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体验活动》教学实录及评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播放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视频片段,交流观后感。
  【点评:“课前谈话”是教学大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短短的10分钟,有着诱导、铺垫和衔接的作用:能够使师生距离迅速拉近,能够诱发学生与本课学习产生相应的感情与知识储备。好的课前谈话,就像一根导火线,触发学生求知、振奋的状态,点燃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这段精心剪接的视频犹如一部音乐的序曲,奠定了全曲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到了听写大赛紧张激烈的氛围,为后面参与活动积蓄了热情,这样的课前谈话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
  一、创设游戏情境,畅谈活动体验
  1. 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师:一件事,如果你看见了,也许就记住了。可是,只有做过了,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儿。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次汉字听写大赛。(板书:汉字听写大赛)
  2. 交流赛前感受
  师:老师特别想当一回大赛的主持人,还准备了奖牌在这里等着你,想不想得到?
  生:想!
  师:马上就要进入大赛了,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得100分。
  师:充满信心!
  生:我觉得我现在很激动,很紧张!
  师:老师把你们说的记录在黑板上。(板书:激动、紧张、信心十足……)我想还有更多的感受藏在你们心里呢。请拿出听写纸,准备好笔,现在我们就正式进入汉字听写大赛。
  3. 第一轮比赛
  (1)了解规则。
  师:今天的比赛分三轮,每一轮都有不同的规则,
  师:第一轮,请听题。请在五秒之内,写出一个两字词语。听两遍。(出示规则)
  (2)活动。
  师:开始!(计时钟声响起) 开始!
  师:(倒计时时间到)时间到!写出来了吗?
  (生迷惑,茫然。)
  师:没有人写出来吗?(指一名举手的学生)告诉大家,你写的是什么?
  生:开始。(师出示:开始)
  师:对啊!我刚才明明就把这个词语报了两遍呀!这么多人没听到?
  (生一片哗然)
  师:规定时间内写出来的同学举手,奖牌送给你们。(生举手)此处应该有掌声!
  (3)引导说说内心感受。
  师:那么多同学都没写出来,只有你们写出来了。此刻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一开始觉得是老师在提醒我们要开始了。
  师:那你怎么写出来的?
  生:后来听到第二遍,就猜想是不是写“开始”这个词。
  师:反应够快的!得到奖牌了,什么心情?
  生:很开心!
  师:那其他同学呢?我现在特别想知道你们是什么心情。
  生:很疑惑,不知道是要听写“开始”这个词。
  生:我刚听到“开始”这个词的时候,以为是要开始比赛。结果……
  师:写出来的很开心,没写出来的心里充满疑惑。(边说边板书:开心、疑惑)
  生:很郁闷。因为压根儿没想到“开始”是听写中的一个词。
  生:很不解。因为只听到了开始,没听到要写什么。
  师:现在知道正确答案了,有什么感受?
  生:老师在玩我们。(全场笑。师板书:被玩了)
  4.第二轮比赛
  (1)了解规则。
  师:想不想再来?第二轮,规则有变化。(出示规则:左手握笔,在20秒钟内写出一个句子。)
  生:(大呼)左手写字?
  师:是的,规则变成了左手握笔。不过有好消息,时间变成了20秒,写一个短句子。
  (2)活动。
  师:听明白了吗?(计时钟声响起)
  生:听明白了……(显然还有部分學生没有听明白)
  师: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回答的学生少了,计时声更大了,全场一片哄笑,学生顿时懂了。)
  师:时间到!写出来了吗?这一次答案是什么?
  生:“听明白了吗?”
  师:真聪明!吃一堑长一智。同样的错误你们没有犯第二次。可是,大家写完了吗?
  生:(少数)写完了。
  师:(指一生)你写完了,可是像几堆小蚯蚓。(生笑)
  师:(指另一生)哇!你左手有功夫吗?
  生:(齐呼)他是左撇子!
  师:这么巧啊!看来这一轮是为你设计的!(生大笑)
  师:这一轮凡是写完整的,都可以得到一枚奖牌。像他这样写得还挺像样的,可以得到两枚奖牌!
  (3)引导交流感受。
  师:这一轮,写与没写的,写完整的和写了一半的,写得有些像样子的和写得像小蚯蚓的,你们的感受一定不一样。静下心来,好好回味一下……把你第二轮的感受也像这样用一个词写在黄色卡片上。写好后把卡片举起来。(师选择典型的词语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交流。)
  师:(指一生)是什么让你无奈?
