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重要基地和窗口,肩负着弘扬民族历史文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博物馆应更多地利用文物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固有资源的文化魅力,去吸引观众、满足观众,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馆藏文物
[中图分类号]G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96-02
甘肃省博物馆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博物馆是当时兰州的十大建筑之一,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中外游客了解甘肃历史、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
一、发挥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促进爱国主义基地的发展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丰富、特色鲜明,有文物、标本等共35万多件,馆藏文物尤以新石器时代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珍宝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武威汉简,唐代金、银、铜、石舍利棺椁,北宋淳化二年“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明肃王府淳化阁帖刻石等文物,都是著名的文化瑰宝。在自然标本中,有罕见的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和贵重的矿产样品,还有大量珍贵的古生物化石等,其中黄河古象、马门溪龙闻名于世、影响巨大。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馆藏,使得甘肃省博物馆很早就成为甘肃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1994年12月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先后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兰州市政府确定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举办大、小展览约300余次。这些展览归纳起来主要分为:运用馆藏文物精品和标本举办的展览,如“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甘肃自然富源展”、“黄河古象展”等;以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如“甘肃改革开放经济技术新成就展”、“光辉的历程甘肃党史展”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举办的展览,如“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大型展览”、“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甘肃巡展”等。甘肃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在每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宣传日”、6月9日的“世界文化遗产日”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和“展览免费参观月”。同时,邀请兰州一些高等院校共同开办了《认识甘肃文物、弘扬民族精神》专题讲座,组织偏远山区少儿免费参观活动,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
通过举办大型历史文物展和近代革命文物史料图片展,使公众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直观、形象、生动的展品对社会公众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化与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升硬件设施,强化教育服务功能
为了更好地为全社会服务,扩大甘肃省博物馆的影响,1999年,国家和甘肃省投资1.5亿元对展览大楼进行了改扩建。甘肃省委、省政府将甘肃省博物馆建设工程列为“全省十五期间重点工程”。新建成的展览大楼共有大厅大小19个,学术报告厅1个。展厅总面积13731.5平方米,展线总长1498平方米。其中中路7个展厅4286平方米,为全封闭式、人工采光、中央空调空气调节系统,基本满足了精品文物陈列展览需求;东、西两翼9445.5平方米为一般展览和陈列展厅,采用半封闭、自然和人工采光相结合的展览方式;西两翼三层展厅分别为化石展的固定展厅,上部屋顶采用保温天棚。普通展厅既作为集中式的观众服务设施使用,也可以集教育、传播为一体,体现出高层次的文化内涵。除了展厅以外,内设自动消防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电教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语音广播系统、自动售票系统、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藏品多媒体数据库系统、讲解导览系统等。大厅内设置的多个触摸屏能提供大量彩色图文信息和详细的文物、旅游录相资料,观众可任意选择欣赏。此外,博物必争之地还准备设立互联网国际网站,使馆藏文物储藏、研究、展示等信息与国内外文博单位联网,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为了便于观众直观地了解展览,接受历史文化教育,中央大厅内最新配置了彩色大屏幕滚动播放三大陈列的基本内容。
甘肃省博物馆新馆开放以来,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实施精品战略,对外开放的三大基本陈列在全国2300多家博物馆1.8万多个展览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 精品奖。2008年3月28日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据统计,从免费开放截止2009年,共接待观众70 万多人(次),为开放之前十几年参观人数的总和。
2009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甘肃历史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甘肃、热爱甘肃,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甘肃省博物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了64名条件优异的志愿者。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具备渊博的文史知识。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对宣传甘肃悠久历史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采取多形式多样化的活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
文物是博物馆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可信的优点。因此,甘肃省博物馆从实际出发,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陈列内容,组成28块“精品文物图片展”,积极开展让文物走出去活动,有计划地向大中专院校和小学、部队及企业社区等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通过文物图片走进学校、部队,宣传了甘肃优秀的历史文化。一些单位和学校除了主动联系参观博物馆外,还把博物馆作为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固定场所,如举办团员入团仪式,重温入党宣誓词,老党员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等。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也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与支持甘肃省博物馆。
2009年6月1日,甘肃省博物馆举办“少儿美术展”,通过孩子们的画笔来展示建国60周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参观人数达到上万人。博物馆联合《中国小主人报》兰州记者站组织中小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并在馆内组织演讲比赛,举办以 “祖国在我心,重温丝绸路的辉煌”为主题的小学生作文比赛,并在这些小学生里挑选出热爱历史文化的学生作为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用孩子的话语让更多的孩子来了解甘肃历史、热爱甘肃,增强了未成年人的互动性。
四、树立广泛的资源整合和全新服务理念,促使爱国主义教育登上新台阶
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教育场所。也能很好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单位,甘肃省博物馆和一些部队和学校结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单位,使之逐步成为公众终生接受教育的课堂,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融入到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当中。
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述着中国先民奋发图强的光辉业绩,是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大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文博工作者,我们将认真做好重要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史料的征集、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文物进行科学的诠释,赋予鲜活的时代内涵,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见物、见景,见思想、见精神。
