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解释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英《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它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文化体系建设等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原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在呈现这部分内容时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息呢?
  尊重本原,还原史实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表述,原教材是这样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统编教材中的内容是这样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细心比较上述两段话,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别:
  首先,统编教材明确地说,表述的内容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部分内容。这是符合史实的,因为《南京条约》原文的条款有13条,教材所述只是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条款,而原教材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认为条约仅有四款。
  其次,统编教材将“五口通商”放在了最前面。顺序的变化并非编者自作主张,因为在《南京条约》中,这是第2款内容。也就是说,教材列举的四项条款中,这一款排列第一,如此改动符合《南京条约》的基本顺序。
  最后,关于税款问题,原教材的表述是“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统编教材的表述是“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议”这个词是改之有据的。《南京条约》第10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这段文字中两处出现了“议定”,这是编者将“商定”改为“协议”的文字依据。同时,既是“条约”,用词就应该符合条约的基本规范,“协议”明显比“商定”更规范,因为它从文字表面上反映出条约对贸易公平原则和主权国家地位的尊重。事实上,《南京条约》反映的是战胜国的需求,条约双方不可能平等协商,但这一条款中的“应”“议定”等词,客观上反映了英国对清政府地位的承认。这体现了英国并未完全对清政府进行殖民统治,而是与其建立了一种在半殖民地基础上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注重联系,探求真相
  历史学科担负着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历史观、认识观、价值观的重任,所选择的材料必须确凿无疑,真实可信。同时,对材料的分析必须客观理性,科学公正。在这方面,统编教材做出了很大努力。
  1.突出整体史观
  与原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增补了以下《虎门条约》内容:“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这项内容可以看成是对《南京条约》的补充,它是英国侵略者通过鸦片战争获取的一个整体的殖民成果。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独立司法权力——“领事裁判权”让侵略者开始凌驾于中国人之上,中国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样看来,《南京条约》与普通中国人的命运紧密关联起来。在经济上,“片面最惠国待遇”最能体现中英双方贸易的不对等地位。将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充分反映了殖民者对中国的欺压和掠夺,易于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从增补《虎门条约》的内容看出,教材从中英鸦片战争带来的综合影响进行整体考虑,认为它仍然属于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不能割裂二者的关系来孤立看待《南京条约》。这种认识是符合整体史观原则的。
  2.注重因果联系
  统编教材将开放“五口通商”内容前置,不仅遵从了条约原文的史实,而且体现了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意图,与教材开篇的背景介绍形成呼应。
  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带来的丰富产品急需寻找世界市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最好的市场,但中国封闭保守的国策是英国需要破解的问题,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首要目的是开展通商贸易,把中国纳入到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体系中,构成“原料——生产——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当时的中国处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之下,英国的工业产品在中国没有足够的市场。如何打破中国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让英国的商品输出找到市场,是英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事实上,唯有建立不平等贸易基础,让英国商品享受到贸易优惠政策,英国的工业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优势竞争地位,从而攫取殖民利益。统编教材补充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有力诠释。它充分说明了英国殖民者获取巨大的利益,是建立在不公平的政治和经济秩序上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长期形成的自然经济最终无法抵御西方商品经济的冲击而土崩瓦解的原因。
  统编教材“课后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在你看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有了上述内容做铺垫,学生就能理解:鸦片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直接起因,而且走私鸦片只是贸易的一种,并非真正目的。英国殖民者追求的是让更大规模的商品进入中国,追求的是以公开而非走私的方式进行贸易。因此,打开中国市场和建立不公正的秩序才是英国进行“通商战争”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致力追求的结果。
  3.演绎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之所以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并不是终点,所以统编教材对中英《南京条约》的性质进行了更精确的定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原教材没有使用“第一个”这个词,而加上这个词既精准定位了《南京条约》的重要历史地位,又为后来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清政府签订更多的不平等条约做了铺垫。
  统编教材还增添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概述,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鸦片战争后,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无能和虚弱,乘机欺凌中国的情形,这是鸦片战争进程的进一步发展。首先,侵略的国家开始增加,由英国向美、法等多国扩散,以致后来出现八国联军侵华的悲惨景象。其次,不平等条款的内容越来越多,侵略权益不断扩大。这两个条约带来的恶果,充分暴露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具有的普遍性规律,揭露了落后就要受欺侮的社会进化规律。
