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留香大麻籽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陇东市场、超市里见到一种油料作物——大麻籽。当地人很少用这种麻籽榨油,最喜生食,俗称嗑麻籽。
  每到秋末收获季节,只见农家场院中间放一碌碡,四周用麻秆围住。往往是夫妻围住碌碡,一上一下使劲儿摔打,只见麻秆上下翻飞,麻籽滚落而下,大如小黄豆,小如蚕豆。只要一停下手里的活儿,夫妻俩急不可待,各自抓一把麻籽揉搓后,一手握成半圆状,另只手边溜麻籽,边用嘴使劲儿吹,等外皮吹走,土坷垃拣净,然后往嘴里一放,“咯嘣、咯嘣”就嗑开了。嗑着麻籽,干活儿却一点儿不受影响。半晌过去,场里堆起了粒粒饱满,让人垂涎欲滴的黑灰色大麻籽。有好太阳晒半天,心急的老汉将麻籽装进蛇皮袋,开上三马子,一路“突突”奔向乡村集市。
  进了农贸市场,老汉的三马子被商贩团团围住。卸几袋下来,商贩打开蛇皮袋,各捏一撮麻籽扔进嘴里,只听一阵脆响,麻籽皮从嘴里吹出。一个商贩说,是上好麻籽,没发霉,味道纯,吃起来特别油,我要了,四块一斤。老汉说,四块不卖。有商贩说,我加五毛,四块半。不卖,老汉坚决地说。我再加五毛,五块,卖不卖?第三个贩子咬了牙说。老汉还在迟疑,不吐口。这时第四个贩子上前,捏住蛇皮袋口子,五块半我要了,过秤。老汉脸上这才有了笑容,说,我这大麻籽就值五块半。其实,他早已了解市场行情。今年麻籽价格上涨了,零售价卖到八块了。老汉三袋麻籽三百余斤,卖了一千六百多元,喜滋滋地给孙子买上一捆麻花,十几个油糕,坐地摊儿上咥一大碗饴烙面,抹抹嘴,开着三马子回家了,继续摔他家的麻籽。因为老汉今年种的麻籽多,五亩,准备收入一万五千元哩。也有贩子开着蹦蹦车沿村上门收购,每斤四元左右价格,然后以五至六元的价格批发给街道商贩,从中赚五毛甚至一块钱左右的差价。
  农历十月,金秋收获的季节。当地农民割麻籽、摔麻籽、卖麻籽、嗑麻籽形成了产业链。人们最青睐的莫过于刚从蔓上捋下的麻籽。因为这时候的麻籽皮软,有水分,仁果肉满饱,揉一把放进嘴里,有股轻微麻味,然后满嘴油香,越吃越油,越油愈加喜爱这种无污染,不加任何添加剂的绿色食品。
  嗑麻籽在陇东地区由来已久,堪称一绝。当地不管穿中山装的还是穿西服的,男女老少,走路的还是闲坐的,手不时地伸进衣兜里,捏一小撮麻籽往嘴里一扔,稳、准、狠,从不落下一个。只见他们上下门牙一动,一颗颗麻籽瞬问皮仁分离,麻籽皮飞出,籽仁送到老牙上,一股奇异油香气溢出。还没等人看清,又有麻籽皮从唇间飞出。嗑麻籽厉害的人,一颗一颗将麻籽丢进嘴里,同时唇边就有麻籽壳被退出来。整整齐齐一分两瓣。嗑麻籽大部分用门牙,有人一天嗑二斤麻籽不在话下。更有绝活儿者,像松鼠藏食一样,一次往嘴里塞进一大把,足一两有余,两腮鼓起,然后舌、齿、唇互动,麻籽一粒一粒如上程序自然嗑开,熟练快捷。更有将麻皮存在口内最后一并吐出者,嗑下的麻皮麻仁绝不会与嘴内的麻籽混淆,泾渭分明,实在是高!麻籽如此之小,要求舌、齿、唇动作灵敏准确,分毫不差,全凭感觉。有的人几秒工夫,嘴唇间便浮出一绺绺麻籽皮。因为上面沾满唾液,并不掉下,等积累成块,要么自动掉下,要么“噗”一口气吹出。其嗑的速度和技艺令人瞠目结舌,惊奇不已。在当地街道、广场、农贸市场、大路边、农家场院里、土炕上,甚至在楼房客厅和卧室里,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嗑麻籽的。男女老少闲了嗑,忙了也嗑。大伙围在一起,各嗑各的。有嗑完自己的,伸手向别人要的。一把麻籽不会伤人脸面,他(她)主动从口袋里一抓一大把,同大伙共同分享成为一种乐趣!