甘肃省博物馆今后将继续认真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力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馆藏文物
[中图分类号]G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96-02
甘肃省博物馆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博物馆是当时兰州的十大建筑之一,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中外游客了解甘肃历史、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
一、发挥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促进爱国主义基地的发展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丰富、特色鲜明,有文物、标本等共35万多件,馆藏文物尤以新石器时代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珍宝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武威汉简,唐代金、银、铜、石舍利棺椁,北宋淳化二年“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明肃王府淳化阁帖刻石等文物,都是著名的文化瑰宝。在自然标本中,有罕见的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和贵重的矿产样品,还有大量珍贵的古生物化石等,其中黄河古象、马门溪龙闻名于世、影响巨大。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馆藏,使得甘肃省博物馆很早就成为甘肃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1994年12月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先后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兰州市政府确定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举办大、小展览约300余次。这些展览归纳起来主要分为:运用馆藏文物精品和标本举办的展览,如“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展”、“甘肃自然富源展”、“黄河古象展”等;以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如“甘肃改革开放经济技术新成就展”、“光辉的历程甘肃党史展”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举办的展览,如“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大型展览”、“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甘肃巡展”等。甘肃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在每年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宣传日”、6月9日的“世界文化遗产日”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展”和“展览免费参观月”。同时,邀请兰州一些高等院校共同开办了《认识甘肃文物、弘扬民族精神》专题讲座,组织偏远山区少儿免费参观活动,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
通过举办大型历史文物展和近代革命文物史料图片展,使公众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热情。直观、形象、生动的展品对社会公众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化与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升硬件设施,强化教育服务功能
为了更好地为全社会服务,扩大甘肃省博物馆的影响,1999年,国家和甘肃省投资1.5亿元对展览大楼进行了改扩建。甘肃省委、省政府将甘肃省博物馆建设工程列为“全省十五期间重点工程”。新建成的展览大楼共有大厅大小19个,学术报告厅1个。展厅总面积13731.5平方米,展线总长1498平方米。其中中路7个展厅4286平方米,为全封闭式、人工采光、中央空调空气调节系统,基本满足了精品文物陈列展览需求;东、西两翼9445.5平方米为一般展览和陈列展厅,采用半封闭、自然和人工采光相结合的展览方式;西两翼三层展厅分别为化石展的固定展厅,上部屋顶采用保温天棚。普通展厅既作为集中式的观众服务设施使用,也可以集教育、传播为一体,体现出高层次的文化内涵。除了展厅以外,内设自动消防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电教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语音广播系统、自动售票系统、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藏品多媒体数据库系统、讲解导览系统等。大厅内设置的多个触摸屏能提供大量彩色图文信息和详细的文物、旅游录相资料,观众可任意选择欣赏。此外,博物必争之地还准备设立互联网国际网站,使馆藏文物储藏、研究、展示等信息与国内外文博单位联网,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为了便于观众直观地了解展览,接受历史文化教育,中央大厅内最新配置了彩色大屏幕滚动播放三大陈列的基本内容。
甘肃省博物馆新馆开放以来,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实施精品战略,对外开放的三大基本陈列在全国2300多家博物馆1.8万多个展览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 精品奖。2008年3月28日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据统计,从免费开放截止2009年,共接待观众70 万多人(次),为开放之前十几年参观人数的总和。
2009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甘肃历史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甘肃、热爱甘肃,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甘肃省博物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了64名条件优异的志愿者。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具备渊博的文史知识。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对宣传甘肃悠久历史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采取多形式多样化的活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
文物是博物馆特有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可信的优点。因此,甘肃省博物馆从实际出发,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陈列内容,组成28块“精品文物图片展”,积极开展让文物走出去活动,有计划地向大中专院校和小学、部队及企业社区等单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通过文物图片走进学校、部队,宣传了甘肃优秀的历史文化。一些单位和学校除了主动联系参观博物馆外,还把博物馆作为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固定场所,如举办团员入团仪式,重温入党宣誓词,老党员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等。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也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与支持甘肃省博物馆。
2009年6月1日,甘肃省博物馆举办“少儿美术展”,通过孩子们的画笔来展示建国60周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参观人数达到上万人。博物馆联合《中国小主人报》兰州记者站组织中小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并在馆内组织演讲比赛,举办以 “祖国在我心,重温丝绸路的辉煌”为主题的小学生作文比赛,并在这些小学生里挑选出热爱历史文化的学生作为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用孩子的话语让更多的孩子来了解甘肃历史、热爱甘肃,增强了未成年人的互动性。
四、树立广泛的资源整合和全新服务理念,促使爱国主义教育登上新台阶
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教育场所。也能很好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单位,甘肃省博物馆和一些部队和学校结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单位,使之逐步成为公众终生接受教育的课堂,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融入到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当中。
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述着中国先民奋发图强的光辉业绩,是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大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文博工作者,我们将认真做好重要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史料的征集、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文物进行科学的诠释,赋予鲜活的时代内涵,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见物、见景,见思想、见精神。
甘肃省博物馆今后将继续认真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力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