹,左首鱼,鱼鳞呈网格状,鱼在荷花相拥中向左游动,画面精彩。
  图30,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安际衡藏,残,仅存盆底和半部分盆壁和口沿,底径22、高12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花装饰技法,盆内壁开光内绘花卉纹,盆底主纹样为鱼纹,配以水藻,左首鱼,鱼整体修长,鱼鳞呈网状,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飘动,画面生动。
  图31,元代鱼藻纹盆,索润林藏,基本完整,有粘接。口径 45、底径24、高13 厘米。侈口,折沿,斜腹,平底,底部中心有凹槽,灰白胎,盆外壁施褐色釉,内施乳白釉,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用毛笔蘸斑花石颜料绘出图案,盆沿饰弦纹,盆内壁对称开两椭圆形开光,开光内饰花草纹,开光外饰水藻纹。盆底主题纹样为鱼纹,右首鱼,配以水藻,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浮动,形象逼真。
  图32,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迎沐轩藏,残,仅存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8、盆壁残高3.5 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绘有竖条纹,盆底主纹样为鱼纹,配以水藻和荷叶纹,鱼身弯曲,右首鱼,鱼头朝右向上抬起,尾巴向上翘起,鱼身和鱼尾藏于荷叶下,鱼鳞呈网格状。画面灵动。
  图33,元代双鱼纹盆底标本,郝三藏,残,仅存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4、盆壁残高3厘米,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绘双鱼,配以水藻,双鱼以水藻纹中线,上面鱼稍肥大,头朝左,下面鱼稍小,鱼肚朝上,鱼头向右,鱼鳞呈网格状,鱼游动,水藻飘动,画面生动。
  图34,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私人收藏,残,仅存大部分盆底,底径23、残高5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鱼纹,鱼衔水草,左首鱼,鱼逆流游动,画面生动。
  图35,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私人收藏,残,仅存部分盆底和盆壁,残高12厘米,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绘鱼纹,左首鱼,仅存鱼头和部分鱼身,鱼形体肥大,鱼鳍振起,鱼鳞呈鳞片状。
  图36,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私人收藏,残,仅存部分盆底和盆壁,残高9厘米,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绘鱼纹,右首鱼,仅存鱼头,鱼头变形夸大,鱼鳞呈网格状。
  图37,元代双鱼纹盆底标本,索和平藏,残,仅存部分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3、残高5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样为双鱼纹,配以水藻,左首双鱼头向左齐头并进,逆流而上,水藻随水飘动,画面逼真。
  图38,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许英生藏,残仅存部分盆底、盆壁和口沿,底径22、盆高14.5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花和白地黑绘填褐彩装饰技法,盆内壁饰水藻纹,盆底主纹样绘鱼,配以水藻,鱼身在盆底,左首鱼,鱼头跨在盆壁上,画面以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为主,鱼身在白地黑绘花上填以褐彩,画面精彩。
  图39,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许英生藏,残,仅存盆底和少许盆壁,底径22、残高10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绘水藻纹,盆底主纹样为鱼纹,环绕鱼周圈饰水藻纹,左首鱼,鱼身翻转弯曲,向上弓起,鱼头、鱼尾朝下,鱼鳞呈片状,画面精美。   图40,元代双鱼纹盆底标本,张强藏,残,仅存部分盆底和盆壁,盆底径18、残高9.5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开光内绘花鸟纹,盆底主纹样饰双鱼纹、配以水藻纹,左首鱼,双鱼上下叠压,头均朝左,鱼鳞呈网格状,双鱼齐头并进,画面生动。
  图41,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张新杰藏,残,盆仅存盆底,底径27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底主纹饰绘鱼纹,配以荷叶、水藻纹,左首鱼,鱼头朝左,鱼尾藏于荷叶下,鱼鳞呈网格状,鱼逆流而上,画面生动。
