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模具专业依据区域经济和行业背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通过对模具岗位群和职业能力的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适销对路且具有未来岗位发展潜力的模具人才,为高职院校的模具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模具专业 岗位 分析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12-02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近20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模具行业年均增长率在12%~15%,模具行业正向着快速、经济、精密、智能等多元化方向发展,[1]这使得企业对模具实用性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但存在的现象为:一方面各地高职院校的模具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一方面模具生产企业找不到他们需要的、合适的、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实用性模具人才,这势必对高职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一、浙江区域模具人才需求分析
2011年10月,模具英才网上提供的招聘信心,以浙江区域限定进行查询,共计501条;若再以模具发展较快的宁波市加以限定,共得到141条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这141条信息中,“学历要求”除4条信息外,其余对学历的要求都为大专及以下,或为对学历不限。若以招聘信息中的职位来归纳:模具设计类33条,模具制造类(主要以数控加工为主)64条,模具装配与调试类9条,品质管理类4条,生产管理类12条,采购销售5条,其他类14条,其职位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对模具人才岗位的需求,按职位所占的份额从高到低依次为:模具制造、模具设计、生产管理、模具安装调试、品管和检验等,这说明企业对模具岗位人才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除了生产管理类需要相关综合工作经验和技能外,其它各类岗位都适合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选择。在这些岗位中,企业对模具制造岗位的需求为45.39%,对模具设计人才需求也较突出,占23.4%,这两部分加起来接近69%,说明现阶段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人才的缺口较大。此外,对生产管理的需求较明显,占8.51%,说明企业对有一定工作经验、有较强综合能力、懂生产和技能的骨干模具人才也十分需要。模具安装调试和销售采购的人才的比例占到6.39%,说明高职院校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时有了更大的选择,高职教育要综合考虑市场因素,“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跟企业需求,紧跟岗位能力要求,构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
二、模具岗位群及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上述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岗位从过去的以模具设计为主转变为只有少数人在模具设计岗位上,而更多的是在模具制造及生产一线岗位、模具管理岗位等部门,具体岗位分布如图2所示。
三、企业模具人才需求层次分析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可把模具技术人才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
“蓝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模具加工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5%,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模具技术人才。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模具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模具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模具装配和日常维护能力。
这类模具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模具设计与加工的工艺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模具技术岗位中占20%,其中设计人员占9%,工艺人员占11%。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模具加工工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能运用至少一种三维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自动编程。此类人员在模具行业尤其受欢迎,待遇也较高,这类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3.“金领层”
“金领层”人员具备并精通模具高级设计软件和模具结构知识,对设计、制造、编程所需要的综合知识能全面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主管。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和对市场的调研,发现目前模具行业最紧缺的几种人才:具备产品开发素质的3D造型工程师;具备产品加工工艺素质的CAE分析工程师;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模具钳工、技师;数控加工中心的高级编程师、高级技师;熟悉模具制造工艺的设计工程师;此外还有塑料模、冲压模、压铸模、挤出模等领域的专才。
四、高职模具人才培养改革
高职模具人才培养要适应区域经济需要,根据地方模具行业集群地对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要求,结合国内模具技术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
1.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瞄准市场对模具专业人才需求的缺口,同时兼顾人才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的是掌握模具制造工艺与设计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模具制造和维修能力、模具安装调试能力,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适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时,根据对企业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的分析,明确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岗位与岗位能力一致性原则。岗位职业能力的定位,必须以完成本岗位职责和任务为原则,即由岗位任务来确定职业岗位,再由岗位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第二是岗位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性原则。[3]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模具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应加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性、有效性,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建立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机制,探索出既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又有模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设具有真实情景的车间型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构建“模块引领,双证通融”的课程体系,实行“课程周”、“三班制”等符合企业工作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基于双重角色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做、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先进制造领域“行知相融、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设计岗位能力的职业技能证书体系
