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城长沙酱园业的兴起始于清初,主要制酱工艺源自苏州。初有苏州席贩携带酱菜旅途自食,湘人品尝盛赞其味。苏州人嗅出商机,乃制酱试销,深受欢迎。于是便有大量苏州人来湘开设酱园,并设立同乡会组织,称为苏帮。其后,长沙酱园业几度发展,先后出现苏(江苏)、南(南京)、本(长沙)、浙(浙江)四大帮派,其中以苏帮最早最有实力,玉和酱园又为苏帮之首。
绸布业伙计跨界成掌门人
玉和酱园,由苏州酿造大师董玉和创始于清朝顺治六年(1649),原址位于古城长沙小西门,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以佳制玉醋驰名于省内外。玉和在董家手上存续了228年,至清光绪二年(1876),转由蔡春霖经营,改牌蔡玉和,后又由苏州商人沈允正接办,改为沈玉和。
沈允正原以经营绸布为业,曾派自己的徒弟徐铭笙在上海驻庄,负责蚕丝收购和绸布批发业务。徐铭笙是一个头脑灵光又野心十足的人物,利用在上海的机会结交了一批富商权贵,帮东家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自己也积累了不少人脉。老板倚重于他,让他慢慢从一个伙计做成了股东,积攒了一定的家底。
民国初年,沈家家道衰落,负债累累,将布庄收束,准备把酱园也拿来抵债。这时徐铭笙感到机会来了,就找沈允正说,自己跟了老板这么多年,不想看到酱园落到他人手上,不如由他来接手继续办下去。沈觉得徐来接手,有点徒弟打师傅的味道,面子上挂不住,加之自己急需还债,徐一时又拿不出那么多钱,故没有同意。
徐铭笙于是找到江苏同乡叶雨成游说,拉其入伙。叶雨成,又名叶雨村,祖籍苏州吴县,清道光末年随父亲叶世业避兵乱迁居长沙,与玉和酱园创始人董玉和是同乡,此人在坡子街开布庄染坊,家底殷实。
叶雨成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但其子叶德辉(1864-1927)却名气大得很,他是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前清御史,民国长沙有名的富二代,著名藏书家、出版家,鲁迅早年勾稽古籍时多次提到过此人。但叶德辉是一个风流才子兼花花公子,后来叶雨成没把玉和酱园的股份传给他,也是知子莫若父,深谋远虑。
徐铭笙邀叶雨成合顶玉和,主要是考虑两人都是绸布业出身,又有同乡情谊 ,加之叶比徐的实力强、威望高,请他出山,便于站稳脚跟打开局面。
不过徐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其实早就梦想着当老板,暗中蓄力多年。他在上海待的时间长,见识较广,接触了一些新文化的思想,他对叶说:帝制已衰,新制博兴,绸布生意虽好,怕是不能长久。再说绸布是富人穿的,对象始终有限,酱食却是普通人都要吃的,业务更稳当。如果把玉和盘下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往小说混口饭吃,往大想可作为子孙基业。
按现如今的说法,从绸布行业到“开门七件事”,是玩跨界来了,想把高端低端生意通吃。叶雨成一听也有道理,于是一拍即合,去找沈允正谈。当时玉和市值10000余银元,徐把它压价到7000多,多少有点乘人之危的味道,不过这也正是徐的厉害所在,当年他就是这样帮沈家把生意做起来的。
此时的沈允正正需要钱解燃眉之急,也只好抛下面子观念,同意出顶了。事实证明,这俩人确实挺有眼光的,如今酱园开得好好的,绸布庄却早已不知所踪。
为了把玉和进一步做大,且利于监督经营,叶雨成和徐铭笙一合计,又把苏州会馆的雷祖会也拖进来。苏州会馆是苏州人奉祀祖师爷的地方,乃玉和的创始人董玉和与九芝堂的创始人劳澄共同创建。雷祖会是苏州会馆的一个派系,相当于现在的商会分会,当时会馆内设有雷祖殿,酱园业、面业都供奉祭拜雷祖。
