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目标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包括有机联系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言语说教,也不仅仅是搞什么“演讲比赛”、“有奖征文”、“背诵道德教条”等,这些至多仅能让学生了解一些道德知识而已。“知识学习”不等于“道德学习”。道德知识至多是“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是“道德观念”。按教育家杜威的理论,前者仅是一种认识而已,后者才可能成为道德动机,成为德性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应“重行德育”,即重视道德践履,在实践行动中培育德性。社会实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道德践行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道德品质形成与否的衡量标准。道德学习主要是在道德践行中学习,应重视让学生实际地“做”、“干”、“行”。
亚里斯多德认为,对德性,“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特别强调“行”的作用。他认为“做”和“行”是获得知识的源。陶行知一生坚决批判和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式的、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这具体表现在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上。“生活教育”包含三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他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考,徒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强调“教学做合一”。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
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注重有目的地组织好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道德践行中理解、体验、领悟,让道德生命自己成长。但仅仅是学校的学习生活实践是很不够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应当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前提条件当然是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例如:组织、鼓励学生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参加植树节活动、学雷锋活动、重阳节慰问敬老院老人等。如条件许可,还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农业生产劳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能更多地了解生活,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体验、领会社会道德准则,践行道德准则,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在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明确操作步骤的安排。既然是个实践过程,就应该有始有终。教师应在活动前明确告知学生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围绕实践目的去实施具体的内容。
第二,每次活动前最好设计出一张表格,让学生将实践活动的名称、目的、内容、过程、个人体悟和感受、总结、存在的不足之处等在活动后如实地填上。
第三,每次活动后,都应及时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长补短的目的。
第四,在每次活动后,教师都应及时进行总结、评比。奖励那些做得好、写得好的学生,以此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正气,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鼓励那些做得不够好、写得不够好的学生。
第五,对待极少数道德观念差、品德差的学生,要进行长期的、耐心的帮助和教育。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个班级尽管只有极少数道德观念差、品德差的学生,但他们的影响力很大、传染性很强。这是从事班主任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师最感头痛的“顽疾”。这部分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和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短板”、“瓶颈”、“焦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果不深刻的话,那么其它所有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都将成为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无效之举。如果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做得不够、不好,甚至放弃,那么整个班级的工作只能导致失败。
国外有一种“破窗户”理论之说。讲的是这么一种现象:有一个人在一扇本来很好的窗户上弄了一个小眼;第二个人看见这扇有小眼的窗户后,又上去将这个小眼捅大了……后来的人又将其捅得更大,破坏得更厉害……最终,一扇好好的窗户就变得破烂不堪。
类似的事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一切不良后果都是从最不起眼、最细小的环节开始败坏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是亘古不变的至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应从学生身边的细微小事抓起。“细节决定成败”,告诫我们要时时提高对学生不良言行的警惕。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再加上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重,如果一种恶习或坏毛病任其发展,就会迅速蔓延开来,像传染病一样涉及到整个班级和学校。
笔者持这样的观点并非危言耸听,俗语讲的“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就是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尽管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影响很大,但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努力培育有利于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优化环境,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尽力优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同配合,尽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梵天净土”,让学校成为开展道德实践、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孵化器”。
(作者单位:620460四川省青神县高台学校)
亚里斯多德认为,对德性,“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特别强调“行”的作用。他认为“做”和“行”是获得知识的源。陶行知一生坚决批判和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式的、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这具体表现在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上。“生活教育”包含三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他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考,徒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强调“教学做合一”。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
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注重有目的地组织好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道德践行中理解、体验、领悟,让道德生命自己成长。但仅仅是学校的学习生活实践是很不够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应当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前提条件当然是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例如:组织、鼓励学生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参加植树节活动、学雷锋活动、重阳节慰问敬老院老人等。如条件许可,还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农业生产劳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能更多地了解生活,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体验、领会社会道德准则,践行道德准则,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在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明确操作步骤的安排。既然是个实践过程,就应该有始有终。教师应在活动前明确告知学生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围绕实践目的去实施具体的内容。
第二,每次活动前最好设计出一张表格,让学生将实践活动的名称、目的、内容、过程、个人体悟和感受、总结、存在的不足之处等在活动后如实地填上。
第三,每次活动后,都应及时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长补短的目的。
第四,在每次活动后,教师都应及时进行总结、评比。奖励那些做得好、写得好的学生,以此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正气,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鼓励那些做得不够好、写得不够好的学生。
第五,对待极少数道德观念差、品德差的学生,要进行长期的、耐心的帮助和教育。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个班级尽管只有极少数道德观念差、品德差的学生,但他们的影响力很大、传染性很强。这是从事班主任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师最感头痛的“顽疾”。这部分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和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短板”、“瓶颈”、“焦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果不深刻的话,那么其它所有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都将成为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无效之举。如果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做得不够、不好,甚至放弃,那么整个班级的工作只能导致失败。
国外有一种“破窗户”理论之说。讲的是这么一种现象:有一个人在一扇本来很好的窗户上弄了一个小眼;第二个人看见这扇有小眼的窗户后,又上去将这个小眼捅大了……后来的人又将其捅得更大,破坏得更厉害……最终,一扇好好的窗户就变得破烂不堪。
类似的事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一切不良后果都是从最不起眼、最细小的环节开始败坏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是亘古不变的至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应从学生身边的细微小事抓起。“细节决定成败”,告诫我们要时时提高对学生不良言行的警惕。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再加上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重,如果一种恶习或坏毛病任其发展,就会迅速蔓延开来,像传染病一样涉及到整个班级和学校。
笔者持这样的观点并非危言耸听,俗语讲的“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就是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尽管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影响很大,但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努力培育有利于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优化环境,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尽力优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同配合,尽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梵天净土”,让学校成为开展道德实践、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孵化器”。
(作者单位:620460四川省青神县高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