要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应用性人才,保证学生的岗位能力达到岗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因此,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建立与岗位和课程体系相配套的职业技能证书体系,以国家职业技能证书作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检验和考核标准,以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4.培养岗位能力的先进技术
目前,各种高效的、先进的技术和加工设备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企业需要大量既掌握传统模具设计方法,又熟悉模具设计与制造先进技术,具备模具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能力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模具专业不能局限于项目导向、工作任务驅动等教学上,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主要依靠计算机和先进机床的今天,要注重培养模具先进技术的岗位能力。
(1)模具CAE技术:CAE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CAE技术已成为产品开发、模具优化设计及产品加工中这些薄弱环节的最有效的途经。企业对CAE人才的需求会逐渐上升,但现在面临CAE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制约企业对CAE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模具专业要抓住市场机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组成CAD/CAE/CAM课程体系,将大大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未来岗位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2)快速模具技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和开发成本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传统的模具加工方法,由于其制造工艺繁琐,周期长,并且成本高,不适合单件小批量产品的开发。因此,快速原型技术(RP)以及基于RP 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RT)在企业新产品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模具企业希望职业院校培养更多的熟练掌握快速模具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3)逆向工程:逆向工程(RE)也称反求技术,它不仅可以消化和吸收事物原型,并且能修改再设计制造出新的产品。通常用于仿制没有设计图纸文件的产品,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对事物或模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位几何建模方法重构事物的CAD模型,进而进行分析、修改、检验、加工,然后制造出产品的过程。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利用逆向工程可以极大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开发费用,随着计算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化测量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测量数据的产品造型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已得到广泛应用。[4]
五、结 论
高职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背景,通过对模具岗位群和职业能力的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模具专业应用能力、现代技术应用能力、自我发展和开拓能力,以适应模具企业岗位的要求。同时,随着模具行业不断走向高端和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模具人才要培养兼顾未来岗位能力,适应先进岗位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 谭平宇、陈京生.模具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模具工業,2010(36):11~13
2 郭扬.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3 李大成、王晖、廖晓明.基于岗位能力分析的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56~57
4 刘德平、侯伯杰、刘武发.逆向工程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7(7)
【关键词】模具专业 岗位 分析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12-02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近20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模具行业年均增长率在12%~15%,模具行业正向着快速、经济、精密、智能等多元化方向发展,[1]这使得企业对模具实用性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但存在的现象为:一方面各地高职院校的模具毕业生进入社会就业,一方面模具生产企业找不到他们需要的、合适的、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实用性模具人才,这势必对高职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一、浙江区域模具人才需求分析
2011年10月,模具英才网上提供的招聘信心,以浙江区域限定进行查询,共计501条;若再以模具发展较快的宁波市加以限定,共得到141条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这141条信息中,“学历要求”除4条信息外,其余对学历的要求都为大专及以下,或为对学历不限。若以招聘信息中的职位来归纳:模具设计类33条,模具制造类(主要以数控加工为主)64条,模具装配与调试类9条,品质管理类4条,生产管理类12条,采购销售5条,其他类14条,其职位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对模具人才岗位的需求,按职位所占的份额从高到低依次为:模具制造、模具设计、生产管理、模具安装调试、品管和检验等,这说明企业对模具岗位人才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除了生产管理类需要相关综合工作经验和技能外,其它各类岗位都适合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选择。在这些岗位中,企业对模具制造岗位的需求为45.39%,对模具设计人才需求也较突出,占23.4%,这两部分加起来接近69%,说明现阶段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人才的缺口较大。此外,对生产管理的需求较明显,占8.51%,说明企业对有一定工作经验、有较强综合能力、懂生产和技能的骨干模具人才也十分需要。模具安装调试和销售采购的人才的比例占到6.39%,说明高职院校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时有了更大的选择,高职教育要综合考虑市场因素,“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跟企业需求,紧跟岗位能力要求,构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
二、模具岗位群及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上述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岗位从过去的以模具设计为主转变为只有少数人在模具设计岗位上,而更多的是在模具制造及生产一线岗位、模具管理岗位等部门,具体岗位分布如图2所示。
三、企业模具人才需求层次分析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可把模具技术人才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
“蓝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模具加工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5%,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模具技术人才。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模具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模具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模具装配和日常维护能力。
