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改之后,我还算是国企员工吗?”在联通工作了十余年的陈锋有点迷惑。陈锋的困惑代表了身处改革漩涡中国企员工的感受。随着国有企业在今年底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目标的迫近,国企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事实上,公司制改革仅仅是这一轮国企改革大棋局中的一个落子,包括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资流失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正在悄然落地,本轮国企改革伴随社会的广泛关注渐渐进入深水区。
然而,作为中国经济领域改革的核心,国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布局:搭建“四梁八柱”
时间回溯至2013年冬天。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魅影中,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中国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钢铁、煤炭、水泥等多个行業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减少。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摇篮,曾为国家工业化作出重大贡献,但因为历史发展时间长、缺乏资本金注入、造血功能弱化等原因,出现负担沉重、负债率过高以及机制不活、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活力不强等问题。相似的困境也出现在因“老三线建设”辉煌一时的中西部地区。“百里钢城”攀枝花长期饱受“一业独大”的困扰,甚至一度位列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名单。这个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攀钢集团也陷入经营困境,开始出现连年亏损。
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国有企业该如何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困局?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决定》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
2013
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2014
7月15日:国资委启动中央企业四项改革试点
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10月24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设立
2015
2月5日:全国国有产权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8月31日:证监会、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银监会印发《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
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
12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
2016
2月25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宣布推进十项改革试点
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深化国企改革”中外记者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等介绍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有关情况,详解改革进展和决心。
7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
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
8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完善中央企业功能分类考核的实施方案》
9月6日:中央企业产业重组合作整合座谈会召开,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央企业间产业重组合作整合
12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同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至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短短三年多时间里,中央深改组密集召开了38次会议,利益触及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许多过去难啃的“硬骨头”终于被啃下。
2014年,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恢宏篇章奠定了基调。而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2015年8月,由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共同起草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作为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自《指导意见》颁布实施到2015年底,《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相继印发。伴随“1 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出台,本轮国企改革政策框架“四梁八柱”已搭建起来。
落子:施工进入“深水区”
尽管有了国企改革的政策框架,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如何从顶层设计迈向施工期?突破口在哪里?
举一纲而万目张。无疑,在国企创造利润中占80%的中央企业是整个国企改革棋局的重中之重。
在国资委改革局局长白英姿看来,中央企业规模体量大、职工人数多、业务结构和重组涉及的影响因素复杂,操作难度极大。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为新时期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列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
体制机制的束缚,曾是东航集团旗下东航物流公司最大的困扰。工资薪酬不能随业绩增长而提高,企业留不住人,公司管理层无法自主经营决策。作为国企混改样本,100%国资的东航物流公司此次将面向社会出让45%的股权,以引进新的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者。同时,员工持股10%。
“东航物流目前实施的员工持股方案,为企业员工带来活力、动力,同时也是一种压力和责任。”东航物流总经理李九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对高管层来说,员工持股是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机制。由于东航物流本身股本高达41亿元,规定的单个员工持股上限1%实际上金额有4100万元之多。“对员工来说,这都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来的,持了股,就相当于背上身家在打拼。”以李九鹏为例,他通过无限责任的质押贷款筹得资金,持股金额为3000多万元,“现在对我来说,公司的前途跟我个人已经牢牢绑在一起。”
与东航物流相比,同样作为国企混改试点的联通混改引起的更多是争议。
此次混改中,中国联通拿出780亿元资产,引进了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战略投资者,联通集团持股比例下降至不到40%。此外,中国联通拟向核心员工授予约8.5亿股限制性股票。此次联通混改的体量之大、让渡股权的比例之高,引入互联网企业之多,以及员工持股等改革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
“我今天正式告别坚守了20多年的体制,离开联通,自谋生路了,请朋友们多多关照。”一位联通老员工在微信群里这样写道。
如果成为那1/7500的核心员工,自然意味着个人财富的增长,但是拿到股票也意味着要扛上更重的业绩压力,如果达不到解锁要求,三年后这些股票就成了“空头支票”。对于习惯了“稳定”的国企员工来说,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决胜局:新时代新作为
“过去的五年,可以说是国资委成立以来国企战略布局调整最大的五年。”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谈到国企改革时说,调整之后不仅是数量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企业内生活力明显增强,企业产业链布局优化,创新发展促进作用明显。
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老三线建设”地区国企的变化可谓最大。
