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2013年1376例Ⅰ、Ⅱ期(T1-2N0-1/T3N0)单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疗效。930例(67.6%)同时接受化疗,先放疗后化疗517例,先化疗后放疗413例。1055例(76.7%)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86例(39.6%) HER-2阳性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单
【机 构】
:
100021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原单位:100730 北京,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北京医院放疗科),100021 北京,国家癌症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1999—2013年1376例Ⅰ、Ⅱ期(T1-2N0-1/T3N0)单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疗效。930例(67.6%)同时接受化疗,先放疗后化疗517例,先化疗后放疗413例。1055例(76.7%)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86例(39.6%) HER-2阳性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Cox法多因素分析。
结果中位随访55个月,10年样本量90例。全组5、10年OS率分别为98.6%和91.5%,DFS率分别为94.6%和82.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6)、T分期(P=0.006)、N分期(P=0.004)、脉管癌栓(P=0.038)和放疗距手术时间(P=0.048)是DFS独立预后因素。保乳术后单纯放疗组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P=0.044)和ER水平(P=0.026)是DFS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临床疗效满意。影响DFS率的因素包括年龄、T分期、N分期、脉管癌栓和放疗距手术时间。保乳术后单纯放疗组的DFS率和N分期与ER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国内外多家机构制定和发布了关于放疗QA、QC的标准、指南、规范或报告。目前国内尚没有机构系统地开展此类工作。完整的放疗QA、QC规范体系应包含临床和物理技术两个方面,后者又包含设备、技术流程、辐射防护等内容物理技术方面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对肿瘤放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放疗质控的规范进行介绍。
目的比较固定野dIMRT、VMAT和HT技术在早期鼻咽癌放疗过程中颈部皮肤受量情况。方法选取16例完成放疗的早期鼻咽癌病例,将颈部外轮廓内缩3 mm生成皮肤。分别以传统方式(TP组)和将颈部皮肤作为OAR (NP组)进行剂量限制设计计划。统计各组计划中颈部皮肤Dmean、V5—V70。对同一放疗技术的两组计划行配对t检验;对3种放疗技术的同一处理方法三组行方差分析。结果HT组皮肤Dmean、V5、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原发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1990—2016年在我院收治的原发女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8例。采用WHO淋巴瘤病理分类、Ann Arbor分期系统分期。共18例(64%)患者进行了手术,27例(96%)进行了化疗、8例(29%)进行了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5年随访率86%。年龄13~80岁,中位年龄56.
小动物放疗模型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放射生物学和临床肿瘤放疗学的研究与发展至关重要。而综合考虑普适性与成本效应等因素,研究人员常运用小鼠模型来研究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生物学机制。近年来,基于不同图像引导的小动物立体放疗设备也取得了巨大发展,它们已能较好模拟人体放疗流程。本文着重介绍了基于不同图像方式(如CBCT与MRI)引导的小动物放疗系统,其次对小动物荧光成像技术进行理解学习,总结对比了不同生
目的对寡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进行原发灶和转移灶放疗的不良反应。方法2011—2015年收治20例寡转移CRPC患者,采取影像引导VMAT技术给予前列腺+精囊区76 Gy分38次,盆腔淋巴结防区46 Gy分23次,转移部位中位剂量60(52~66) Gy分23次,分析其临床相关数据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均完成放疗,仅1例患者出现3级尿路梗阻,须留置导尿。急性期≥2级不良反应中尿路4例(
目的分析贫血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25例在中国10个医疗中心确诊并且接受首程治疗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国贫血标准: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 g/L,成年女性<110 g/L。贫血程度分级:极重度Hb≤30 g/L,重度31~60 g/L,中度61~90 g/L,轻度>90 g/L。结果全组患者就诊时有199例伴有贫血,占16.2%。贫血患者具有更
在头颈部肿瘤IMRT疗程中,适应性再计划有助于改善由于解剖结构变化导致的剂量学不确定性,并能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患者治疗前有较大淋巴结、治疗中体重明显下降等是疗程中再计划的重要预测因素;在放疗开始第4周后靶区及危及器官的缩小趋于稳定,建议第3或第4周行1~2次适应性再计划。
目的观察使用ArcCHECK系统验证全六维摆位误差校正方法的精度。方法选取2015年5—9月接受IMRT技术治疗的14例鼻咽癌患者,使用CBCT获取初次治疗摆位误差。在ArcCHECK模体上模拟摆位误差,使用全六维校正方法对摆位误差进行校正。分别对正确摆位、校正误差前以及校正误差后3种情况进行计划验证。正确摆位与校正误差前后计划验证的DTA和γ通过率行配对t检验。结果正确摆位,校正误差前及校正误差
目的回顾分析影响pT1-3N0M0期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因素。方法收集胸段食管鳞癌行胸腹二野R0术后、病理分期为pT1-3N0M0期、手术前后未行辅助放疗和/或化疗、术后生存期≥3个月者488例。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至随访期结束总复发率为36.9%(180/488),LRR率为21.5%(105/488)、DM率为6.8%(33/488),LRR合并DM率为8.6%(42/488)。多因
目的分析胸中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复发危险因素,并依据结果讨论术后放疗靶区设计方案。方法对2007—2012年间收治的913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根治性术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治疗后出现腹腔淋巴结复发的因素,并比较高危人群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OS并Logrank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分析与腹腔淋巴结复发相关影响因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