  生:我知道写这个句子了,可是我左手写不好字,所以没写完。
  师:听清楚了句子,可是规则让你无奈。
  生:大吃一惊。
  生:不明白。
  生:兴奋。
  ……
  师:同学们还有很多相似的和不同的感受。把卡片放在身边,一会儿你还会用到它。
  5.第三轮比赛
  (1)猜规则:两轮下来,奖牌的小主人越来越多了。最后一轮,猜猜规则会是什么呢?
  师:猜猜下一轮的规则会是什么?
  生:两只手一起写字。
  生:用嘴叼着笔写字。
  【点评:儿童时代是游戏的时代,游戏、比赛是学生最迷恋的学习方式。猜规则,让学生变成比赛规则的设定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此时的感受又有所不同。】   (2)明确规则。
  師:大家有了不同的猜测,不过,这一轮老师不忽悠你们了。(出示规则:请在20秒之内,看拼音写出一个四字成语。)
  生:(齐)啊!
  师:你这 “啊!”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很简单,我们经常都做看拼音写词语的作业。
  师:那是不是胸有成竹,跃跃欲试,觉得奖牌非你莫属了?
  生:是!
  师:好吧!请看拼音!(出示:hān chànɡ lín lí)
  师:齐读一遍。(生拼读后计时器响起)开始!
  (3)活动。
  生:啊!什么东西!(生有的一脸茫然,有的开始书写。)
  师:时间到!写出来的举手看看。
  (生举手)
  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趣解词义:汗唱)一个人淌着汗在唱歌?
  师:(汗唱林梨)哎哟,你是唱着歌,来到一个种满梨树的林子里。(生笑)
  师: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的解释。(出示)齐读!
  生:(齐)形容痛快到了极点,常指写文章、说话时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
  师:请看正确答案。(出示)
  生:没有学过!
  师:都考你学过的那还叫大赛吗?有没有写对的?
  生:(面面相觑)没有。
  师:写对三个字的呢?
  (有三名学生举手)
  师:这么难的一个词,后面三个字写得很准确,我觉得应该得到一枚奖牌。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第三轮比赛,又让你有了什么感受呢?请你也用一个词写在蓝色的卡片上。老师同样请写得快的、和黑板上不一样的同学把自己写的贴上来。
  (生贴卡片:莫名其妙、不解、失落、茫然、不幸……)
  6.小结比赛活动
  师:三轮比赛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让我也过了一回做主持人的瘾!我还要来采访一下,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生:我觉得这是一场讨人厌的比赛。
  师:为什么讨人厌,我也大致知道。(板书:讨人厌)
  生:我觉得这场比赛是老师在糊弄我们。(师板书:糊弄)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这场比赛是一场考我们积累的比赛。(师板书:考验积累……)
  【点评:教师创设了“汉字听写大赛”的比赛情境,精心设计了三轮比赛环节,让学生置身其中有了各种心理体验,使学生有很多话想说。三轮比赛,每一次比赛,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不同轮次的感受也不一样。这样的情境创设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片段描写积累了习作的素材,解决了习作教学中最难的“写什么”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密切关注学生动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真实表达内心的感受,用卡片记录下来,并有选择地张贴在黑板上,为学生记录片段做了一个很好的提示。】
  二、明确习作要求,记录片段感受
  师:如果让你把这一轮比赛写下来,和更多人分享,你愿意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习作规则。
  1. 出示习作提示
  (1)选择其中一轮比赛环节写清楚。
  师:我们刚刚进行了几轮
  比赛?
  生:三轮。
  师:要写几轮呢?
  生:一轮。
  师:你准备写哪一轮?
  (生答案不一)
  师:那一定是你感受最深、最有话说的那一轮,对不对?
  (2)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师:我们的感受在哪里?
  生:在黑板上、在心里……
  师:对,在黑板上,在卡片上,还有更多更丰富的在我们的心里,选择你最深的感受记录下来。
  (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
  师:最后一个是我们每次习作的最基本要求。齐读一遍。
  (生读)
  师:达到一个要求,就能得一个“笑脸”。如果能得到三张笑脸,就是一篇非常了不起的高分作文了。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好,下面我们开始一场作文大赛!习作写得精彩,还要有一定的速度,给大家12分钟时间。
  2.学生按要求开始写作
  师:注意写字姿势。
  3.教师巡视评价指导,分类反馈记录,贴奖牌
  【点评:用文字进行片段训练,是中年级的一个训练重点。又因为课堂教学只有40分钟时间,无法呈现一整篇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活动结束后教师就趁机让学生记录一个片段。提出三个要求,一是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轮比赛写清楚,这其中暗含了两个要求:印象深刻的那一轮和写清楚。三轮中选择一轮不难;亲历过了,写清楚,也非难事。二是写出真实的感受,这其实是本次习作的难点,但在刚才的体验活动中已经得到解决,在黑板上,在卡片上,更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了丰富的、真实的甚至独特的感受。三是书写要求,这是中年段习作的基本要求。三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层次的区别,也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利于学生达成,也利于课堂讲评的开展。教师巡视中及时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处,给予激励并用卡片记录下来,为讲评做好准备。】
  三、评初稿寻佳作,强化真实表达
  1. 整体反馈学生写作情况
  师:刚才大家游戏玩得很嗨,可喜的是,我发现你们写的时候立刻就能静下心来,如此认真、投入,真要为你们点赞!12分钟是不足以完成一篇作文的,我发现有的同学写了6行,有的写到8行,有的已经达到10行了!
