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旨在鼓励和表彰出版业优秀成果和人物的权威出版奖项的评选也逐渐科学化、规范化,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以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两个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奖项为例: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国家级最高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和奖励国内出版业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首届于2008年2月27日颁奖,至今已举办两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根据2005年3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通知(厅字[2005]6号)、中宣部《关于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韬奋出版新人奖的批复》(中宣办发函[2005]69号)设立,由中国出版协会承办,每两年评选一次,首届于2006年举办,至今已举办三届。
国家层面的奖励和荣誉,影响和激励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对出版业的发展将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但近来在工作中发现,这两个奖项的图书奖中,都有将翻译外国作者的图书与中国作者的图书混在一起,没有分开评选和单独设立奖项的现象。查阅《关于开展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新出人[2010]39号)及评奖办法,《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通知》(中版协发字[2012]第047号)及评奖办法,其中都没有中国作者的图书与翻译外国作者的图书怎样区别申报和评选的条款。几年来的正式获奖及提名奖的结果中,都有翻译图书入选,提名奖中更多一些。如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文学类摩诃婆罗多(全译本共6卷),黄宝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为翻译图书。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社科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共10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共400种),亚里士多德等著,吴寿彭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科技类家畜兽医解剖学教程与彩色图谱(第三版)Horst Erich Knig、Hans-Georg Liebich主编,陈耀星、刘为民主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为翻译图书。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中,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8册),(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等著,张竹明、王焕生译,译林出版社出版,为翻译图书,等等。提名奖中还有一些翻译图书,不一一列举。
从上述翻译图书的评选和结果看,有一些值得探讨和商榷的问题。这样列项和评选,一是在主体涵盖上不清晰,冠以“中国”和“中华”的奖项没有把中国作者和外国作者区别开来,不甚科学和合理。二是外国作者和中国作者在评选中本身就无法体现同一个层次的比较和公平竞争,也没有可比性。即使是质量甚佳,非常优秀的翻译图书,也不应该与中国作者的图书在同一个平台上比较。三是在有限的名额中混入翻译的外国图书一起评选,无疑会挤占名额,使一些国内作者的优秀图书失去评选和获奖的机会。
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1.在权威出版奖项中将中国作者的图书与外国作者的翻译图书分开评选,最好在奖项中单独设立翻译图书奖一项
出版业发展中的对外交流以及更大范围的国际合作,使翻译图书成为我国出版物中非常重要的类别,也是彰显中国优秀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方面,应该在权威性的出版奖项中设立翻译类奖项,以表彰中国优秀出版物中高质量的翻译作品。这也是出版业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上提高竞争力、影响力,具有更多话语权的很好体现。我国目前设立的有关翻译图书的奖项并不多。比较突出的,一是由法国大使馆资助、以著名翻译家傅雷命名的傅雷翻译出版奖,旨在奖励中国年度翻译和出版的优秀法语图书。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于2009年12月6日颁奖,至今已举办三届。二是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发起主办的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奖,至今已举办了11届。但是这两个有关翻译图书的奖项都有特定的范围,评选的意义、对象和评选机构也有局限性,不能代替上述提到的两个国家层面的重要权威奖项。为了使翻译图书在权威出版奖项中评选更加科学和规范,体现翻译图书的价值和意义,建议将翻译图书分开评选,最好能单独设立翻译图书奖,另增加名额,使原有的有限名额不致减少,更多的中国作者的优秀图书能够获得奖励。
2.尽快修订评选办法,增加翻译图书的条款,制定实施细则
如果权威出版奖项中的翻译图书评选确实有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就应该尽快修订评选办法。其中应该说明,出版社在参评报送时,即应将中国作者的图书与外国作者的翻译图书分开,不应混在一起申报。若单独设立翻译图书奖项的条件还未成熟,在翻译图书奖项没有增加之前,也不应再申报和评选翻译图书。如最新一届的评选已经来不及分开处理,应该想办法采取变通措施。下一届的评选中应该按照新的办法评选。
