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铜空心球的合成和生长机理及其在抗肿瘤中的应用

来源 :无机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o52552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Cu(NO3)2·3H2O,H2C2O4和Na2S·9H2O为原料,利用简易水热方法合成了笼状硫化铜空心球。所得产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可能的形成机理。所得CuS空心球具有较高的光热转换性能,在近红外光辐照下,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光热毒性。
其他文献
以乙酰丙酮为共配体的稀土配合物与2-羟基苯取代的自由基配体进行反应得到2个新颖的稀土-自由基配合物[Ln2(acac)4(NIT-PhO)2](Ln=Tb(1),Y(2);acac=乙酰丙酮,NIT-PhOH=2-(2′
以草酸为氧源,二聚氰胺和尿素为原料,采用两步热聚合方式合成氧掺杂氮化碳纳米片催化剂(CNO)。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
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核心是将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最大效率,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就是从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