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道德实践 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kitty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目标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包括有机联系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言语说教,也不仅仅是搞什么“演讲比赛”、“有奖征文”、“背诵道德教条”等,这些至多仅能让学生了解一些道德知识而已。“知识学习”不等于“道德学习”。道德知识至多是“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是“道德观念”。按教育家杜威的理论,前者仅是一种认识而已,后者才可能成为道德动机,成为德性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应“重行德育”,即重视道德践履,在实践行动中培育德性。社会实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道德践行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道德品质形成与否的衡量标准。道德学习主要是在道德践行中学习,应重视让学生实际地“做”、“干”、“行”。
  亚里斯多德认为,对德性,“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特别强调“行”的作用。他认为“做”和“行”是获得知识的源。陶行知一生坚决批判和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式的、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这具体表现在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上。“生活教育”包含三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他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考,徒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强调“教学做合一”。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
  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注重有目的地组织好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道德践行中理解、体验、领悟,让道德生命自己成长。但仅仅是学校的学习生活实践是很不够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要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应当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前提条件当然是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例如:组织、鼓励学生参加一定的公益劳动、参加植树节活动、学雷锋活动、重阳节慰问敬老院老人等。如条件许可,还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农业生产劳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能更多地了解生活,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体验、领会社会道德准则,践行道德准则,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在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明确操作步骤的安排。既然是个实践过程,就应该有始有终。教师应在活动前明确告知学生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围绕实践目的去实施具体的内容。
  第二,每次活动前最好设计出一张表格,让学生将实践活动的名称、目的、内容、过程、个人体悟和感受、总结、存在的不足之处等在活动后如实地填上。
  第三,每次活动后,都应及时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长补短的目的。
  第四,在每次活动后,教师都应及时进行总结、评比。奖励那些做得好、写得好的学生,以此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正气,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鼓励那些做得不够好、写得不够好的学生。
  第五,对待极少数道德观念差、品德差的学生,要进行长期的、耐心的帮助和教育。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个班级尽管只有极少数道德观念差、品德差的学生,但他们的影响力很大、传染性很强。这是从事班主任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师最感头痛的“顽疾”。这部分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和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短板”、“瓶颈”、“焦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如果不深刻的话,那么其它所有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都将成为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无效之举。如果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做得不够、不好,甚至放弃,那么整个班级的工作只能导致失败。
  国外有一种“破窗户”理论之说。讲的是这么一种现象:有一个人在一扇本来很好的窗户上弄了一个小眼;第二个人看见这扇有小眼的窗户后,又上去将这个小眼捅大了……后来的人又将其捅得更大,破坏得更厉害……最终,一扇好好的窗户就变得破烂不堪。
  类似的事情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一切不良后果都是从最不起眼、最细小的环节开始败坏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是亘古不变的至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应从学生身边的细微小事抓起。“细节决定成败”,告诫我们要时时提高对学生不良言行的警惕。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再加上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重,如果一种恶习或坏毛病任其发展,就会迅速蔓延开来,像传染病一样涉及到整个班级和学校。
  笔者持这样的观点并非危言耸听,俗语讲的“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就是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尽管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影响很大,但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努力培育有利于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优化环境,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尽力优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同配合,尽力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梵天净土”,让学校成为开展道德实践、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孵化器”。
  (作者单位:620460四川省青神县高台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的教学目标,教材设置了许多由学生参与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在兼顾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多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新的作业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作业设计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历来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广大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
期刊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科,在幼儿园里历来被认为是一门较难的课,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逻辑思维几乎等于零,幼儿的年龄特点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幼儿园的教育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科学无处不到。同时,数学教育又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认为数学很枯燥,没有美术、音乐等课形象生动,学习兴趣不浓。鉴于此,笔者尝试了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习惯浅谈几点看法:    一、巧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在上课前,教师要将精心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就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的重点,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
期刊
【摘要】学生在使用测微量具和游标量具测量工件时不能正确使用和选择量具,人为的造成误测,使检测既不能保证测量精度,又不符合检测经济性。本文用量具正确的使用方法论述错误的量具使用及误测。  【关键词】量具 使用 测量 误差    本人在学校钳工实际操作教学多年,在教学实际观察中发现,不少学生在使用测微量具和游标量具测量工件时存在看来似小,其实不少,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不能正确使用和选择量具,人为的造成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中,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教法是先导,学法是中心。教师关心的不能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叶圣陶先生早有“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论述,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想学、会学,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学生掌
期刊
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努力适应新课程教学。  通过学习、理解新课改思想,结合物理教学实践,就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浅谈笔者的看法:  一、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
期刊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及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而言,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有其独到的特点,其基本特征是:1.教学目标不同。高中阶段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有培养前途的人材,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劳动技能、一定思想道德素养的合格的劳动者;2.教育对象不同。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思想活跃,很少保守;善于思索,提出质疑;接触多种传媒,信息较为广泛;具有相当程度的
期刊
【摘要】出于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爱,使我不顾个人名和利的得失,主动地承担了教育和挽救一个正处于十字路口的学生的责任,以一个慈母般的心,爱护着一个令人头痛的调皮生。我精心设计出争取学生转化的方案,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外因条件,促使其内因的变化。在我和同学们的真挚感情和行动的影响下,这只离群的雁归队了,又重新享受集体生活的欢乐。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是一种高尚的对未来一代的爱,是一种崇高的教师
期刊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自然科学,很多学生都感觉它深奥而枯燥,为转变这一状态,新教学大纲提出:学有用的数学。中学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一般都能找到实际的原型,应提出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运用生活的知识经验分析问题,探索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生活呈现于课堂,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现代技术教育的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它集音、形、色等于一体,人机交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课所具有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转化功能无论我们怎样评价都不过分。但是重视语、数、外、理、化教育,轻视思想政治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一些学校领导和师生中还没有根本解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