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仅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经济学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学科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在学科归属方面依旧模糊,学术地位尴尬。第二,学科基础理论有所缺失,第三研究范式融合度不商。在未来的发展中民族经济学将怎样发展,笔者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自已的主张和见解。
民族 民族经济学 学科发展
民族经济学发展现状
通过对学科发展史的回顾,不难看出,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之下,“民族经济学”已从一个新型学科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较成熟学科组织和较雄厚科研人才的应用型学科。尽管“民族经济学”经过30余年的成长与磨砺已经趋于完善,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目前学科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和发展瓶颈。
首先,当前学科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学科理论体系发展上,特别是在学科归属方面的分歧和研究范式的分歧两个方面。目前的主流观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民族经济学”隶属于经济学大类,是经济学下的一个分支。如我国著名民族经济学学者刘永估认为“民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研究必须要以中国经济学为基础和前提,深入、系统地揭示少数民族经济的特殊矛盾,才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邓艾等也提出,“民族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总体研究思路从民族学范式向经济学范式转变。
但同时,也有很多学者提出“民族经济学”难以划分到经济学中。包玉山指出,虽然目前“民族经济学”学界的主流意识是认为其归属于经济学,但在官方分类体系中则属于民族学。庄万禄等提出,由于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滞后,主张“单一经济学”的我国主流经济学界对“民族经济学”心存质疑和偏见,认为经济学的一般学科已经足以囊括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周兴维指出“民族经济学”面临双重难题,其一在外部,掌握规制权的官方管理层并不认为有一个“民族经济学”,而且控制话语权的主流经济学也不承认有一个“民族经济学”,其二在学科内部,“民族经济学”研究机构大多为开发应用性课题,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往往和其他学科“嫁接”,缺少本学科理论体系构建。
就笔者认为民族经济学的学科发展除上述问题外还面临以下问题:
(1)学术界地位尴尬。民族经济学所授予的学位并非经济学学位,而是法学学位,使得民族经济学在学术界的地位尴尬。虽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在大多数已开设的院校均归属于经济学院,且开设课程也涵盖大量经济学基本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民族经济学、经济人类学等,但由于其颁发学位为法学硕士,且仅在研究生与博士生阶段开设开专业,导致大量本科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愿意“半路出家”在继续深造的时候选择民族经济学,认为其并非“根正苗红”的经济学学科,带有一定的偏见。长此以往,民族经济学将难以吸纳人才得到应有的发展。
且目前,“民族经济学”专业普遍存在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博士阶段,作为民族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本课阶段并未开设,所以进入该专业的研究生,若本科为民族学专业的学生将会存在缺少经济学学习背景问题,而经济学学生又将出现缺少民族学背景的问题。这使得其对“民族经济学”的学理性、应用性和交叉性基础比较薄弱。
(2)民族经济学自身“先天不足”。民族经济学之所以为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缺少一套可用于系统、深入研究民族经济问题的工具。一个学科所使用的这套工具是要由学科的基础理论来提供的,且其前提是学科已具备自己独特的逻辑起点和研究范式。而民族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一直没能明确自己的逻辑起点和研究范式。从逻辑起点来看,民族经济学在产生之初就定位于民族学与经济学的交叉性学科,经济的民族性是其一个自然的思维起点和核心命题,如果经济不具有民族性那么民族学与经济学就没有结合起来研究的必要。但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个命题实际是一个由史学表达为主的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民族是由家庭、家族、氏族、氏族联合体、部落和部落联盟逐渐扩张深化而成的,经济、政治、文化、语言等都是民族的必要因素,可以这样看,民族是在特定区域长期从事经济、文化等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而经济活动对民族形成构成基础性的制约。有的学者指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的各个民族,但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是对历史的演绎归纳,本身不具有说服力,很多民族经济学的内部学者也意识到学科缺乏其逻辑起点,遗憾的是他们大都没有给出关于逻辑起点的答案。
(3)研究范式主要分为两个阵营,融合性不强。目前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主要使用两个范式,一种是“经济学”思维如计量模型、数据统计的定量研究范式,另一种是从民族学角度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作纯定性研究的范式,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两者相容性较差。笔者认为两种研究范式的相互融合才是民族经济学研究的最好范式。定量研究,如传统经济学中的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分析、计量、统计等方法可以将民族地区过去的发展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定量的分析,将各因素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做一个量化的分析。民族经济虽然是对特定范围经济体、经纪人的研究,这一有机体虽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但其依旧受一般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定量分析的经济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正是由于从表现形式上看,这一有机整体呈现出不同于一般经济研究的民族个性,是具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经济体,其发展必然有自身内在的特殊规律。民族间经济生活自然差异与文化差异的而重性是民族经济与一般“经济人”的根本差别,这使得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民族”因素放在一个重要且特殊的地位。
