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邮票上的巧手艺
第一次见到陈美娥,是在10年前。2007年秋,由于搜集社火资料,我去陕西陇县调研。此行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去寻访东南镇演峪山村的农妇陈美娥。
陇县位于关中西陲的群山之中,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陈美娥生活的演峪山村,位于县城向南约5千米距离的半山腰处。
经过一小时步行,我到达了陈美娥的家。没有大门,齐人高的残垣断壁围绕着院子。除了正房,西侧有一间小而简陋的厨房。与那个时代的许多农村女性一样,陈美娥在出嫁前即习得了简单的女红手艺。“我的手艺主要是跟婆婆学的,在乡村里,针线活做不好,会被人笑话。”她说,“几个孩子的衣服穿戴都由我来做。一些邻里觉得我做得好,也拿来让我做。从易到难,我做了数也数不清的老虎枕、虎头帽、鞋子、裹肚、门帘和鞋垫,手艺也就练出来了。”
此后10年间,我再无陈美娥的任何音讯。直到今年正月,才得知她已搬到县城居住数年。电话相约后,我们在她家里相见。
当我问及她是否还在做手艺活时,陈美娥顺手拉出两个一米高的大纸箱子,里面全是她做的布艺品。除了几十件布猪,还有鞋垫、布老虎、老虎枕。老人情绪很好,将东西摆了一桌子。“这是我几年来攒的东西,手工活慢得很,一年也做不了兀个。以前是乡里人买了送给娃娃的,现在风俗淡了,主顾不多,能卖几个是几个,指望这也赚不了钱。”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显得轻松而淡定。
1995年,陈美娥制作的布猪被选为中国邮电部发行的乙亥年邮票主图。当宝鸡市邮政局将这一喜讯告知她时,对于一位乡村妇女而言,陈美娥并未意识到这件事情对她有多重要。出人意料的是,这件被很多人看来都极其重要的事,并不曾给她的人生带来多少改变。
说起邮票事件,陈美娥并未显现出自豪。“邮票发行的时候,我到宝鸡去参加了个发行仪式,领导讲话、剪彩,还让我签字。”陈美娥拿出一个很大的提兜,里面装满她这些年来获取的荣誉和资料。她指着一张照片说,“这就是当时剪彩的仪式,你看还给了我这么些邮票,也没啥报酬。”提兜里除了叶张邮局发行的乙亥年猪票之外,还有政府给她抵做稿费的邮票、明信片和信封等,用的都是陈美娥布猪的图案。她喃喃自语道:“这证书多得没眉眼(非常多)!也没啥用。”
她的小儿子在一旁听见,赶忙补充道:“布猪邮票刚发行的那几年,宝鸡的订货商还是很多。”陈美娥就在村里找了些手艺比较好的乡亲,一起制作。只是乡里人老实,利润压得很薄。客商见生意不太好,好些货又退了回来。“有一年,我拿着邮票和布猪到广州、上海去寻找商机,但市场反应也很平淡。”
当时,她的布猪每只批发15元,零售25元。这样的手工费是参照当时农业生活标准制定的。利用闲暇时间做针线活,曾是农妇们交流手艺、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这种非职业化、非作坊化的制作方式是布艺生产的最大特点,也制约了布艺的生产和销售。不能与市场经济接轨,手艺也就渐渐衰退。
一手创造质朴温醇的美
邮票发行后的10年间,陈美娥和乡亲们制作的布猪,多见于宝鸡的诸多工艺品商店。这些店铺,多位于火车站附近。陈美娥的作品一度是店里的招牌。布猪的规格很多,最大者有一米开外,小的则不足三寸(10厘米)。其造型之美,工艺之巧,我一见之下,为之着迷,才有了后来的拜访。
