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纳兰容若不被关在金笼中,让他自由地在“林间自在啼”,他的词作又会是怎样一番气象呢?
What would happen on Nalan Rongruo’s words, if he was not been shut in the cage, and be set free in the natural world?
题辞: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当我们读到纳兰性德这样的词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最初的感觉似乎颇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或者“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一类词句的雄壮豪放气度。但读到下阕,又完全是另一种情调了: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真是“极缠绵婉约之致”了。同一位词人的同一首词里,呈现这样两种迥异的气韵,不值得奇怪吗?那倒也未必。上引陆游诗的下文不也紧接着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鬂已先斑”,辛词的歇拍也是“可怜白发生”嘛。
所有这些同一篇作品中出现两种相异乃至相反情致的现象,如果只用一句风格的多样性或者性格组合的两重性来加以概括,当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从诗人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性格形成的复杂性和思想感情发展的变异性等多方面来探讨认识这个问题。
本文题辞所引欧阳修的“画眉鸟”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在”与“锁向金笼”两种不同处境中两种迥异心灵感受的体察。要了解纳兰词中的不同情调,先要认识他短促而不平常的境遇。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因避太子讳改名性德,别名容若。(1655-1685)只活了短短30岁。满洲正白旗人。父纳兰明珠,任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性德生长贵族之家,22岁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随后当上了跟自己同样年轻的康熙皇帝的一等侍从。单从仕途来说也可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荣耀之感。倒是因为自己的先祖与爱新觉罗氏的祖先有世仇,使他“惴惴有临履之忧。”加之他“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秉性如此,所以常常“闭门扫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辄避匿。拥书数千卷,弹琴咏诗,自娱悦而已。”
那么纳兰是否就是一个深度自闭与世隔绝的谦谦君子呢?不然。他性格中也不乏旷达豪放、慷慨热情、广爱交游的一面。徐乾学为他作的墓志铭赞他:“君所交游者,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吴江吴兆骞久徙绝塞,君闻其才名,赎而还之。坎坷失职之士走京师,生馆死殡,于赀财无所计者。”在他三百多首词作中,不少赠友抒怀之作。请以《金缕曲·赠梁汾》为其代表。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已。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梁汾是词人顾贞观的号。顾读此词,题辞:“岁丙辰(1676年),容若年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曲为余题照。”顾比性德大18岁,曾任闲职,因谗去官,在性德家做家庭教师,其身分、地位难与性德相匹,又是忘年交。纳兰词开即交代“德也狂生耳”,并不是自矜狂傲,相反是表示自己性情疏狂,崇尚天真,不拘礼法,用王国维的话叫做“豪杰之士”,借此打消对方与自己结交有攀附之嫌的顾虑。自己的贵族身分不过是“偶然间”碰上,丝毫不足介意。“有酒惟浇赵州土,”表明内心景慕战国时广纳天下贤士的赵平原君。“成生”即成德,自称。“不信道”有“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意思。怕是所谓“缘分”的作用,让我们成了知己。“青眼”句化用杜甫“短歌行”:“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阮籍见俗士对以白眼,只对嵇康好友才青眼相迎。我们青眼相对放声高歌又都年轻。“向尊前,拭尽英雄泪,”把自己和宦途失意的挚友同许为“英雄”,诗人豪壮胸怀可见一斑。至于所拭之泪,既包含了对顾坎坷遭遇的同情,也抒发了自己屈志难伸的遗憾。下阕从安慰对方着手:诬陷贤士是今古小人惯伎,对这些大可“冷笑置之而已。”接着交代自己与顾之间的交情是一诺千金终生同心的,乃至“后生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顾读后深受感动,也写了一首同牌词“酬容若见赠”,中有“不是世人争人欲杀,争(怎)显怜才真意?”“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