民族经济学面临的任务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精准扶贫、加强东西扶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虽然当下的国情与30多年前“民族经济学”建立之初的国情已大不相同,在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等一系列民族发展政策,但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市场经济发展较缓慢等因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都是民族经济学所面临的实证任务。尤其是在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文化交流提提供了新的机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成为了民族经济学新的研究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新的研究任务,民族经济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学科建设: (1)构建新的民族经济学基础理论,引入少数民族文化因素,构建民族经济学宏、微观经济理论。从民族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来看,是否可以将“民族”的特性作为一个影响因子,将其与传统经济学相联系。民族经济学的核心为“民族”二字,它是构成经济民族性命题的基础,其研究对象也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主要集中于民族地区群体。不管这种特殊性是依托于区域还是族裔,从微观上而言,“民族”因素对于民族经济的微观配制会产生影响,如民族性因素对消费者行为、偏好、企业决策选择的影响,这些微观层面的影响累积进而构成对民族经济宏观整体的影响。如果可以将“民族”从概念上给出界定,进行高度抽象,分离出其中的经济影响因素,将其纳入经济分析领域,比如说“民族”这个特殊因子是怎样影响民族地区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偏好,进而如何影响其需求的,又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影响民族地区企业微观经营决策和区位选择的,进而如何影响其供给的。这就需要把“民族”所体现出现的特殊性加以量化,便于使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做出分析。但由于民族文化、民族地域分布、民族政治等因素并非经济学变量,因此想将其融入主流经济学理论分析在实操上仍有很大的挑战。
(2)加强“民族经济学”学科组织与人才队伍建设。民族经济学现阶段仅有研究生与博士生而在本科阶段并未设立。是否在未来发展中可打破各自独立的封闭格局,在本科三年级区分研究方向时将民族经济学规划成一个研究方法让学生进行选择。这样可以避免研究生阶段学术方面的断层与学术背景的缺失。同时鼓励研究生博士生通过理论学习和田野调查注重于实证分析,记录获取一首资料,为学科发展提供更多的材料。笔者认为“大数据”不仅在理工科、计算机、通讯行业非常重要,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同样十分重要。虽然马克思说社会规律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是历史性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无法原样重现的。但在一定时期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具有相似性和相同趋势,将“大数据”的方式借鉴运用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中,通过样本分析,总结经验,可为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3)结合经济全球化,民族经济学外延可适当扩展。目前我国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即中国内部民族,但民族分为境内民族和跨境民族,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区域合作,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虽然民族跨境,但同属于一个族源,其文化、习俗、社会价值判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在经济发展上是否有值得挖掘的部分用以借鉴,是否可以将同源跨境民族變为一定的优势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从这些方面而言跨境民族的经济学研究也应作为民族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1]刘永吉.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4
[2]邓艾,李辉.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 02):18-27.
[3]包玉山.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 04): 51-54.
[4]庄万禄,陈敏,马秀琴.关于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05):7-12.
[5]周兴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难题二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05):13 -14.
[6]黄云.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与学理价值一一以壮民族早期发展史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 02):97-101
[7]刘永吉.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4
[8]邓艾,李辉.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 02):18-27.
[9]包玉山.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 04): 51-54.
[10]庄万禄,陈敏,马秀琴.关于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05):7-12.
[11]周兴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难题二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05):13-14.
