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型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对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显效34例(56.7%),有效11例(18.3%),无效15例(25.0%)。总有效率为75.0%。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须高度重视该病的精神心理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疗效;临床分型
[中图分类号] R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76-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一直以来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据国内资料统计其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1/3,西方国家的患病率也高达20%~40%[1]。本文对FD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分型进行了总结,并报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04年2月~2008年5月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罗马Ⅱ标准中FD诊断标准[1]。其中男36例,女24例。
1.2治疗方法
1.2.1精神心理指导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相应的解释,耐心启发、开导和给予一定的鼓励,以取得患者支持和配合,同时告知患者病情情况,并给予详细耐心地解释。
1.2.2生活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原则上尽量进食刺激性小、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
1.2.3药物治疗(1)分为促动力药物治疗组(20例):有上腹饱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餐前半小时口服吗丁啉,5~10mg,每日3次,疗程4周。(2)抑酸治疗组(20例):上腹疼痛或反酸、烧心18例,口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1次,疗程2周。或者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4周。伴有焦虑、忧郁、失眠的患者,口服舒乐安定lmg,每晚1次,或多虑平25mg,每晚1次,疗程2~4周。(3)联合用药治疗组(20例):以上药物联合应用。
1.3临床分型
目前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特点和规律性研究,分型从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12例,20.0%)、溃疡型消化不良(24例,40.0%)、反流型消化不良(15例,25.0%)、非特异型消化不良、吞气型、混合型等(9例,15.0%),渐趋于分为前4种亚型[1]。
1.4疗效判定[2]
根据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等4项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分别予以等级评分,症状消失者评为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者评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评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1.5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并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不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情况见表1。显效34例(56.7%),有效11例(18.3%),无效15例(25.0%)。总有效率为75.0%。
由表1可以看出,两类药物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抑酸药物或者促动力药比较,其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正如定义所述无病理学改变,一般认为是良性的。然而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见于心肌缺血(劳累可加重不适)、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如幽门螺杆菌或非甾体类消炎药所致)或胆囊炎;其心理原因包括伴或不伴吞气症的焦虑、情绪转换性疾病,患抑郁症时的躯体症状化或疑病症。
3.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表现相关,这些机制包括:胃食管反流、延迟胃排空、对胃扩张的高敏性、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所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可以指导甚至预测其对治疗的效果。这些机制相互交替、相互作用,症状变化多样。正是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多因素混杂的疾病,所以难以划分药物治疗取得的统一效果。
3.2FD的临床分型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特点和规律性研究,分型从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12例,20.0%)、溃疡型消化不良(24例,40.0%)、反流型消化不良(15例,25.0%)、非特异型消化不良、吞气型、混合型等(9例,15.0%)渐趋于分为前4种亚型[3]。
3.2.1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认为该组患者的症状是由胃排空延缓或小肠动力障碍所致,症状常见有早饱、恶心、餐后饱胀和腹胀,多在餐后出现,尤其是进食大量食物之后容易发生。
3.2.2溃疡型消化不良该组患者的特点是上腹痛,类似于消化性溃疡,但并无高酸分泌,抗酸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
3.2.3反流型消化不良具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表现,如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但内窥镜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无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
3.2.4 非特异型消化不良 各组消化不良的症状在临床上往往有很大重叠,如不能区分开,则归入非特异型消化不良。
3.3FD的治疗策略
目前,FD的治疗以解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以个体化对症治疗为原则。戒除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停用有可能诱发症状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在去除诱因、改变生活方式及心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药物治疗。经验性治疗策略[4-5]为:①动力障碍样型消化不良可选用促胃动力药,吗丁啉与莫沙必利作用机制不同,两者联合应用可能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类药物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抑酸药物或者促动力药比较,其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溃疡样型或反流样症状则用抑酸药,虽然FD患者酸分泌多于正常,但酸敏感性过高仍可引起症状。抑酸药物特别是质子泵抑制药(PPI)可缓解部分恶性胃溃疡患者的症状和暂时愈合溃疡,从而有延误胃癌早期诊断的潜在危险。③胃肠动力药或抑酸药分别应用疗效不佳时可试行两者相互替换以观疗效。有精神-心理因素障碍FD患者并有抑郁、焦虑症状时加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常用药物有帕罗西汀(赛乐特)、盐酸氟西汀(百忧解)、黛力新(黛安神)和安定等。FD患者根除Hp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症状仍持续,Hp仍阳性者其感染的Hp菌株可能具有更强毒力,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胃粘膜炎症和活动性溃疡,应考虑运用可能无耐药性的根除Hp治疗方案。④中药和中医针刺治疗对FD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对要求采用中医治疗[6]及西药治疗效果差的FD患者可考虑运用。
总之,FD治疗中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该病的精神心理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伟岸,岳恒志. 消化系疾病诊治新概念[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5,16-24.
[2] 黄庆道,钟南山. 广东省常见病诊疗规范[M]. 广州:广东省卫生厅,2003:50.
[3] 罗金燕,龚均. 胃肠运动与疾病[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3.
[4] 邹多武,许国铭.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及西沙必利治疗多因素分析[J]. 中华消化杂志,1997,17(增刊):65.
[5] 梁燕. 功能性消化不良128例临床观察[J]. 新疆医学,2006,36:103.