在沈阳北方重工的巨大厂房里,一条长达百余米、高十几米的钢铁巨龙,“骨架”已成,“肌肉”正在组装中。
“这是专为出口土耳其的盾构机,先期6台订单已交付2台,后续订单还要签订。”沈阳北方重工集团宣传部长刘晓东告诉记者。
北方重工的公司治理结构,从原来母分公司向母子公司轉变,破除纯国有体制障碍,全面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北方重工还成立了专业化的三家专新公司,把原来只为企业内部服务的维修保障服务业、辅助业务,变包袱为发展新动力,开辟发展新路径。
而一场以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定向增发、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等内容的一揽子改革方案,正在沈阳机床集团加速推进。
走进沈阳机床集团的车间,一台台智能机床在绿色光洁的地面上排出一条长长的走廊,许多机床贴着“双阳团队”字样。“我们将实施员工内部双创试点,利用智能机床平台,直接从云平台上接订单,从员工直接变为创业者,与企业的关系变为合作关系。”沈阳机床智能制造体验主任鞠志鑫告诉记者。
“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挑战面前,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国企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沈阳机床集团正在开展的综合改革,将在这两个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说。
据国资委改革局局长白英姿介绍,通过本轮重组整合,中央企业整体布局不断优化、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集中,中央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国有资本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电信、煤炭等企业的占比达到80.1%。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及其改革提出了新任务: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国企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到来,国有企业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是推进中国进入这个历史新时代的强大推动力。
“国企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企业经营困难,要靠改革走出困境;企业效益好转,也要通过改革巩固成果、追求更好。不论是全方位的深化改革,还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篙松劲退千寻,哪怕是一刻的停顿,可能老问题又会出现、新问题也会冒出来,竞争对手可能拉大了差距或赶了上来。何况,目前国企改革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国企仍然存在改革推进不平稳、体制机制不健全、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国企的竞争力、活力还有待增强,一些深层次的难题还需要破解。”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坦言,“国企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下来。”
摘自《经济参考报》
事实上,公司制改革仅仅是这一轮国企改革大棋局中的一个落子,包括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资流失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正在悄然落地,本轮国企改革伴随社会的广泛关注渐渐进入深水区。
然而,作为中国经济领域改革的核心,国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布局:搭建“四梁八柱”
时间回溯至2013年冬天。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魅影中,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中国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钢铁、煤炭、水泥等多个行業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减少。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摇篮,曾为国家工业化作出重大贡献,但因为历史发展时间长、缺乏资本金注入、造血功能弱化等原因,出现负担沉重、负债率过高以及机制不活、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活力不强等问题。相似的困境也出现在因“老三线建设”辉煌一时的中西部地区。“百里钢城”攀枝花长期饱受“一业独大”的困扰,甚至一度位列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名单。这个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攀钢集团也陷入经营困境,开始出现连年亏损。
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国有企业该如何带领中国经济走出困局?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决定》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
2013
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2014
7月15日:国资委启动中央企业四项改革试点
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10月24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设立
2015
2月5日:全国国有产权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
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8月31日:证监会、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银监会印发《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
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
12月: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
2016
2月25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宣布推进十项改革试点
3月1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深化国企改革”中外记者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等介绍国企国资改革发展有关情况,详解改革进展和决心。
7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
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
8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完善中央企业功能分类考核的实施方案》
9月6日:中央企业产业重组合作整合座谈会召开,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央企业间产业重组合作整合
12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同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至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短短三年多时间里,中央深改组密集召开了38次会议,利益触及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许多过去难啃的“硬骨头”终于被啃下。
2014年,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恢宏篇章奠定了基调。而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2015年8月,由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共同起草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作为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自《指导意见》颁布实施到2015年底,《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相继印发。伴随“1 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出台,本轮国企改革政策框架“四梁八柱”已搭建起来。
落子:施工进入“深水区”
尽管有了国企改革的政策框架,但要真正实施起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如何从顶层设计迈向施工期?突破口在哪里?