徐叶二人将沈玉和酱园顶接过来,加上雷祖会共3股,每股光洋3000元,共9000元,继续经营,店名改牌为老玉和。老玉和聘请老掌柜苏州同乡吴思熙当经理,将小西门正街做铺房和醋作,董家湾作坊基地继续做酒酱(民国二十年董家湾改名为玉和园,即现长沙坡子街附近玉和园巷,华远海信广场的位置,前些年已经被拆迁)。
玉和的产品销售方式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批零兼营,以批发大宗业务为主。以前长沙的交通是以水路为主,大西门小西门一带行号密集,为商贾繁华之地。玉和地处滨江,大量产品销往省内滨湖各地,以及周边的湖北、江西,甚至远到东北等地,声名远播。外地批发商可以做赊销,半年一结或季度一结。这样一来,生意越做越活,信誉越来越好,路子越走越宽,也因此奠定了玉和酱园的江湖地位。
抗战中,长沙经历“一火四战”(“文夕
大火”和四次长沙会战)后,百业凋敝,玉和酱园亦损失惨重,苏作、酒作、碓坊、粮栈都被毁得只剩断壁残垣,被迫停产。所幸酱园醋坊只是烧毁了屋面,于是大火过后在小西门正街46号重建了酿醋作坊,恢复了玉醋生产,把玉醋的工艺传承了下来。
从清代至民国,长沙玉醋是与山西陈醋、镇江香醋齐名的全国三大名醋之一,备受百姓推崇。各地饮食店都用压印有“玉”字封坛口之泥坨置于柜台上作标记,以此招徕顾客,因而当年流传有“陈年老醋出坛香,玉字封泥走四方”的说法,见证了玉醋当年的风靡和盛极一时。
民国时,寻常人家买醋和打酱油差不多,提个瓶子或者陶壶来,打散装醋,以勺子定量收钱。穷人家买不起好酒,每到逢年过节就提两瓶玉醋去见老丈人,都算是有面子的事。
如今,大批老字号销声匿迹,玉和却在几经起伏中,仍得到生存和发展,被列为中华老字号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属不易。从民生的角度看,能得到人们数百年的认可和拥趸,能为百姓苍生服务,玉和的坚守也可算是一种功德。
绸布业伙计跨界成掌门人
玉和酱园,由苏州酿造大师董玉和创始于清朝顺治六年(1649),原址位于古城长沙小西门,迄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以佳制玉醋驰名于省内外。玉和在董家手上存续了228年,至清光绪二年(1876),转由蔡春霖经营,改牌蔡玉和,后又由苏州商人沈允正接办,改为沈玉和。
沈允正原以经营绸布为业,曾派自己的徒弟徐铭笙在上海驻庄,负责蚕丝收购和绸布批发业务。徐铭笙是一个头脑灵光又野心十足的人物,利用在上海的机会结交了一批富商权贵,帮东家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自己也积累了不少人脉。老板倚重于他,让他慢慢从一个伙计做成了股东,积攒了一定的家底。
民国初年,沈家家道衰落,负债累累,将布庄收束,准备把酱园也拿来抵债。这时徐铭笙感到机会来了,就找沈允正说,自己跟了老板这么多年,不想看到酱园落到他人手上,不如由他来接手继续办下去。沈觉得徐来接手,有点徒弟打师傅的味道,面子上挂不住,加之自己急需还债,徐一时又拿不出那么多钱,故没有同意。
徐铭笙于是找到江苏同乡叶雨成游说,拉其入伙。叶雨成,又名叶雨村,祖籍苏州吴县,清道光末年随父亲叶世业避兵乱迁居长沙,与玉和酱园创始人董玉和是同乡,此人在坡子街开布庄染坊,家底殷实。
叶雨成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但其子叶德辉(1864-1927)却名气大得很,他是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前清御史,民国长沙有名的富二代,著名藏书家、出版家,鲁迅早年勾稽古籍时多次提到过此人。但叶德辉是一个风流才子兼花花公子,后来叶雨成没把玉和酱园的股份传给他,也是知子莫若父,深谋远虑。