[6] 吴德超. 平溃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0):82.
(收稿日期:2008-12-29)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疗效;临床分型
[中图分类号] R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76-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一直以来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据国内资料统计其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1/3,西方国家的患病率也高达20%~40%[1]。本文对FD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分型进行了总结,并报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04年2月~2008年5月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罗马Ⅱ标准中FD诊断标准[1]。其中男36例,女24例。
1.2治疗方法
1.2.1精神心理指导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相应的解释,耐心启发、开导和给予一定的鼓励,以取得患者支持和配合,同时告知患者病情情况,并给予详细耐心地解释。
1.2.2生活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原则上尽量进食刺激性小、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
1.2.3药物治疗(1)分为促动力药物治疗组(20例):有上腹饱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餐前半小时口服吗丁啉,5~10mg,每日3次,疗程4周。(2)抑酸治疗组(20例):上腹疼痛或反酸、烧心18例,口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1次,疗程2周。或者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4周。伴有焦虑、忧郁、失眠的患者,口服舒乐安定lmg,每晚1次,或多虑平25mg,每晚1次,疗程2~4周。(3)联合用药治疗组(20例):以上药物联合应用。
1.3临床分型
目前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特点和规律性研究,分型从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12例,20.0%)、溃疡型消化不良(24例,40.0%)、反流型消化不良(15例,25.0%)、非特异型消化不良、吞气型、混合型等(9例,15.0%),渐趋于分为前4种亚型[1]。
1.4疗效判定[2]
根据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等4项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分别予以等级评分,症状消失者评为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者评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评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1.5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并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不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情况见表1。显效34例(56.7%),有效11例(18.3%),无效15例(25.0%)。总有效率为75.0%。
由表1可以看出,两类药物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抑酸药物或者促动力药比较,其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正如定义所述无病理学改变,一般认为是良性的。然而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见于心肌缺血(劳累可加重不适)、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如幽门螺杆菌或非甾体类消炎药所致)或胆囊炎;其心理原因包括伴或不伴吞气症的焦虑、情绪转换性疾病,患抑郁症时的躯体症状化或疑病症。
3.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表现相关,这些机制包括:胃食管反流、延迟胃排空、对胃扩张的高敏性、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所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可以指导甚至预测其对治疗的效果。这些机制相互交替、相互作用,症状变化多样。正是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多因素混杂的疾病,所以难以划分药物治疗取得的统一效果。
3.2FD的临床分型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特点和规律性研究,分型从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12例,20.0%)、溃疡型消化不良(24例,40.0%)、反流型消化不良(15例,25.0%)、非特异型消化不良、吞气型、混合型等(9例,15.0%)渐趋于分为前4种亚型[3]。
3.2.1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认为该组患者的症状是由胃排空延缓或小肠动力障碍所致,症状常见有早饱、恶心、餐后饱胀和腹胀,多在餐后出现,尤其是进食大量食物之后容易发生。
3.2.2溃疡型消化不良该组患者的特点是上腹痛,类似于消化性溃疡,但并无高酸分泌,抗酸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
3.2.3反流型消化不良具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表现,如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但内窥镜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无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
3.2.4 非特异型消化不良 各组消化不良的症状在临床上往往有很大重叠,如不能区分开,则归入非特异型消化不良。
3.3FD的治疗策略
目前,FD的治疗以解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以个体化对症治疗为原则。戒除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停用有可能诱发症状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在去除诱因、改变生活方式及心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药物治疗。经验性治疗策略[4-5]为:①动力障碍样型消化不良可选用促胃动力药,吗丁啉与莫沙必利作用机制不同,两者联合应用可能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类药物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抑酸药物或者促动力药比较,其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溃疡样型或反流样症状则用抑酸药,虽然FD患者酸分泌多于正常,但酸敏感性过高仍可引起症状。抑酸药物特别是质子泵抑制药(PPI)可缓解部分恶性胃溃疡患者的症状和暂时愈合溃疡,从而有延误胃癌早期诊断的潜在危险。③胃肠动力药或抑酸药分别应用疗效不佳时可试行两者相互替换以观疗效。有精神-心理因素障碍FD患者并有抑郁、焦虑症状时加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常用药物有帕罗西汀(赛乐特)、盐酸氟西汀(百忧解)、黛力新(黛安神)和安定等。FD患者根除Hp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症状仍持续,Hp仍阳性者其感染的Hp菌株可能具有更强毒力,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胃粘膜炎症和活动性溃疡,应考虑运用可能无耐药性的根除Hp治疗方案。④中药和中医针刺治疗对FD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对要求采用中医治疗[6]及西药治疗效果差的FD患者可考虑运用。
总之,FD治疗中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该病的精神心理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伟岸,岳恒志. 消化系疾病诊治新概念[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5,16-24.
[2] 黄庆道,钟南山. 广东省常见病诊疗规范[M]. 广州:广东省卫生厅,2003:50.
[3] 罗金燕,龚均. 胃肠运动与疾病[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23.
[4] 邹多武,许国铭.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及西沙必利治疗多因素分析[J]. 中华消化杂志,1997,17(增刊):65.
[5] 梁燕. 功能性消化不良128例临床观察[J]. 新疆医学,2006,36:103.
[6] 吴德超. 平溃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0):82.
(收稿日期: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