当我得知村史馆里还有一件陈美娥当年制作的大型布猪时,喜出望外,便和老人一同前去。這件布猪有一米多长,近半米高,正是被当年宝鸡客商退回来的。陈美娥抚摸着作品,眼神中流露出怜爱。“布猪原来都做得小,是外婆送给满月娃娃的,寓意命粗好养活,且驱邪保平安,让娃娃健康成长。民间有金猪纳财的讲究,一些客商就让做得大些,放在店里陈列。”只是金猪纳财,布猪却卖不出去。
十几年来,宝鸡的馆所和地摊上,都有不少布猪工艺品。在陈美娥的家乡,也有不少妇女,用她创造的样板和工艺制作售卖。但以形象和工艺而论,仍是以陈美娥的最好。毕竟“这个布猪的样子是陈美娥创造的”。
“以前没有这个样子的布猪。1982年我试着做了几个,先是画样板,琢磨造型。然后再配颜色,想针法,不断地比较,慢慢就成型了。”陈美娥不善言谈,说起她创造的布猪形象,也就几句话,“布猪用的布料是土布,从前都是自己织。以前做过白颜色的猪,后来发现黑布比白布的效果好,白的就不做了。人家都说我的布猪好看,其实针法不复杂,布艺这个东西,就是造型要好,颜色搭配好,看起来美观就行。”
陈美娥制作的布猪通体以黑料为底,着重在头部施以红、黄、蓝、绿、粉、白等细部点缀。在传统配色中,红与黑是最和谐的搭配。因而布猪的嘴部、内耳、眼睛用红布做成,还有猪尾配上红色的流苏,更显调皮、醒目。猪的眉毛是蓝色,以两端浑圆的弧形布条造型,与叶状的眼睛组合,相得益彰,互不冲突。为了避免眉毛的单调,用红、黄、粉紫色棉线绣成扇状纹饰。眼睛上用断针,绣两圈。一方面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也是猪的睫毛。猪的嘴部很长,更需要得体的打扮。陈美娥用红、黄、粉、绿四色彩线,以锁针法交叠穿梭,使线条富有生动的立体感,并巧妙转换线条弧度,组成各样纹饰,为布猪增色。白色运用极少,只在猪脚和耳背处进行视觉调节,形成呼应。
从造型来看,陈美娥的布猪适度夸张身躯和头部,缩短四肢,使肚皮紧贴地面。这样便于放置,也体现出猪的肥壮和慵懒,是民间智慧的总结。猪耳、眼睛、眉毛、嘴部、鼻孔等剪裁造型,都适度考虑了之间的协调组合关系,使得整体、表面和线条之间形成微妙的含蓄之美。小小布猪,虽用针不多,但点到为止,以少胜多。这是它耐人寻味的匠心独运和精妙之处,体现出陈美娥质朴、温醇、含蓄和慧巧。
其实,布艺最具难度的,应该是“塑”。这是立体布艺的核心,也容易被人忽略。
有些研究者将此类布艺称为“软雕塑”。作品的塑形,—方面来自于外形剪裁,另一方面取决于内部填充。“布猪的填充物用的是麦秸草,过去农村人用碌碡碾麦,麦秸秆干净又柔软。用铡刀铡成小段,再用剪刀剪成半寸(约1.6厘米)长,然后用手揉搓,让麦秸草变得更柔软。用这个东西填充,布猪既不会变潮,也不生虫,塑出来的猪样子也好看。”麦秸草一点点慢慢往里送,将布猪内腔的各个角落填足。随时掌握布猪身体的结构起伏,手劲不能过蛮,也不能太欠,个中分量全在于艺人的拿捏中。
与10年前相同的是,陈美娥没能依靠自己的手艺使生活有所改善。家庭开销,都来自儿子、儿媳经营的小饭馆。但从她的言谈中,能听出对手艺的情感,只要有销路,陈美娥和儿媳还是愿意制作布艺。
“女红文化”的滑落,是时代演进的必然结果,其中包括手工技艺的丧失和其物化形态的式微。而“女红文化”背景的丧失,更使织绣技术的传承成为难题。因为它的技艺传承是散落于各家各户中,且织绣的复杂程度远大于剪纸等技艺,持有者也大多局限于女性。使其更难适应时代文化背景的转换,更难抵御现代文明的冲撞。或许,这就是民间手工艺商业化最大的阻力。