3.应从图书扩大到其它出版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物的类别越来越多,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已不仅仅限于图书。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已设有“图书奖”,“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也设有“图书奖”、“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奖”。目前的图书是最突出和最有代表性的出版物类别,在这里也是以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图书为例。如除图书外的音像、电子、网络、游戏等其他类别出版物中也有翻译问题,也应酌情处理,使整个翻译出版物的评选都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系民进中央出版和传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层面的奖励和荣誉,影响和激励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对出版业的发展将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但近来在工作中发现,这两个奖项的图书奖中,都有将翻译外国作者的图书与中国作者的图书混在一起,没有分开评选和单独设立奖项的现象。查阅《关于开展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新出人[2010]39号)及评奖办法,《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通知》(中版协发字[2012]第047号)及评奖办法,其中都没有中国作者的图书与翻译外国作者的图书怎样区别申报和评选的条款。几年来的正式获奖及提名奖的结果中,都有翻译图书入选,提名奖中更多一些。如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文学类摩诃婆罗多(全译本共6卷),黄宝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为翻译图书。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社科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共10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共400种),亚里士多德等著,吴寿彭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科技类家畜兽医解剖学教程与彩色图谱(第三版)Horst Erich Knig、Hans-Georg Liebich主编,陈耀星、刘为民主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为翻译图书。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中,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8册),(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等著,张竹明、王焕生译,译林出版社出版,为翻译图书,等等。提名奖中还有一些翻译图书,不一一列举。
从上述翻译图书的评选和结果看,有一些值得探讨和商榷的问题。这样列项和评选,一是在主体涵盖上不清晰,冠以“中国”和“中华”的奖项没有把中国作者和外国作者区别开来,不甚科学和合理。二是外国作者和中国作者在评选中本身就无法体现同一个层次的比较和公平竞争,也没有可比性。即使是质量甚佳,非常优秀的翻译图书,也不应该与中国作者的图书在同一个平台上比较。三是在有限的名额中混入翻译的外国图书一起评选,无疑会挤占名额,使一些国内作者的优秀图书失去评选和获奖的机会。
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1.在权威出版奖项中将中国作者的图书与外国作者的翻译图书分开评选,最好在奖项中单独设立翻译图书奖一项
出版业发展中的对外交流以及更大范围的国际合作,使翻译图书成为我国出版物中非常重要的类别,也是彰显中国优秀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方面,应该在权威性的出版奖项中设立翻译类奖项,以表彰中国优秀出版物中高质量的翻译作品。这也是出版业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上提高竞争力、影响力,具有更多话语权的很好体现。我国目前设立的有关翻译图书的奖项并不多。比较突出的,一是由法国大使馆资助、以著名翻译家傅雷命名的傅雷翻译出版奖,旨在奖励中国年度翻译和出版的优秀法语图书。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于2009年12月6日颁奖,至今已举办三届。二是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发起主办的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奖,至今已举办了11届。但是这两个有关翻译图书的奖项都有特定的范围,评选的意义、对象和评选机构也有局限性,不能代替上述提到的两个国家层面的重要权威奖项。为了使翻译图书在权威出版奖项中评选更加科学和规范,体现翻译图书的价值和意义,建议将翻译图书分开评选,最好能单独设立翻译图书奖,另增加名额,使原有的有限名额不致减少,更多的中国作者的优秀图书能够获得奖励。
2.尽快修订评选办法,增加翻译图书的条款,制定实施细则
如果权威出版奖项中的翻译图书评选确实有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就应该尽快修订评选办法。其中应该说明,出版社在参评报送时,即应将中国作者的图书与外国作者的翻译图书分开,不应混在一起申报。若单独设立翻译图书奖项的条件还未成熟,在翻译图书奖项没有增加之前,也不应再申报和评选翻译图书。如最新一届的评选已经来不及分开处理,应该想办法采取变通措施。下一届的评选中应该按照新的办法评选。
3.应从图书扩大到其它出版物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版物的类别越来越多,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已不仅仅限于图书。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已设有“图书奖”,“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也设有“图书奖”、“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奖”。目前的图书是最突出和最有代表性的出版物类别,在这里也是以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图书为例。如除图书外的音像、电子、网络、游戏等其他类别出版物中也有翻译问题,也应酌情处理,使整个翻译出版物的评选都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系民进中央出版和传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