  2.出示记录卡片
  师:你们写着,我在读着。特别是读到这些同学的,(出示)请榜上有名的同学起立,让我深深地记住你们。你们的习作各有千秋:有的写作有速度,有的书写很漂亮,有的过程很清晰,还有的感受写得很独特。   在巡视指导时,我发现大家的习作各有千秋:
  ××× 写作有速度,
  ××× 书写真漂亮,
  ××× 过程较清晰,
  ××× 感受很独特……
  师:掌声送给他们!
  (生鼓掌)
  师:你们的掌声让我想起了《掌声》这篇课文,读过的同学一定都懂: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不要忘了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掌声再次响起来!
  (生再次鼓掌)
  3.欣赏精彩片段
  (出示)
  我还发现有些片段写得尤为精彩:
  (1)指一生读。(重点评讲感受)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的片段写得很精彩。请他们上来读一读。
  生1:(上台读自己的习作片段)今天的汉字听写大赛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轮。这一轮比赛令我感到很吃惊,因为规则是让我们用左手来写一个句子,而我的左手又不灵活,就写得慢,写不好。但是时间只有20秒,要写完一个句子,真是太难了!我忽然觉得被玩了,被骗了,被糊弄了!想到这儿,我便开始对自己没信心了……(没有写完)
  师:大家看看老师给他画线的部分,猜猜老师的推荐理由是什么。
  生:这些句子都是写的感受,他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写出来了。
  师:刚开始听到规则时,他感到——
  生:“很吃惊”!
  师:自己的左手不灵活,要写句子真是——
  生:“太难了”!
  师:“我忽然感到被玩了,被骗了,被糊弄了!”这里是不是有些重复了?
  生:不重复,他是向我们强调自己当时最深刻的感受。
  师:是的,他不仅写出了感受,还写出了感受的变化。虽然没写完,但我们看他习作过程写得——
  生:清楚。
  师:感受呢?
  生:真实!
  师:书写怎样?
  生:工整!
  师:相信给足够的时间写,他一定会写得更工整!
  (2)再指一生读。(重点评讲过程)
  师:我们请下一个同学上来读,注意听他读,看看老师圈画出了什么样的词句。
  生2:(上台读自己的习作片段)今天的汉字听写大赛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轮。当我看到规则的时候我很吃惊,毕竟用左手写字是难度很高的!而且只有20秒的时间。老师刚读完句子:“听明白了吗?”我就赶紧开始写了,但是实在不行,写得东倒西歪。读秒节拍越来越快,开始倒计时了,我才写了三个字。这个时候,我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写完了!
  师:老师圈出的是什么?读一读。
  生:“当我看到规则的时候”“开始倒计时了”“这个时候”……
  师:这都是什么?
  生:都是表示时间的词句。
  师:用上这些词句,我们读着就觉得事情的过程显得更加清楚了。所以,第一个笑脸毫无疑问要送给他。我们再来看看他的感受,你们有什么建议给他?
  生:还可以再多写一些心理活动。
  ……
  师:听到大家的建议了吗?那这个笑脸暂时保留,好吗?
  4.小结过渡
  师:写片段,能做到过程清晰,感受真实,那么我相信让你们写整个活动过程,你们也一定能做到。
  【点评:围绕课标对第二学段写作教学提出的目标:“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师引领学生围绕本次片段练习“过程清晰,感受真实”的要求,通过学生的两个片段欣赏、评价、矫正,试图把着力点放在语言本身,通过关注习作本身,培养修改作文的意识。教师在点评的时候抓住表示感受的词句,抓住表示时间的词句,引导其他学生努力写出真实的感受和清楚的过程,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遗憾的是,因为时间有限,为了游戏的完整性,为了留有时间让学生写好片段,这里缺少了一个学生再修改的过程。】
  四、借助教材例文,指导谋篇布局
  1.出示教材中的习作要求
  在参加一次体验活动之后,写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出示例文
  师:课前我们阅读了柳倩影同学的《护蛋》这篇文章,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师:有没有写出参加活动过程中感受的变化呢?