  麻籽似同绿豆大小,比花椒大,外壳坚硬,内肉质香,可用于榨油,色泽暗黄,味道幽香。陇东人嗑麻籽一般不炒,喜生食。嗑麻籽不经过一段时间锻炼是嗑不好的。有性急的人干脆抓一把麻籽,一股脑儿放到嘴里嚼食,满嘴流油,嚼过后,虽唾了皮,但口腔里沾满皮沫,连唾几次还是吐不净。标准的嗑麻籽:要求将麻壳一嗑分为两瓣,麻仁脱出麻壳,然后吐皮、食仁,干脆麻利,满嘴油香,别有一番趣味。麻籽入口后,先用舌尖儿向前顶,口唇向里压,牙齿上下用力,将小小麻籽正好放立在相对的两齿之间,固定麻籽位置,上下齿尖适当用力,咬住麻籽的棱边两端,麻籽的侧线棱要与牙齿顺向直立,麻腹分对内外,分毫不差;然后猛然用力轻轻嗑麻籽,嗑缝随线棱分开,麻壳一分两瓣,麻仁完整无损,大多脱壳而出,吐皮、食仁。在整个过程中,舌动、齿压、粘贴前后虽只一秒钟时间,动作配合熟练,连贯如一,丝毫不能捣乱工序与力度。上了年纪的老汉虽然牙齿仅剩几颗,也能很自如地将果壳和麻仁分开来,“嘎吱、嘎吱”一颗接着一颗吃。刚会说话的孩子也跟着大人嗑麻籽,起初因技術不到家,嚼碎了壳,但不久就熟能生巧,嘣嘣地嗑皮取仁吃了。
  麻籽是大麻的果实,其植物皮可沤渍剥麻,既可织布制衣,也可搓麻绳。麻籽是一种油料作物,外壳为灰色或灰黑色,如蚕豆大小,去壳后就是中药的麻仁,有轻度泻下作用。据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植物资料记载,麻籽已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当地娃娃从记事起,接触最早的零食也是麻籽,一把麻籽让哭闹的孩子立马安静下来。朋友聚在一起,平时有间隙误会的,一方从兜里抓一把大麻籽给对方,立竿见影,两人就拉近了距离,消除了隔阂。夫妻闹矛盾,无论哪一方,一句甭生气啦,我上街称几斤大麻籽把你嘴按住,或抓一把麻籽塞到对方嘴里,怨气就消了大半。
  陇东地区,正宁子午岭一带种植的灰黑色麻籽产量高,出油率高。当地农民种麻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想沤渍大麻就密植,麻秆分权少,长势高,籽粒少。要想多打麻籽,多采集种子,播种时就得疏植,分权长得多了,产量就高。大麻对土壤要求不严,荒草地,路旁边,屋后面,随便撒上些种子,就疯长。麻籽成熟后不但是鸟类最喜欢的食料,更是当地人的零食。陇东地区还有个讲究,孕妇不能食用麻籽,防止生下脸上有麻子的孩子。
  麻籽是我从小到大啖嘴的最好的美食,每年,母亲在庭院外种植许多大麻籽,供我嗑食一年。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段明
其他文献
“我们俩,一起遮着一支小雨伞。雨大,我来照顾你,你来照顾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这首闽南语种经典歌曲之一的《一支小雨伞》,脍炙人口,韩宝仪、黄乙玲、音乐磁场合唱团等台湾众多歌星都曾翻唱过该曲。  老兵潘银堂,1926年出生在四川大竹县石子乡,1949年赴台。在茫茫人海中,他因一支雨伞邂逅了嘉义女孩儿阿荫。8年后,他在宝岛收获爱情,抱得美人归。这一奇缘故事,比《一支小雨伞》的歌曲早了20多
期刊
母亲挥舞擀面杖的时候,兄弟姐妹都会欢欣鼓舞,不为别的,单就那白花花的白面就足够让人陶醉了。  刚刚能吃饱穿暖的年代,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虽然没有刻骨铭心地把饥饿锁定在脑子里,但粗糙的玉米窝窝、红薯饼子还是非常令人厌烦,以致与我同样大的孩子们都对能吃上一顿饺子,或者降低点儿要求吃上一顿面条而感到开心。饺子皮只能用白面做,哪怕掺杂一点点儿玉米面、红薯面都是不行的。做面条的面皮也有同样的脾气。  擀面
期刊
前些年,我和社会上的一些人一样,对“医药代表”持偏见态度。直到有一天,我有幸认识了一个叫“木嘎惹”的年轻人,才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并心存敬意!  木嘎惹,1985年出生在四川省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则约乡乃托村,那里山高路险,闭塞落后,生存环境恶劣。  2006年,木嘎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这也成为他们家和全村人的一桩特大喜事。不料,不菲的学杂费像一座山一样压在了他父亲身上。善
