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解读的六个视角

来源 :思想政治课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kiss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教育部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上好思政课为首要职责,用好国家统编教材,深入研读教材内容,聚焦教材解读,做好教材转化工作,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出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尽可能从重要文件、学生学情、教材编者、专家学者等角度出发,多维度多层次纵深把握教材,创新使用教材,上出入脑入心、出彩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让立德树人理念落地生根.
其他文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多个方面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协和万邦”的处世原则,以及“为政以德”的政治智慧等,都深深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之中,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厚的文化根基,彰显了独特的精神品质.
人无自信无以自进,国无自信无以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时代新人来担当.能够担当时代使命的时代新人从应然角度来讲就是具有贯通古今、汇通中外的文化整体性思维.从实然角度来讲时代新人文化自信存在中西文化不充分平衡、古今文化不充分协调的现象.缩小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寻找“古今中西”文化自信的平衡支点关键在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