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学府,曾培育了7位美国总统,拥有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每年还接纳来自1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2007年秋季,我们有机会来到哈佛学习,其独特的选课、授课、考试模式,令人难忘。
选课:网上“投标”
哈佛大学汇聚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教授、学者,包括经济学专家曼昆、政治学专家亨廷顿、外交学专家约瑟夫·奈、领导学专家海菲斯、教育学专家加德纳等等,他们个个闻名世界、著作等身。在校学生每学期一般只能选修4门课,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聆听大师们的教诲,并非易事,因此,如何选课成为学生面临的首要难题。
在众多的学院中,选课最具特色的是商学院和政府学院。商学院讲究机会平等、运气优先,如果报名人数超出课堂限额,就抽签决定,简单实用。肯尼迪政府学院则发明了一套独特的选课模式:网上“投标”。在每学年的200多门课中,需要“投标”的往往是10多门最受欢迎的“热门课”,如约瑟夫·奈的“外交政策”、曼德爾的“谈判技巧”等等。学院按照每位学生在校时间长短给予一定的点数:博士2000点,研究型硕士(学制2年)1200点,管理类硕士(学制1年)600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轻重缓急,通过网络“投标”选课,最终点数高者获得选课权。通常在校两年若能选到4—5门“热门课”就算幸运了,因为“谈判技巧”一般需600多点,“外交政策”也要300多点。如果“投标”失败,只能旁听,但不能参加课堂讨论和考试,自然也拿不到学分。
课前:准备好三个问题
阅读材料多是哈佛教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通常每周要看500—800页的资料,而且要有自己的思考、心得和评价。校园的草地上、餐厅里、图书馆、计算机房,随处可见学生们埋头苦读、潜心思索的身影。各学院还专门为每位学生制作了名签,随身携带,上课时摆在面前,教授可随机点名提问。课堂上很难有学生能“逃脱”老师的提问而一言不发、“滥竽充数”。
哈佛校园里流传着一则幽默:如果课前没有读完阅读材料,就写一个纸条给教授,上书“我今天没有准备好,请不要提问我。某某某”。教授收到字条,心领神会,肯定不会提问!但是大多数学生的经验表明,应对提问最佳的办法是“主动出击”,多向老师发问。所以,无论是否读完了阅读材料,课前一定要至少准备好3个问题,再加上自己的观点、评论,通常可应对自如,顺利过关。
听课:知识的盛宴
哈佛的教授大多阅历丰富、著作等身,但讲课却很少用自己的专著作教材,也没有专门的讲义,更极少使用幻灯片“照本宣科”。约瑟夫·奈一学期列出的阅读书目多达11本,文章200多篇,但课堂上分发的材料却只有4页纸,2000多字,主要是理论框架、核心概念、思考问题。然而,其渊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深入地分析,几乎使每堂课都成为“知识的盛宴”:各种理论思潮、当前国际形势、主要热点问题、大国外交政策等等,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更为可贵的是,他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也尊重有加、耳提面命、春温秋肃,其大师风范令人叹服。
讲授《美国总统制》的罗杰·波特教授曾担任福特、里根、老布什三位总统的经济顾问,是唯一在哈佛礼堂开课的教授,他对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可谓了如指掌。每逢他授课时,200多人的教室都座无虚席:重大决策的台前幕后、利益集团的博弈钻营、领袖人物的掌故趣闻,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考试:为总统写备忘录
哈佛的期中、期末考试多为开卷,少则24小时,多则3—7天就要交卷。法学院的考试最为艰辛,答卷短则20—30页,长则100多页,还要引经据典、逻辑严密。肯尼迪政府学院则强调观点鲜明、见解独特、事实清楚、言简意赅。
约瑟夫·奈讲授的《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期末考试,要求选取两位美国总统,就他们的领袖魅力、组织才能、演讲技巧、情感智商、历史地位、国际影响等进行比较研究,字数不超过2000字。罗杰·波特讲授的《美国政府与商界的关系》的考试题目是,选择美国国内一项重大政策为总统写一份备忘录,A4纸,12号字,双倍行距,全长不超过3页,原因很简单,无论多么重要的材料,如果超过3页纸,总统是没时间看的。