顾贞观本人就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热血之士,吴兆骞的“金缕曲”,就是脍炙人口的真情之作,纳兰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答应帮忙。经过纳兰多方努力,不避风险,不惜巨资,终于赎回了吴兆骞。(只有这个时候,纳兰才懂得把自己的出身地位只看成一种精神负担,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完全正确吧。)在欢迎吴归来的会上有人赋诗:“廿年词赋穷边志,万里冰霜匹马归。”用余秋雨的话来说:“这万里归来的‘匹马’真把人间友谊的力量载足了。”
前面提到,把纳兰比作一只鸟,他的歌声不是在山野茂林间的自由歌唱。他的歌声之所以哀愁多于欢乐,婉约超过豪放,正因为它是一直被放置在一个华贵精致的金笼里。锦衣玉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旁人眼中也许值得仰慕,而他内心深处不过是“惴惴有临履之忧”,时时像踩在深渊边薄冰上一样小心谨慎。在他给知己朋友写的信里就说得直截了当一些。《寄张修已简》:“又属入值(进宫值班)之期,万不得脱身;中心向往,不可言喻……曩者文酒为欢之事,今只堪梦想耳。”还说:“弟比来事鞍鞯间(出差、护驾出巡),益觉疲顿;发已种种(头发脱少),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都已隳尽。弟是以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也。”正是这种“不得脱身”,“疲顿”“志尽”,等屈抑、苦闷的心境,严重摧残了词人的健康,导致英风年早逝。在感情生活上的不幸也促成了他的词风从豪放到悲恻方面的转化。他“甚慕”魏信陵君,又岂止是慕信陵君的功业和对这位公子不幸结局的深切同情。性德的朋友当然十分了解他绝不是贪“近妇人”的轻薄之徒。在他灿若流星的短促生命中,20岁时娶卢氏为妻,感情深笃,夫妻恩爱。仅3年卢氏离他而去。虽然续娶官氏,但对前妻的思念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七年都是刻骨不忘的。
按照裴多菲的不等式:自由>爱情>生命,作为所有志士仁人的心灵守则,纳兰词为我们暗示了在自由受禁锢的前提下,对人间至爱倾心相与的不懈追求。
后人对纳兰词的评价一向不低。钱仲联先生给《元明清词鉴赏词典》作序说:“纳兰性德是清代少数民族词人中的佼佼者,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引周之琦所说:“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又引王国维语:“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在所有对纳兰词的评价中,也有只看见其“哀感顽艳”的一面,而忽视其也有不平之气的另一面,像“婉丽凄清、沉幽骚屑、缠绵沉着、凄淡无聊”一类评语,真是层出不穷。他的诗《咏笼莺》、《拟古》等为我们提出了反证。就在词里,也已如前所述,是有其不泯的慷慨激扬的气质的,这就归结到本文题目所揭示的:纳兰词是被禁锢在金笼里的一颗自由心灵发出的真情歌唱。
What would happen on Nalan Rongruo’s words, if he was not been shut in the cage, and be set free in the natural world?
题辞: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当我们读到纳兰性德这样的词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最初的感觉似乎颇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或者“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一类词句的雄壮豪放气度。但读到下阕,又完全是另一种情调了: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真是“极缠绵婉约之致”了。同一位词人的同一首词里,呈现这样两种迥异的气韵,不值得奇怪吗?那倒也未必。上引陆游诗的下文不也紧接着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鬂已先斑”,辛词的歇拍也是“可怜白发生”嘛。
所有这些同一篇作品中出现两种相异乃至相反情致的现象,如果只用一句风格的多样性或者性格组合的两重性来加以概括,当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从诗人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性格形成的复杂性和思想感情发展的变异性等多方面来探讨认识这个问题。
本文题辞所引欧阳修的“画眉鸟”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在”与“锁向金笼”两种不同处境中两种迥异心灵感受的体察。要了解纳兰词中的不同情调,先要认识他短促而不平常的境遇。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因避太子讳改名性德,别名容若。(1655-1685)只活了短短30岁。满洲正白旗人。父纳兰明珠,任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性德生长贵族之家,22岁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随后当上了跟自己同样年轻的康熙皇帝的一等侍从。单从仕途来说也可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荣耀之感。倒是因为自己的先祖与爱新觉罗氏的祖先有世仇,使他“惴惴有临履之忧。”加之他“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秉性如此,所以常常“闭门扫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辄避匿。拥书数千卷,弹琴咏诗,自娱悦而已。”
