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代的社会已经成为知识型社会、信息化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层次知识结构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作为培养输送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基地,理应在信息化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管理与服务方面现状的分析,提出在高校图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并提出解决创新方案,以确保高校图书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还能保证师生在查阅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
关键词:创新;图书馆;服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高校作为人才汇聚之所,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示范区,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对全社会起着导向作用。高校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通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个体,来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和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而作为高校文化建设来说,图书馆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除了课堂教室以外,图书馆是大学生汲取营养、答疑解惑、求知增智的有效方式,是大学生的除教室以外的第二课堂。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对文化的创新起到了一种基础性的作用。从古代的藏书楼到现代的高校图书馆,不论是古典历史文献和当代科技文献的收藏,都毫无例外地扮演了传承人类文化的角色,并且是一种综合经济、文化实力的体现。美国的哈佛大学藏书总量在1300万册,耶鲁大学藏书总量在1000万册,北大图书馆藏书总量在629万册,从中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规模来看,可以说,高校图书馆的产生,是满足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是人类知识领域的重要财富。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问题
1.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综合水平参差不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逐渐由传统服务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服务管理模式转变,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杂。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保证了图书馆文化教育、宣传信息、传播作用的正确发挥,只有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满足学习人群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2.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不太成熟。通过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经验累积,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已经逐步发展成熟,系统包括了公共检索、文献共享、馆际互借、资源导航等四大方面,标志着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尽管成绩斐然,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成形、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全面实现数字化、各大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实现资源共享。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信息化管理体制滞后有关系,不仅难以做到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发展,各大高校之间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还会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1.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创新。图书管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途径,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作为高校的领导,要通过有效策略,以组织培训的方式,让每个图书管理员都能有不断学习的机会,以此方式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加强有关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培养图书管理人員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图书管理人员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是服务于大众读者,要针对不同读者的各种要求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因而需要管理员必须具有分析读者的心理特点、读者需要、活动过程等能力。管理人员是信息资料和用户的桥梁,工作人员应主动与读者联系,了解他们对信息资料变化要求的规律,研究读者的变化对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创新。图书资料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已成为高校图书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成为衡量其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积极努力的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才能够保证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才能够为促进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不仅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
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不仅能够科学合理的将馆藏文献资源进行分类,还能够保证师生在查阅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要加强对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及时的更新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确保管理体制适应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情况,避免出现管理体制落后于信息化发展的情况,对于涉及到著作权利保护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3.图书馆图书档案管理创新。图书馆档案作为一种文献,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图书馆发展概貌、活动规律,客观真实地记载图书馆各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图书馆档案管理作为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在图书馆管理中,反映并影响着图书馆的工作。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全馆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归档要求,确立目标管理体系,制定档案工作目标计划,分解档案信息整序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同时引入激励机制,挂钩人事考核制度,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开创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新局面。以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为管理手段,建设一种全新的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与其他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强化管理水平。定期进行培训升级,同时让相关管理人员考取“档案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针对图书档案的管理手段,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快速准确高效的进行数据统计和借阅登记。对于重要的图书资源和有价值的馆藏,要定期进行备份和整理,做好相应的修缮和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方.众创空间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融合创新发展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4).
[2]薛孟晓.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探析——以河南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3]田静,李轩.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5).
关键词:创新;图书馆;服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01
高校作为人才汇聚之所,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示范区,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对全社会起着导向作用。高校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通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个体,来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和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而作为高校文化建设来说,图书馆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除了课堂教室以外,图书馆是大学生汲取营养、答疑解惑、求知增智的有效方式,是大学生的除教室以外的第二课堂。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对文化的创新起到了一种基础性的作用。从古代的藏书楼到现代的高校图书馆,不论是古典历史文献和当代科技文献的收藏,都毫无例外地扮演了传承人类文化的角色,并且是一种综合经济、文化实力的体现。美国的哈佛大学藏书总量在1300万册,耶鲁大学藏书总量在1000万册,北大图书馆藏书总量在629万册,从中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规模来看,可以说,高校图书馆的产生,是满足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是人类知识领域的重要财富。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问题
1.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综合水平参差不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逐渐由传统服务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服务管理模式转变,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杂。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保证了图书馆文化教育、宣传信息、传播作用的正确发挥,只有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满足学习人群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2.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不太成熟。通过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经验累积,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已经逐步发展成熟,系统包括了公共检索、文献共享、馆际互借、资源导航等四大方面,标志着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尽管成绩斐然,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成形、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全面实现数字化、各大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实现资源共享。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信息化管理体制滞后有关系,不仅难以做到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发展,各大高校之间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还会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
1.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创新。图书管理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途径,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作为高校的领导,要通过有效策略,以组织培训的方式,让每个图书管理员都能有不断学习的机会,以此方式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加强有关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培养图书管理人員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图书管理人员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是服务于大众读者,要针对不同读者的各种要求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因而需要管理员必须具有分析读者的心理特点、读者需要、活动过程等能力。管理人员是信息资料和用户的桥梁,工作人员应主动与读者联系,了解他们对信息资料变化要求的规律,研究读者的变化对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图书馆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创新。图书资料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已成为高校图书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成为衡量其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积极努力的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才能够保证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才能够为促进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不仅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
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不仅能够科学合理的将馆藏文献资源进行分类,还能够保证师生在查阅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要加强对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及时的更新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确保管理体制适应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情况,避免出现管理体制落后于信息化发展的情况,对于涉及到著作权利保护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3.图书馆图书档案管理创新。图书馆档案作为一种文献,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图书馆发展概貌、活动规律,客观真实地记载图书馆各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图书馆档案管理作为基础性、服务性的工作,在图书馆管理中,反映并影响着图书馆的工作。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全馆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归档要求,确立目标管理体系,制定档案工作目标计划,分解档案信息整序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同时引入激励机制,挂钩人事考核制度,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开创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新局面。以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为管理手段,建设一种全新的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与其他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图书档案管理工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强化管理水平。定期进行培训升级,同时让相关管理人员考取“档案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针对图书档案的管理手段,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快速准确高效的进行数据统计和借阅登记。对于重要的图书资源和有价值的馆藏,要定期进行备份和整理,做好相应的修缮和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方.众创空间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融合创新发展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4).
[2]薛孟晓.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探析——以河南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3]田静,李轩.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