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形成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ss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苏南地区是我国乡镇企业最先崛起的地方,也是乡镇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乡镇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把科技进步、“三外齐上”作为发展经济的着落点,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苏南模式”。
  关键词:苏南;乡镇;经济;发展;模式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把其作为我国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在理论上是重大飞跃,在实践上是重大突破。江苏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得益于这种新的经济体制,也充分印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力,是对市场经济的肯定。实践证明,哪里重视市场的作用,哪里的市场建设就搞得好,哪里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哪里的经济就搞得活、就发展、就有后劲。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乡镇企业之所以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范,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市场机制运用得好,是市场机制孕育了“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带来了苏南经济,苏南经济助推江苏经济领跑于全国。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总结“苏南模式”的历史成因,论述其发展实践:
  
  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高起点发展中抢抓市场机遇,提升苏南乡镇企业整体水平
  
  江苏乡镇企业起步早,尤其是苏南乡镇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雏形,80年代进入发展时期,90年代处于提升阶段,其发达水平和综合实力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究其发展动力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起点高,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上的苏南乡镇企业,得到乡村两级组织力量的支持,借用社会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余热,发挥当地现有劳力资源的优势,接受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扩散。
  第二,定位准,立足于传统纺织业的苏南乡镇企业,借助纺织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兴办精纺、印染、针织工厂,衍生以服装为龙头产品的系列纺生、纤维、丝绸产品,开辟了集原料生产和加工制作于一体的纺织生产基地。
  第三,方向明,实现农村工业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发展农业生产、引导农民致富,在做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共积累壮大了集体经济,这是苏南乡镇企业为之努力的目标,也是一条唯一可取的途径。
  苏南乡镇企业正是在这种动力驱使下,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调节范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市场优势,从而完成了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为苏南工业一支突起的“异军”,苏南乡镇经济也是苏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其他城市,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乡镇企业除了起步早、发展快、效益好外,还以其地区发展总体平衡、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专业化分工合作能力较强的整体发展水平排在同类城市的前面。
  
  二、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心,在承包经营制基础上,推动苏南乡镇企业向多种经济成份组织发展
  
  由过去单一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向多种形式的企业制度发展,对乡镇企业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人们还尚未认识到股份合作制是国企改革实施战略性改组的一个重要步骤时,乡镇企业已开始对股份合作制进行了大胆尝试,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的原无锡县乡镇企业在已有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向产权制度改革转移,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心,按照“抓大放小、因厂制宜、积极推进、逐步规范”的方针推行股份合作制。自1992年无锡县东 镇成立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后的短短一年里,全县先后成立股份合作制企业175家,处在全国县级乡镇企业股改的前列,与此同时,无锡县在股改过程中,还创造出多种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一个是外资嫁接法,即全厂与外商合资合作、一个车间或部分车间与外商合资、中方企业和外商分别创办几个企业,统称为“整体嫁接”、“单枝嫁接”、“多枝嫁接”;另一个是优化组合法,即将一批实力颇厚的乡镇企业,按照优化组合的要求,以优势产品为龙头,组建资产一体化的乡镇企业集团;再一个是租赁拍卖法,即对一批小型、微利和亏损企业,一部分被兼并,一部分把产权投入了市场,通过租赁拍卖完成产权交易。
  实行股份合作制后,乡镇企业有经营、人事、分配等主权,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权益关系更加明晰。此外,产权制度的改革又给无锡县带来了投资体制的变化,社会、集体、个人和外商投资入股的比重不断加大,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济形式的混合型投资体制,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单纯靠企业积累和银行信贷投资办企业的老办法。
  
