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作用显著,而想要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就需要提升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的重要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高等教育应用以人为本进行管理的具体路径。从而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
一、前言
随着人的自主意识的提升,再加上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必然要面临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改革创新的方向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管理。正是如此,本文首先对应用这种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具体分析了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二、在高等教育中应用以人为本管理原则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精神的发扬
教育的责任巨大,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在高等教育领域,就需要充分发扬自身的教育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引领社会风尚。所谓高等教育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内容,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能够让教育从业人员更加热爱自身的工作,进而形成一种优良的品格,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感染身边之人,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是发扬高等教育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有助于社会和谐
和谐的社会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分别是人和自然、社会以及人们之间这三个关系的和谐。从这些和谐层面来看,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必然要做到以人为本,而这也是我党在建设和谐社会时提到的一个关键要求。另外人的品德、素质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认知都会对发展和谐社会带来显著影响。而通过高等教育则能够显著的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并激发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也能够获得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由此可知,坚持以人为本进行高等教育管理,可以有助于社会和谐。
(三)有助于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还没有清晰定位,只是对高等教育和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局部的思考,对于高等教育和人之间的意义却进行了选择性的忽视。而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坚持以人为本,就能够有效突出高等教育的管理目的,也就是要关注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在这个目的之下,自然能够让人们更加清楚的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
三、基于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实现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
想要构建这样的理念可以从下面两点着手:第一,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可以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专业,并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另外还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针对老师的管理,同样也要做到以教师为本,激励老师参与科研和创新。老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主体,他们不仅是参与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受到管理主体,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引导和宣传,突出老师是学校的主人翁精神,此外,还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模式来激励老师敢于创新,并不断提升老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
通常评价体系能够优化高等教育的管理,因为这个评价体系可以产生监督、调控的效用。在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下,必然要构建相应的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从老师角度来看,传统评价模式更多是评价老师的教学技能,对于老师的人格魅力、教学法创新和自我发展方面相对忽视。老师不仅需要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同样也有自我发展的需求,所以在评价老师时,同样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评价标准,从而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从学生角度来看,传统的评价系统更多在意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科学和文化素养等不够重视,这显然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针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同样需要注重以人为本,让评价标准变得人性化,从而更好的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
校园文化无疑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校园文化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水平作用显著。而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制度、物质和精神这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层面诠释高校不同的管理理念,同时也能展现不同高校的价值标准和精神。因此,想要构建以人为本理念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就需要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相关高校要改善自身的校园环境,丰富师生的课外活动,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并为高校管理提供优秀的文化基础。
(四)注重民主和情感管理
现在高等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他们有着民主和情感上的诉求,所以在高校管理中,想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要尊重师生的民主和情感诉求。目前在《高教法》中已经明确了民主管理,确保师生合法权益。另外,让师生参与到高校的管理决策,也能够让决策变得更加正确,同时也能够激发师生的参与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在开展民主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情感管理,人的感情会对行为举止产生必要的影响,那么在管理中,各方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这不仅能够增强双方的情感,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消除隔阂和矛盾,从而更好的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有效提升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并将其作为管理原则,才能够为社会更好的培养人才,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婷. 以人为本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6).
[2]温亚丽. 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11(26).
[3]熊晓霞.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作者简介:
苏婵(1982—),女,湖南浏阳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
一、前言
随着人的自主意识的提升,再加上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必然要面临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改革创新的方向就是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管理。正是如此,本文首先对应用这种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具体分析了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二、在高等教育中应用以人为本管理原则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精神的发扬
教育的责任巨大,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在高等教育领域,就需要充分发扬自身的教育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引领社会风尚。所谓高等教育精神,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内容,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能够让教育从业人员更加热爱自身的工作,进而形成一种优良的品格,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感染身边之人,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是发扬高等教育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有助于社会和谐
和谐的社会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分别是人和自然、社会以及人们之间这三个关系的和谐。从这些和谐层面来看,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必然要做到以人为本,而这也是我党在建设和谐社会时提到的一个关键要求。另外人的品德、素质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认知都会对发展和谐社会带来显著影响。而通过高等教育则能够显著的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并激发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也能够获得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由此可知,坚持以人为本进行高等教育管理,可以有助于社会和谐。
(三)有助于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还没有清晰定位,只是对高等教育和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局部的思考,对于高等教育和人之间的意义却进行了选择性的忽视。而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坚持以人为本,就能够有效突出高等教育的管理目的,也就是要关注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在这个目的之下,自然能够让人们更加清楚的认知高等教育的本质。
三、基于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实现
(一)明确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
想要构建这样的理念可以从下面两点着手:第一,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可以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专业,并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另外还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针对老师的管理,同样也要做到以教师为本,激励老师参与科研和创新。老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主体,他们不仅是参与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受到管理主体,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引导和宣传,突出老师是学校的主人翁精神,此外,还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模式来激励老师敢于创新,并不断提升老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增强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
通常评价体系能够优化高等教育的管理,因为这个评价体系可以产生监督、调控的效用。在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下,必然要构建相应的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从老师角度来看,传统评价模式更多是评价老师的教学技能,对于老师的人格魅力、教学法创新和自我发展方面相对忽视。老师不仅需要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同样也有自我发展的需求,所以在评价老师时,同样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评价标准,从而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从学生角度来看,传统的评价系统更多在意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科学和文化素养等不够重视,这显然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针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同样需要注重以人为本,让评价标准变得人性化,从而更好的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
校园文化无疑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校园文化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水平作用显著。而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制度、物质和精神这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层面诠释高校不同的管理理念,同时也能展现不同高校的价值标准和精神。因此,想要构建以人为本理念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就需要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相关高校要改善自身的校园环境,丰富师生的课外活动,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并为高校管理提供优秀的文化基础。
(四)注重民主和情感管理
现在高等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他们有着民主和情感上的诉求,所以在高校管理中,想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要尊重师生的民主和情感诉求。目前在《高教法》中已经明确了民主管理,确保师生合法权益。另外,让师生参与到高校的管理决策,也能够让决策变得更加正确,同时也能够激发师生的参与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在开展民主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情感管理,人的感情会对行为举止产生必要的影响,那么在管理中,各方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这不仅能够增强双方的情感,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消除隔阂和矛盾,从而更好的激发师生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有效提升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并将其作为管理原则,才能够为社会更好的培养人才,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婷. 以人为本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6).
[2]温亚丽. 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11(26).
[3]熊晓霞.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作者简介:
苏婵(1982—),女,湖南浏阳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