举一纲而万目张。无疑,在国企创造利润中占80%的中央企业是整个国企改革棋局的重中之重。
在国资委改革局局长白英姿看来,中央企业规模体量大、职工人数多、业务结构和重组涉及的影响因素复杂,操作难度极大。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为新时期中央企业重组整合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列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
体制机制的束缚,曾是东航集团旗下东航物流公司最大的困扰。工资薪酬不能随业绩增长而提高,企业留不住人,公司管理层无法自主经营决策。作为国企混改样本,100%国资的东航物流公司此次将面向社会出让45%的股权,以引进新的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者。同时,员工持股10%。
“东航物流目前实施的员工持股方案,为企业员工带来活力、动力,同时也是一种压力和责任。”东航物流总经理李九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对高管层来说,员工持股是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机制。由于东航物流本身股本高达41亿元,规定的单个员工持股上限1%实际上金额有4100万元之多。“对员工来说,这都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来的,持了股,就相当于背上身家在打拼。”以李九鹏为例,他通过无限责任的质押贷款筹得资金,持股金额为3000多万元,“现在对我来说,公司的前途跟我个人已经牢牢绑在一起。”
与东航物流相比,同样作为国企混改试点的联通混改引起的更多是争议。
此次混改中,中国联通拿出780亿元资产,引进了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战略投资者,联通集团持股比例下降至不到40%。此外,中国联通拟向核心员工授予约8.5亿股限制性股票。此次联通混改的体量之大、让渡股权的比例之高,引入互联网企业之多,以及员工持股等改革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
“我今天正式告别坚守了20多年的体制,离开联通,自谋生路了,请朋友们多多关照。”一位联通老员工在微信群里这样写道。
如果成为那1/7500的核心员工,自然意味着个人财富的增长,但是拿到股票也意味着要扛上更重的业绩压力,如果达不到解锁要求,三年后这些股票就成了“空头支票”。对于习惯了“稳定”的国企员工来说,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决胜局:新时代新作为
“过去的五年,可以说是国资委成立以来国企战略布局调整最大的五年。”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谈到国企改革时说,调整之后不仅是数量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企业内生活力明显增强,企业产业链布局优化,创新发展促进作用明显。
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老三线建设”地区国企的变化可谓最大。
在沈阳北方重工的巨大厂房里,一条长达百余米、高十几米的钢铁巨龙,“骨架”已成,“肌肉”正在组装中。
“这是专为出口土耳其的盾构机,先期6台订单已交付2台,后续订单还要签订。”沈阳北方重工集团宣传部长刘晓东告诉记者。
北方重工的公司治理结构,从原来母分公司向母子公司轉变,破除纯国有体制障碍,全面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北方重工还成立了专业化的三家专新公司,把原来只为企业内部服务的维修保障服务业、辅助业务,变包袱为发展新动力,开辟发展新路径。
而一场以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定向增发、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等内容的一揽子改革方案,正在沈阳机床集团加速推进。
走进沈阳机床集团的车间,一台台智能机床在绿色光洁的地面上排出一条长长的走廊,许多机床贴着“双阳团队”字样。“我们将实施员工内部双创试点,利用智能机床平台,直接从云平台上接订单,从员工直接变为创业者,与企业的关系变为合作关系。”沈阳机床智能制造体验主任鞠志鑫告诉记者。
“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挑战面前,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国企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沈阳机床集团正在开展的综合改革,将在这两个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说。
据国资委改革局局长白英姿介绍,通过本轮重组整合,中央企业整体布局不断优化、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集中,中央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国有资本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电信、煤炭等企业的占比达到80.1%。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及其改革提出了新任务: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国企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到来,国有企业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是推进中国进入这个历史新时代的强大推动力。
“国企改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企业经营困难,要靠改革走出困境;企业效益好转,也要通过改革巩固成果、追求更好。不论是全方位的深化改革,还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篙松劲退千寻,哪怕是一刻的停顿,可能老问题又会出现、新问题也会冒出来,竞争对手可能拉大了差距或赶了上来。何况,目前国企改革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国企仍然存在改革推进不平稳、体制机制不健全、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国企的竞争力、活力还有待增强,一些深层次的难题还需要破解。”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坦言,“国企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下来。”
摘自《经济参考报》