  三、坚持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在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激发苏南乡镇企业用先进的生产力要素组织生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它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变革生产工具、拓展劳动对象,促进劳动生产率几十倍、上百倍地提高。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是乡镇企业由量的增加到质的飞跃的根本性战略措施和长远之举。随着国内市场开放并与国际市场对接,乡镇企业面临着产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直接与具有几百年工业发展史的发达国家企业展开面对面的竞争,行业、企业、产品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所以,要彻底改变乡镇企业与生俱来的不足,创造开拓国际市场的条件,寻求切入国际市场的契机,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唯有从科技进步入手,苏南乡镇企业能够做到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在推行科技进步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了四个方面环节:
  第一,把握好了国内外资源和市场行情,以推广中间技术为主,对于大多数技术基础较低的企业来说其可行性强,易于速见成效,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选择高起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项目,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
  第二,把握好了对高耗能、重污染、低质量的企业技术改造和更新。
  第三,把握好了与国营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协作,引进适用型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建成一批联合体或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第四,把握好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各种渠道及途径,加速培养、吸收自己需要适用的管理科技人才,特别是了解国际市场、熟知国际经济工作惯例的专业管理人员、专业科技人员和专业营销人员。
  
  四、坚持以“三外齐上”为引擎,在大开放格局中加快经济发展,促使苏南乡镇企业率先实现大开放经济
  
  江苏经济在全国经济中举足轻重,苏南经济的发展对江苏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苏南经济基础好,规模大,档次高,应率先实现大开放经济,通过组建和发展大开放经济,引入国外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法,幅射全省经济,带动围边地区经济发展,为江苏发展大开放经济积累一些经验,同时,率先实现大开放经济,也是苏南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大大刺激了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江苏乡镇“三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达6000多家,占当时全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60%,合同利用外资40多亿美元,占当时全省合同利用外资总量的50%,成为江苏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
  苏南乡镇“三资”企业的兴起,表现在中外合资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不仅兴办的项目多,而且合作的形式多元化,在抓量增长的同时抓质的优化,把“三外齐上”的着力点放在强调效益、注重层次上,苏南乡镇企业“三外齐上”呈现出四个特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功地实现了内外资源、生产要素以及市场的对接;拓宽外商投资范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投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围绕子公司、子项目拉长产业链;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从量变到质变再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中完成双重跨跃。
  
