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怎样让孩子学会对自己错误的负责?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容培植真诚 李巧枝
  第一节课间,几个学生匆匆跑到办公室,向我报告说王帅和张宁打架,把教室的玻璃碰碎了。我赶紧来到教室,“战争”已经结束,“战场”一片狼藉,双方都是满脸委屈、满眼泪水。我没有批评,没有询问,只是平静地让他们两个共同清理战场,一人捡拾掉在地上的书和学习用品,一人清扫打碎的玻璃。然后准备上第二节的课。
  第二节下课,我把王帅和张宁叫到办公室,了解事情的经过。他们两个都争着说对方的过错,为自己找理由辩解,推卸自己的责任。我没有让他们继续说下去。而是心平气和地说:”我相信在这件事中,你们两个都有自己的委屈,也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换种说法,每个人只说在这个事件中,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恰当,不指责对方的过错。一个人说的时候,对方不插话,可以吗,”他们两个点点头,表示同意。
  听了他们的叙述,我知道了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原来是张宁没经王帅允许拿了他的课外书,王帅想看没找到,同桌告诉他张宁看了,王帅就气呼呼地找到张宁,说张宁偷了他的书。并顺势推了张宁一下。张宁觉得委屈,回了一下,于是矛盾激化,战争爆发,碰翻了桌凳,撞碎了玻璃。
  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张宁说:“我不该不经王帅允许。私自拿他的书看。当王帅推我时,我不该再还手把事情闹大。更不该把桌凳弄翻,把玻璃碰烂。”王帅说:“我不该说张宁偷我的书,更不该那么冲动用力推张宁,还把桌凳碰翻、玻璃碰碎。”
  听他们真诚地说出自己的过错,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我说:“听了你们诚恳地分析自己的不当行为,我非常高兴。很佩服你们能勇敢承认自己的过错,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其实,如果当时你们两个都冷静一些,事情也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希望你们能引以为戒,以后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然后,两人互相道歉,握手言和,并主动提出共同赔偿打碎的玻璃。
  对这件事的处理让我深深感到:要想让学生大胆地承认错误,勇敢地承担责任,教师必须用宽容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没有恐惧感,不用担心说出实情会遭到严厉的批评或额外的惩罚,这时学生会把情况如实相告。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找自己过错、替对方辩护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态度。让他一个人打篮球 任样崇
  学校新买了几个篮球。班里的男生心里都痒痒的,十分眼馋。于是,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课,我手一挥,对大家说:“走,打篮球去!”
  学生们欢呼雀跃着跑到操场上。我把新篮球抛给男生,让他们自由结合着分小组去打,自己则领着女生去打乒乓球。
  谁知刚过了一会儿,一名男生跑来说:“老师,你快去看看吧!这球没法打了。伟伟他不遵守规则!”我忙过去一看,嗬,壮实的伟伟正在尽情表演:拍着球横>中直撞。旁若无人,好不威风!
  我站在边上大声喊:“伟伟,你犯规了!带球不可以撞人的!把球还给人家,重新开局!”伟伟看了我一眼,低声嘟囔着:”要玩就尽兴,哪儿有那么多规矩!”说着,依旧运球、投篮。其他学生都停下来,拿眼瞪着伟伟。
  “算了,让他一个人打篮球吧!走,我们去另一个场地接着玩儿,我接替伟伟。”我知道如果现在批评伟伟,他未必听得进去,就带着别的学生去了另一个球场。
  于是两个球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热火朝天,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一边是伟伟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场地上东奔西跑着捡球、投篮。我不时拿眼瞟伟伟,刚开始时他还很有兴趣,可不~会儿,他的动作就明显慢了下来,不停地往我们这边看。当他的目光和我相对时,赶紧低下头,无精打采地自己拍着球。
  “好!漂亮!当这边的学生投进了一个三分球时,我大声叫好。旁边的女生们也都鼓起了掌。
  “哎哟,我得歇会儿了!”我擦着汗说,“让伟伟来替替我吧”不行!他不遵守规则,我们不和他玩儿!”有学生抗议。“伟伟刚才不遵守规则,现在肯定会遵守的。不信我们可以试试嘛”我说,“别忘了,伟伟的技术可是一流的啊!”
  “行!伟伟,伟伟,过来一起玩儿吧!”学生们大声喊着。“咱老师跑不动啦,快过来!”伟伟立刻来了精神,抱着球兴冲冲地跑过来。我迎上去接过伟伟手中的球,低声说:“伟伟,大家在一起玩才开心。凡事总得有个规矩,这个规矩我们都要遵守。否则大家都不喜欢和你玩了。你想想。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啊!”伟伟脸红了:“嗯,谢谢老师!”