第一次见到陈美娥,是在10年前。2007年秋,由于搜集社火资料,我去陕西陇县调研。此行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去寻访东南镇演峪山村的农妇陈美娥。
陇县位于关中西陲的群山之中,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陈美娥生活的演峪山村,位于县城向南约5千米距离的半山腰处。
经过一小时步行,我到达了陈美娥的家。没有大门,齐人高的残垣断壁围绕着院子。除了正房,西侧有一间小而简陋的厨房。与那个时代的许多农村女性一样,陈美娥在出嫁前即习得了简单的女红手艺。“我的手艺主要是跟婆婆学的,在乡村里,针线活做不好,会被人笑话。”她说,“几个孩子的衣服穿戴都由我来做。一些邻里觉得我做得好,也拿来让我做。从易到难,我做了数也数不清的老虎枕、虎头帽、鞋子、裹肚、门帘和鞋垫,手艺也就练出来了。”
此后10年间,我再无陈美娥的任何音讯。直到今年正月,才得知她已搬到县城居住数年。电话相约后,我们在她家里相见。
当我问及她是否还在做手艺活时,陈美娥顺手拉出两个一米高的大纸箱子,里面全是她做的布艺品。除了几十件布猪,还有鞋垫、布老虎、老虎枕。老人情绪很好,将东西摆了一桌子。“这是我几年来攒的东西,手工活慢得很,一年也做不了兀个。以前是乡里人买了送给娃娃的,现在风俗淡了,主顾不多,能卖几个是几个,指望这也赚不了钱。”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显得轻松而淡定。
1995年,陈美娥制作的布猪被选为中国邮电部发行的乙亥年邮票主图。当宝鸡市邮政局将这一喜讯告知她时,对于一位乡村妇女而言,陈美娥并未意识到这件事情对她有多重要。出人意料的是,这件被很多人看来都极其重要的事,并不曾给她的人生带来多少改变。
说起邮票事件,陈美娥并未显现出自豪。“邮票发行的时候,我到宝鸡去参加了个发行仪式,领导讲话、剪彩,还让我签字。”陈美娥拿出一个很大的提兜,里面装满她这些年来获取的荣誉和资料。她指着一张照片说,“这就是当时剪彩的仪式,你看还给了我这么些邮票,也没啥报酬。”提兜里除了叶张邮局发行的乙亥年猪票之外,还有政府给她抵做稿费的邮票、明信片和信封等,用的都是陈美娥布猪的图案。她喃喃自语道:“这证书多得没眉眼(非常多)!也没啥用。”
她的小儿子在一旁听见,赶忙补充道:“布猪邮票刚发行的那几年,宝鸡的订货商还是很多。”陈美娥就在村里找了些手艺比较好的乡亲,一起制作。只是乡里人老实,利润压得很薄。客商见生意不太好,好些货又退了回来。“有一年,我拿着邮票和布猪到广州、上海去寻找商机,但市场反应也很平淡。”
当时,她的布猪每只批发15元,零售25元。这样的手工费是参照当时农业生活标准制定的。利用闲暇时间做针线活,曾是农妇们交流手艺、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这种非职业化、非作坊化的制作方式是布艺生产的最大特点,也制约了布艺的生产和销售。不能与市场经济接轨,手艺也就渐渐衰退。
一手创造质朴温醇的美
邮票发行后的10年间,陈美娥和乡亲们制作的布猪,多见于宝鸡的诸多工艺品商店。这些店铺,多位于火车站附近。陈美娥的作品一度是店里的招牌。布猪的规格很多,最大者有一米开外,小的则不足三寸(10厘米)。其造型之美,工艺之巧,我一见之下,为之着迷,才有了后来的拜访。
