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因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数学语言的组成上大都是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图表等信息,这些均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的范畴。学生具备良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既关乎学生的日常数学学习,也直接影响其在考试中的读题、解题能力。笔者根据调查发现,现阶段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数学图表,数学公式等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时,“读不懂、读不完、对应不上”等问题时有发生。鉴于此,本文将围绕“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抓手,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这一话题,分析了小学生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契合性,并给出几点提升数学非连续性文本解题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数学解题能力;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PISA结合当下学生的阅读文本体系,提出了四大类教学文本阅读类型,即: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数学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中的数据、符号、公式、图表等均属于非连续性文本。鉴于当下大多数小学生在数学解题上普遍存在的“读不完,读不懂”等问题,笔者认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当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抓手,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文本阅读能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和解题精确度。
一、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与数学解题能力的契合性研究
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其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基础,学生具备快速、精准的解题能力则是其扎实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体现,二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契合性。
(一) 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突破口
小学数学题无论是从其内容还是题目形式上来看都十分多样、灵活,但绝大多数数学题都是以非连续性文本呈现出来。这就启发小学数学老师,要从最基本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突破口,在此基础上逐步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有效迁移与转化。久而久之,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二)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是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有效转化
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审清数学题目的要求和命题人的出题意图,与学生深厚扎实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功底息息相关。这保证了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片、图表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题给条件,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转化,理清解题思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任务。
二、 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解题能力有效教学策略
鉴于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其数学解题能力存在的关联性和契合性,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提高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解题能力的有效教学措施,希望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帮助。
(一) 数形结合,转化语言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思想之一,它是基于代数与几何之间固有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的。数形结合思想的精髓就是用代数的知识论证几何图形关系,或用图形的几何关系描述其中蕴含的代数原理。特别是对于代数关系的证明,通常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其转化为代数语言,从而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解题的重点和解题的突破口。例如,在小学六年级题目中有这么一道判断题,“a21时,a2>a。可见原来的命题是错误的。
(二) 由果溯因,合理筛选
由果溯因实际上是对数学解题过程中“逆向思维”的一种具体体现。运用此方法,是指根据数学题目的具体问法,理清解题思路,根据求解所学的数学条件,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中合理筛选。以下面一道数学题目为例,这道题目属于条款说明型非连续文本。
就读希望幼儿园中班的华华和爸爸一起吃这瓶维生素片,能够吃多少天?
产品名称:维生素含片
产品数量:100粒/瓶
使用说明:6岁以下儿童每日2次,每次1片;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日3次,每次2片。
成分/片:Ca 30mg;Fe 5mg;维生素D 90mg
在求解此类题目时,需要根据题目问法,从原来的题干中寻找有价值的条件。分析题目问法知,华华就读幼儿园中班,是6岁以下儿童,每天吃2片;华华的爸爸是成人,每天吃6片。这样原来的问题就转化为“一瓶维生素片共100片,华华和爸爸每天吃8片,则每瓶可以吃多少天?”这是一道除法题,正确解法为100÷8=12……4,所以能够吃12天。
(三) 构建模型,化难为易
构件数学模型是解答数学问题的高效辦法之 一。数学模型能够将题干中复杂的条件协调到同一个数学模型上,学生在阅读此类数学文本时不至于太绕、太乱、混淆不清,更能够抓住题目的要点与关键信息。例如,某版本数学教材有这么一道数学题。姚明的身高为2.26m,腿长为1.31m。问:他能够一步走3m远吗?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将姚明的两条腿和一步步长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知,姚明的单步步长<1.31 1.31=2.62m<3m。
实际上,提出以非连续性文本为抓手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基于数学语言特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契合性提出的。其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多解题,多得分;而是以解题为载体,教会学生必备的数学技巧、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任二红.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与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杨童,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一实验小学。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数学解题能力;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PISA结合当下学生的阅读文本体系,提出了四大类教学文本阅读类型,即: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数学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料中的数据、符号、公式、图表等均属于非连续性文本。鉴于当下大多数小学生在数学解题上普遍存在的“读不完,读不懂”等问题,笔者认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当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抓手,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文本阅读能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和解题精确度。
一、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与数学解题能力的契合性研究
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其数学解题能力提升的基础,学生具备快速、精准的解题能力则是其扎实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体现,二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契合性。
(一) 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突破口
小学数学题无论是从其内容还是题目形式上来看都十分多样、灵活,但绝大多数数学题都是以非连续性文本呈现出来。这就启发小学数学老师,要从最基本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突破口,在此基础上逐步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有效迁移与转化。久而久之,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就会发生质的改变。
(二)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是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有效转化
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审清数学题目的要求和命题人的出题意图,与学生深厚扎实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功底息息相关。这保证了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片、图表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题给条件,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转化,理清解题思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任务。
二、 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解题能力有效教学策略
鉴于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其数学解题能力存在的关联性和契合性,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提高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解题能力的有效教学措施,希望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帮助。
(一) 数形结合,转化语言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思想之一,它是基于代数与几何之间固有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的。数形结合思想的精髓就是用代数的知识论证几何图形关系,或用图形的几何关系描述其中蕴含的代数原理。特别是对于代数关系的证明,通常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其转化为代数语言,从而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解题的重点和解题的突破口。例如,在小学六年级题目中有这么一道判断题,“a21时,a2>a。可见原来的命题是错误的。
(二) 由果溯因,合理筛选
由果溯因实际上是对数学解题过程中“逆向思维”的一种具体体现。运用此方法,是指根据数学题目的具体问法,理清解题思路,根据求解所学的数学条件,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中合理筛选。以下面一道数学题目为例,这道题目属于条款说明型非连续文本。
就读希望幼儿园中班的华华和爸爸一起吃这瓶维生素片,能够吃多少天?
产品名称:维生素含片
产品数量:100粒/瓶
使用说明:6岁以下儿童每日2次,每次1片;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日3次,每次2片。
成分/片:Ca 30mg;Fe 5mg;维生素D 90mg
在求解此类题目时,需要根据题目问法,从原来的题干中寻找有价值的条件。分析题目问法知,华华就读幼儿园中班,是6岁以下儿童,每天吃2片;华华的爸爸是成人,每天吃6片。这样原来的问题就转化为“一瓶维生素片共100片,华华和爸爸每天吃8片,则每瓶可以吃多少天?”这是一道除法题,正确解法为100÷8=12……4,所以能够吃12天。
(三) 构建模型,化难为易
构件数学模型是解答数学问题的高效辦法之 一。数学模型能够将题干中复杂的条件协调到同一个数学模型上,学生在阅读此类数学文本时不至于太绕、太乱、混淆不清,更能够抓住题目的要点与关键信息。例如,某版本数学教材有这么一道数学题。姚明的身高为2.26m,腿长为1.31m。问:他能够一步走3m远吗?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将姚明的两条腿和一步步长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知,姚明的单步步长<1.31 1.31=2.62m<3m。
实际上,提出以非连续性文本为抓手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基于数学语言特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契合性提出的。其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多解题,多得分;而是以解题为载体,教会学生必备的数学技巧、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2]任二红.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与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杨童,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包河区外国语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