  篮球比赛在继续进行着,我惬意地站在边上看着孩子们打球。
  我想: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谁会不犯错误昵?作为老师,当发现他们做错事以后,大可不必急着让他们主动承认错误,可以缓一缓,给学生一个台阶,让他们在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体会到错误带给自己的惩罚,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改正错误了。
  我想,这种对学生错误的“认识一惩罚一改正”模式,应该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吧。
  让制度与责任同行 赵春梅
  龙龙是一名马马虎虎、毛手毛脚的学生,做事从不考虑后果。
  那天,他在外面使劲一推门,一下子撞住了正要出去的小丽,小丽倒在地上疼得流出了眼泪。我当时正在批改作业,见状连忙上去扶起小丽,谁知龙龙只是轻飘飘说了声“对不起”就要转身走开。我有点气愤:把人撞倒了,最起码也要关心一下,看看摔伤没有啊!于是,我厉声喊道:“龙龙,你回来!”龙龙转过头有点不情愿地说:“我都说过‘对不起了’。”还没等我开口,小丽就一边哭一边冲龙龙喊道:“你把人撞死了,再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对不起’止疼啊?”龙龙皱着眉头说“那我还能咋的?”原来,他只知道撞了别人要说“对不起”。“对不起”之后还需要做什么他一点也不知道。
  事后,小丽的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你把人撞死了再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对不起’止疼啊?”细细想来,这话道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许多孩子把“对不起”只当做是一种形式上的礼貌问题,认为说完“对不起”事情就结束了。
  ·经过一番思考,我组织学生在班里开展了一次“审视‘对不起’的主题活动。我引导学生针对“为何要说‘对不起’‘怎样来说’‘对不起说了‘对不起’之后该怎么办”这三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们明白了说“对不起”并不是自己做错事情的结束,而是对错误负责的开始:“对不起”不应仅体现在口头上,更应体现在行动上。好多学生反省自己以前的做法缺少行动,使”对不起”只成了一种形式。当说到今后如何行动的时候,学生们列举了好多做法,我以为学生们真的懂得怎样为“对不起”负责了。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学生的行为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并没有实质性地对错误负起责任。这时,我感到:对于小学生来说。当他们有了责任意识之后,没有一定的制度保障,意识是很难内化为习惯 的。
  于是,我又重新组织学生讨论了“对不起”之后的具体做法,分析了没有将对错事负责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上的原因。最后,我们形成了一个关于“对不起”的班级规定:(1)说“对不起”的态度要真诚,说“对不起”后要马上有表示歉意的行动。(2)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没造成损失的要给予补偿性的关心和帮助;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无论多少,都要给予赔偿。全班学生举手通过后,由班长把这两项规定形成文本,放在班级的“提醒角”里。然后我又布置了践行任务,要求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为“对不起”承担责任。并要求学生写好践行日记,以便评比、展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践行,我看到:有了制度的保障。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的意识渐渐融入了行动。
  如此错误,谁来承担 韩景贵
  学生做了错事之后不能主动承担,往往来自于他对自身错误认识的不足,比如他对过错行为的不认同,因而拒绝承担过错造成的结果和因此理应受到的惩罚。对这种情况,卢梭很早就提出过“自然惩罚法则”,直到今日。老师们还在使用着这个法则,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学校即将举行队列广播操比赛,各班都很重视。放学后,经常能够看到各班在操场上训练,场面蔚为壮观。初二某班班主任也带着学生列队其中。但学生们并未练操,而是一动不动地挺直身子“站军姿”。班主任则在一旁愤愤地来回踱步。只见她双手交叉于胸前,满脸怒气。正在接受处罚的学生们除了直挺挺地站着外。脸上的怒色与教师并无二致。
  事后。有“好事者”找班主任询问缘由,班主任说,师生都老早就到操场了。她招呼了半天,要求学生们按照体操队形站好,可学生们总是慢慢腾腾地站不好。于是她惩罚学生站军姿20分钟。“他们居然还不服气,像话吗”!班主任余怒未消。
  是啊,学生不能按要求站好队,动作迟缓,并且在教师多次要求后才站好,耽误了大量时间。在接受惩罚时还不服气、闹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很多老师会在摇头的同时,大为感慨一番吧。
  但对学生的错误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呢?我想是有的。且看这个案例的下文:
  “好事者”了解情况之后,给了班主任一些建议,因此再进行队列训练的时候,班主任像体育老师一样,脖子上挂着一个哨子,几次短促的哨音之后,班主任平举两臂,然后左臂弯曲上举,保持右臂平伸不动,学生们迅速地按照广播操队形站好了。后来,班主任索性将队列训练权限交给体育委员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什么呢?起先班主任作为一个“外行”,给学生发出的指令很模糊,使学生不知所措,而教师也不明就里,彼此之间产生抱怨,随后的惩罚措施更恶化了师生关系。
  事实上,有些错误的发生,并非仅仅因为学生对这种错误认识不足,更可能因为教师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和教育行为存在欠缺,从而导致学生错误的发生。所以,在教师审视学生错误的时候,要多和当事者沟通,听一听旁观者的看法。分析一下“好事者”的建议,从自身的教育认识和指导行为方面进行反思,也许有些所谓的学生错误并非错误。
  享受担当 万玮
  日本学者高桥敷在《丑陋的日本人》一书中讲述了其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在秘鲁一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高桥先生与一个美国家庭比邻而居。一天,这户人家的小男孩不小心把足球踢到高桥家的窗户上,一块玻璃打碎了。
  第二天一早,小男孩叫了一部出租车送来一块玻璃,并向高桥先生解释昨晚没有来道歉是因为卖玻璃的商店已关门。高桥夫妇十分感慨,不仅留男孩吃了早饭,还送了他一袋日本糖果。
  不料,之前并不曾露面的男孩父母却找上门来,将那袋糖果还给高桥。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一个孩子在闯祸之后,不应该得到奖励。
  这就是美国人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式。
  孩子闯了祸,父母并不帮他出面,而是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高桥家买玻璃,也许是小男孩的第一反应,也许是父母帮他出的主意。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再有类似的情形发生,男孩一定知道该如何独立处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犯了错不愿承担责任,推脱甚至逃避责任,根源多半在家庭教育上。
  看看我们身边的家长:孩子被凳子绊倒了,妈妈教孩子骂“凳子是坏蛋”;孩子把碗碰翻了,妈妈连连责怪自己没有把碗放好:孩子漏做了题目,妈妈抱怨爸爸只顾看电视没检查孩子作业……难怪一位教育学者说:中国父母的行为怎么看都像是教育孩子要学会推卸责任!
  因此,才会有儿童教育专家说:没有不称职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
  人犯了错不愿承担责任乃是天性。因为承担责任便意味着要接受惩罚,没有人天生喜欢被惩罚。孩子犯错之后,父母出于疼爱之心。对孩子表示关切无可厚非,但若是帮助孩子逃避责任以顺应其天性,这种帮助实质上是一种戕害!
  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教师理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具体做法有二:
  第一,设定制度。让每一个人为自己的错误埋单,一位班主任带着学生去春游,提前买好门票让每一名学生自己保管,并声明遗失不补。到了游乐园,一名学生突然发现自己的门票找不到了,班主任安排其他老师带学生进因游玩,自己陪这名学生留在因外等待。班主任对学生说:“老师可以帮你重新买门票,可是既然之前有了约定,就必须遵守。”那一次的教训让这个孩子记忆深刻,后来他担任了班级物品保管员的重任,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第二,为责任赋予价值。一件苦差事。没有人愿意做,如若赋予其价值,则应者必众。这种价值。可以是物质方面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而更加持续有效的激励,一定在精神层面。
  例如,我们告诉男孩说,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男子汉”,从小熏陶孩子学会“一人做事一人当”,将来的社会上必会多一个负责任的男人。记不清哪一天读到余秋雨说的话,“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我将之告诉男生,希望他们日后在犯错受罚时,心里也会为自己敢于承担责任而平添几分男人的自豪。
  读书有一种乐趣,不读书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只有深入其中方能解其味。责任亦是如此。当一个人勇于面对、不断担当的时候,他更容易养成承担的习惯,并享受承担的自豪。
  如同粱启超先生所言: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本栏责编:卢丽君)
其他文献
闽灿坤B一直是一只默默无闻的股票,这家业绩平平,不擅长资本运作的私人控股纯B股上市公司,近期却并引发轩然大波。7月23日,闽灿坤B发布退市风险警示后持续下挫,在7月27日迎来第五个跌停板。根据深交所6月28日公布的新规则,如果其股价在8月3日前不能回到人民币1元以上,就将面临退市。  和许多烂透了的上市公司相比,闽灿坤B的财务状况并不太差。作为国内小家电行业的知名品牌,公司最近三年没有出现过亏损,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狂热粉丝及魔法爱好者们在众筹网站Indiegogo上公开募集资金,为2015年的活动做准备。短短3天的时间内,主办方就已募集到1.9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的资金,高出预期目标38%。主办方表示,如果募集资金能达到100万美元,他们将会买下位于波兰的一座城堡,将其改造成永久性魔法学校。2014年时,该活动主办方就利用筹集来的5万美元办了一场真人角色扮演活动。该活动共邀请