  五、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强势苏南乡镇企业成为增进苏南经济实力的主体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和提高乡镇企业,使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效益上台阶,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紧紧依靠自身现有的基础和优势,创造地区经济发展小气候,追求经济建设大发展,苏南乡镇企业作为全国乡镇企业的排头兵,已迅速朝着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经济迈进,“三型”并举产生的联动效应日益显见,苏南乡镇企业成为增进苏南经济实力的主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方面,苏南乡镇企业出现大型化态势,大批骨干企业形成,组建一批乡镇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固定资产均超过3000万元以上,大大提高了这些乡镇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的资本经营能力。同时,一批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大型集团也相继涌现。另一方面,苏南乡镇企业出现科技进步态势,成千上万家乡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加快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一改过去作坊小生产方式,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行业企业的产品和技术装备都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再一方面,苏南乡镇企业出现国际化态势,经过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积极引进外资以及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的能力大大增强,每年提供的出口货源占全省三分之二强,更多的乡镇企业转向跨国经营。
  进入90年代后,苏南乡镇企业以惊人的业绩和飞跃发展的速度,引领江苏乡镇企业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在苏南三市年产销数十亿的乡镇、五六亿的厂、一两亿的公司比比皆是,江苏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较快年份曾有过总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的1/6、出口创汇占1/4、上缴税金占1/11、拥有固定资产占1/8的历史功绩。总体看,苏南乡镇企业发展规模日益趋大、结合逐渐优化、效益不断提高,据1992年统计数字公布,江苏有2500家产值超千万元的大型乡镇企业,其中苏锡常三市有1745家,累计占全省大型乡镇企业总数的69.8%。历史上的1993年,江苏乡镇工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其中苏锡常和镇江四市,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占全省乡镇工业总产值的3/4,仅苏州市就达到1300多亿元,再度成为我国乡镇工业实力最强大的城市。另据几组统计数字显示:国家农业部1992年公布的全国大型乡镇工业企业销售额排名超过亿元的256家乡镇企业中江苏占四成,共有106家占排名总数的41.4%,106家中苏锡常三市有88家占江苏列入排名总数的83%;国家农业部1993年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苏锡常三市所辖12县(市)全部进入百强排序,号称苏南“五虎”的无锡县、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和武进县均在百强前十强之列,“五虎”之一的无锡县乡镇工业销售收入曾在历史上创造过一天1个亿的传奇;国家农业部1994年公布的全国乡镇企业百强镇,江苏占45席,全部集中在苏南三市乡镇经济方阵,无锡县前洲镇居百强镇之首。正是有了强势苏南乡镇企业的强势经济,才奠定了苏南经济的雄厚基础,也撑起了江苏乡镇企业在全省的“半壁江山”。
  在苏南乡镇企业大发展、经济效益大增长的同时,苏南乡镇工业还为苏南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通过横向经济联合,带动了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县域经济对宏观经济变化的承受能力,催化了县域经济市场体系的发育,一批农副产品市场、地方工业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随之产生,这些市场都具有产品集散、信息传递、综合服务等规范性功能,与此同时,为这些专业化市场配套服务的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力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也陆续出现。由此构建了苏南经济较为完善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产业组织和社会化大流通的服务体系,进而为苏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在当时只有苏锡常做到了。
  综上所述,传承与评价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苏南模式”理论上的成功,在于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践上的成功,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事实证明,对稳定和加强农业,对加快农村工业化、加速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对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和促进社会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经济报社;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创新出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高新技术成果的验证地、推广区域的示范样板、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演练场地、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的培训现场、新技术新品种的辐射源、技术推广机构福利经费的创收渠道等全新的林业技术推广机制,一举多得,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林业;技术推广;示范园区;机制创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深入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业步入了大发展、快发展的新阶段。林业技术推广的任
期刊
摘要:文章以扬州化工园区为案例,通过对扬州化工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和扬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与扬州地区生产总值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园区的发展对扬州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产业集群;化工园区;地区经济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综述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内,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期刊
摘要:尽管我国当前征地制度存在许多缺陷与不合理之处,但短期内难以通过制度变革来完善现行征地制度。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效应和相关主体的利益博弈所形成的制度均衡使现行征地制度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中,制度变革难以取得突破。从长期来看,由于相关主体利益函数的变化,征地制度将朝着有利于农民利益的合理方向变革。  关键词:征地制度;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利益博弈    一、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  (一)现
期刊
摘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非均等化现象,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可能引起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紧迫性,同时也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概述  (一)公共服务的涵义  目
期刊
摘要:文章以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中社区物华物业管理公司为例,来对社区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区;综合治理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中社区物华物业管理公司下设五个物业站(五个家委会)、三个专业队、一个家政服务中心和一个老年工作站。主要负责山东省东营市青岛路以南,菏泽路以北,西四路以东,五台山路以西的13个小区9273户居民的“四保一稳”服务职能工作,该区域地理位置点多、面广、分散,工业区、生活
期刊
2009年11月6日,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一线,年仅45岁。噩耗传来,人们无不为失去一名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而悲痛万分。胡锦涛总书记闻讯后,作出重要批示:“沉痛悼念沈浩同志”。安徽省委决定,追授沈浩同志“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称号。  在小岗村任职的6年里,沈浩用他满腔的热血,为小岗村新农村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刊
摘要:2009年12月,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文章运用PEST模型和五力模型分析了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威胁与机会,并提出若干战略转型思路。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战略转型    一、前言    2009年12月,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此外,众多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向小康社会的迈入,大学生作为一个思维较为活跃的群体,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其消费心理发展产生了新的特点。文章对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基于调查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消费特点以及消费结构等,并在调研分析基础上进行思考,及给予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深化和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
期刊
摘要:地处四川省欠发达地区的达州市,近年来运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和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此,我们就达州市近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情况进行调研,针对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达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达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    达州市地处四川东部欠发达地区,辖7个县(区)。耕地面积27万公顷。全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2%。达州是四川省农业大市,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发展的推动力将逐渐由各级政府部门转向各类企业来承担,企业应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及时掌握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动态,生产绿色产品。而政府作为“另一只手”应给予支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法规标准,提高我国纺织业的绿色信誉。文章根据我国纺织品服装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影响,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企业主导,政府辅助的发展应对模式。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