[12]黄云.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与学理价值一一以壮民族早期发展史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 02):97-101
民族 民族经济学 学科发展
民族经济学发展现状
通过对学科发展史的回顾,不难看出,在几代学者的努力之下,“民族经济学”已从一个新型学科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较成熟学科组织和较雄厚科研人才的应用型学科。尽管“民族经济学”经过30余年的成长与磨砺已经趋于完善,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目前学科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和发展瓶颈。
首先,当前学科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学科理论体系发展上,特别是在学科归属方面的分歧和研究范式的分歧两个方面。目前的主流观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民族经济学”隶属于经济学大类,是经济学下的一个分支。如我国著名民族经济学学者刘永估认为“民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研究必须要以中国经济学为基础和前提,深入、系统地揭示少数民族经济的特殊矛盾,才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邓艾等也提出,“民族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总体研究思路从民族学范式向经济学范式转变。
但同时,也有很多学者提出“民族经济学”难以划分到经济学中。包玉山指出,虽然目前“民族经济学”学界的主流意识是认为其归属于经济学,但在官方分类体系中则属于民族学。庄万禄等提出,由于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滞后,主张“单一经济学”的我国主流经济学界对“民族经济学”心存质疑和偏见,认为经济学的一般学科已经足以囊括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周兴维指出“民族经济学”面临双重难题,其一在外部,掌握规制权的官方管理层并不认为有一个“民族经济学”,而且控制话语权的主流经济学也不承认有一个“民族经济学”,其二在学科内部,“民族经济学”研究机构大多为开发应用性课题,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往往和其他学科“嫁接”,缺少本学科理论体系构建。
就笔者认为民族经济学的学科发展除上述问题外还面临以下问题:
(1)学术界地位尴尬。民族经济学所授予的学位并非经济学学位,而是法学学位,使得民族经济学在学术界的地位尴尬。虽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在大多数已开设的院校均归属于经济学院,且开设课程也涵盖大量经济学基本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民族经济学、经济人类学等,但由于其颁发学位为法学硕士,且仅在研究生与博士生阶段开设开专业,导致大量本科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愿意“半路出家”在继续深造的时候选择民族经济学,认为其并非“根正苗红”的经济学学科,带有一定的偏见。长此以往,民族经济学将难以吸纳人才得到应有的发展。
且目前,“民族经济学”专业普遍存在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博士阶段,作为民族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本课阶段并未开设,所以进入该专业的研究生,若本科为民族学专业的学生将会存在缺少经济学学习背景问题,而经济学学生又将出现缺少民族学背景的问题。这使得其对“民族经济学”的学理性、应用性和交叉性基础比较薄弱。
(2)民族经济学自身“先天不足”。民族经济学之所以为人所诟病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缺少一套可用于系统、深入研究民族经济问题的工具。一个学科所使用的这套工具是要由学科的基础理论来提供的,且其前提是学科已具备自己独特的逻辑起点和研究范式。而民族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一直没能明确自己的逻辑起点和研究范式。从逻辑起点来看,民族经济学在产生之初就定位于民族学与经济学的交叉性学科,经济的民族性是其一个自然的思维起点和核心命题,如果经济不具有民族性那么民族学与经济学就没有结合起来研究的必要。但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个命题实际是一个由史学表达为主的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民族是由家庭、家族、氏族、氏族联合体、部落和部落联盟逐渐扩张深化而成的,经济、政治、文化、语言等都是民族的必要因素,可以这样看,民族是在特定区域长期从事经济、文化等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而经济活动对民族形成构成基础性的制约。有的学者指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的各个民族,但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是对历史的演绎归纳,本身不具有说服力,很多民族经济学的内部学者也意识到学科缺乏其逻辑起点,遗憾的是他们大都没有给出关于逻辑起点的答案。
(3)研究范式主要分为两个阵营,融合性不强。目前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主要使用两个范式,一种是“经济学”思维如计量模型、数据统计的定量研究范式,另一种是从民族学角度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作纯定性研究的范式,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两者相容性较差。笔者认为两种研究范式的相互融合才是民族经济学研究的最好范式。定量研究,如传统经济学中的数据模型、面板数据分析、计量、统计等方法可以将民族地区过去的发展情况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定量的分析,将各因素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影响做一个量化的分析。民族经济虽然是对特定范围经济体、经纪人的研究,这一有机体虽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但其依旧受一般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定量分析的经济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正是由于从表现形式上看,这一有机整体呈现出不同于一般经济研究的民族个性,是具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经济体,其发展必然有自身内在的特殊规律。民族间经济生活自然差异与文化差异的而重性是民族经济与一般“经济人”的根本差别,这使得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民族”因素放在一个重要且特殊的地位。