懂得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创业者和企业,会自觉地在服务和产品的质量上下狠功夫,不断地超越自己,完善自我,心急火燎乱了方寸的模仿与跟风者,只是前者实现自我更新和升级的维他命。  有两家宾馆,一家开在火车站广场南,一家开在火车站广场北。南面的一家打出醒目的标语“宾至如归”,北面的一家挂出的条幅是“旅客之家”。两家宾馆竞争了2年时间,也没分出个胜负。可后来一家宾馆在火车站广场西侧拔地而起,彼此间不但高下分了出
【摘要】为增强征兵季宣传效果,拓展征兵宣传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微信这一新媒体形态在征兵入部队、招生入军校中传播优势的实例分析,从中探索全国征兵、招生季宣传工作如何借助微媒体这一融合多种传播形态的多维信息传播平台来实现宣传效果直通直达的贴近性和真实真切的落地性。  【关键词】征兵招生微媒体落地性  微媒体,从狭义上理解就是以个人以及专业化制作团队为主体的推广媒介或者以个人为传受对象的传播媒介。微媒体
【摘要】本文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对该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进行分析,梳理事件反映出的微博舆论传播规律。通过对该事件的研究探寻大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规律的同时,也为此类事件的舆论引导提出建议。  【关键词】外滩踩踏事件微博舆论传播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特征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聚集了众多参与跨年活动的市民。23时35分左右,进入和退出陈毅广场的人流发生冲撞致使部分市民摔
【摘要】面临大数据的数据海量、数据类型多样、数据处理快速以及数据价值密度低这四大特征时,大数据新闻工作者,必须以打磨一颗璞玉的心态,在实践中坚持新闻原则,坚守新闻价值。审慎对待大数据,在推进技术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大数据新闻人职业素养,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以充分的准备迎接大数据新闻的兴盛与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新闻4V特征职业素养  一、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新闻的发展背景  早在2012年,《纽约
开国上将贺炳炎和中将余秋里都是独臂将军,余秋里无左臂,贺炳炎无右臂,他们带领的部队被称为“一把手”部队。  余秋里和贺炳炎第一次搭档,是在1935年5月的忠堡战斗中。此战,是红军以少胜多的典范。18团在团长贺炳炎、政委余秋里的指挥下奋勇杀敌,歼灭了敌师部和一个旅,活捉了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  抗战时期,129师挺进冀中,两人分别为第3支队军政主官。他们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情同手足。他们不仅在工
这些年来,中国民众一直沉浸于盛世幻觉之中,暴发的新贵阶层和崛起的中产阶层,都受到乐观主义的鼓舞,被经济增长的消息所激励。本次全球经济危机,是给这种风潮的迎头痛击。节俭和精算作为一种生活策略,当然是对奢侈过度的一种矫正,它意味着中国民众开始从盛世幻觉里醒来,被迫面对严峻的生活现实。      2009年春节在即,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先生在上海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专访,谈及时下的精算现象
【摘要】本文分析了《联合早报》分类广告的特点,从人本关怀与广告价值回归的视角探析了《联合早报》分类广告兴盛的原因。《联合早报》分类广告的成功,对我国报纸媒体分类广告的经营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分类广告联合早报人本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与情感表达,作为“仪式见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分类广告,一直是业界、学界关注的话题。新媒体的出
选择冠名是项技术活,不仅要有雄厚的实力和眼力,而且还要考虑自身品牌的冠名契合度、公众的可接受程度。  如果您看过《爸爸去哪儿》,相信一定对999感冒灵和小儿感冒药“暖暖的,很贴心”的广告词并不陌生;如果您追过《中国好声音》,一定对加多宝“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的广告词耳熟能详;如果您知道《梦想星搭档》,一定会对洋河“一个梦想,两个梦想,三个梦想,千万亿个梦想”的广告词产生共鸣,为中国梦梦之蓝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