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必修与选修教材重合的选文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浙江省必修教材选定为苏教版,而选修教材又定为其他版本,“选文撞车”现象偶有发生,经典篇目更是难免。北宋苏洵《六国论》,苏教版放在必修“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后人之鉴”板块,与之配套的《读本》选的是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目的是指导学生在疏通文句、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会自己总结与反思历史。而人教版则把它放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中。该教材在单元编排方式上采用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并在各单元内分出“赏析示例”“咱主赏析”“推荐作品”三个层次。《六国论》被确定为该单元的“赏析示例”,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培养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这种安排突出了它在单元中的示范地位。 学生在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二的《六国论》,学习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已升入高三,并学完了苏教版5本必修教材和<语言文字应用》(选修),做过大量各地高考或模拟高考的文言文阅读题,准备冲刺高考。由于对选修课程性质的认识还不到位,也由于没有真正地浏览整册教材或研读教材编写者的前言,难免会出现因“炒冷饭”而弱化文本学习的情形。
  
  二、设计理念
  
  1 避免选修教学必修化
  人教版选修教材在“卷首语”中明确指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并精要交代了选修课的教学任务以及每册的三维训练要求。这不仅仅是写给学生看的,也是教师要潜心咀嚼的。华东师大赵志伟教授曾强调:“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王荣生教授则主张把“选文的教学价值”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结合,使教学环节“合情”,强调“核心教学环节的展开”。
  但不少教师并没有深入而透彻地解读教材,仍然按照教传统教材时积累的经验或习惯来从事选修教学,呈现出“选修教学必修化”的现象。
  
  2 避免语文教学历史化
  对六国灭亡这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文学史上可以找到不少经典性的选文。因此不少教师设计了与《六国论》相关文章的比较阅读,旨在激发学生研习文本,联系实际,发挥创造性思维。如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观点的比较、《过秦论》与《六国论》的比较等。也有的教师将课堂教学设计为:围绕“六国破灭,真的弊在赂秦吗”探究,讨论“谁说的更合乎历史事实”“本文观点对你今后读书有什么启发”。也有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为“通过探究讨论,认识苏洵观点的片面性,完成一次研究性作业”。
  这些设计存在的问题在于“泛语文化”。笔者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虽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但它总是与语文学习相伴而生的。失却了语文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就无从谈起,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语文教学。所以无限泛化语文素养论往往会削减语文学科的内核,导致浅薄的“广”和无序的“多”,使语文教学“反认他乡为故乡”。
  
  3 避免二度教学重复化
  目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说明性”的教学,处在简单的、表面化的课文解释层次。学生所获信息只是课文文本信息的重复,有些还是应该淘汰的“无思维性解读”。
  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侧重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类似《六国论》这样在必修与选修中重复的选文,在高三教学中并不在少数,因此如果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目的不做学理上的反思,而过于注意文章浅表的东西,对内在的思维结构缺乏洞察,在课堂上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思考,真正的用力之处几乎放偏或放错,那对高三选修教学是极其不利的。二教《六国论》,笔者认为应该将“文章结构是什么样的”转换到“这样的结构是怎么来的”,换言之,着眼点不应是文章的状态,而应是文章的生成过程。从作者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角度来设定教学内容,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怎么来读文章”“学生怎么来想”服务。以学定教是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由讲清“本文结构是什么样的”转移到讲透“这样的结构是怎么来的”;着眼点由文章的状态转为文章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明白作者的思维结构是如何规定文章结构的,从而体会本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五、教学过程
  
  (一)明内容
  教学重点:用删减比照法研读语段文字。
  教师提供语段,要求学生与必修二学过的课文比较:有什么变化?孰优孰劣?
  播放幻灯片(或下发材料):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研读与讨论后,明确:共6处被删减或更换。
  