  建构解释,形成真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有了自己的看法。教学不能无视学生这些经验,而应将其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新经验。历史解释是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它不能凭空产生,而要根据史观的指引对史实进行建构,并推演出合理的解释。
  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统编教材新增了这样的内容:“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增补的这段话是结论性语言,但它是寻找鸦片战争关于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影响的思维路径。这段话降低了原教材的难度,避免了結论性历史解释的突兀,有助于学生通过《南京条约》及其相关条款内容的分析获得感悟式历史认知。它告诉我们,分析社会性质变化与否需要从国家主权、经济形态、人民生活等方面思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利用它所提供的思维建构方式获得深层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两个版本的课后问题进行对比。原版:“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统编:“课后活动。中国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而英国一直称之为‘通商战争’。在你看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原版教材的设问隐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这不符合唯物史观公正客观的历史研究立场。相比较,统编版的问题设置更加体现唯物史观的特性,因为它没有让学生带着编者的观点去寻找问题的结论,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分析,获得见解。
  (作者单位:黄石八中)
其他文献
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对梁晓声说,晓声我和你笔下写的那些知识青年是不一样的,梁晓声说自己先是一愣,习近平接着说,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越强,梁晓声回答说我觉得您是有两个故乡的人,书籍是您的第二故乡,习近平之后说希望艺术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时间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发表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一系列以知青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
黑夜  看不见的不是天空 而是思念  思念  不是一种痛 只是爱情无奈地断了线  断线  那线的两头 是否还能相见  当曾经 渐行渐远  泪水再不会打湿我的双肩  双肩  是否曾经给你温暖  是否熔化你的心 温暖过你的脸  当曾经 渐行渐远  抹不去的 是悲痛 还是欢颜  欢颜  是真诚的爱恋 还是无奈的欺骗  欺骗  也是心甘情愿  仰天长叹时 不为背叛 而是留恋  当曾经 渐行渐远  不敢期盼
负数的教学把小学阶段数的教学从自然数、小数、分数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小学阶段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理解并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使学生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对接学生的经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负数呢?  一、创设情境,调动生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负数源表示于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为学生提
冬天的寒潮到来的时候,南方雾状的天空上变得寒冷而明丽。看上去,蓝得不认识。阳光像锐利的箭一样,冰凉地射过来,在路上走一圈,觉得前额已经被冻得昏起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冬天。 我想,我喜欢四季鲜明,热就是热,冷就是冷。有一年冬天在广州,看着那里的树千辛万苦地支撑着绿,所有的叶子却绿得又旧又累,心里真正是惊异与遗憾,为它们觉得累,四季如春。我想,春天是一定太黑太乏味。所以,天虽然冷下来,大家走在路上虽然缩
阿加莎·克里斯蒂首先是文学魔术师。她的作品在布局与情节上很有特点。作品一开卷就疑云密布,奇事选出,让读者产生了迷惑与好奇心。她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年过70的富寡妇埃米莉大大突然爱上了庄园女管家华德的表兄阿弗雷德,并与这位比她小20岁的男人结婚,为此引起埃米莉太太的儿子与亲戚的不满与敌意。随即是埃米莉太太突然猝死,死因是服了毒药,于是一起谋杀案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侦探小说《命案目睹记》写麦克
《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广受年青人的歡迎,是日本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村上春树因此而更为人知悉。该书封面由村上春树亲手设计,以红绿色为上下册封面主体并加注:“百分之百的爱情小说”。  挪威的森林第十一章 苦涩的爱河(5)        因此我不会向你撒了谎。我说我和姐姐约好在银座碰头是骗你的。我本来打算今天到你家过夜,连睡衣也带来了。不错,我的袋子里面有睡衣和牙刷。哈哈,我好傻。因你根本没邀我到你家去。不
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机构  一个不可破译的密码  一个你永远难忘的窍门令人感到阵阵恐惧,而且充斥着比汤姆·克兰西更多的情报秘密,《数字城堡》把读者深深带入地球上最强大的情报组织——国家安全局——一个直到现在不足3%的美国人知晓的极为保密、拥有几十亿美元的机构。 当国家安全局最为机密的技术精品——一台无敌解码机——遇到了一个它不能破译的神秘密码时,国家安全局打电话给这台机器的负责人,密码专家苏珊·福来
二十年前,二十几岁的我刚参加工作,上班后不久,就被单位安排到深山区去扶贫一年。  我扶贫的村子叫南坪村,是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位于大山深处,交通闭塞,出一趟山,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才能坐上公共汽车。更重要的是,这个村子严重缺水,靠天恩赐,遇到干旱年,吃水都成了大问题。我到村子报到时,村支书二妮迎接了我,他虽叫“二妮”,但却是个大男人。开始我很好奇他叫这个名字,后来才知道,这是他祖上留下的习俗,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倡导“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笔者以“疑”为学习突破口,“进”为学习目标,构建小学数学“疑进”课堂教学模式。“疑进”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懂得思辨,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指向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一、“疑进”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  “疑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结构是“疑—理—解—知—结”五环节:“疑”就是在
初识的楚惜惜,是个爱说爱笑的女子,美丽得无法形容,高高的个子配了一条牛仔裤,青春得很。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在那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里见到她纯属偶然。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榆树沟村的大队部,当时我是她们村的请来的木匠,正在为村干部们打办公桌,管住不管吃,一日三餐自己做,晚上就住在那排屋子最东边儿那间的一张铁架子床上,挺大的几间房子就我一个人,白天干活儿晚上再写半夜小说,虽说孤单点儿,倒也挺自在。  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