期刊
我徘徊在这片位于川南珙县南端,名日麻塘坝的神奇土地上。这里曾是一个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消亡的民族——僰族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四百多年前,古僰国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平蛮大战的主战场。  深秋的麻塘坝,万物萧瑟,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浸透和弥漫着古战场沉寂的气息。那些依附在悬崖上的具具棺木,历经岁月风霜的剥蚀,早已沉默为一个个神秘难解的千古谜团。唯有穿越时空的风,还在不分时节地在麻塘坝的悬崖峭壁间奔跑、呼啸,就
期刊
21岁,女大当嫁。这不是宿命,这是一次情感的转移。  在离过年还有九天的腊月二十一,我结婚了。二人世界。想象中的浪漫却在那一年的大雪里彻底冰封。当我把那一捧作为新娘捧花的塑料玫瑰放在茫茫雪地,除了孤立的红,再找不到曾经随心所欲的温暖。这个“年”注定只能在单位宿舍,在由两个人缔造的“家”里过。这个家除了崭新得陌生的嫁妆,就剩毫不相关却因爱相连的两个个体。而三个人才能团“年”的古理在此时加剧了心里的隐
期刊
抱木花,不是乡下木工师傅做木工活儿时,刨出来的那种刨木花,而是指我老家乡下的一位姑娘。  我老家位于洞庭湖“锅底”的一片湖洲上。也许洞庭湖的水特别有灵气,生活在这片湖洲上一代又一代的姑娘,喝了洞庭湖里的水,个个都出落得细肉白净,风姿绰约,水灵灵的。四十年以前,我老家乡下的姑娘抱木花,就是这里姑娘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抱木花本名叫杨春花,不但身材苗条丰满,脸模子漂亮,而且勤快老实,是最为娇艳的一朵村
期刊
阔别故土,他乡耕耘,商旅各国,历数异域风情,然而,令我心中最难忘怀的还是童年记忆中故乡的东港河,每忆及此总是令我心驰神往。  东港河东接吴楚长江,通达商贾重镇小池,与九江隔江相望,北二十里经回风古镇王埠直折西行再二十里,达黄梅中部重镇孔垄。东港河自严家闸直入龙感湖,向东南出华阳可与长江各口岸商埠对接。真可谓四十里东港河,八面来风,千帆竞渡。迎送南来北往客,是旧时商来客往之黄金水道。  东港河水系分
期刊
汾河占据了我童年的记忆。那时伙伴们一说玩耍去,必定是那个流水潺潺,石头、沙子、野草、野花都不能少的汾河边。赶上枯水期,河床毕现,若隐若现的水流依旧急着赶路,于是便淘气地用沙子、石块圈起来,不让它流走。第二天,那细细的水流,竟汇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冲出一条道路,便问河边的老人:“它是要流到哪里去?”“流到我们家乡的黄河去。”这个老人抽着自制旱烟,用河南方言自顾自地说。  “黄河”这个字眼,在那个时候带
期刊
年近了,回家的路就不远了。  小车一拐上村道,自己的心便控制不住地柔软了起来。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从吉安城里到莲花县南岭乡圳头村,仅仅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娘催问我们到了哪里的電话就打了好几个。每逢年节,这世上最挂念自己的就是娘了。真不知如果哪天娘不在了,自己回村的欲望是否还会依然。  村道上已经有些年味了。道路宽净了,路灯安装齐整了,外地牌照的小车也明显多起来了。村道两旁的屋门口,不时可见老妪村姑
期刊
昨夜入梦,借着月光,在城南龟山寻找当年留存的一个念想,但直到月落西山头,睁开双眼,唯有两行清泪挂上眼帘。  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商州求学,周末,一帮同学相约登上当时的南秦龟山。在山上,同学们让我这个爱鼓捣文字的人写一首诗并许个愿,特别是几位风华正茂的女同学。末了,大家都写了诗也都许了愿。同学们许的愿我不知道,唯独我许的愿“学业有成,多挣钱孝敬我妈”成了大家感动的话题,同学们提议将这个愿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