民族经济学面临的任务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精准扶贫、加强东西扶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虽然当下的国情与30多年前“民族经济学”建立之初的国情已大不相同,在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等一系列民族发展政策,但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市场经济发展较缓慢等因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都是民族经济学所面临的实证任务。尤其是在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贸易、文化交流提提供了新的机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如何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成为了民族经济学新的研究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新的研究任务,民族经济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学科建设: (1)构建新的民族经济学基础理论,引入少数民族文化因素,构建民族经济学宏、微观经济理论。从民族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来看,是否可以将“民族”的特性作为一个影响因子,将其与传统经济学相联系。民族经济学的核心为“民族”二字,它是构成经济民族性命题的基础,其研究对象也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主要集中于民族地区群体。不管这种特殊性是依托于区域还是族裔,从微观上而言,“民族”因素对于民族经济的微观配制会产生影响,如民族性因素对消费者行为、偏好、企业决策选择的影响,这些微观层面的影响累积进而构成对民族经济宏观整体的影响。如果可以将“民族”从概念上给出界定,进行高度抽象,分离出其中的经济影响因素,将其纳入经济分析领域,比如说“民族”这个特殊因子是怎样影响民族地区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偏好,进而如何影响其需求的,又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影响民族地区企业微观经营决策和区位选择的,进而如何影响其供给的。这就需要把“民族”所体现出现的特殊性加以量化,便于使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做出分析。但由于民族文化、民族地域分布、民族政治等因素并非经济学变量,因此想将其融入主流经济学理论分析在实操上仍有很大的挑战。
(2)加强“民族经济学”学科组织与人才队伍建设。民族经济学现阶段仅有研究生与博士生而在本科阶段并未设立。是否在未来发展中可打破各自独立的封闭格局,在本科三年级区分研究方向时将民族经济学规划成一个研究方法让学生进行选择。这样可以避免研究生阶段学术方面的断层与学术背景的缺失。同时鼓励研究生博士生通过理论学习和田野调查注重于实证分析,记录获取一首资料,为学科发展提供更多的材料。笔者认为“大数据”不仅在理工科、计算机、通讯行业非常重要,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同样十分重要。虽然马克思说社会规律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是历史性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无法原样重现的。但在一定时期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具有相似性和相同趋势,将“大数据”的方式借鉴运用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中,通过样本分析,总结经验,可为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3)结合经济全球化,民族经济学外延可适当扩展。目前我国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即中国内部民族,但民族分为境内民族和跨境民族,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区域合作,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虽然民族跨境,但同属于一个族源,其文化、习俗、社会价值判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那么在经济发展上是否有值得挖掘的部分用以借鉴,是否可以将同源跨境民族變为一定的优势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从这些方面而言跨境民族的经济学研究也应作为民族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1]刘永吉.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4
[2]邓艾,李辉.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 02):18-27.
[3]包玉山.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 04): 51-54.
[4]庄万禄,陈敏,马秀琴.关于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05):7-12.
[5]周兴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难题二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05):13 -14.
[6]黄云.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与学理价值一一以壮民族早期发展史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 02):97-101
[7]刘永吉.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4
[8]邓艾,李辉.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 02):18-27.
[9]包玉山.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 04): 51-54.
[10]庄万禄,陈敏,马秀琴.关于民族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05):7-12.
[11]周兴维.“‘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难题二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05):13-14.
[12]黄云.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与学理价值一一以壮民族早期发展史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 02):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