(责任编辑:肖雪晴)
选课:网上“投标”
哈佛大学汇聚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教授、学者,包括经济学专家曼昆、政治学专家亨廷顿、外交学专家约瑟夫·奈、领导学专家海菲斯、教育学专家加德纳等等,他们个个闻名世界、著作等身。在校学生每学期一般只能选修4门课,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聆听大师们的教诲,并非易事,因此,如何选课成为学生面临的首要难题。
在众多的学院中,选课最具特色的是商学院和政府学院。商学院讲究机会平等、运气优先,如果报名人数超出课堂限额,就抽签决定,简单实用。肯尼迪政府学院则发明了一套独特的选课模式:网上“投标”。在每学年的200多门课中,需要“投标”的往往是10多门最受欢迎的“热门课”,如约瑟夫·奈的“外交政策”、曼德爾的“谈判技巧”等等。学院按照每位学生在校时间长短给予一定的点数:博士2000点,研究型硕士(学制2年)1200点,管理类硕士(学制1年)600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轻重缓急,通过网络“投标”选课,最终点数高者获得选课权。通常在校两年若能选到4—5门“热门课”就算幸运了,因为“谈判技巧”一般需600多点,“外交政策”也要300多点。如果“投标”失败,只能旁听,但不能参加课堂讨论和考试,自然也拿不到学分。
课前:准备好三个问题
阅读材料多是哈佛教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通常每周要看500—800页的资料,而且要有自己的思考、心得和评价。校园的草地上、餐厅里、图书馆、计算机房,随处可见学生们埋头苦读、潜心思索的身影。各学院还专门为每位学生制作了名签,随身携带,上课时摆在面前,教授可随机点名提问。课堂上很难有学生能“逃脱”老师的提问而一言不发、“滥竽充数”。
哈佛校园里流传着一则幽默:如果课前没有读完阅读材料,就写一个纸条给教授,上书“我今天没有准备好,请不要提问我。某某某”。教授收到字条,心领神会,肯定不会提问!但是大多数学生的经验表明,应对提问最佳的办法是“主动出击”,多向老师发问。所以,无论是否读完了阅读材料,课前一定要至少准备好3个问题,再加上自己的观点、评论,通常可应对自如,顺利过关。
听课:知识的盛宴
哈佛的教授大多阅历丰富、著作等身,但讲课却很少用自己的专著作教材,也没有专门的讲义,更极少使用幻灯片“照本宣科”。约瑟夫·奈一学期列出的阅读书目多达11本,文章200多篇,但课堂上分发的材料却只有4页纸,2000多字,主要是理论框架、核心概念、思考问题。然而,其渊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深入地分析,几乎使每堂课都成为“知识的盛宴”:各种理论思潮、当前国际形势、主要热点问题、大国外交政策等等,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更为可贵的是,他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也尊重有加、耳提面命、春温秋肃,其大师风范令人叹服。
讲授《美国总统制》的罗杰·波特教授曾担任福特、里根、老布什三位总统的经济顾问,是唯一在哈佛礼堂开课的教授,他对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可谓了如指掌。每逢他授课时,200多人的教室都座无虚席:重大决策的台前幕后、利益集团的博弈钻营、领袖人物的掌故趣闻,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考试:为总统写备忘录
哈佛的期中、期末考试多为开卷,少则24小时,多则3—7天就要交卷。法学院的考试最为艰辛,答卷短则20—30页,长则100多页,还要引经据典、逻辑严密。肯尼迪政府学院则强调观点鲜明、见解独特、事实清楚、言简意赅。
约瑟夫·奈讲授的《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期末考试,要求选取两位美国总统,就他们的领袖魅力、组织才能、演讲技巧、情感智商、历史地位、国际影响等进行比较研究,字数不超过2000字。罗杰·波特讲授的《美国政府与商界的关系》的考试题目是,选择美国国内一项重大政策为总统写一份备忘录,A4纸,12号字,双倍行距,全长不超过3页,原因很简单,无论多么重要的材料,如果超过3页纸,总统是没时间看的。
(责任编辑:肖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