那么纳兰是否就是一个深度自闭与世隔绝的谦谦君子呢?不然。他性格中也不乏旷达豪放、慷慨热情、广爱交游的一面。徐乾学为他作的墓志铭赞他:“君所交游者,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吴江吴兆骞久徙绝塞,君闻其才名,赎而还之。坎坷失职之士走京师,生馆死殡,于赀财无所计者。”在他三百多首词作中,不少赠友抒怀之作。请以《金缕曲·赠梁汾》为其代表。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已。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梁汾是词人顾贞观的号。顾读此词,题辞:“岁丙辰(1676年),容若年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曲为余题照。”顾比性德大18岁,曾任闲职,因谗去官,在性德家做家庭教师,其身分、地位难与性德相匹,又是忘年交。纳兰词开即交代“德也狂生耳”,并不是自矜狂傲,相反是表示自己性情疏狂,崇尚天真,不拘礼法,用王国维的话叫做“豪杰之士”,借此打消对方与自己结交有攀附之嫌的顾虑。自己的贵族身分不过是“偶然间”碰上,丝毫不足介意。“有酒惟浇赵州土,”表明内心景慕战国时广纳天下贤士的赵平原君。“成生”即成德,自称。“不信道”有“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意思。怕是所谓“缘分”的作用,让我们成了知己。“青眼”句化用杜甫“短歌行”:“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阮籍见俗士对以白眼,只对嵇康好友才青眼相迎。我们青眼相对放声高歌又都年轻。“向尊前,拭尽英雄泪,”把自己和宦途失意的挚友同许为“英雄”,诗人豪壮胸怀可见一斑。至于所拭之泪,既包含了对顾坎坷遭遇的同情,也抒发了自己屈志难伸的遗憾。下阕从安慰对方着手:诬陷贤士是今古小人惯伎,对这些大可“冷笑置之而已。”接着交代自己与顾之间的交情是一诺千金终生同心的,乃至“后生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顾读后深受感动,也写了一首同牌词“酬容若见赠”,中有“不是世人争人欲杀,争(怎)显怜才真意?”“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
顾贞观本人就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热血之士,吴兆骞的“金缕曲”,就是脍炙人口的真情之作,纳兰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答应帮忙。经过纳兰多方努力,不避风险,不惜巨资,终于赎回了吴兆骞。(只有这个时候,纳兰才懂得把自己的出身地位只看成一种精神负担,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完全正确吧。)在欢迎吴归来的会上有人赋诗:“廿年词赋穷边志,万里冰霜匹马归。”用余秋雨的话来说:“这万里归来的‘匹马’真把人间友谊的力量载足了。”
前面提到,把纳兰比作一只鸟,他的歌声不是在山野茂林间的自由歌唱。他的歌声之所以哀愁多于欢乐,婉约超过豪放,正因为它是一直被放置在一个华贵精致的金笼里。锦衣玉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旁人眼中也许值得仰慕,而他内心深处不过是“惴惴有临履之忧”,时时像踩在深渊边薄冰上一样小心谨慎。在他给知己朋友写的信里就说得直截了当一些。《寄张修已简》:“又属入值(进宫值班)之期,万不得脱身;中心向往,不可言喻……曩者文酒为欢之事,今只堪梦想耳。”还说:“弟比来事鞍鞯间(出差、护驾出巡),益觉疲顿;发已种种(头发脱少),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都已隳尽。弟是以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也。”正是这种“不得脱身”,“疲顿”“志尽”,等屈抑、苦闷的心境,严重摧残了词人的健康,导致英风年早逝。在感情生活上的不幸也促成了他的词风从豪放到悲恻方面的转化。他“甚慕”魏信陵君,又岂止是慕信陵君的功业和对这位公子不幸结局的深切同情。性德的朋友当然十分了解他绝不是贪“近妇人”的轻薄之徒。在他灿若流星的短促生命中,20岁时娶卢氏为妻,感情深笃,夫妻恩爱。仅3年卢氏离他而去。虽然续娶官氏,但对前妻的思念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七年都是刻骨不忘的。
按照裴多菲的不等式:自由>爱情>生命,作为所有志士仁人的心灵守则,纳兰词为我们暗示了在自由受禁锢的前提下,对人间至爱倾心相与的不懈追求。
后人对纳兰词的评价一向不低。钱仲联先生给《元明清词鉴赏词典》作序说:“纳兰性德是清代少数民族词人中的佼佼者,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引周之琦所说:“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又引王国维语:“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在所有对纳兰词的评价中,也有只看见其“哀感顽艳”的一面,而忽视其也有不平之气的另一面,像“婉丽凄清、沉幽骚屑、缠绵沉着、凄淡无聊”一类评语,真是层出不穷。他的诗《咏笼莺》、《拟古》等为我们提出了反证。就在词里,也已如前所述,是有其不泯的慷慨激扬的气质的,这就归结到本文题目所揭示的:纳兰词是被禁锢在金笼里的一颗自由心灵发出的真情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