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文化具有平等参与、多元竞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等开放和个性化特征,我们将之概括为网络文化的多孔性。网络文化的多孔性质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集装箱建筑设计的概念与实践,深入阐释了以上观点。
关键词网络 多孔性 集装箱 虚拟与现实
中图分类号:J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47-01
一、生存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多孔性
米歇尔·德·米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进入了‘流动性思维’时代。在这里,任何事情都可以不受限制的流动,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从一个科学到另一个科学,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从一个技巧到另一个技巧。我们正处在全世界第一个信息和技术的纪元中,我们也是第一批去享受这期待已久的狂喜的人。”信息时代的到来确实把世界变小,任何人都可以处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了解偌大的世界。网络,让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让远在天边的人走到身边,却又让身边的人远在天边。网络已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已触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如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最终导致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一样,信息革命的浪潮,也为建筑带来一次新的转变契机。
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数字信息几何级数的膨胀,势必对建筑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建筑形式与内容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吗?人们今后可能不再需要办公室、商场、医院、教室、图书馆、监狱,因为这些建筑的功能可以借助网络轻而易举的完成,那么这些建筑会消亡吗?人们整天被虚拟的数字所包围,虚拟数字的交流取代面对面直观情绪化的交流,那么当人门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时,是否会感觉到部分感官功能的退化?人作为社会的人,当他变成信息网络上的一个地址,变为虚拟社会的一个电子人之后,他的真实性又该如何体现?物质可以替代,人的情感无法替代。
在网络时代,建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容器”。它收纳着喜悦的同时收纳着诸多的焦虑。又试图释放喜悦与焦虑间的冲突。冲突总能造就一种新的形态,交错出一道“界”;它不再创造永恒、制定规则、反映理性和控制自然;它成为一个时间和情感的流放地,合并过去、现在和未来,消弥我们的现实感和永恒感;它是不确定的、是杂乱的、不可理解的、不合秩序的,甚至令人狂怒的,它使我们迷惑而非确信。因此这个时代的建筑是多孔的,什么是多孔?多孔便是两种或多种信息源相互交融与渗透的结果。多孔性是这个城市永不衰竭的生活法则,是无处不在的,影响到个人生活,使得个人生活如同建筑一样,也是同样的分散、多孔和混杂。
在速度城市中,建筑中凝聚着各种矛盾的综合感,这些矛盾综合感就是这样存在于现实的城市中,同时也存在于不可见的网络中。多孔性建筑或许是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其渗透着各种矛盾性。而网络时代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在这个动态的社会空间里,传统建筑物和设计手段受到网络冲击后发生变异,网络空间急剧发展直至与现实空间的完美结合。
二、多孔性中的虚拟与现实
网络时代使建筑数字化,出现虚拟建筑。谈到这个概念,我们通常想到的都是虚拟现实技术,以为这种通过无形的数字信息模拟出的我们习惯于感知的有形空间,就是所谓的数字空间。但事实上数字化、网络化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无限的空间环境。这才我们所指的数字空间的概念。它与我们习惯的传统的实体空间概念,仅仅在容纳人类社会的有组织行为这一点上,有共同之处。而这种容纳,已经转移到了信息层面上。
对于虚拟建筑与建筑来说,人们一般着眼于他们的功能性。然而,这不是绝对的,因为虚拟建筑并非没有功能,而传统概念上的建筑也并非只是为了使用。如果把“能住的房子”和“不能住的房子”来界定虚拟建筑和建筑之区别的话,问题似乎变得过于简单化。虚拟建筑和现实中的建筑,对于使用或欣赏者来说,他们各有其特殊的价值。虚拟和现实空间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就像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一样。
对于建筑的形态,我们除了考虑它的使用功能外,同时还要注重它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的表达。正如一张用于行刑的电椅和一张安乐椅,不仅因为它们的用途不同,更重要的是给人精神上、心理上带来的感受是截然不同。
网络虚拟现实与人类心灵空间具有某种吻合,而虚拟性、交互性的网络社区同时也是心理性的。由集装箱建筑的多孔性看到了网络生活对于每一个个人行为和态度的渗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网络就是一个进行信息、知识、情感与思想交流的心理社区,是心理生活的真实空间。
传统意义上的"造型"总是试图把对象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总试图分辨图底关系,非物质化的网络世界消弱了图底的界限。使他们更具包容性,同时具备全球性和地方性;统一性和多元性;临时性和永久性;有限性和无限性……。
网络时代呼唤建筑的自由精神,它鼓励我们要大胆的抛弃许多我们曾认为是好的东西!这是自由的代价,也是建筑再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
[2]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柏庭卫,顾大庆,胡佩玲.香港集装箱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黑川纪章等.日本的前卫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实存·空间·建筑.台隆书店.1980.