  图42,元代鱼藻纹盆,张三堂藏,盆基本完整,有粘接,底径21、口径45、盆高14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宽圆沿,斜壁,盆内壁对称开两花型开光,开光内饰牡丹纹,开光外饰荷叶纹。盆底主纹样饰鱼纹,鱼鳞呈网格状,配以水藻纹,左首鱼,鱼头朝左,向左游,逆流而上,水藻随水飘动,画面布局合理。
  图43,元代鱼藻纹盆,张三堂藏,盆基本完整,有粘接,底径 25、口径45、盆高 12.5 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侈口,折沿,斜壁,盆沿饰弦纹,盆内壁:上部三分之一处饰弦纹,弦纹间饰曲线纹;以下白描绘莲瓣纹。盆底主纹样绘鱼纹,配以水藻。左首鱼,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飘动。画面布局合理,有层次感。
  图44,元代鱼藻纹盆,张三堂藏,盆较完整,有粘接,盆底有三角形残缺。底径25、口径45、盆高13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侈口,折沿,斜壁,盆沿饰弦纹,盆内壁开两对称椭圆形开光,开光内绘水草纹,开光外绘水波纹,盆底主纹饰绘鱼纹,配以水藻纹,左首鱼,鱼整体修长,鱼鳞呈网格状,鱼逆流而上,水藻随水飘动,画面布局合理。
  图45,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韩海龙藏,残,仅存大部分盆底,底径13厘米,盆底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主纹样为鱼纹,配以荷叶、水藻纹,左首鱼,鱼身向右弯曲呈弓形,鱼头和尾均朝左,鱼身藏于荷叶下,荷叶、水藻随水飘动,画面有趣。
  图46,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韩海龙藏,残,仅存盆底和部分內壁,底径22.5、残高13厘米,盆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盆内壁绘莲花纹,莲子饱满,盆底主纹样为鱼纹,配以荷叶,整条鱼肥大跨过盆底,左首鱼,鱼鳞呈网格状,鱼身藏于荷叶下,用荷叶纹的小衬托鱼的大,画面生动。
  图47,元代鱼藻纹盆底标本,韩海龙藏,残,仅存部分盆底和内壁,底径 22.5、残高8.5厘米,外部施黑釉,盆内白地黑花装饰技法。盆内壁饰水藻纹,盆底主纹样饰鱼纹,右首鱼,鱼肥大,鱼纹绘在盆壁上,彰显鱼的大,鱼鳞呈网格状,画面生动。
  图48,元代鱼藻纹盆,索润林藏,基本完整,有粘接。口径42、底20、高14厘米。圆沿,斜腹,平底,底部中心有凹槽,灰白胎,盆外壁施褐色釉,内施乳白釉,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用毛笔蘸斑花石颜料绘出图案,盆沿饰弦纹,弦纹间饰虚实相间线纹,盆内壁:上部三分之一处饰弦纹,下部三分之二饰竖条纹,盆底主题纹样为鱼纹,左首鱼,配以水藻,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形象逼真。
  图49,元代鱼藻纹盆,索润林藏,基本完整,有粘接,脱釉。口径46、底27、高12.5厘米。侈口,折沿,斜腹,平底,底部中心有凹槽,灰白胎,盆外壁施黑釉,内施乳白釉,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用毛笔蘸斑花石颜料绘出图案,盆沿饰弦纹,弦纹间饰虚实相间线纹,盆内壁:上部三分之一处饰弦纹,弦纹间饰曲线文,下部三分之二饰荷花纹,盆底主题纹样为鱼纹,左首鱼,配以水藻,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形象逼真。
  图50,元代鱼藻纹盆,索润林藏,基本完整,有粘接。口径47、底25、高14厘米。圆沿,斜腹,平底,底部中心有凹槽,灰白胎,盆外壁施褐色釉,内施乳白釉,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用毛笔蘸斑花石颜料绘出图案,盆沿饰弦纹,弦纹间饰虚实相间线纹,盆内壁:上部三分之一处饰弦纹,下部三分之二饰竖条纹,盆底主题纹样为鱼纹,左首鱼,配以水藻,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形象逼真。
  图51,元代鱼藻纹盆,索润林藏,基本完整,有粘接。口径46、底径25、高13厘米。圆沿,斜腹,平底,底部中心有凹槽,灰白胎,盆外壁施黑釉,内施乳白釉,白地黑绘花装饰技法,用毛笔蘸斑花石颜料绘出图案,盆沿饰弦纹。盆内壁饰弦纹和曲线,盆底主题纹样为鱼纹,右首鱼,配以水藻,鱼逆流游动,水藻随水浮动,画面生动。
其他文献
绢本重彩《清着龙袍先祖神丹》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修复前,画心残裂绢质酥脆,遭到虫蛀,画面掉色,人物面部返铅。经过除尘、固色、治返铅、清洗、揭补(缺失画心的修补)、托心、贴折条、(折损部位的加固)打胶矾、全色、砑装等一系列修复过程,使这幅佳作最终再现原画风貌。  针对此画《清着龙袍先祖神丹》的破损状况,以及造成画意损伤易掉色等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来制定详细的修复计划。以前重裱已对
期刊
名人故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名人效应,铭刻着时代印记。张氏帅府作为名人故居之一,是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1914年,是东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好张氏帅府,对于贯彻文物保护工作方针、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和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