这类模具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模具设计与加工的工艺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模具技术岗位中占20%,其中设计人员占9%,工艺人员占11%。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模具加工工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能运用至少一种三维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自动编程。此类人员在模具行业尤其受欢迎,待遇也较高,这类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3.“金领层”
“金领层”人员具备并精通模具高级设计软件和模具结构知识,对设计、制造、编程所需要的综合知识能全面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主管。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和对市场的调研,发现目前模具行业最紧缺的几种人才:具备产品开发素质的3D造型工程师;具备产品加工工艺素质的CAE分析工程师;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模具钳工、技师;数控加工中心的高级编程师、高级技师;熟悉模具制造工艺的设计工程师;此外还有塑料模、冲压模、压铸模、挤出模等领域的专才。
四、高职模具人才培养改革
高职模具人才培养要适应区域经济需要,根据地方模具行业集群地对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要求,结合国内模具技术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
1.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瞄准市场对模具专业人才需求的缺口,同时兼顾人才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的是掌握模具制造工艺与设计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模具制造和维修能力、模具安装调试能力,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适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时,根据对企业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的分析,明确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岗位与岗位能力一致性原则。岗位职业能力的定位,必须以完成本岗位职责和任务为原则,即由岗位任务来确定职业岗位,再由岗位来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第二是岗位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性原则。[3]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模具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应加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性、有效性,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建立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机制,探索出既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又有模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设具有真实情景的车间型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构建“模块引领,双证通融”的课程体系,实行“课程周”、“三班制”等符合企业工作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基于双重角色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做、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先进制造领域“行知相融、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设计岗位能力的职业技能证书体系
要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技能应用性人才,保证学生的岗位能力达到岗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因此,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建立与岗位和课程体系相配套的职业技能证书体系,以国家职业技能证书作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检验和考核标准,以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4.培养岗位能力的先进技术
目前,各种高效的、先进的技术和加工设备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企业需要大量既掌握传统模具设计方法,又熟悉模具设计与制造先进技术,具备模具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能力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模具专业不能局限于项目导向、工作任务驅动等教学上,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主要依靠计算机和先进机床的今天,要注重培养模具先进技术的岗位能力。
(1)模具CAE技术:CAE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CAE技术已成为产品开发、模具优化设计及产品加工中这些薄弱环节的最有效的途经。企业对CAE人才的需求会逐渐上升,但现在面临CAE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制约企业对CAE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模具专业要抓住市场机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组成CAD/CAE/CAM课程体系,将大大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学生未来岗位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2)快速模具技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和开发成本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传统的模具加工方法,由于其制造工艺繁琐,周期长,并且成本高,不适合单件小批量产品的开发。因此,快速原型技术(RP)以及基于RP 技术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RT)在企业新产品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模具企业希望职业院校培养更多的熟练掌握快速模具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3)逆向工程:逆向工程(RE)也称反求技术,它不仅可以消化和吸收事物原型,并且能修改再设计制造出新的产品。通常用于仿制没有设计图纸文件的产品,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对事物或模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位几何建模方法重构事物的CAD模型,进而进行分析、修改、检验、加工,然后制造出产品的过程。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利用逆向工程可以极大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开发费用,随着计算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化测量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测量数据的产品造型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已得到广泛应用。[4]
五、结 论
高职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背景,通过对模具岗位群和职业能力的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模具专业应用能力、现代技术应用能力、自我发展和开拓能力,以适应模具企业岗位的要求。同时,随着模具行业不断走向高端和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模具人才要培养兼顾未来岗位能力,适应先进岗位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 谭平宇、陈京生.模具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模具工業,2010(36):11~13
2 郭扬.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3 李大成、王晖、廖晓明.基于岗位能力分析的高职模具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56~57
4 刘德平、侯伯杰、刘武发.逆向工程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