关键词网络 多孔性 集装箱 虚拟与现实
中图分类号:J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1-247-01
一、生存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多孔性
米歇尔·德·米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进入了‘流动性思维’时代。在这里,任何事情都可以不受限制的流动,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从一个科学到另一个科学,从一个角色到另一个角色,从一个技巧到另一个技巧。我们正处在全世界第一个信息和技术的纪元中,我们也是第一批去享受这期待已久的狂喜的人。”信息时代的到来确实把世界变小,任何人都可以处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了解偌大的世界。网络,让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让远在天边的人走到身边,却又让身边的人远在天边。网络已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已触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如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最终导致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一样,信息革命的浪潮,也为建筑带来一次新的转变契机。
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数字信息几何级数的膨胀,势必对建筑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建筑形式与内容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吗?人们今后可能不再需要办公室、商场、医院、教室、图书馆、监狱,因为这些建筑的功能可以借助网络轻而易举的完成,那么这些建筑会消亡吗?人们整天被虚拟的数字所包围,虚拟数字的交流取代面对面直观情绪化的交流,那么当人门的目光从屏幕上移开时,是否会感觉到部分感官功能的退化?人作为社会的人,当他变成信息网络上的一个地址,变为虚拟社会的一个电子人之后,他的真实性又该如何体现?物质可以替代,人的情感无法替代。
在网络时代,建筑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容器”。它收纳着喜悦的同时收纳着诸多的焦虑。又试图释放喜悦与焦虑间的冲突。冲突总能造就一种新的形态,交错出一道“界”;它不再创造永恒、制定规则、反映理性和控制自然;它成为一个时间和情感的流放地,合并过去、现在和未来,消弥我们的现实感和永恒感;它是不确定的、是杂乱的、不可理解的、不合秩序的,甚至令人狂怒的,它使我们迷惑而非确信。因此这个时代的建筑是多孔的,什么是多孔?多孔便是两种或多种信息源相互交融与渗透的结果。多孔性是这个城市永不衰竭的生活法则,是无处不在的,影响到个人生活,使得个人生活如同建筑一样,也是同样的分散、多孔和混杂。
在速度城市中,建筑中凝聚着各种矛盾的综合感,这些矛盾综合感就是这样存在于现实的城市中,同时也存在于不可见的网络中。多孔性建筑或许是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其渗透着各种矛盾性。而网络时代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在这个动态的社会空间里,传统建筑物和设计手段受到网络冲击后发生变异,网络空间急剧发展直至与现实空间的完美结合。
二、多孔性中的虚拟与现实
网络时代使建筑数字化,出现虚拟建筑。谈到这个概念,我们通常想到的都是虚拟现实技术,以为这种通过无形的数字信息模拟出的我们习惯于感知的有形空间,就是所谓的数字空间。但事实上数字化、网络化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无限的空间环境。这才我们所指的数字空间的概念。它与我们习惯的传统的实体空间概念,仅仅在容纳人类社会的有组织行为这一点上,有共同之处。而这种容纳,已经转移到了信息层面上。
对于虚拟建筑与建筑来说,人们一般着眼于他们的功能性。然而,这不是绝对的,因为虚拟建筑并非没有功能,而传统概念上的建筑也并非只是为了使用。如果把“能住的房子”和“不能住的房子”来界定虚拟建筑和建筑之区别的话,问题似乎变得过于简单化。虚拟建筑和现实中的建筑,对于使用或欣赏者来说,他们各有其特殊的价值。虚拟和现实空间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就像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一样。
对于建筑的形态,我们除了考虑它的使用功能外,同时还要注重它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情感的表达。正如一张用于行刑的电椅和一张安乐椅,不仅因为它们的用途不同,更重要的是给人精神上、心理上带来的感受是截然不同。
网络虚拟现实与人类心灵空间具有某种吻合,而虚拟性、交互性的网络社区同时也是心理性的。由集装箱建筑的多孔性看到了网络生活对于每一个个人行为和态度的渗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网络就是一个进行信息、知识、情感与思想交流的心理社区,是心理生活的真实空间。
传统意义上的"造型"总是试图把对象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总试图分辨图底关系,非物质化的网络世界消弱了图底的界限。使他们更具包容性,同时具备全球性和地方性;统一性和多元性;临时性和永久性;有限性和无限性……。
网络时代呼唤建筑的自由精神,它鼓励我们要大胆的抛弃许多我们曾认为是好的东西!这是自由的代价,也是建筑再生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
[2]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柏庭卫,顾大庆,胡佩玲.香港集装箱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黑川纪章等.日本的前卫建筑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实存·空间·建筑.台隆书店.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