  生:护蛋前听说这个活动时,她觉得很好笑;经历的第一天就让她觉得这是一件难做的事;一天结束,她开始为鸡蛋第二天的命运感到担心。
  师:刚才我们也记录下了自己在比赛前、三轮比赛过程中和比赛后的感受。(板书:前 中 后)所以老师相信,这篇习作你们一定可以写得非常棒。
  3.微课回顾记事习作
  师:其实,记事习作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老师带来一个微视频,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播放微课视频,带领学生回忆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册训练过的记事习作。)
  4.课件出示后两个目标
  有详有略地将大赛过程写完整。
  给自己的习作拟一个有意思的题目。
  师:课后,请同学们对片段再做修改,可以把比赛过程完整地写下来,朝着后两点目标去努力。
  (生朗读要求)
  师:同学们,一件事你做过了,就能体会其中的滋味,而如果把它记录下来与别人分享,就能在心里留下更深的印记。以后,我们可以把曾经参加过的体验活动,或者以后将参与的更多的活动,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与同学们交流。下课!
  【点评:利用教材中的例文作为教学资源,这是作文教学最好、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把例文中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以及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作为指导作文的根据,是行之有效的,操作性也很强,再次深化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这是在巧妙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微课带领学生回顾以往习作中掌握的记事方法,找到学生习作的起点,不用再面面俱到,为学生课后完成篇章习作给予了结构和框架指导。这个教学过程本身就很有效。】   【评析】
  一、制作习作微课,明白“教什么”
  纵观全课,三次听写活动、学生自主写一个片段、全班评改两个片段、观看微视频、例文学习等等。从中可看出教师善于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让每一个环节显得紧凑。这来源于教师对本课教学目标的把握:紧紧围绕“过程清楚,感受真实”来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提出习作要求、进行习作评价。尤其是微课的制作与使用,帮助学生回顾了以前学过的记事习作,提炼整理了每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更加清楚本次习作就是“把过程说清楚,把感受真实地表达”。一课一得,更容易聚焦一个问题去落实、解决,使得课堂教学有抓手、有落脚点。这个设计需要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进行“依标扣本”的理解和梳理,这样才能明白这一节课的教学如何与学生过去的经验对接,如何向学生未来的要求延伸,使得我们的每次习作都能有方法、有层次地落实教学目标。
  二、创设比赛情境,解决“写什么”
  游戏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智慧源泉。尽管不同时代的儿童玩的游戏不同,但是游戏永远是儿童最重要的精神成长途径和探索实践的方式。四年级的学生乐于参加各种体验活动,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但不善于捕捉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内容,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习作内容缺乏新鲜感。因此,指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充分感受,再把这些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是本次习作的重点及难点。为了解决“有话可写”的关键问题,教师创设了拟真的比赛情境进行教学,带学生进入特定的三轮比赛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真体验,触发真感受,并不断丰富,为后面表达真感受的片段描写进行材料储备。在教师营造的宽松平等的氛围中,学生在比赛中不断丰富着各种情感体验,也敢于将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喜欢的、成功的、伤心的,哪怕是对比赛规则的不认可、对教师组织的不满意都一一表达出来,这些,不都是“真实的感受”吗?
  学生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细腻的情感体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只要我们找对梯子,就能帮助学生缩短现实与情感之间的差距,寻找到“写什么”的密码,从而使课堂呈现精彩。
  三、善用课堂评价,落实“怎么写”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运用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意识地激励更多的学生真实表达。教师常常这样提问:你的感受呢?你怎么想的?你说说……在这样亲切的语言氛围下,学生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寫片段时,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巡视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类点评,力争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表扬,激发表达的信心。两个片段的共同修改,有从学生写得好的地方延伸的,也有从学生写得不佳的地方延伸的。这样的评价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从学生的学习伙伴中来,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感”,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价自己的习作。然后再阅读例文,观看习作微课,知晓整篇习作的要求和构思。这样“以学定教”“以写定教”的评价过程,有意识地让每一个学生明白了“怎么写”。
  这的确是一堂全国一等奖、“最佳教学设计奖”的好课。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江苏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杨 伟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有许多名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言.看到这些千古传诵的名言,大家是否会想到名言也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依据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用概率的知识解释一下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名言的科学道理吧.孔子是一位大学者,伟大的教育家.虽然他的学问很高,但仍然很谦虚,自称与任意两人(加上自己共三人)同行(简称“三人行”),则他们中间一定有一个可以做自己的老师(简称“必有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