  (二)理意脉
  教学重点:用质疑探究法分析上述6处为何不能删减或替换。
  问题1:首句中心论点的语言表述有什么特点?为何再提出两个分论点?两者能否颠倒顺序?
  要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弊在赂秦”正面肯定的确凿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论述逻辑性受损。“或日”句以设问呈疑,代读者提问,而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进行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从“赂者”和“不赂者”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容不得人反驳,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事理逻辑性。因为“赂”是主要的,“不赂”是次要的,所以不能颠倒顺序。
  问题2:为什么第2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而第3段则将齐和燕赵分写?在分写齐和燕赵时使用了哪些不同感情色彩的词?流露出怎样的态度?
  学生思考、圈画,小组交流讨论。
  要点:楚、韩、魏对秦的态度与所得后果一样,故合写。齐、燕、赵都是未直接赂秦而成为赂秦的间接受害者,所以也归为同类。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两者分述更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 值得同情,所以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用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诛良将,毁其“长城”,值得惋惜,所以用“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用“且”强调,用“诚”表示理解。
  问题3:文章前三段已将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楚,为何还要第四、五段?
  要点:本文布局上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接着,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图存之道”: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这样做,秦国就将败亡。但六国毕竟没有这样做,而最终为秦国所灭,这样终于逼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沉痛教训。第5段作为上文内容的引申,指出重蹈六国破亡之覆辙的不可取。换言之,上述“图存”的总体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如果删去第5段,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三)品文气
  教学重点:用诵读法体会统摄全文的情感:“仇秦而亲六国”。
  1 知识热身
  问题:秦灭六国的原因历来备受文史家关注,但众说纷纭。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你知道哪几种有代表性的意见? 启发:结合课本与读本,如贾谊《过秦论》、“三苏”的《六国论》、李桢的《六国论》(节选)、杜牧《阿房宫赋》等,此处略。
  2 问题探究
  问题:有人根据史料对苏洵所持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观点提出了质疑(下发材料)。那么,作为战国时期社会问题专家,他笔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尽符合史实的叙述和议论呢?是作者对历史无知还是用心良苦?(他为何要写这样一篇“事不符实”的史论文?)
  (1)印发史学材料:
  ①韩、魏、楚亡国是“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历史上并非如此。
  要点:魏、韩之丧源于诸侯间的相互攻伐,而被秦国所乘,楚之亡源于楚王近小人而远贤臣。
  ②齐、燕、赵亡国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历史也并不完全如此。
  要点:齐国骄傲自大,盲目自信:燕国深居北方,中间与秦隔有赵。秦要灭燕,必先亡赵。
  (2)时代背景链接(学生集成或教师提供):
  ①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
  ②宋王朝委曲求全、屈辱求和的材料(略)。
  (3)深入思考,交流谈论。
  明确:严格地讲,苏氏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虑,而仅从斗争策略论六国之过,将灭亡的根源归结为“赂秦”,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苏洵用文学的放大镜把“赂秦而亡”的原因放大到极限,是有意为之的。他论六国不是纯客观分析,在秦和六国之间,他的情感是仇秦而亲六国的。如将战国形势转换为宋与契丹、西夏对峙的形势,则六国相当于宋,秦国相当于契丹和西夏。他对六国是责其不争,哀其破亡,对秦国则视为仇敌。这种情绪贯穿始终,形成沉痛激切的文气,决定了文章的思维结构。
  (4)学生自学教材“赏析指导”,画出要点。
  3 反复诵读,品味文气
  (1)引导:古人讲究文章要有文气,以文气反映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流程。本文语言长短相间、整散交错,文气十足。全文夹叙夹议,洋溢着作者的情感。
  (2)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进行诵读指导,领悟本文的“气脉”。
  (3)诵读形式:范读或指名学生诵读,或分段分组集体诵读。让学生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
  (4)语段示例:
  全文以“恶秦而亲六国”为主情绪;对六国四责之复哀之。既有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又有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还有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第1段:
  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否定加强对“弊在赂秦”的肯定,形成一种气势。
  ②“六国互丧,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气短语促。
  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语长理足,言辞果断。对比之下形成雄辩气势,倾注了对赂秦的不满和对赂秦错误的有力否定。
  结尾两段:
  最见情感与文气。“呜呼”和“悲夫”二语是强烈的感叹,在这段话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开始形成一大转折,哀其结果之惨,之后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强烈的嗟叹,表明六国灭亡教训的惨重,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食之不得下咽”,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还带点幽默味道。“为国者”一句感叹,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
  (5)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在班上朗读第四、五段,其他小组同学评点。
其他文献
继2015年大受好评的《彩色的阅读教室》之后,2017年的末尾,周其星老师又带着《彩色的写作教室》来到我们身边。他说,读书要好玩儿,写作也得好玩儿。怎样才能好玩儿?我们一起来问问这个“种树的男人”吧。  中国教师:怎么会想到写这样一本“好玩儿”的书?  周其星:我要带大家先看看无奈的现实—有太多孩子不爱写作,甚至惧怕写作。每次写作文,总有孩子问:“老师,要写多少字?”他们关心的不是文字本身,不是想
在学校,郑颖渝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良好的精神面貌、高超的运动技能、幽默风趣的上课风格,让学生赞不绝口。从事体育教学20年的他,对于一线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有着深刻理解,并在教学中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一、改变教师教学思维  农村小学老教师居多,有的体育教师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体育教学能力不如人意,多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低下、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等问题。作为市级教研员及体育科组
2018年,笔者有幸参加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前往美国学习,在明尼苏达州、伊利诺伊州两地参观了14所学校,观摩了多节科学课,从中得到了一些教学启发。  一、美国科学课特点  1.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常态化  美国各班的人数较少,一般是20~30人。从幼儿园起,教师们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一组听教师授课,一组进行阅读,一组利用iPad练习听说,
中学教材中选入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小说名篇,我们要反复阅读咀嚼、融会贯通,才能透彻理解其深刻、丰富的内涵。对于《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传统的解读都谈到夫权、族权、神权等封建礼教思想,这些都属于外在方面的影响。笔者觉得,如能通过小说把握祥林嫂内在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原因,就能更完整地诠释《祝福》的悲剧意义。一孔之见,阐述如下,请同人批评。    一、处于“文明”与“蒙昧”的分界点    读懂《祝
语言表达应用(主观)试题,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成单独的一个大题(3小题约12分,位于全卷倒数第2大题),以其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被人们称为命题者的“试验田”,每年都“稳中有变”。  近十年来,人们对语言表达应用试题的认识一直在发展变化着,从2004年一些省市自行命题以来,这种变化尤其显著。如湖南省2005年、2006年、2007年这一大题名存实亡,变成承接散文阅读的文章赏析,而不是考查在实
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18套试题,除实施新课程的广东卷、山东卷、宁夏海南卷、江苏卷是三篇阅读外,其余14套题都是两篇阅读,这41篇阅读材料(天津科技文阅读为两篇)难度适中,文体特征鲜明,语言规范,富有浓郁的情感、睿智的哲理、新颖的知识,很多材料不仅具备良好的考试功能,而且有助于考生知识的更新、心灵的陶冶。应该说,今年的41篇阅读材料十分理想地完成了测试选拔人才的重任,对中学阅读教学进一步更新观念、
曾经思考过很长时间: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才算是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想了很久都没找到答案。网上有人戏称:真正的语文老师是没有的。直到教《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忽有所悟。  那天,与往常一样,我夹着课本走进教室。直接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学生们唉声叹气地打开课本准备听我讲课。我也叹了口气,准备开始上课。然而就在我打开课本的一刹那,坐在讲台旁边的一个学生不知怎的嘀咕了一句:“
中国教师:校园足球承担着使青少年强身健体与发展国家足球事业的双重任务。您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作为体育教育专家,在您看来,校园足球承载的使命是什么?  毛振明:这次的校园足球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结合起来应该说是偶然但又是非常必然的。如果说是偶然,是因为二者所属的范畴不同。校园足球应该归结到足球发展中,学生体质健康应该归结到学校体育教育中。所以,这二者是比较偶然地在一个时间点上碰到一起了。如果说是
2007年6月下旬,我在“江苏省高考名校2008年高考复习示范教学研讨会”上推出了一节唐宋山水游记专题复习课,从引导鉴赏的角度切入,按归纳、拓展、融通三要素组织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归纳    归纳包括求同和求异两个方向,求同就是探寻共同点,求异则是辨析差异处。  唐宋山水游记专题(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包括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和苏轼《后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科书应当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不饱含民族文化的语文教材必然缺乏民族灵魂,正如于漪老师所言,“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底,语言文字只在浅层次上漂浮,学生的语文水平难以真正提高”。从这一层面来讲,语文教科书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在一个民族的知识、文化、情感等的传承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以潜移默化、寓教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