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城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ta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连阴了数日,闷。潮湿的心情,无处晾晒,把人压得疲惫不堪。
  今早醒来,终有一丝凉风拂过,心情也因此开朗了许多。
  远处的风缓缓吹来,轻轻翻動着路边法国梧桐那肥大的黄绿色的叶子,我在想,如果是近处的风,或许会更猛一些,那么,几天来的闷热就会随着叶子的欢腾呼啦一声走远。
  大院里的那几棵白杨的叶子,在晨光中欢快地舞蹈着,小巧玲珑的叶片,如碧绿的钻石,晶莹剔透,静心细听,有“叮叮当当”的声音隐约传来。那欢快的样子,活像一个个困久了的鸟儿,一旦将它们放飞,顿时满天地撒欢。看着看着,我真想甩掉鞋和袜,赤脚到那树下跑上几圈,像儿时一样,也像鸟儿一样把心放飞,把“咯咯”的笑声抛上云端。
  透过枝桠,望一眼天空,海蓝海蓝,真好,没一丝云。
  知了在深树里高一声低一声嘶叫着,直把沉睡了一年的七月给叫醒。日子过得真是糊涂,竟连知了何时来了都不知道。扪心自问:我一天都忙了些什么?连大自然送来的这么美妙的音乐都差点错过。
  目前手头不是太忙,我决定出去走走,于是换上了旅游鞋,走了出去。
  出了大院,我径直朝公园走去。
  远远的,我就看见了杨柳的绿,猛然想起了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想起了黛玉的“杨柳含愁”,想起了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古人惜别,多以杨柳相赠,以此寄情。或许,是看了几首如此的诗词,被蛊惑了,见了柳,也格外亲。随着她们的摇摇摆摆,心思,总是不小心就给牵了出来,或欢快,或哀怨。
  沿着灰白色的水泥小路,我如以往一样,慢悠悠地闲踱着。三两个垂钓者已经坐在马扎上静候着鱼儿来上钩,他们毫不在意南来北往的人是否会把他们的鱼儿给吓跑,或许他们根本就钓不着鱼儿,只是以此为由在此修心养性罢了。
  湖水清清,蓝天倒影,远处的楼房,近处的树木清晰地被湖水复印了下来。金黄金黄的太阳掉进了水里,在水底晃晃荡荡,不知是水拥着她在晃,还是她在晃着水。鸟语声声,水波涟涟,三三两两的船儿在轻柔地滑行着,那船上,一个女子在高歌。我被这画面真真地给陶醉了,定格在那里,好久好久。
  风儿轻轻地吹来,杨柳依依,她们对着湖水,一如既往地吐露着自己悠悠的碧丝。她们好似一个个似羞还娇的女儿,被她朝思暮想的儿郎仿佛就在水的那方,正与她隔水相望,瞧瞧她,撒娇似地扭捏了一下身姿,对着湖水抛下了一个妩媚,可能觉得刚刚的举止有失雅观,顺势又撩起宽松的衣袖,想将心思严严实实给遮住,可惜那柔柔的眼波已经把秘密泄露了一湖。瞧,水波里,层层叠叠,卷着的,不正是她们的心思吗?
  岸边的木制排椅上,有一对年轻人相偎着,女孩的半个身子紧紧贴在男孩的怀里,柔柔的风儿将人世间的爱恋轻轻缠绕着,悄悄的话儿被柳帘一隔两开,省得被人听去,那灌满了蜜的笑却“咯咯”地抛向了空中,又跌进了湖里,荡开,掀起了微波层层。
  唢呐声声,二胡悠悠,笛子清翠的伴奏伴着练唱者婉转的歌声,此刻,我突然觉得飘离了尘世,此情,此景,人间真的有吗?
  转过玉带桥,那片翠竹便挡在了眼前。我总是喜欢在小雨簌簌的天气里,擎一把小伞,择一条小径,走进这片竹林。我喜欢听那雨点敲打竹叶的声响,“莎莎莎”“莎莎莎”,像极了谁和谁的窃窃私语。我走过无数次,无数次地走进去,走出来,却始终听不懂它们的话语。爱,或许离我已经太远了。
  大概有半个月没来公园了,荷塘里的绿已满满的,不见了叶下鱼虾儿嬉戏。白荷已零星地开了,如淡妆的舞女,清丽高雅,宽大肥厚的荷叶是她们的裙,风儿一过,绿浪翻滚,她们便在一池的绿中扭动起腰身。不过多数的荷还在袅袅地打着朵儿,如一个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满怀着对爱的渴望,又羞于启齿,给人一幅朦胧的美。
  猴馆东,有几棵合欢树,看来旺期已过,地下的草坪上平铺了一层花魂。我弯腰拾起一枚,还鲜艳,不知道她们看来依然的青春,为何一夜间便损落一地?难道也如黛玉一样地伤情?难道看破了红尘?可看微风里那继续飘落着的花瓣,好像对红尘还有着无限的眷恋,缠缠绵绵中隐隐地透露着不愿离去的挣扎。
  风儿阵阵,朵朵合欢在风中舞着,如蝴蝶翩翩。一首欢快的曲子由荷塘那边飘来,加快了合欢的舞步,真是漂亮!天女撒花呀!