徐铭笙邀叶雨成合顶玉和,主要是考虑两人都是绸布业出身,又有同乡情谊 ,加之叶比徐的实力强、威望高,请他出山,便于站稳脚跟打开局面。
不过徐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其实早就梦想着当老板,暗中蓄力多年。他在上海待的时间长,见识较广,接触了一些新文化的思想,他对叶说:帝制已衰,新制博兴,绸布生意虽好,怕是不能长久。再说绸布是富人穿的,对象始终有限,酱食却是普通人都要吃的,业务更稳当。如果把玉和盘下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往小说混口饭吃,往大想可作为子孙基业。
按现如今的说法,从绸布行业到“开门七件事”,是玩跨界来了,想把高端低端生意通吃。叶雨成一听也有道理,于是一拍即合,去找沈允正谈。当时玉和市值10000余银元,徐把它压价到7000多,多少有点乘人之危的味道,不过这也正是徐的厉害所在,当年他就是这样帮沈家把生意做起来的。
此时的沈允正正需要钱解燃眉之急,也只好抛下面子观念,同意出顶了。事实证明,这俩人确实挺有眼光的,如今酱园开得好好的,绸布庄却早已不知所踪。
为了把玉和进一步做大,且利于监督经营,叶雨成和徐铭笙一合计,又把苏州会馆的雷祖会也拖进来。苏州会馆是苏州人奉祀祖师爷的地方,乃玉和的创始人董玉和与九芝堂的创始人劳澄共同创建。雷祖会是苏州会馆的一个派系,相当于现在的商会分会,当时会馆内设有雷祖殿,酱园业、面业都供奉祭拜雷祖。
徐叶二人将沈玉和酱园顶接过来,加上雷祖会共3股,每股光洋3000元,共9000元,继续经营,店名改牌为老玉和。老玉和聘请老掌柜苏州同乡吴思熙当经理,将小西门正街做铺房和醋作,董家湾作坊基地继续做酒酱(民国二十年董家湾改名为玉和园,即现长沙坡子街附近玉和园巷,华远海信广场的位置,前些年已经被拆迁)。
玉和的产品销售方式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批零兼营,以批发大宗业务为主。以前长沙的交通是以水路为主,大西门小西门一带行号密集,为商贾繁华之地。玉和地处滨江,大量产品销往省内滨湖各地,以及周边的湖北、江西,甚至远到东北等地,声名远播。外地批发商可以做赊销,半年一结或季度一结。这样一来,生意越做越活,信誉越来越好,路子越走越宽,也因此奠定了玉和酱园的江湖地位。
抗战中,长沙经历“一火四战”(“文夕
大火”和四次长沙会战)后,百业凋敝,玉和酱园亦损失惨重,苏作、酒作、碓坊、粮栈都被毁得只剩断壁残垣,被迫停产。所幸酱园醋坊只是烧毁了屋面,于是大火过后在小西门正街46号重建了酿醋作坊,恢复了玉醋生产,把玉醋的工艺传承了下来。
从清代至民国,长沙玉醋是与山西陈醋、镇江香醋齐名的全国三大名醋之一,备受百姓推崇。各地饮食店都用压印有“玉”字封坛口之泥坨置于柜台上作标记,以此招徕顾客,因而当年流传有“陈年老醋出坛香,玉字封泥走四方”的说法,见证了玉醋当年的风靡和盛极一时。
民国时,寻常人家买醋和打酱油差不多,提个瓶子或者陶壶来,打散装醋,以勺子定量收钱。穷人家买不起好酒,每到逢年过节就提两瓶玉醋去见老丈人,都算是有面子的事。
如今,大批老字号销声匿迹,玉和却在几经起伏中,仍得到生存和发展,被列为中华老字号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属不易。从民生的角度看,能得到人们数百年的认可和拥趸,能为百姓苍生服务,玉和的坚守也可算是一种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