当我得知村史馆里还有一件陈美娥当年制作的大型布猪时,喜出望外,便和老人一同前去。這件布猪有一米多长,近半米高,正是被当年宝鸡客商退回来的。陈美娥抚摸着作品,眼神中流露出怜爱。“布猪原来都做得小,是外婆送给满月娃娃的,寓意命粗好养活,且驱邪保平安,让娃娃健康成长。民间有金猪纳财的讲究,一些客商就让做得大些,放在店里陈列。”只是金猪纳财,布猪却卖不出去。
十几年来,宝鸡的馆所和地摊上,都有不少布猪工艺品。在陈美娥的家乡,也有不少妇女,用她创造的样板和工艺制作售卖。但以形象和工艺而论,仍是以陈美娥的最好。毕竟“这个布猪的样子是陈美娥创造的”。
“以前没有这个样子的布猪。1982年我试着做了几个,先是画样板,琢磨造型。然后再配颜色,想针法,不断地比较,慢慢就成型了。”陈美娥不善言谈,说起她创造的布猪形象,也就几句话,“布猪用的布料是土布,从前都是自己织。以前做过白颜色的猪,后来发现黑布比白布的效果好,白的就不做了。人家都说我的布猪好看,其实针法不复杂,布艺这个东西,就是造型要好,颜色搭配好,看起来美观就行。”
陈美娥制作的布猪通体以黑料为底,着重在头部施以红、黄、蓝、绿、粉、白等细部点缀。在传统配色中,红与黑是最和谐的搭配。因而布猪的嘴部、内耳、眼睛用红布做成,还有猪尾配上红色的流苏,更显调皮、醒目。猪的眉毛是蓝色,以两端浑圆的弧形布条造型,与叶状的眼睛组合,相得益彰,互不冲突。为了避免眉毛的单调,用红、黄、粉紫色棉线绣成扇状纹饰。眼睛上用断针,绣两圈。一方面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也是猪的睫毛。猪的嘴部很长,更需要得体的打扮。陈美娥用红、黄、粉、绿四色彩线,以锁针法交叠穿梭,使线条富有生动的立体感,并巧妙转换线条弧度,组成各样纹饰,为布猪增色。白色运用极少,只在猪脚和耳背处进行视觉调节,形成呼应。
从造型来看,陈美娥的布猪适度夸张身躯和头部,缩短四肢,使肚皮紧贴地面。这样便于放置,也体现出猪的肥壮和慵懒,是民间智慧的总结。猪耳、眼睛、眉毛、嘴部、鼻孔等剪裁造型,都适度考虑了之间的协调组合关系,使得整体、表面和线条之间形成微妙的含蓄之美。小小布猪,虽用针不多,但点到为止,以少胜多。这是它耐人寻味的匠心独运和精妙之处,体现出陈美娥质朴、温醇、含蓄和慧巧。
其实,布艺最具难度的,应该是“塑”。这是立体布艺的核心,也容易被人忽略。
有些研究者将此类布艺称为“软雕塑”。作品的塑形,—方面来自于外形剪裁,另一方面取决于内部填充。“布猪的填充物用的是麦秸草,过去农村人用碌碡碾麦,麦秸秆干净又柔软。用铡刀铡成小段,再用剪刀剪成半寸(约1.6厘米)长,然后用手揉搓,让麦秸草变得更柔软。用这个东西填充,布猪既不会变潮,也不生虫,塑出来的猪样子也好看。”麦秸草一点点慢慢往里送,将布猪内腔的各个角落填足。随时掌握布猪身体的结构起伏,手劲不能过蛮,也不能太欠,个中分量全在于艺人的拿捏中。
与10年前相同的是,陈美娥没能依靠自己的手艺使生活有所改善。家庭开销,都来自儿子、儿媳经营的小饭馆。但从她的言谈中,能听出对手艺的情感,只要有销路,陈美娥和儿媳还是愿意制作布艺。
“女红文化”的滑落,是时代演进的必然结果,其中包括手工技艺的丧失和其物化形态的式微。而“女红文化”背景的丧失,更使织绣技术的传承成为难题。因为它的技艺传承是散落于各家各户中,且织绣的复杂程度远大于剪纸等技艺,持有者也大多局限于女性。使其更难适应时代文化背景的转换,更难抵御现代文明的冲撞。或许,这就是民间手工艺商业化最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