其他文献
这里是非洲,非洲东部,东部的大草原  草原上的肯尼亚,这里是地球的伤疤  东非大裂谷,这里是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们的天堂和战场  这里是导游彼得的工作之处  他开一辆简陋的吉普,拉着游客  穿梭于马赛马拉的长雨季  这里是由南往北迁徙的动物军队  滚滚而来,食草动物在前  食肉动物在后 这里是马拉河  这里是马拉河的渡口  狭窄的驿站,每年都要接纳超过一百万只角马  和斑马一拥而下,迎
期刊
江湖从来不乏奇迹……大清咸丰五年  黄河再夺大清河,经利津入海  并以宁海为顶点,在北起徒骇河  南至支脉沟口的扇状三角洲地区  来回摆动,形成造陆高峰  到1938年,历时84年,实际行水57年  造陆1400平方公里  平均每年造陆24.6平方公里  从1947年到1982年  黄河以渔洼为顶点,在北起挑河  南到宋春荣沟的三角洲地区  行河造陆,历时36年  造陆141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 
期刊
秉  祖宗在上  中间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  脚下是一大片土地  干净的身体、责任和担当  是一堆有机肥  耕耘在阳春二月的风里  我的肋骨是肥沃的田垄  房前屋后,种瓜种豆,还有善良  和正直,是田园葳蕤的分行文字  疾风暴雨,我跪向大地  是一株玉米,倒伏了  仍将饱满和真诚高高地举起  那些饱满和做人的骨气  是我送给尘世的一个会意字  母爱  “哇”地,女人终于用痛苦  接住降临于这个世界
期刊
立春  一年之计的筹谋  始于今天的迎娶  妖娆多姿的明媚  总有一抹蓬勃的新绿  袅袅升起的炊烟  浮动起舌尖上的味蕾  薄如蝉翼的春饼  包上鲜美的韭黄、豆芽  以及所有关于春天的主题  收起御寒的门帘  收起猫冬的心绪  行进的铿锵步履  被诗意一样的精神唤起  因为守望已久  我们或将伫立  因为始于希冀  何须介意结局  借你慷慨的手轻轻指引  家园那边  已是这般风和日丽  雨水  浸
期刊
无意间  看到一枚梧桐的叶子  自某个早晨  飘落  突然觉得  那就是我的一根毛发  无奈的  从眼前划过  而后又是一片  一片片的  令接下来的日子  渐变着颜色  就像我的天庭  日渐开阔  无法遮掩的红晕  慢慢多了些光泽  我便开始注意到  一种温度的落差  这个过程  叫季节亦或岁月……  莫名想起  那一年,将父亲送走  直到最后的宿址,一道山梁  这是父亲最后的高度  我守候在父
期刊
同学是不能老的,也不能庸俗,是心底的梨花,纯白纯白的,寂静地开着。不要轻翻,最好能如当初样齐刷刷地坐在那。  在深圳时,我去接秋,提前两个小时到达,穿了好久没穿过的高跟鞋,站在深圳东站的接站大厅,盛装以待。秋出来后,拉着我的手,眼泪一个劲地在眼圈里打转,嘴唇翕动了几下,才憋出一句话:你咋变成这样了。我说很老了吧!她嗫嚅道,不是原来的味了,味字很长,拖着哭音。原来啥味,真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我是一
期刊
接到陶总电话的时候我正坐在马桶上,昨晚喝大了,脑袋里像藏着个小人儿,一跳一跳地闹腾。我稳稳神儿,手指在屏上一划,陶总那一板一眼的河北腔就蹦了出来:“张经理,你们那个阀还是不行,调试多次了,你马上和厂家沟通下,看怎么解决,误了七月一日开通典礼,咱们俩一起跳沉降池吧,你还笑,区长要亲自来剪彩的……喂,你在吃饭?”  “我在撇条……”我吭哧了一下说。  陶总“噗”地笑了,“你抓紧时间过来吧,靠。”  放
期刊
每到傍晚雨才停一会儿。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十八天,在太原府近二十年的秋雨史上,今年算是彻底刷新了二十年前那场大雨的记录,而且从目前气象局的预报中可以得知,这种天气还会延续四到五天,到底是四天还是五天,太原府人并不计较这个,尤其是老年人,对气象局的预报总是嗤之以鼻——他们从年轻人口中打听了气象局的预报,其实是为了打赌。这样的“连阴天”,除了打赌,老人们也的确找不出更好的乐子来,他们会以各自对太原府上空
期刊
从一浪高过一浪的忙碌中抬起头来时,这个秋天已经杳无踪迹了。  对秋的依恋,还缠绵在曾经思秋、品秋的涂鸦中。或者,还停留在西域那片金黄得醉人的白杨林畔,并载着她,穿越万水千山,一路飞向心仪已久的胡杨林。  而季节,是不会为遐想停留的,即使片刻也不会。楼前的银杏树,终于飘落下了最后一枚金黄的小扇子。它不会知晓,有一双热切的目光,从满树璀璨开始,就痴迷于这份生命的辉煌。欣赏在眼,捕捉在心,珍藏在镜头里,
期刊
梦中的房子  小时候随爷爷到森林里打猎,那丛林里有一栋小房子,房子的墙体全是一整根木头一整根木头做的,小房子里面就一大间,走进屋子里能闻到木头散发出的清新香味。里面有床,有水缸,有土灶,有一个水缸里还养了鱼。主人的猎枪和弓箭,蓑衣和斗笠都挂在墙面上,离灶台不远的墙壁上挂着一节刀割过的腊肉和一只烘干的野山鸡。  外面的土台阶上堆有柴火。前面栽了两棵梨子树,去的时候正是梨子成熟季节,主人摘了一个给我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