期刊
要了解华夏的佛教文化,就不得不知晓中国的四大佛教圣地: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和九华山。故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2015年,发行了四组“中国佛教圣地系列金银纪念币”,以此弘扬我国优秀的佛教文化,展现华夏秀丽的自然风光。  ● 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金银纪念币  央行在2012年5月24日发行的这套金银币,充分展示了五台山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该套币突出主题主要有两层:首先它是佛教题材,表现的是中国
期刊
这是一方土地革命时期黄公略、藤代远使用过的铜墨盒(见图),此刻铜墨盒出自清末民初刻铜名家吕振茂之手。墨盒纵6.8、横4.8、高1.9厘米。盒为铜质、长方形、子母口。盖有铭文:“吕振茂,是日林中生玉竹,月明花下美人來,天上看夏日应”。盖完整,器底残破。盒内有使用后留下的墨痕。墨盒器型方正,用材讲究,刻字布局章法大方、舒展而紧凑、刻工形神兼备、线条坚定、流畅、深刻,汇诗、铭成一器。  ● 刻铜墨盒沿革
期刊
瓦当自西周出现,延至汉代臻于鼎盛,数量繁多,种类丰富,广泛出土于汉代陵园、礼制建筑、墓葬和居住遗址。通过对汉代瓦当装饰纹饰审美内涵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作为建筑构件的瓦当,在这一时期成为时人表达和传递升仙信仰、生死观念、自然崇拜、王权崇拜等社会信仰的重要文化载体或媒介物。  ● “瓦”与“瓦当”  瓦,《说文》解释为:“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也。”段玉裁释:“凡土器未烧之素谓之坯,已烧谓之瓦。”(
期刊
博物馆是留住文化根脉、传承文明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基层博物馆在提供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化研究、藏品保管等作用之外,还应实现好社会文化价值,保护好地区文化和自然遗产。  ● 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博物馆  与过去相比,公众对博物馆的期待、需求和服务日渐提高和精准化。如今的博物馆不仅仅承担着保护文物的责任,还是开放的公共教育平台,更是构建与传递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逐渐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辽代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中国多民族当中,契丹族是十分重要的民族,对辽代佛教、墓室壁画等各方面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辽代佛教,探究了辽代墓葬群壁画艺术对佛教的展现。  关键词:辽代佛教;墓室壁画;艺术  近几十年,随着很多文物、壁画等从辽代的墓葬当中出土,对辽代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各国博物馆当中,辽代宣化墓群壁画得到了多次的展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展示了我国古
期刊
一件包头汉墓出土的黄釉陶樽,在腹部布满了上古神话故事、舞蹈浮雕图像,对汉代戏曲史研究具有文物价值,本文对该藏品内容试作分析。  1981年5月,包头市郊区召湾村西汉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黄釉陶樽,呈筒状,通高22.2、足高1、口径18.3厘米,环樽腹模印浮雕计47图,内容为神话传说故事和舞蹈形象(以下简称陶樽图)(1),兹介绍于后。  ● 神话故事  一、西王母与珍禽异兽  据《山海经》,西王母其状如人
期刊
摘要:女性艺术是展览设计中可深入研究的一大亮点,承载着宗教、民俗、艺术等一系列综合文化元素。女性艺术的起源,我们从历史文献上可得知,在原始社会早期,就已存在由早期人类所创作的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或图形。女性艺术的发展是伴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  关键词:建筑 展览 女性艺术 元素  展览环境中的女性艺术研究主要是通过女性观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状态分析。通过对女性艺术这一分支研究从而获悉,在建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遗保护工作中,基层地区工作是重点和难点。基于该情况,笔者根据自己经历,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传承进行简单阐述与研究。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溯源  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如下定义: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